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回复: 2

中书左丞姚(枢)公制 [元] 王恽 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0:24
  • 签到天数: 33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昨天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涧先生大全集 [元] 王恽 撰 卷68


    中书左丞姚(枢)公制
    朕闻世祖睿临之久,有文王多士之称。如种楩楠而备梁栋之材,如积璠玙而供瑚琏之器。而况先朝故老,当代名臣。良用慨然,想见风采。故中书左丞姚某,生禀淑质,世称大儒。爰自潜藩,殆若神授。天扶道统,力主经筵。以圣道而觉斯民,烛天理而息邪说。智足以达其言行,辩足以济其经纶。耕桑开王业之艰,征伐佐云南之举。罢侯置守,转官之制初行;论道经邦,建极之功斯在。是用图回左辖,羽翼春宫。永惟佐命之勤,式赞承祧之美。籥羽东序,从容贤传之严;纶绋北门,寂寞玉堂之话。百身莫赎,一鉴云亡。开国于营,用旌直德。可赠某官某谥。俯惟英爽,歆此宠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0:24
  • 签到天数: 33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朕听闻在世祖皇帝(忽必烈)圣明统治的漫长岁月里,就有如同周文王那样人才济济的盛名。这如同种植楩楠(良木)以储备栋梁之材,又如同积聚璠玙(美玉)以供给宗庙瑚琏(贵重礼器)之用。更何况(姚公您)是先朝(世祖朝)的元老,本朝(当朝皇帝)的名臣。(回想您的功绩)朕内心实在感慨万分,追想仰慕您的风采风范。
    已故的中书左丞姚公(姚枢),天生具有美好的资质,被世人尊称为大儒。自从(世祖)尚在潜邸(藩王府)时(您就追随辅佐),那(君臣相得)的情形就如同神意授予一般。上天扶助儒家道统(的传承),您则全力主持经筵(为皇帝讲经论史)。用圣贤之道来唤醒引导百姓,如同明烛照亮天理以平息异端邪说。您的智慧足以使您的言行通达(事理),您的辩才足以助您成就治国方略。(在国家初创时)您像劝课农桑般奠定了王朝基业的艰难基础;在征讨云南的军事行动中,您也提供了重要的辅佐。废止分封诸侯、设立郡守的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制)最初得以推行;您参与议论治国之道、经营国家大政,建立国家法度、确立治国准则的功绩正在于此。因此,(朝廷)让您担任中书左丞(左辖,指左丞)这一重要职位,并让您辅佐太子(春宫指东宫,太子所居)。朕永远感念您辅佐先帝(世祖)创立王朝的辛勤劳苦,也赞美您辅佐(朕)继承宗庙社稷的美德。(您曾)在太学(东序)手持籥羽(礼器)主持庄严的仪式;也曾在中书省(北门)执掌纶绋(诏书),(如今)玉堂(中书省)中却再也听不到您的议论了。(您的逝去)即使有一百个身躯也无法赎回,一面宝贵的明镜就这样消逝了。追封您为开国某公(于营,指封地或爵位名号,具体爵位名待定),用以表彰您正直的品德。特此追赠某官衔和某谥号。俯首追念您英明爽朗的精神,希望您能欣然接受这份荣耀的恩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0:24
  • 签到天数: 33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


    这篇制书是元朝皇帝追赠已故重臣姚枢(谥号文献)官职和谥号的官方文件。由王恽撰写,收录于其文集《秋涧先生大全集》。制书高度评价了姚枢的一生功绩和品德,表达了皇帝深切的哀悼和褒奖之情。要点解读如下:


    1. 高度赞誉与背景铺垫:
       开篇将元世祖忽必烈比作周文王,强调其治下人才济济(“多士”),为表彰姚枢奠定了宏大的背景。
       用“楩楠”、“璠玙”、“瑚琏”等珍贵木材、美玉、礼器作比喻,强调姚枢是朝廷精心培养和倚重的栋梁之才、国之重器。
       点明姚枢的身份地位:既是前朝(世祖朝)的元老,也是当朝(成宗朝)的名臣,承前启后,地位尊崇。


    2. 姚枢的品德与学术地位:
       “生禀淑质,世称大儒”:肯定其天赋异禀和作为一代大儒的崇高学术地位。
       “爰自潜藩,殆若神授”:强调其很早就追随尚为藩王的忽必烈,君臣际遇如同天意,关系深厚密切。


    3. 核心功绩(辅佐世祖):
      传承儒学(文治): “天扶道统,力主经筵”:主持经筵讲席,向皇帝传授儒家经典,是元初推动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关键人物之一。“以圣道而觉斯民,烛天理而息邪说”:用儒家思想教化民众,弘扬正统,批判异端。
      个人才能: “智足以达其言行,辩足以济其经纶”:智慧超群,辩才无碍,能将其学识转化为实际的治国策略(经纶)。
      奠定基业(经济): “耕桑开王业之艰”:在王朝建立初期,重视并推行劝课农桑等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政策,为元朝统治打下物质基础。
      军事辅佐: “征伐佐云南之举”:在忽必烈平定大理(云南)的军事行动中,作为重要谋士或后勤组织者提供了有力支持。
      制度创新(政治): “罢侯置守,转官之制初行”:这是姚枢最重要的政治贡献之一。他建议忽必烈改变蒙古传统的分封世袭制度(罢侯),推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置守,指设立路府州县),并初步建立了官员流转、迁调的制度(转官之制)。这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元朝行省制度的基础。
      治国理政: “论道经邦,建极之功斯在”:参与国家最高决策,规划国家大政方针(经邦),建立国家法度和根本准则(建极),是元朝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奠基人。


    4. 在当朝的职位与作用(辅佐新君):
       “是用图回左辖,羽翼春宫”:因此(因其功绩和能力)任命他为中书左丞(中央行政副长官,位高权重),并让他兼任辅佐太子的官职(如太子宾客等,羽翼春宫),体现了皇帝对其的倚重和信任。
       “永惟佐命之勤,式赞承祧之美”:皇帝永远感念他辅佐先帝(世祖)开国的功勋(佐命),也赞美他辅佐新君(自己)顺利继承大统(承祧)的美德。


    5. 追忆风范与深切哀悼:
       “籥羽东序...寂寞玉堂之话”:通过描绘其在太学(东序)主持礼仪的庄重形象和在中书省(北门、玉堂)参与机要、议论国事的场景,追忆其昔日风采。如今人去楼空,只余寂寞,表达强烈的惋惜。
       “百身莫赎,一鉴云亡”:用典故(《诗经·秦风·黄鸟》)和比喻(明镜),极言其逝去的损失无可挽回,是国家巨大的损失。


    6. 追赠决定与意义:
       “开国于营,用旌直德”:追封其很高的爵位(“开国某公”,营指封地或爵号),用以表彰其正直高尚的品德(直德)。这通常是给予开国元勋或顶级功臣的殊荣。
       “可赠某官某谥”:具体说明追赠更高的官阶(某官)和赐予谥号(某谥)。
       “俯惟英爽,歆此宠灵”:最后表达对逝者英灵的追思,希望其在天之灵能欣慰地接受这份荣耀的追赠(宠灵)。


    总结:
    这篇制书是研究元代初期政治史、制度史(特别是行省制、官僚制改革)和姚枢个人生平思想的重要文献。它系统性地总结了姚枢作为元初最重要的汉族儒臣之一的卓越贡献:
    1. 儒学宗师: 推动理学官学化,主导宫廷教育。
    2. 制度奠基人: 力主“罢侯置守”,推行郡县制和官僚流转制度,是元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关键设计者。
    3. 开国元勋: 在经济、军事、政治等多方面为元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汗马功劳。
    4. 两朝重臣: 深得世祖忽必烈信任,并在新朝继续担任要职(中书左丞、辅佐太子)。
    制书情感真挚,措辞庄重典雅,大量运用典故和比喻,充分体现了朝廷对姚枢的高度评价和深切缅怀,也反映了元初统治者对汉族儒士及其治国理念的重视和吸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8 20:09 , Processed in 0.0995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