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虎(1808~1885),字孟彪,一字啸山,别号天目山樵。原籍南汇,成年后为金山廊下姚氏之婿,遂居于金山,在钱圩钱熙祚家坐馆30年,咸丰年间居张堰南塘。 张文虎自幼家贫,父母早逝,靠亲友资助入学,先从姚东渠习章句,又从姚炜琥学八股文。道光四年(1824年)始在原籍王家教书,未儿即在金山钱圩钱家坐馆。钱熙祚家世代书香,家中藏书甚富,他利用课余时间,利用钱家藏书,勤奋研究,博览群书,成为学问渊博、志行高洁的学者,精通天文、历算、史地、训诂、音韵、经学,对清代思想家、古文家戴震推崇备至,认为是“学之本源”。道光十四年(1834年)以后协助钱熙祚校勘《守山阁丛书》、《指海》。道光末年又协助钱培名校勘《小万卷楼丛书》直至咸丰四年(1854年)中止,著有《湖楼校书记》和《十三间楼校书记》,为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同治十年(1871年),被直隶总督曾国藩聘为幕僚,协助曾国荃(曾国藩之弟)校勘《王船山遗书》。次年(1872年)受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之聘,参与管理江南官书局。又次年(1873年)蜀督吴棠聘他主持四川尊经书院讲席,终以路远、年老辞谢不赴。晚年连续总纂了《上海县志》、《南汇县志》和《奉贤县志》。光绪十一年(1885年)卒于松江复园。 张文虎工诗,其诗崇尚苏轼,主张通俗,不尚用典,好用虚字入诗,时人董兆熊称他的诗“冽然以清,戛然以长,不探蔡邕之异书,不学杨雄之奇字”(《舒艺室诗存》序),在诗的内容上有三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慨叹个人身世的飘零和生活的贫困,二是既同情农民疾苦,又反对农民起义,如《悯农词》、《筑塘行》及《闻官军收复乍浦》、《狂寇》等。而道光二十年(1840年)所作《珊媛》诗,记一位在定海抗英战争中死难的女子,又反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三是反映云南、贵州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诗篇,亦写得生动传神。著有《舒艺室诗存》、《舒艺室诗续存》、《索笑词》、《舒艺室杂著》、《舒艺室随笔》以及《古今乐律考》、《春秋朔闰考》、《周初朔望考》、《鼠壤余蔬》、《怀旧杂记》等。最后将其诗文与学术著作汇刻为《覆瓿集》(又名《舒艺室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