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可以入口的食品数不胜数,建水人却对臭豆腐情有独钟,而在所有的臭豆腐中,西门臭豆腐则是建水人的最爱。
建水人聪明,将一般的豆腐进行特殊处理后,一种只能在建水才能见到的豆腐果,就成了一道建水人难以舍弃的美食。
建水方言里,儿化音很多,这种豆腐果的“果”字被建水人进行儿化音处理后,一经建水人说出口,一块普通的豆腐就披上了极具韵味和地方特色的外衣。
建水西门豆腐果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建水人的生活。烧一盆炭火,炭火上放置一架类似抽屉的铁炕,豆腐果堆在四角,一群人围火盆而坐,火上熟一个,拣食一个。空气里,弥漫着豆腐经过炙烤之后的香味。
建水民间有云:“云南臭豆腐,当数临安府(即建水);闻着臭,吃着香,胀鼓鼓黄灿灿,四棱八角讨人想,三顿不吃心就慌。”
百年井水点豆腐
说到建水的西门豆腐,就不得不说西门两口有名的水井——大板井和小节井。西门大板井,史书称“溥博泉”,是建水首屈一指的名井,坐落在西城外梨园街西头地势低洼的地方。《云南通志》载:“溥博泉在建水城西半里,俗称大板井,水洁味甘,供全城之饮。”在大板井西面不远处,一口直径和大板井相似的水井就是小节井,相传大板井圈于明洪武初年,故有“先圈板井,后建城池”之说。
长年,不论是大板井还是小节井,井中总是水量充盈,水质清澈,味道甘洌,每天从早到晚,来井边取水的人络绎不绝,桶、壶、瓶各显神通。
在建水,西门大板井和小节井的井水不仅仅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更成为建水人缔造美味的西门豆腐的来源。
相传,历史上的建水土著并不知道豆腐的制作方法。
明朝时期,大量的中原人被充军发配到建水,也是这个时期,豆腐的制作方法被中原人带到了建水这个边陲小镇。
中原人把制作豆腐的技术带到建水后,便发现了县城西边的大板井,这是这是一汪汩汩不息的甘洌清泉,做豆腐需要大量的水,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西门大板井无疑成了最好的水源地。并且,人们发现,用大板井井水点豆腐,豆腐味极佳,西门豆腐就成了建水人“三顿不吃心就慌”的美味。
一生过不够豆腐瘾
除了本身的质地外,建水西门豆腐的美味毕现则完全要仰仗烧烤的过程,本身已近完美的豆腐再经过炭火的热力烘烤,让坚硬的豆腐迅速膨胀,蘸水此时已显得可有可无,入口时是一层焦脆的香皮,咬合后是顺着舌尖,慢慢灌入鼻腔的一股热气和难以抗拒的浓香。
建水人,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吃烧豆腐古老的传统,吃烧豆腐,必定是西门豆腐制作而成的豆腐果。
生活在建水县城的杨翠芬夫妇,如果不是年岁已高,夫妻俩定然不会将用来烤西门豆腐果的铁箅(建水人称火炕)束之高阁。
这是一架颇有些历史的铁箅,是杨翠芬的丈夫年轻时,花了几天的时间,用一根根铁丝焊接而成的。制作这架铁箅,杨翠芬的丈夫是有一个目的,用这架铁箅在家里烤西门豆腐果。隔三差五,杨翠芬就会烧一盆炭火,架上铁箅,满足丈夫对西门烧豆腐果的渴求。
杨翠芬的丈夫爱喝酒,丈夫如果发现桌上的下酒菜太少,总会要求杨翠芬出门去卖点下酒菜回来,丈夫不要求杨翠芬买来大鱼大肉,杨翠芬从门口的一些摊点上买回来几块烧豆腐果,就成了丈夫最好的下酒菜。在这个家庭,真的不会超过3天,西门豆腐果就会出现在餐桌上。
外地人也对建水的西门豆腐果着迷。
县城的刘崇军有个三哥,很多年前就离开了建水去了昆明。每年,刘崇军的三哥都要来建水几趟,而每次离开建水返回昆明时,西门豆腐果,是必不可少要带回昆明的东西,少则几百块,多则上千块。
10多年前,李跃强从蒙自来建水发展,第一年回家时,带回家的东西就是建水西门豆腐果。
“家里尝了建水的西门豆腐果赞不绝口,这东西确实要比我们本地的鲜美得多,煎、炒、炖、煮、烤,其味道都不同一般。”李跃强说。
因为得到家人认可,现在,李跃强每月从建水回两趟蒙自,都不会忘记带建水西门豆腐回家。
割不断的豆腐情结
建水的街头巷尾,烧豆腐果随处可见。几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围着一个小火盆,上面架个铁箅子,寸方的豆腐在上面烤焦黄的颜色,每个人用筷子或者直接用手抓起一个,蘸些辣椒面、盐、花椒面、味精配制而成的佐料,吃得好来劲。再喝几口小酒更是妙不可言,或者再来上一碗建水当地小吃——凉勺粉(红薯粉),那味道真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李志刚的豆腐作坊距离西门大板井就几步之遥。
本来,李志刚并不是豆腐加工行业里的一员。一年前,看到西门片区加工豆腐的人越来越多,李志刚也买来加工豆腐的设备,在自己家里开起了豆腐作坊。
现在,李志刚的豆腐作坊,每天要消耗600多斤大豆来生产豆腐,生产出来的豆腐,一律制作成豆腐果供应昆明市场。
每天凌晨4点左右,是李志刚的豆腐作坊开始工作的时间。每天这个时候,从磨浆开始,李志刚都会和自己的工人一起工作,过滤、煮浆、点浆、成型,豆腐成型后,用小块纱布包好,压上特别的木板,待水流尽后,去掉纱布装入铁箱内,下午4点左右,将一箱箱豆腐果运到车站发往昆明。
而在此之前,姚贵文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
因为几十年一直在建水县城此事烤豆腐果的营生,姚贵文出现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
下午两点,姚贵文肩挑一对篮子从西门出发,一路向县城朝阳楼方向走去。姚贵文前面的篮子里是一盆炭火,后面的篮子里盛满了满满一篮子豆腐果。
来到距离朝阳楼不远处的“勺粉老店”,姚贵文放下篮子后便忙得不可开交。
“勺粉老店”专门经营建水本地凉米线、凉勺粉,一个20多平方米的小店,姚贵文烤豆腐的桌子就占据了很大一块空间,加上几张小方桌,店内十分拥挤。
一切就绪,姚贵文从篮子里捧出豆腐果放在铁箅上,一天的营生正式开始。而这时,店内已经是人满为患,人们都在急不可耐地催促姚贵文加大火力,希望快一点将铁箅上的豆腐果烤熟。
姚贵文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56岁了,家住西门大板井附近,是原建水城郊村委会的村民。
20岁以前,姚贵文一直在家务农,20岁以后,他就一头挑着火盆,一头挑着豆腐果,在建水县城做起了专业烤西门豆腐果的营生。
“36年了,再也没有从事过其他行业,一生就与这小小的豆腐果相伴了。”姚贵文说。
母爱结出的豆腐果
和任何一个地方的豆腐一样,建水西门豆腐也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臭豆腐是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民间休闲小吃,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最风光的时代可追溯到清宣统年间,慈禧太后赐名青方,使得臭豆腐立即名扬天下。据历史考证,慈禧太后也有吃绍兴臭豆腐的嗜好,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
作为一道家常菜,各地的吃法大同小异,而将豆腐制作成豆腐果并用炭火烤食,这样使用方法也许并不多见。
建水人为什么会想到将豆腐制作成豆腐果?
建水坊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说法。
相传,在明朝年间,朝廷在建水大量征兵,有一个小伙子被朝廷选中,在即将离开建水投身战场的前夜,小伙子的母亲担心儿子在路途中挨饿,便连夜将刚刚做好的豆腐用一块块小纱布好,之后,用石块将豆腐里所含的水分压干,制成现在的豆腐果形状,放入包裹,等天明让儿子带着这些豆腐上路。
因为长途跋涉,儿子到了军营,取出包裹里的豆腐,一块块豆腐早已经发霉、变臭。想把这一大包豆腐扔了,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将发霉变凑臭的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等到豆腐烤出焦黄色,原本已经发霉发臭的豆腐散发出一股香味,放一块在嘴里,咬破脆皮,就见热气从无数蜂窝状小孔中散出,一嚼之下,汁液四溅,味道极佳。
从军营回到家乡,小伙子如法炮制,邻里尝过小伙子的烤豆腐之后,均对这种别样的吃法赞不绝口。
就这样,豆腐的这一吃法一传十,十传百,建水县城家家户户都学会了烤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