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6|回复: 0

随县考古旧闻两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35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4 10: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县考古旧闻两则
        读书时看到关于随县考古的两则旧闻,旧石器一事经常有学者提及引用,算是找到出处了。唐镇的壁画墓后来又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因墓葬群严重毁坏,文物保护堪忧。1988年版《随州志》载:安养公墓于1789年崩陷,考安养为隋唐襄州所属县。按虞世基所撰《姚公墓志铭序》云:隋故左屯卫大将军左光录大夫姚公讳辩,字思辨,武威人也,周保定六年(566年)从定相州,以前后功授大都督封安养县。左屯卫大将军是当时二品左右的大官了。
    湖北省随县唐镇发现带壁画宋墓及东汉石室墓
        一、唐镇张家塆宋代壁画墓
    1957年,湖北省文管处根据群众反映调查了1954年发现的壁画墓一座,墓在唐镇西南。溠河西岸,张家塆东头,墓地上南北并列着三堆封土、西緊接张家塆农民墙基,东距溠河岸约200米,南屏小红山岭。从地面上看为一高约3米、长约24米的土冢,墓室平面作六边形,甬道在墓的东方,长1.7、宽1.2米,除甬道一面墓壁宽度为2.6米外,其他各面宽1.92.2米不等,室内积有淤泥,因未清理不知其高度,墓内全用石灰涂抹,顶呈六方锥形,顶端用青石块压封。
    室内除甬道一面外,其他五面均用黑墨绘有壁画。墓西壁有一凸形小龛。龛上用墨写有“安养国”三大字。其他四壁均用墨线隔成数格,在各格内墨绘牡丹、竹、菊、莲花等花草。在六面的转角处用墨上下绘成假柱,各绘有几何、万字、云纹等不同的花纹。从形制看,此墓应为宋代墓葬。由于该墓在水位以下,所以没有清理。
    二、唐镇东汉石室墓
    在宣传保护壁画墓时,群众反映唐镇东南易家岗发现大墓一座,内有石门、石墙。次日前往进行调查清理时,发现该墓已遭严重破坏,上边的结构已无法知道。从残存底部可以看出,墓的规模很大,全长达9.06米,最宽处(耳室)5.04米,甬道在东面。整个墓的平面由甬道、主室、后室、左右耳室和后耳室组成一个亚字形。在由甬道及后室进入主室处各设有高达1.52、宽达1.74米的石门一道,门为两扇合封,上下各有枢纽,可以朝外开关,石门各部均刻有不同的花纹,门楣上浮雕有二龙戏珠,形象生动有力。门框上左雕朱雀,右雕玄武。在石门上刻有铺首衔环的图案,前后两道石门的雕刻大致相同,由于该墓破坏过甚,出土物全系碎片,铜器有五铢铜钱三枚,小铜铃一个。陶器有绿釉陶片及灰陶片,器形有瓶、盘、耳杯、罐、盆、瓮等,纹饰有绳纹、细方格纹、篦纹等,从形制及出土物看,应为东汉墓葬。(李元魁  毛在善)《文物》1960年第1期,第77页。
    湖北随县发现旧石器
    19576月,湖北省文管会的一个工作组在距随县县城约五公里的山地的一条小路旁采集到一件打制石器。这件石器是石英岩石片打制成的。打击点集中,半锥体较平,石片角为118°,放射线也较清楚。石器大部分边缘都作了粗糙的第二步加工,刃缘呈明显的弯曲状。在石器左侧,从台面到末端均保留着天然的砾石面。
    19605月,我们趁裴文中先生来长江流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教课的机会,特送请他作鉴定,他肯定这是一件旧石器。
    这件旧石器是湖北地区、也是长江流域首次的发现。解放后,虽在长江流域的四川资阳、湖北长阳和安徽泗洪发现过人类化石的材料,但没有发现过旧石器。因而,这次的发现是值得注意的。(王善才)《考古》1961年第7期,第363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4 10:12 , Processed in 0.1022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