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4|回复: 0

仙李盘根岁月真(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8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15 22: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仙李盘根岁月真(图)
    来源: 天津网-数字报刊    关键字:姚彤章;李叔同;苏诗;1941年;汉魏六朝    作者:章用秀    2010-10-24 07:50

      姚彤章,字品侯,号研曾,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监生出身,工诗文,善书法,与李叔同同出于近代津门“四大书家”之一的赵元礼门下。笔者有姚彤章书写的行书四条屏,从中可看出此人的师承、学养和他与李叔同的同门之缘。
      姚彤章是天津“世进士第”鼓楼东姚家后人,长芦纲总姚学源的长子(过继姚剑泉为嗣)。清宣统年前后,曾宦游鲁西南。民国初年,任天津营务处承审。轰动津城的宫北大街春华银号大抢劫案,由他与朱承审结,抢劫犯戴魁一被处决。1917年天津闹大水,他任河务局长。后被先后调至唐山、青岛。
      姚家官宦大户,与军机大臣、大学士、同治皇帝老师李鸿藻,咸丰末年八大“顾命大臣”的焦佑瀛,同治进士、曾任吏部主事的李筱楼(李叔同的父亲)等,多是亲上加亲的关系。与天津严家、华家、梅家、徐家、朱家也有通家之好。家族之间往来十分频繁。
      姚彤章年轻时,姚家请善书能诗、学识广博的赵元礼在其家教家馆。因李叔同的二嫂是姚家的姑奶奶,李叔同常去姚家,于是也拜赵元礼为师,主要是向赵学习古典诗词。同列赵先生门下的自然也有姚彤章和他的弟弟姚彤诰,另外还有李鸿藻的三子李石曾和朱易谙(朱宪彝的父亲)等人。姚彤章比李叔同年长6岁,两人志趣相投,甚为要好,早年的诗风、书风也有某些相近。
      我收藏的姚彤章行书四条屏用的是虎皮宣,其所书各是一首七言绝句,有的为苏东坡诗作,有的为自作诗,是姚彤章于丁丑年(1937)中秋节前所写。他的一首诗写道:“鹤作精神松作筋,阶庭兰玉一时新。愿君且住三千岁,长与东坡做主人。”可知姚彤章诗学东坡。而赵元礼当年教李叔同学诗也是以苏诗相授,从李叔同年轻时的诗作中确能看出苏诗的影子。在这一点上,颇见他们之间的暗合。
      从书法上看,这四条屏也具有赵元礼“苏体”味道。赵元礼学书最初师法柳公权,后涉猎百家,尤醉心于苏东坡的书法艺术,功力“非一般人所能及”。姚彤章的行书天真烂漫、雅逸婀娜中展现一种隽永和刚健,深得苏门法书遗意。众所周知,李叔同早年书法师从唐静岩,取法汉魏六朝,但他“转益多师”,有时在他的行书中也展露一些“苏体”韵味。这又是一种“相通”。
      李、姚二人交情深厚。李叔同皈依佛门后仍不忘旧情,1932年曾写信托其俗侄李麟玺将一部《梵网经》转赠给姚彤章。1941年春,姚彤章给在闽南的弘一法师寄去一首祝寿诗:“仙李盘根岁月真,千秋事业有传薪。残山剩水须珍贵,稽首慈云向永春。”诗中称赞弘一的才气和对佛学的贡献,表达了他对这位契友、高僧的仰慕之情。
      姚彤章平生酷爱金石,收藏文玩、书帖、字画颇丰,鉴别能力甚强,这一点与年轻时的李叔同也有共同点。民国年间发行的《河北博物院院刊》和《美语画刊》中均刊有姚彤章提供的藏品,并载有他撰写的有关文物鉴赏的文章。
      题图为姚彤章前辈姚承丰的诗集

    责任编辑:        李淼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1 18:00 , Processed in 0.0998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