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群像与文学书写的历史贡献
——浅谈《暗战绝杀》中的人物塑造与特色

《暗战绝杀》封面。图片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星辰在线—长沙新闻网3月18日讯(田茂军)文学尤其是具有现实主义审美特色的文学,有三个离不开: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生活环境的描写,离不开故事情节的构架。人物是作品构成的中心,人物也是作品的灵魂。人物形象与环境的多维互动,主要通过情节的编织与人物的关系纠葛来完成。从某个意义上看,环境与情节都是为人物服务的。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张景龙先生的长篇小说《暗战绝杀》表现出精心的构思与布局,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历史厚重感,也给人留下深刻的文学美感。
本书成功地塑造出几组人物形象,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文学作为人学,要求作家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感与人物的命运,揭示作家对于人性的独特理解与认识。在《暗战绝杀》中,有三组人物形象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对象。第一组是男女主人公姚逸才与林芳丽;第二组是姚的警卫袁小林与恋人玲儿;第三组是万寿山、同善社、振武镖行的各路黑帮老大、军政要员以及日本间谍、民间义士以及中共党员等等。
第一组人物是作者重点描绘的人物,贯穿全书。姚逸才出生浦市一个殷实富厚之家,为浦市姚遵三长子。出外求学当兵,后进入兵工厂,任国军陆军上校、某兵工厂警备队副队长;林芳丽原名林然,姚逸才留学同学,其公开身份是是国军某通信兵团中校、机要室主任,真实身份是地下共产党员。本书故事主线是围绕他们重逢相恋以及姚逸才破案深入浦市这一线索。作为曾经的同学与恋人,他们来自国共两党的不同阵营,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的编织与心理细节的描写将这对恋人的关系,刻画得丝丝入扣,细腻入微。书中十七节中,林芳丽与袁小林议论世界上的缘分时,她说,恋人之间要是没有缘分,即使天天在一块儿也走不到一起;要是有缘分的话,哪怕远在天涯海角最终也会走在一起。说完脸上闪现出一种女性特有的羞涩。当小林说姚逸才与她是天生一对的时候,她假装嗔怒道,贫嘴!小小年纪就想当媒人啊!其实在她内心,时刻牵挂着姚逸才这个若即若离的恋人。书中十八节写他们在浦市久别后重逢,姚的激动与男儿的莽撞,与成熟稳重平静的林芳丽形成鲜明对比。那一时刻,她不知道姚的底细与到浦市的原因,还怀疑姚是特务,林也不想暴露自己,所以她的戒备、机敏与内心小小的激动与压抑刻画得鲜活生动,显得真实可信。沅江边的漫步与谈心,姚家大院与姚逸才家人的交往,万寿山开香堂的信息透露,暗中多次为姚解围。作者通过细密的情节线索与人物的行动与心理描写,塑造出一个大智大勇又沉着冷静的地下党的形象。情节发展到最后,七十二节中,林芳丽在小林娶亲中乔装小林大姐,与地下党杨惠打入女特群中,与日本间谍斗智斗勇,危急关头为救小林英勇牺牲。小说并不有意拔高林芳丽的形象,在生动的故事描写中,注重人物的语言与心理描写,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一位美丽稳重的地下党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按照一般的创作模式,这样的女共产党员,最后都不会“牺牲”,但是张景龙先生比较“残酷地”让她牺牲了,不留任何“光明的尾巴”,的确令一些读者扼腕痛惜。
在《暗战绝杀》一书中,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女性人物形象,比如白玉馨、白玉兰姐妹,一个是浦市本地演唱辰河高腔的戏剧名角,一个是浦市本地著名的风尘女子。白玉馨的描写在第十六节中有精彩表现,只要她一出场,“台上群芳无色”,演出中途休息时,观众打赏(捐赠),绝大多数是打给她的。白玉兰貌若天仙,冰雪聪明,是非分明,可谓女中豪杰。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三节中,姚逸才巧计探监密访庄飞,白玉兰深明大义,牺牲自我。作者笔下文字,时而平静如水,时而激流撞石,情节张弛有度,故事悬念丛生,民俗风情穿插其间,民间掌故信手即拾。令人手不释卷,恨不能一气读完。
本书中的敌特反面人物较多,作者并不加以简单化和丑化,反面人物也刻画得有血有肉,性格个性符合逻辑。我以为日本间谍田本山(山木一田)与玲儿(千惠子)的形象塑造得较为成功。田本山老谋深算,隐藏很深,混进浦市地方行帮组织万寿山,并担任重要角色刑堂大爷,在一系列事件中暗中搅混水,制造假象,扑朔迷离,令姚逸才大为困惑,也令读者大为困惑。最后为炸国军兵工厂,田本山赤膊上阵,穷凶恶极,负隅顽抗,直到最后灭亡。玲儿作为一女性,可怜,可悲,她本名千惠子,乔装暗娼,在浦市与袁小林多次交往后真心相爱。作为日本间谍,她要效忠皇军,作为一个妙龄女子,她又深爱着小林,时刻陷入到不可自拔的矛盾之中。当上级指令她亲手毒死自己的爱人时,她只有默默流泪,不得不干;但是眼看着自己真心相爱的人即将死去,她又一把将放置毒药的杯子连水打翻在地。当她的顶头上司安喜子要她开枪打死小林时,她蹙着眉头,一咬牙,开了一枪,故意打在小林前面的地上。作者将人物置于具体的情节发展中,完成人物自身的成长与蜕变,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生活场景与复杂的人物关系矛盾之中,揭示出暗战谍影中的深刻人性与真实的情感逻辑,读来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令人唏嘘。
本书还有一些不可忽略的次要人物形象,如被关押在陆军监狱的中共地下党员庄飞。庄飞在关键时刻,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知识为姚逸才破译了日本间谍密码,为姚进一步侦破日本敌特的樱花行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揭示了日本人不轰炸浦市的三个原因。在不知道姚逸才探监真实目的的时候,庄飞不为所动,暗中打探姚的底细,直接亮明自己身份,劝姚出去。当姚逸才一番真诚的话语与表白之后,他点头称赞,夸姚“铮铮铁骨,豪气干云”。作者的描写多为白描,用笔简练,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当然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故事推进中穿插的一些倒叙、补叙,使得阅读的快感时常被割裂与撕破,在叙事推进中存在转笔与停顿,影响到叙事的连续性与节奏感,但白璧微瑕,并不影响情节的整体性。综上所述,《暗战绝杀》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其众多的人物形象构成了鲜活灵动的人物群像,也构筑出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与高潮,反映出作者文学创造的想象能力与历史叙事的把握能力。在湘西的地方文化书写中,本书完全可以作为浦市地方文化的一本重要读本。在书中,你可以走进那些熟悉而陌生的深宅大院,触摸到作品中人物生活过的气息与足迹,可以找寻到浦市的历史记忆与过往烟云。在文学的灿烂星空里,本书的历史贡献自不待言。
(作者系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文艺学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