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5|回复: 0

国家级名老中医姚新苗谈静身养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57
  • 签到天数: 328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6 19: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级名老中医姚新苗谈静身养性2014-02-05 00:01:41 来源: 青年时报 



    时报讯 “生命在于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的久盛不衰的格言。“其实我国远在三国时代,华佗就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观点以及运用‘五禽戏’进行强身健体,即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浙江省中山医院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姚新苗教授说,这个观点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尤其是老年人,一早起床就一定要活动活动,松松筋骨。

    姚新苗教授认为,不但要有“作”还要有“息”,不要仅仅考虑“做什么”,也要考虑“不做什么”,与过激运动相反,那就是外在运动几乎停止的静身养性,这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静如龟鹤益寿延年

    “静养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乌龟的故事又告诉了我们长寿的秘诀,运动迟缓、新陈代谢缓慢;而鹤喜独处,飞行时动作轻柔而缓慢,但它们却是寿星一族,静、慢、低温是生命节能的三大法宝,生命犹如蜡烛,燃烧得越旺,熄灭得越早。”

    姚院长认为不但要有“作”还要有“息”,不要仅仅考虑“做什么”,也要考虑“不做什么”,其实一个人独自傻傻地“发呆”,在现代超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姚院长解释,适量的运动,能改善机体健康状况;不合适的锻炼,特别是剧烈运动反而会破坏人体内各系统之间的平衡,加速人体某些器官的“磨损”和部分生理功能的失调,进而引起疾病,最终缩短了人的生命进程。

    “正如虎豹活动力惊人,可是寿命却远远不及龟鹤。与过激运动相反,那就是外在运动几乎停止的静身养性,这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姚教授认为,所谓“动静结合”实为中医运动养生之大法。传统的运动养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都要讲求调息、意守、动形,概括而言,就是要做到“动静结合”,在一呼一吸、一张一弛之间方显神韵。

    “所谓‘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修心往往比健身更来得重要。‘动静结合’体现的是一种中医的中庸之道、平衡观,即所谓的‘阴平阳秘’。”

    生命在于适度的运动,也在于合理的静养。静养通过“调身”,使全身放松,消除紧张状态;通过“调息”,平心静气地和缓呼吸,调节神经功能;通过“调心”,凝神定意,撇开一切念欲情缘,获取一个无忧无虑的心境,最终使人获得心神安定、体格刚健的结果。

    姚新苗的独门秘方

    主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目前危害着全球三分之一50岁以上的女性和五分之一50岁以上的男性。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平均寿命的提高,这种疾病的威胁也越来越大。骨质疏松,主要原因是骨头中的钙流失,补钙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中医药综合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项目由浙江省中山医院骨伤科牵头,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为合作单位共同申报,集中省内知名骨科专家,针对我省老年人多发病“骨质疏松症”开展前瞻性、防治性研究。

    “中医药综合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项目整合了姚新苗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以益骨汤(山药20g、生地15g、骨碎补15g、补骨脂15g、丹参15g)为基础治疗方,结合针灸疗法,对不同时期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并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疗效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预期在未来的3年内,项目结果能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效应提供新的临床依据。

    除了中药、西药结合,姚新苗对骨质疏松患者的处方还有饮食方和运动方。

    姚新苗教授说,饮食主要是吃猪脚、鸡脚、蹄筋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运动则是适合骨质疏松患者的慢走、太极拳。为了提高骨头内钙的吸收,建议患者每天至少晒20分钟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中老年人应以静养为主

    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肌肉、骨骼和内脏正在发育时期,好动的天性正好适应他们发育成长的生理要求,相比之下静养就应少些。人至中年,身体发育成熟,趋于定型,但又诸事缠身,则宜减少运动量,重视静养,借以松弛紧张疲惫的身心。

    姚新苗说:“生命的延长不在于超负荷的过激运动,而在于机体‘内在运动’的和谐和‘外界运动’的适量及其相互间的协调一致。”

    因此,到了老年,脏器、关节的磨损已很明显,较大的运动量只会加快磨损,加速衰老,故只宜从事散步、打太极拳之类的轻柔运动;所以,老年人应以静养为主,进行气功、书画、琴棋、垂钓之类的养生活动,使心旷神怡,身爽神清。

    姚院长建议,脑力劳动者应以参加打球、游泳、爬山、跑步、跳舞等运动养生为好,体力劳动者则以下棋、养花、书法、集邮、弹琴、钓鱼、读书等静养为佳。值得一提的是:鉴于现代生活节奏较快,特别是那些“动”多而 “静”少的人,最好在“动静结合”的前提下,注意让自己多“静”一些。

    就运动养生而言,应根据每人不同的体质和身体状况选择,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也不是动得越多越好,而是“动静结合”。运动的形式灵活多样,而且可以自创,只要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即可。

    慢性病治疗讲究“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不仅体现在运动养生方面,在疾病的治疗当中,同样是一条重要原则。

    中医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动静结合”,而像一些慢性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也都非常强调“动静结合”。

    作为浙江省中山医院的院长,姚新苗教授说:“在我院举办的每周一次的椎间盘学校系列讲座中,就专门讲解了慢性骨伤科疾病的康复要点,包括急性期的卧床休息,缓解期积极、合适、适度的腰背肌与腹肌的功能锻炼,也包括良好的日常生活姿势,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获得更良好的临床疗效。另外,临床上如神经衰弱、失眠、关节炎、高血压等疾病只注意休息,没有适量锻炼;或只注重锻炼,没有充分休息,都不会获得满意疗效。”

    对于现在很多人都有熬夜的习惯,姚院长认为,逆阴阳而行,违背自然规律,那么,病就自然而然地找上门了。



    “《黄帝内经》中说要‘法于阴阳’,就是说人们的生活、起居、饮食等要符合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动为阳、静为阴。树木到了秋天叶子会落,处于睡眠状态,阳气不向上输送,虽然叶子不生长,但根在长,这就是树木的‘秋冬养阴’。到了春天、夏天,秋冬季节储存的向内下的阴又转化为向上向外的阳,把能量又向上向外输送,长出叶子、枝条,并开花、结果,这也就是树木的‘春夏养阳’。”

    姚院长说,“静养阴,动养阳”,夜晚休息可以养阴,阴足了才可以转化白天运动、工作的阳,这也是人“起居有常”中的“采阴补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0 04:21 , Processed in 0.0991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