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5|回复: 4

明代“襄半朝”“六尚书”“七尚书”简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11-16 1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襄半朝,首推李辛姚,七子共携手,为民行天道。
    一、明代“襄半朝”简介   “襄半朝”典故源于民间传说。其一说是明朝中期,襄城籍人物李敏、辛自修、姚继可先后在朝中出任户部、刑部、工部尚书,占朝廷(中央政府)六部之半,他们为国家和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明清以来,在民间有他们许多故事流传,被誉为“襄半朝”。其二说是襄城籍人物辛自修在朝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姚继可任工部尚书(辛姚二大人同年、同时、同朝为官),三任尚书占朝廷(中央政府)六部之半,被誉为“襄半朝”。其三说是明朝年间,襄城县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曾有七位尚书(李敏、辛自修、姚继可、许廓、世家宝、古起都、张鹤鸣)位列朝纲,50多名进士,137位举人在朝和各地为官,中丞岳牧,背肩相望,在百姓和士林中均有“襄半朝”之盛称。近年来,报刊、杂志、书籍、网络上到处都有“襄半朝”的说法,但是,在正史上“襄半朝”之说却一直没有出现过,甚为遗憾。我第一次见到论述“襄半朝”的专题文章是在1986年8月15日(转业回乡安置)平顶山日报,题目是《“襄半朝”小考》,署名是张书申(曾在襄县史志办总编辑室工作)。全文如下:
    1襄半朝小考
    张书申撰
    何为襄半朝?
        自明朝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至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襄城籍李敏、辛自修、姚继可在朝出任户、刑、工部尚书,占朝廷(中央政府)六部之半,故此而得名。
        朱元璋在一三六八年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为直接控制全国军政财文大权,一反过去在朝中置宰相的制度,而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全国政务。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南京六部同时北迁。为纪念朱元璋建都之功,另设六部尚书于南京,为加以区别,官衔前冠以“南京”二字,实权则操在北京六部尚书之手。
        襄城,在明朝文风鼎盛,政坛文苑,人才济济。李敏,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进士,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任户部尚书,在部四年;辛自修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进士,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应该是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任南京刑部尚书,后改任工部尚书;姚继可,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进士,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应该是万历三十年即公元1602年)任工部尚书,在部二年(应是三年)。三尚书锐意改革,多有建树。同时,为襄城百姓积资办学,兴利除弊,至今尚为人传颂。(另见2000年11月出版的《襄城文史资料第八辑》人物春秋王留柱先生编辑)
        这篇文章,我看了好多遍,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我后来收集“襄半朝”人物史料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2襄半朝摘要
        1987年,国家落实干部政策,为我寻找文革时从我家取走的辛大人画像等文献时,我在县史志办又看到了关于“襄半朝”的资料,就珍视地抄了下来。摘要如下:    ……李敏,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任户部尚书,在部七年(应是四年)。辛自修,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进士,历任阳曲县知县,吏科给事中,太仆司少卿,应天府丞,大理寺卿,兵部左右侍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由南京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升任南京刑部尚书,后改工部尚书辞不赴。姚继可,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进士,历任南陵知县,四川道御史,山西兵备副使,山西按察使,湖广布政使,工部右侍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应该是万历三十年即公元1602年)任工部尚书,在部二年(应是三年)。(见《襄城县志资料纂编》第一辑)

    3、“襄半朝”人物简介
        1995年,我县紫云山风景区开放,风景区游览图上规划有“襄半朝”史事馆;1997年,叶殿迎先生编《紫云山揽胜》,对“襄半朝”人物做了简介。摘要如下:
       “襄半朝”在中原流传了数百年。
        明中叶(公元1454年),邑人李敏,中进士,先后历任御史、布政使、兵部右侍郎,户部尚书。
        1556年,邑人辛自修22岁,中进士,历任知县、吏科给事中、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光禄寺卿、兵部左右侍郎、左右都御史、刑部尚书、工部尚书。
        1565年,邑人姚继可中进士,历任知县、工部尚书。
        百年间,中原名县襄城县走出了三位名人、名宦,这在襄城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全国也是罕见的,他们曾为庶民百姓办过许多好事。因此,他们的故事传颂至今是必然的。现将“襄半朝”人物传记列于其后,供世人了解之。
    二、明代襄城六尚书简介
        2000年,我县文化旅游建设掀起了高潮,软件建设(旅游文化丛书)相继出了几本。原县委副书记王天顺撰写的《襄城春秋》,对“襄半朝”做了全面论述,分别介绍了我襄明朝的六位尚书,使人们对“襄半朝”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简介如下: “襄半朝”在中原流传了数百年。
        世家宝,襄城人,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任大理寺少卿,后升至刑部尚书。
        许廓,字文超,襄城人,洪武三十二年(公元1399年)考中举人。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授锦衣卫,十年(公元1412年)荐拜工部右侍郎,十二年(公元1414年)文皇北征,廓都饷,明年(公元1415年)营建北京,廓提都神木厂,工俊(公元1424年),特赐宴劳。时交支已入职方,户口、田赋未有定额,遣廓往理,及还,条奏数事上皆嘉纳。昭皇即位,进左侍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河南民饥,流徒者甚众,廓往循附,廓至,旌廉黜贪,榜示有司,弗得复有科扰,于是复业者数万户。六年(公元1431年)兵部尚书张本卒,许廓代之。年五十六卒。今县城石羊街清真寺即许尚书故府。
        明中叶(公元1454年),邑人李敏中进士,先后历任御史、布政使、兵部右侍郎,户部尚书。
        1556年邑人辛自修22岁,中进士,历任知县、吏科给事中、太仆寺少卿、光禄寺卿,大理寺卿、保定巡抚、兵部左右侍郎、左右都御史、刑部尚书、工部尚书。
        1565年,邑人姚继可中进士,历任知县,累迁,仕至工部尚书。
        1592年,邑人张鹤鸣中进士,后仕至兵部尚书。
        百年间,中原名县襄城县出了六位名宦,这在襄城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全国也是罕见的,他们曾为庶民百姓办过许多好事。因明代废丞相,中央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代丞相行使职权,并直属皇帝,六部首长称尚书,而襄城籍的尚书就占了一半之多。因此,世称“襄半朝”。
    三、明代襄城七尚书简介    以上数篇对“襄半朝”“六尚书”的论述各有详略,范围亦有大小,甚至个别地方有错误,但都不影响对我们地灵人杰古襄城的宣传。“襄半朝”七尚书,是明朝襄城儿女文化精英的代表,是一个时代杰出人物的代表,宣传“襄半朝”七尚书,也就是宣传我襄灿烂的历史文化。为了更详细、更准确地了解明代襄城七尚书的生平,参考相关资料,现对七尚书的简历分别介绍如下(个别若有出入,则以正史为准):


        1、世家宝:(?一1394),字观益,明河南襄城人。其先出蒙古,本姓李,初仕元赐姓世,元末,以集贤院学士,守胶东登莱等郡。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下山东,参政傅友德,兵至莱阳,正月初五日世家宝以所守城降,朱元璋授大理寺少卿;同年八月九日迁礼部侍郎(明朝首任);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七月初一日迁刑部尚书;十一月十八日坐事贬庐陵知县;不久,召还任兵马指挥使司副指挥;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九月改两浙盐运使司同知;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迁临安知府,秩满致仕;后召至京师,奉命赈广东兴宁、长乐二县饥民。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卒于家。葬于襄城东四十里蓦(mo)陵(麦岭)岗。

        2、古起都:1318--?)明河南襄城人,前明刑部尚书(比世家宝稍后),为襄城古氏汉族一枝之五世祖。其子端,字执中,由国子监生仕前明四川道监察御史,崇祀乡贤。其父古从善,字遵道,元朝进士,仕翰林院编修,升学士。其祖启先,仕元朝礼部尚书,崇祀乡贤。其曾祖承宗,仕元朝湖广行枢密院知院,崇祀乡贤。其高祖奉宁,字敬先,元朝进士,仕至兵部尚书,敕封楚国公,崇祀乡贤。古氏一门五世三尚书,其他仕迹蝉联不断,可谓达官显贵,荣耀之至,史所罕见。在南阳唐河县北社旗南一带,有我襄古氏迁徙族人很多,在路上一连十三个村都是古姓,号称唐半县,可谓盛矣。起都葬令武山北麓古庄先茔之次,旧有碑刻,今不存。

        3、许廓:(1377~1432)字文超,明河南襄城人。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考中举人,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授锦衣卫经历,未几迁工科给事中;复历鸿胪寺左右丞,皆能其职;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荐拜工部右侍郎,十二年文皇北征,廓都饷;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营建北京,廓提都神木厂;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掌交趾布政司事;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进工部左侍郎,授正议大夫资治尹;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河南民饥,流徒者甚众,廓往循附,廓至,旌廉黜贪,榜示有司,弗得复有科扰,于是复业者数万户。还朝,上慰劳甚至。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正月降敕奖谕,特升公为行在兵部尚书,复赐诰命,授资善大夫,并加增阕祖若父皆尚书;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六月十二日,卒于任上。年五十六。讣闻,上深悼惜,遣官赐祭。命有司治坟茔,给舟车归其丧,葬于襄城令武山南麓。

        4、李敏:(1425-1491),字公勉,明河南襄城人(被誉为“襄半朝”的领军人物)。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进士,历任湖广、山东道监察御史;天顺初(公元1457年),奉敕抚定贵州蛮;成化初(公元1465年),升浙江按察使;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回籍守制,创建紫云书院;服阕,改湖广按察使、山西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召为兵部右侍郎,逾四年(公元1483年)以病归乡;河南饥荒,上言救荒数事,复召以左副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提督紫荆等关;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总都漕运,巡抚风阳等府;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赋,在部四年;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正月得病乞休归,二月二十五日卒于途,年六十七,葬于襄城东三里沟。赠太子少保,谥恭靖。

        5、辛自修:(1534-1593),字子吉,号慎轩,明河南襄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进士,授山西阳曲知县;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任浙江海宁知县;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以循良征,选授吏科给事中;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升吏科右给事中、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升吏科左给事中;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升礼科都给事中;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擢太仆司少卿;旋因病归。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起为应天府丞,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迁大理寺少卿、光禄寺卿,同年十月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六府,兼管河道;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正月,召入为大理寺卿,同年3月,以大理寺卿再巡抚保定六府;奏减均徭里甲银,兴修水利;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十月,入为兵部右侍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三月,进为兵部左侍郎、八月升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正月,特旨擢为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大计京官,内阁大臣欲庇护私人,排斥异己,辛自修疏言“请勿以爱憎为喜恶,排抑孤立之人”,神宗善其言,而阁臣不悦,遂引病还乡。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起为南京刑部尚书,引疾未赴;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正月,帝再旨召任北京工部尚书,以病再疏辞俱不赴,四月寻殁于家,终年60岁,葬于襄城令武山东麓。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六月十三日予祭葬,赠太子太保,谥肃敏。

        6、姚继可:1534-1608),字光父,号又轩,明河南襄城人。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进士,初授安徽南陵县令;隆庆二年(公元1558年),以最征拜四川道御史;隆庆三年(公元1559年)实授监察御史,奉命巡抚直隶、宣大,提督学校;隆庆四年(公元1560年)外迁四川佥事,分巡重庆等处,出安宣大;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升陕西参议,分巡庆阳地极边,迁本省副使,兵备定边等处;迁山西按察使,升湖广右布政使,寻迁山西左布政使;入觐(jin)即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内艰归;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六月,起原宁夏巡抚姚继可巡抚陕西;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迁陕西左布政使,同年升工部右侍郎,疏辞,不允;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得请以归;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复起为工部右侍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上特旨擢工部尚书;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夏,因病连续四五十次上疏,至同年七月二十八日神宗始许其致仕,回籍调理。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卒,终年七十五岁,葬于襄城东一里。讣闻,上为轸(zhen)悼,赠太子少保,遣官治葬临祭者四。


        7、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明河南襄城班城堡(今襄城县山头店乡双张村)人,颖州卫籍(随父入河南都司颍州卫[今属安徽省]军籍)。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除历城知县,移南京兵部主事;累官陕西右参政,分巡临、巩,以才略闻;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巡抚贵州;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秋七月,贵州苗乱,巡抚张鹤鸣讨平之。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五月,贵州苗复乱,巡抚张鹤鸣讨平之。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五月初六日,巡抚张鹤鸣,论功迁兵部侍郎,总都陕山三边军务;未几,遂内诏,五月十六日论平苗功,入为兵部尚书;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正月二十七日,诏加太子太保,赐莽玉及尚方剑;鹤鸣盛气詈廷弼自解,帝不问,鹤鸣迁延数月,谢病归;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春,起鹤鸣南京工部尚书;改兵部尚书,总督贵州、四川、云南、湖广、广西军务,赐尚方剑。功未就,庄烈帝嗣位。鹤鸣求去,诏加太子太师,乘传归。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正月,闯王陷颍州,执鹤鸣,倒悬于树,骂贼死,年八十五。葬安徽颍州。
    “襄半朝”七尚书简历,仍有部分考之不详或有疑处,敬请方家、读者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0: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襄半朝,尚书李辛姚,朝堂官居半,三朝皆耆老。

    姚继可墓志铭
    明故资政大夫、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又轩姚公,配淑人赵氏、王氏谕合葬墓志铭。

    赐同进士出身,柱国,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

    阁大学士知

    制诰同知,经筵年侍生沈鲤撰

    赐进士出身,资善大夫、南京户部尚书、年侍生郑继之篆额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乡侍教生桂有根书丹

    昔孔子赞易于干,而以刚为天德之首。退而求之当世,喟(kui)然诧(cha)其不可见。及得一人焉,而竟以欲病之。夫欲之必足以累刚,而后刚之义益显。若乃生今之世,居然称先辈而终始以无欲就者,吾得一人焉,曰:吾同年友又轩姚公。束发登朝,历官几五十年,而外中,中而外,循级而上,宣劳尽瘁,毫无躁心。且终公之身,未尝有莫夜之知,兼日之奉,庐取庇(bi)形,食取克口,而曾氏之商歌,  金坚然动金石。盖公之刚不完于有所胜,而完于无所欲也。不佞与公同籍同朝,知公最稔(ren)。今且两别,邃(sui  土遂)中之石抑何忍以不文而辞公冢孙之请。公讳继可,字光父,又轩其别号也。其先晋人,国初有子宽公,占籍襄城,是为公始祖。子宽生让,让生礼,礼生伟,伟生泽,以子汝皋贵,赠承德郎,兵部职方司主事,以公贵,累赠通议大夫,工部右侍郎,是为公祖。泽生汝皋,登正德丁丑(1517)科进士,历升贵州左参议。因谏巡幸,议大礼,被廷杖,有古直臣风,寿终从祀乡祠,后以公累赠通议大夫,工部右侍郎,是为公父。公未生时,有佳梦,既生七令即知向学,邑令田见而奇之,又轩即其所赠号,盖期其必能轩昂祖烈也。髫(tiao)年补诸生,有声。甲子(1564)举于乡,乙丑(1565)成进士,初授南陵令,邑俗狡、政烦:公以宽大明敏治之,一年而民服。一日同官失金,公呼衙役其前曰:“金,尔盗也。”不任,遂令人持其衣至家索金,顷刻而至。僚属问故,公笑曰:“吾先见若所执刀柄有土淖(nao泥),若足践然,已心疑之,忽闻失金,料必践此出入也。”讯之果然,遂有神君之号。戊辰(1568)以治最

    授四川道试御史,明年实授。奉

    命巡按直隶宣大提督学校,以兴贤育才,振刚肃纪为首务。因陈言边务,指斥和戎之陋,拂当事意,疏虽未行,而时论韪(wei)之。外迁四川佥事,分巡重庆等处,地号冲烦,苗夷杂处,公至,修器械,缮城隍,剔蠹(du)除奸,骜(ao)如播酋,且帖然就化。丙子(1576)擢陕西参议,分守庆阳,地当极边,兵食两诎(qu),公诘戎蓄糗(qiu),屹然为西北保障,遂迁本省副使,兵备定边等处,边适当冲扰,公亟命郡邑卫所修筑简练,夙夜靡宁,警尘遂息。阅边奏荐,升俸一级。时平凉等处饥馑,百姓凋敝,骄宗悍卒易为乱。公调停联属之,竟无哗(hua),阅边再奏荐,又升俸一级,随擢山西按察使,刑名纪纲,日就振饬。擢湖广右布政使,摄左辖事。寻擢陕西左布政使,会计井然,毫无点染。时关中菑(zi)疹频仍,邑里萧条,贡酋潜掠,南番蹂躏(lin),重以套虏多故,粮饷征发无虚日。公拮(jie)挶(ju)应办,军民两利。入觐(jin),即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疑缺)镇与虏接壤,遄(chuan)遄牧放城下。我驰备于河,则套虏得以乘,我驰备于山,则牧之,虏得以乘。我防御日夜无宁晷。且城中多逆夷亡命投充丁壮,严则激,宽则玩。公恩威并用,制驭有方,即哱(bo)刘辈,逆志罔敢逞。时扯酋西牧,行径镇地,戒其部众无轻犯,且遣头目武天祥等来乞贡,公之威德可知矣。公犹恐虏情叵测,疏陈防守事宜,悉荷

    嘉纳。庚寅(1590)以内艰归,禫(dan)除,以原官起巡抚陕西。时宁镇内躏于哱刘,外閧(哄异体)于火酋,至廑(jin)

    上西顾,一时廷臣咸推毂公。盖以公自参藩,历督抚,五易秩不离秦,所为周阅而经历者稔(ren)也。乃以羽书促就道,中闻督臣被逮堡成,运军绝我粮道。遂星弛入关,提兵至河州地方,以精兵遏其锋,死士捣其穴,虏遁,粮饷始得至灵州,数万木号腹卒不至生他虞而逆党就戮,当为首功。及克城后,疏上善后事宜数千言,大率谓,秦塞以虏市课诸将吏,诸将吏以市缓坐,遣罚为虏持,岁增费无已,市日益重我日益轻。计大左,今第与虏约,愿市,听,不愿市,亦听课,诸将吏行伍,实训练精已耳。若然,虏且俯首款关求市,是我与虏易道也。我重市轻,边塞可保百年无事。

    之大悦,下旨曰:所奏甚合机宜,都依拟行。各边虏情虽异,事体原无不同。兵部通行与他,俱要从长计处,毋得沿习旧套,牵制悮(同误)事,其后松套等,果有款关赎(shu)附逆之罪者,公言有明效也。时西夏方平,虏众初附,公早(同蚤)夕调停善后,长子死焉,所不暇恤。癸巳,升工部右侍郎,上疏请告,不许,时大工烦兴,莅任即奉

    敕提督工程。

    两宫鼎建,殚(dan)精以营职业。次子死焉,又不暇恤甲午(1594)再恳

    恩乞身,始予告归葬二子。戊戌(1598)复起,前官仍俸

    敕提督工程,逾岁,大工告成,蒙

    恩嘉赉(lai),满考称最,荷

    金币之赐,荫一子。时工部正卿久缺,会推,公名居末

    上特旨简擢,公疏辞不允,责任愈重,事机愈烦

    改造黄河岁修,都城缮筑,舆梁补建,工役烦沓(ta)。值水衡缺费,公悉力计划,委屈劻(kuang)勷(rang),逮各告成功,而精竭神耗两目朦矣,屡疏乞休,具蒙

    温旨勉留,疏至四十五上,岁乙巳(1605)始得

    俞旨赐乘传归里,归则杜门谢客,逾二年而告殂(cu),讣闻

    上为轸悼,赠太子少保,遣官治葬,守臣称制,临祭者四,再荫一子,

    盖异数也。公为人真诚疏爽,风骨棱棱,貌朴词侃,不为纤趋。自少至老,动止准绳,无失尺寸。世俗声色货利,一无所嗜,其才廓落恢弘,而出以慎密。然不知有机械事也,练习朝典,洞晓物情,凡所调度,咸中机宜。当官守法,务在锄抑疆梗,惠利小弱,而不为琐细科条伤于苛急。居尝竣竣简默,及当大议大谋,众莫敢发,公独守经据古,凿凿指画,率以片言取决生平,去就收予,严于一介。至臧(zang)否人物,常依宽大,耻为刻深,盖老成正直君子也。当正卿三年,例当报满,所司以公移呈,公曰:

    主恩莫报,臣病宜休,何敢言满以冀

    恩容辞不许呈,其恬退始终一致,如此倘所称无欲而刚耶,若顾复犹

    子而遗田让舍分俸督诲也,赡族姓而构建义宅收养也,乡里饥荒而输粟佐赈也,是由亲逮疏恩无不周也。其它建议邑城易土以甓(pi),而捐俸输砖,卒竟厥役。至新尊经阁,新东岳庙,悉捐资为之,其好施而垂,永赖类此。家世清素,门庭如水,子姓美秀有文,束修好礼,不敢以贵势加人,则公之清规雅度所贻者远也。生嘉靖甲午(1534)八月初三日,卒万历戊申(1608)年六月二十一日,享年七十有五。配赵氏,封宜人,累赠夫人,改赠淑人。继配王氏,赠人,改赠淑人。子二,长祗承,配高氏,次祗遹(yu),配辛氏,廪生,俱早(蚤)亡。女二,长适丁虞俊,次适张三桂,早(蚤)亡,俱赵出。孙一,成性,官生,配高氏,祗承出。增孙一,兆豸,官生,成性出。成性将以己酉(1609)十二月十三日,奉公柩,启两淑人竁(cui),合葬于赐阡。尝读汉史称石丞相庆不言,躬行醇谨,无与比,而降东阳二侯,重厚少文,言事不出,以为大臣长者任社稷重,公质行类之,然至治民御虏盘错纠纷,砉(xu或huo)然理解,意汉臣当之,雁行避舍矣,岂非所谓才诚具备者,哉,是可以铭,铭曰:

    维首山之阳,汝水汤汤,畴集厥祥,有斐其章,鸿渐(qiu)翔,在

    世皇中叶,诞升有列,由乘马怱而藩臬秦关,建节茂安,攘之烈

    帝曰,维时股肱(gong),俾(bi)作司空,猷矢忠,四

    序成功,有俶令终,公敏而朴,如矿如,如河如岳,今也不作,流风则邈(miao),洵美维原,阙壤燥丹,寝成孔安,我铭镌,后人于考(zhan)

    (以聂清杰稿校堪加标注)

    庚寅年仲夏辛士秀于鹰城怀古斋

    附注:

    1:沈鲤(1531--1615):明归德商丘(今属河南)人,字仲化,号江龙。嘉靖中举乡试。四十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神宗在东宫,鲤为讲官,进编修,旋进左赞善,擢侍讲学士,再迁礼部右侍郎。寻改吏部,进左侍郎。屏绝私交,好推毂贤士,不使知。十二年冬,拜礼部尚书,《会典》成,加太子少保。初,籓府有所奏请,贿中贵居间,礼臣不敢违,辄如志。至鲤,一切格之,中贵皆大怨,数以事间于帝。帝渐不能无疑,累加诘责,且夺其俸。鲤自是有去志。而时行衔鲤不附己,亦忌之。一日,鲤请告,遽拟旨放归。帝曰:「沈尚书好官,奈何使去?」传旨谕留。时行益忌。其私人给事中陈与郊为人求考官不得,怨鲤,属其同官陈尚象劾之。与郊复危言撼鲤,鲤求去益力。帝有意大用鲤,微言:「沈尚书不晓人意。」有老宫人从子为内竖者,走告鲤;司礼张诚亦属鲤乡人内竖廖某密告之。鲤并拒之,曰:「禁中语,非所敢闻。」皆恚而去。鲤卒屡疏引疾归。累推内阁及吏部尚书,皆不用。二十二年,起南京礼部尚书,辞弗就。二十九年,赵志皋卒,沈一贯独当国。廷推阁臣,诏鲤以故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朱赓并命。三十二年,叙皮林功,加太子太保。寻以秩满,加少保,改文渊阁。鲤初相,即请除矿税。居位数年,数以为言。鲤既积忤一贯,一贯将去,虑鲤在,贻己后忧欲与俱去,密倾之。帝亦嫌鲤方鲠,因鲤乞休,遽命与一贯同致仕。赓疏乞留鲤,不报。既抵家,疏谢,犹极陈怠政之弊,以明作进规。年八十,遣官存问,赉银币。鲤奏谢,复陈时政要务。又五年卒,年八十五。赠太师,谥文端。(沈鲤撰上姚继可墓志铭)(见《明史》本传及中国历史大词典)

    注2郑继之,字伯孝,襄阳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除余干知县。迁户部主事,历郎中。迁宁国知府,进四川副使,以养亲归。服除,久之不出。万历十九年,用给事中陈尚象荐,起官江西,进右参政。召为太仆少卿,累迁大理卿。东征师罢,吏部尚书李戴议留戍兵万五千,令朝鲜供亿。继之曰:「既留兵,自当转饷,柰何疲敝属国。」议者韪之。为大理九年,擢南京户部尚书,就改吏部。  四十一年,吏部尚书赵焕罢。时帝虽倦勤,特谨铨部选,久不除代。以继之有清望,明年二月,乃召之代焕。继之久处散地,无党援。然是时言路持权,齐、楚、浙三党尤横,大僚进退,惟其喜怒。继之故楚产,习楚人议论,且年八十余,耄而愦,遂一听党人意指。文选郎中王大智者,继之所倚信。其秋以年例出御史宋陶、潘之祥,给事中张键,南京给事中张笃敬于外,皆尝攻汤宾尹、熊廷弼者也。时定制,科道外迁必会都察院吏科,继之不令与闻。比考选科道,中书舍人张光房,知县赵运昌、张廷拱、旷鸣鸾、濮中玉当预,而持议颇右于玉立、李三才,遂见抑,改授部曹。大智同官赵国琦以为言。大智怒,构于继之逐之去。由是御史孙居相、张五典、周起元等援年例故事以争,且为光房等五人称枉,吏科都给事中李瑾亦以失职抗疏劾大智。御史唐世济则右吏部,诋居相等。居相、瑾怒,交章劾世济。给事中、御史复助世济排击居相。居相再疏力攻大智,大智乃引疾去。继之亦觉其非,不为辩。  至明年二月,胡来朝为文选,出兵科都给事中张国儒、御史马孟祯、徐良彦于外,复不咨都察院、吏科。国儒已陪推京卿,法不当出外;孟祯、良彦则素忤党人,故来朝抑之。继之不能禁。时居相等已去国,独瑾再争,诋继之、来朝甚力。来朝等不能难,其党思以众力胜之,于是诸御史群起攻瑾。瑾争之强,疏三上。来朝等亦三疏诋讦,词颇穷。来朝乃言:「年例协赞之旨,实秉国者调停两袒,非可为制,乞改前令从事。」帝一无所处分。瑾方奉使,自引去。其秋,给事中梅之焕、御史李若星、张五典年例外转,所司复不预闻。吏科韩光裕、御史徐养量稍言之,然势孤,竟不能争也。时缙云李鋕以刑部尚书兼署都察院,亦浙党所推毂。四十五年,大计京官,继之与鋕司其事,考功郎中赵士谔、给事中徐绍吉、御史韩浚佐之。所去留悉出绍吉等意,继之受成而已。一时与党人异趣者,贬黜殆尽,大僚则中以拾遗,善类为空。  继之以笃老累疏乞休,帝辄慰留不允。明年春,稽首阙下,出郊待命。帝闻,命乘传归。又数年卒,年九十二。赠少保。

    注3:桂有根,字征文,驻马店市汝南县城西桂庄人,明万历已丑年(公元1589年)中进士,任山东金乡知县,三年后提升为工科给事中,...桂有根后半生悦清山绿水,十余年无复求进步升官之意,升任工部佑侍郎,一直到死,死后,皇帝下召令厚葬,牌位供在汝南...

    注4:篆额:碑刻术语。汉代以后的各种碑刻之上端,称碑头或碑额,因碑额上所题字多用篆书,遂称“篆额”。

    注五:书丹:碑刻术语。即刻石(又包括碑,摩崖,造像,墓志等类型)必须经过的三道工序之一:撰文,书丹,勒石。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后泛称书墓志铭为书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乾明寺年久失修岌岌可危
    襄半朝倾力相助焕然一新
    (选自《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传奇》第七章)
    山泉
    作者:  信息来源:  查看次数:795
        乾明寺自宋初(公元九六六年)重建以后,一直到明朝嘉靖年间(公元一五二七年),经过了宋、元、明三朝将近六百年的时间,基本上没有再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这样,乾明寺挺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知不觉已走过了悠悠漫长近六百年的风雨沧桑。然而,乾明寺这座“梵宫”毕竟不是铁打钢铸的,如今,她昔日的风采已经消退,当初富丽堂皇的宏伟建筑现已黯然失色,殿堂的墙壁斑斑剥剥,殿堂内的柱子、大樑、檩条已经腐朽不堪,各个大殿房顶均有多处漏雨的地方,雕梁画柱也已变得色彩全无。乾明寺面临着急需抢救翻新的状况,如若不然,部分殿堂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此时,智虚禅师正担任着乾明寺的主持。智虚禅师看到眼前这一切,急得是心里直冒火。他想,要想重新翻修这座“梵宫”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单凭自己的实力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再说,当前正是中国佛教日益走向衰退的时代,靠向信士们募捐筹集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一时也是难解燃眉之急的。这可怎么办呢?一时间,愁得智虚方丈茶饭不思,坐卧不宁。有一天,智虚禅师忽然从一本襄城史志上看到了“襄半朝”三个字,智虚禅师微微思考了一下,他的心便豁然开朗起来。智虚方丈想联想到,自明朝成化二十三年(公元一四八七年)至万历二十七年(公元一五九九年)之间一百余年时间内,襄城籍人物李敏、辛自修、姚继可先后在朝中出任户、刑、工部尚书,占朝廷(中央政府)六部之半,故此被称为“襄半朝”。如今,辛自修、姚继可仍在当朝任刑部、工部尚书之位,他们的祖籍均在襄城,我何不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完成这一宏伟大业呢?想到此,智虚方丈不由的露出了希望的微笑。
      自此以后,智虚方丈便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要踏遍大江南北,寻访襄城籍当朝高官,以求得他们的支持,重建乾明寺。
        我们现在不难想象,当初智虚大师的决定是多么的伟大。那时候不像现在,远隔千山万里,一个电话就把信息传到了,几分钟的时间便可解决问题,可那时候送封信恐怕得几个月。再说交通,那时候最好的官道也许是碎石沙子路面,你条件再好,也最多是骑马坐轿,哪有现在的柏油路、水泥路、高速公路,乃至每小时可飞越八百公里的飞机。由此,真是难以想像智虚禅师当时步行走遍全国各地所面临的巨大困难。
        话说智虚方丈下定决心之后,便开始着手实施他的计划。他不顾自己年迈体弱,更不畏惧路途中的艰难险阻,安排交代好寺院的事情,便孤身一人开始了他的长途旅行。他的第一个目标是首先去南京赢得刑部尚书辛自修的支持。智虚大师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风雨兼程,爬高山,渡长江,风雨无阻,日夜不停,累了就倒地歇一会,渴了就喝口泉水,饿了就肯口干粮。就这样智虚方丈经过了六十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来到了南京,见到了当朝刑部尚书辛自修。
        辛自修被智虚方丈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他随即向智虚禅师表示,坚决支持重新修建乾明寺,并当即派人给在南京任职的襄城籍大小官员送了信,择日共同回首山乾明寺商讨建寺事宜。
        智虚方丈辞别辛自修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回身北上,渡过黄河到北京去寻求工部尚书姚继可的支持。经过半年的时间,他来到了北京,见到了工部尚书姚继可。智虚大师的精神同样感动了这位高官,姚继可也毫不迟疑的表示支持重建乾明寺,并且派人给辛自修送信约定同回襄城的时间。之后,智虚大师又辗转西南,去四川寻求时任接祭司副史王锦的支持。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智虚大师用他的实际行动感动着每一位襄城老乡,智虚禅师每到一处,均受到襄城籍官员的热情款待,并且均表示要为家乡父老乡亲献上一份爱心。智虚大师访遍全国各地回到乾明寺时隔一年后,由辛自修牵动,相邀在全国各地为官的襄城籍人氏,一同回到了襄城故里,并来到首山乾明寺寺院,目睹了乾明寺各个殿堂随时随地都有倒塌的危险状况。大家当场表态,要带头捐资来抢救这一历史文物。辛自修和姚继可两位尚书还联名上书奏请皇上,恳求皇帝拨专款修缮乾明寺。
      辛自修、姚继可等还根据当时的儒、释、道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对乾明寺进行了重新构思设计。除了保存上寺和下寺道佛两教共融的特点外,还加进了具有儒派风格的建筑计划。为了让襄城的父老乡亲及其后人,不忘炎黄祖始轩辕黄帝在此访贤留下的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决定在寺门外建造一座正反两面雕刻有《七圣迷径图》和《黄帝采铜图》青砖结构的照壁,并在首山山顶上新建一座高五十二米、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阁楼式的文峰塔,且在塔上题写 “襄野名山”四个大字,以表明襄城乃是文风鼎盛之圣地的巧妙含意。
      智虚禅师遵照他们的意图,并在他们的指导和积极支持下,很快筹集起需要的巨额资金。找来设计专家和大量工匠,不久,乾明寺的翻修工作便紧锣密鼓的开始动工了。智虚方丈首先重新翻修了乾明寺内的所有大殿,然后修建照壁,接着建立文峰塔,并且按预定的工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殿堂翻修及照壁、文峰塔的建造,使古老的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又重现了夕日的灿烂辉煌。新建的文峰塔和照壁,犹如两颗耀眼的明珠使乾明寺绽放出了更加夺目的异彩。从此之后,乾明寺又出现了香客如云的繁荣景象,并且吸引了很多朝中文武大臣以及各地墨客雅士前来观光旅游。
        智虚禅师经过十多年的呕心沥血,历经千辛万苦,访遍大江南北,洒尽了心血和汗水,功夫总算没有白费,最终使乾明寺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当时中国佛教文化事业日益走向衰退的时代,而奇迹般地又将天台宗在中州大地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势头。首山乾明寺依然成为中原地区天台宗“一花独放”的兴盛之地。智虚方丈真可谓是功不可没。
        从明朝嘉靖年间乾明寺重建之后所留下的名人诗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把乾明寺作为旅游圣地的文人墨客,专门来游览观光的队伍有多么庞大。寺中现存的明代佳句诗词就多达三十余首,有的至今还镶嵌在寺院的墙壁上,有的珍藏在古代襄城县志之中,可惜的是,寺院内一座多达三百余首诗词的碑林毁于战乱之中。由此,可以证明在乾明寺于明代嘉靖年间(一五五一年)重修以后,乾明寺已成为了中国十分著名的旅游圣地,更是文人墨士、达官贵人来此休闲娱乐,观光赏景的理想去处。
      让人哀婉叹息的是,这座被誉为“梵宫”的乾明寺,现在仅存的明代建筑物,只有十八罗汉殿,为九脊八坡山顶式建筑,其为木架结构斗拱形式,其样式十分特殊,这乃我省所有寺院中建筑风格风格是独一无二的。
      还有山门外的照壁,这个照壁长十二点九三米、高四点六六米、厚零点七三米,上面青砖浮雕,造形古朴典雅质,已成为中国唯一的文物了,这件宝贵的艺术珍品早在一九六三年就被省命名为重点保护文物。
        从目前情况看,十八罗汉殿内的柱子已经毁坏,青砖照壁也已被风雨腐蚀严重,需要紧急抢救维修。
         乾明寺随历经风霜雨雪,但他仍能傲然屹立在历史的佛教长河之中,这说明她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说明天台宗的弟子们仍然对她心驰神往,无限忠诚。直到解放后的一九五八年,还有天台宗传人――禅慧法师,在此居住传教诵经,可见这里是天台宗代代相传的祖庭。
        乾明寺在经历不断改朝换代,战火频繁,风雨飘摇的中国大地上屹立一千多年,仍能使天台宗烟火不断、后继有人,使天台宗傲然雄踞在中原大地之上,显示出了佛教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乾明寺巨大的凝聚力。进入清朝道光年间,乾明寺又经过了一次大的修复建设,在乾明寺的西厢房墙壁上,直今还完整无缺地镶嵌着清道光年间的《重建千佛阁修补化纸炉资姓名》青石碑两座。碑文上详细记载了捐银者九百多人的姓名、祖籍、官爵以及捐银数额。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乾明寺当时在社会上的强大影响。
        在中国历朝历代,民间想办些事情,若想成功,那首先要得到官府的鼎力相助、支持。而清代重修千佛阁,我们从碑志中就可以看出,乾明寺用他巨大的魅力征得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特授襄城县正堂胡天培捐银五两”,“钦加游府衔襄城营部间府金保捐银四两”。从这些记载中看出,虽然政府官员捐资甚微,反而却把他们的名字放在碑文的最醒目位置,足以证明当时修建千佛阁首先得到了县衙的认可和支持。紧随其后的是“襄城营城守司厅刘振基”、“襄城儒学正堂高绍曾、副堂李永昶”、“襄城县右堂扬鹤年”等职务低些的官员。另外,在后面,还详细地记载了单位集体捐款,有“捕班捐银两千两”等。而这些记载又为我们今天研究清道光年间的襄城县衙设置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重修千佛阁影响之大,不仅表现在本县和周围的州县,甚至影响到了全国各地。碑文中还记载了本县的四位富商每人捐银四千两,计达一万六年两;兵司马纪天详捐四千两、理问纪天瑞、州判纪天章各捐三千两。我们从这三位纪姓人的名字上分析,很可能是三兄弟,共捐银一万两。随后是信云营部厅姚兆祥捐一千五百两,西蜀兰万林捐一千两,魏国紊捐五百两,袁聿辉捐一千两,等等,捐助百两以上的多达三百多人。由此可见,捐助活动北至东北、直隶、顺天,南至江苏,西至西蜀,其范围之大,影响之大,令人感叹。仅修一座千佛阁就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可见乾明寺当时是有多么大的魅力。
      现从碑文上统计的捐资数目十分惊人,纹银达三十万两,这还不算没记载的零星集资。用数十万两银子建一座千佛阁,我们不难想像这座千佛阁该是多么宏大的一座殿堂呀。很可惜千佛阁后来被毁,我们只能从这碑上来加以考证推测。

    来源:襄城在线--中共襄城县委宣传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1-5 13:44 , Processed in 0.1235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