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4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31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3-11-18 15:48 编辑
尧舜禹时代陶文的发现与研究(一)
--------------------------------------------------------------------------------
虞舜大典(近现代文献卷二) 加入时间:2013-7-4 15:38:00 admin 点击:112
尧舜禹时代陶文的发现与研究
谢玉堂
中国历史上的尧舜禹时代到底有没有文字,其文字的代表又是什么?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实物材料被发掘出土,于是这一时期的文明史便逐渐清晰起来。
研究表明,在尧舜禹时代,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都已出现文字。而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当时是否也出现文字了呢?由于历史文献对这一时期的记载比较少,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发掘去寻找证据。中国考古学产生于近代,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几十年来的考古实践证明,与文献中记载的尧舜禹时代年代相当的正是考古学上所称的龙山文化中晚期。
一、龙山文化概述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类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因1928 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自龙山城子崖遗址发现以来,考古工作者又分别在河南、陕西、山西、浙江、湖北、江苏、河北等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由于文化面貌不尽相同,所以又将它们分别命名,但这一类文化遗存通称为龙山文化。
(一)龙山文化的基本类型。
1. 山东龙山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又称典型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它上承大汶口文化,下启岳石文化。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 其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 年。
2. 庙底沟二期文化。
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豫东地区也有分布。它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属于中原地区早期阶段的龙山文化。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 其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公元前2400 年。
3. 河南龙山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它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为中原地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公元前2000 年。一般分为王湾三期、后冈二期和造律台三个类型。
4. 陕西龙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又称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泾河、渭河流域。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公元前2000 年。
5.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公元前1900 年。
(二)龙山文化的主要特征。
1. 社会经济。
龙山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学术界目前的基本认识是,龙山文化是一支稳固定居的农耕文化,总体经济发展达到海岱文化区的空前水平,处于全国同期各文化经济发展的前列。农业和手工业构成其社会经济的两大部门,商业有了初步发展,生产力长足进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空前丰富,经济繁荣且持续发展,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1]。
(1)农业和饲养业。
①农业。农业是龙山文化社会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工具由石、蚌、骨等质料制作而成,以石质农具为主,种类有石镢、石铲、石刀、石镰、蚌铲、蚌镰、蚌刀、骨铲、骨镰等,有学者指出龙山文化已属“耜耕农业”[2]。粮食作物以粟、黍等旱地作物为主,也普遍种植水稻。在龙山文化的聚落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窖穴,其中一部分加工比较规整的或许用以储存粮食。该文化的酿酒业也很发达,大量酒器的出现和酒的大量制造与饮用,反映出当时农业发展已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②饲养业和渔猎。龙山文化的家畜、家禽饲养业比较发达。马、牛、羊、鸡、犬、豕六畜齐备,以猪最多,狗次之,其他较少。其中,猪在龙山文化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猪下颌骨还被用来随葬以象征富有[3]。另外,在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不少野生动物残骸,说明渔猎在当时仍是获取食物的重要途径之一。
(2)手工业。
有学者认为早在大汶口文化中期,海岱文化区就已开始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到龙山文化时期,手工业得到了巨大发展,成为当时强大的经济部门[4]。据学者们研究,龙山文化时期的手工业门类繁多,但主要分为制陶业、石骨蚌器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建筑业、纺织业和冶铜业等六大门类。
①制陶业。考古发掘证明,龙山文化的制陶业非常发达,达到了古代制陶工艺的顶峰。陶器普遍采用快轮制作,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陶器的烧制工艺复杂,火候较高。器形丰富多彩,造型极其优美,尤以蛋壳黑陶高柄杯代表了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②石骨蚌器制造业。石骨蚌器是龙山文化常见的生产工具和兵器,表明石骨蚌器制造业同当时的生产活动、经济发展和战争密切相关,是仅次于制陶业的重要手工业部门。
③玉器制造业。玉器的制作和石器相似,但制作工艺要复杂得多。玉器在龙山文化时期是社会地位的标志物,一般为社会上层所拥有,因此玉器制造业是古代社会一个专门服务于最高权贵集团的特殊手工业门类。玉器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建筑的发展演化[5]。龙山文化玉器可分为礼器和装饰品两大类,常见的礼器有牙璋、玉钺、玉斧和玉刀等,装饰品已发现玉串饰、玉冠饰、玉环、玉笄、玉璇玑等。龙山文化时期高超的制玉工艺可以与其精湛的制陶术相媲美。
④建筑业。龙山文化的建筑业主要体现在住房建筑和筑城两方面。房屋形制多种多样,其建造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格的建筑中也有所差异。就地基而言,可分半地穴式、地面式、低台式和高台式建筑四类[6]。龙山文化城址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今已发现了多处,在下文中将会有所涉及。关于这些城址的形制、建筑技术、性质、功能和社会意义等方面都有专门的论述,在此不再展开。
⑤纺织业。骨针、纺轮的大量发现,表明龙山文化时期的纺织业已比较发达。此外,通过一些陶器底部布纹的细密程度也可以看出当时纺织业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⑥冶铜业。冶铜业是龙山文化后期出现的一个新型手工业门类,目前这一时期的铜器虽然发现的并不多,但也足以代表了一种崭新生产力的诞生。
2. 社会习俗。
通过对龙山文化时期墓葬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的一些社会习俗,包括葬俗、占卜习俗等。
(1)葬俗。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可得知,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均是竖穴土坑墓,大多为东西向。基本都是单人一次葬,偶见二次葬。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偶见屈肢葬和俯身葬。墓主人头向或东或西,但各个墓地的头向基本一致。葬具有木椁、木棺、石棺等,有无葬具视墓葬规格而定。随葬品基本都是陶器,有的墓葬也有少数装饰品和生产工具。有的墓主人手持獐牙,有的用猪下颌骨随葬,保存了大汶口文化葬俗的遗风。此外,有些墓葬可以反映出在龙山文化时期仍残存有拔出门齿和头骨人工变形的习俗。
(2)占卜习俗。
通过考古发掘可知,龙山文化时期流行占卜习俗。在不少这一时期的遗址中都出土了卜骨,均以牛、羊、鹿的肩胛骨整治而成,而且只烧灼不钻凿。研究表明,在龙山文化时期还存在以“牙璋”来进行某种祭祀活动的习俗,同卜骨一道反映了龙山文化人的神灵崇拜[7]。
3. 社会性质。
关于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考古学界在很长一段时期中曾有不同的观点。但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土和研究的日益深入,目前学术界的意见已渐趋一致,即都认为龙山文化已进入了文明时代[8]。因为龙山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城市、文字和青铜冶铸等文明的标志,而且社会经济已得到了极大发展,并已出现了阶级分化。可见,龙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