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3|回复: 0

为何要修家谱和祭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8
  • 签到天数: 33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4-19 09: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何要修家谱和祭祖

    2014-04-15 11:32   来源: 未知   作者:谱志  

    我们为何要祭祖?我们为何要编修家谱?我们为何要追根溯源?因为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先辈生前的教诲值得我们继续传颂,对他们的敬仰从未停息。

      我们为何要祭祖?我们为何要编修家谱?我们为何要追根溯源?因为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先辈生前的教诲值得我们继续传颂,对他们的敬仰从未停息。而将先祖的的精神文化撰写成书,流传后世,则成了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传统,修家谱能教育子孙,福泽后世。华夏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姓氏文化则是其中流传最为久远的文化之一,从古至今,姓氏的传承从未停止,我们从哪里来?则成了后世不停追溯的源头。



      “湖广填四川”源于泸州两大姓氏族谱

      清明为何要寻根祭祖


      陈世松说起清明祭祖感慨良多,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扫墓祈福、踏青赏花的人们纷至沓来。饮水思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代代祖先的继往开来,就没有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

      自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规定为法定假日以来,一个以编修新家谱、开展宗亲联谊和文化寻根为特点的热潮正在广大城乡迅速兴起。近年来,一波接一波的川渝民众,试图按照口碑传说以及族谱、碑刻的记述,在湖北某个地方寻找到自己祖先生活的家园,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感动的执著精神。

      陈世松说,古今中外文化发展历史证明,重大学术研究选题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召;现实生活的强烈需求,催生了无数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课题。1999年以后,他从元史研究转向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出版了《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2005年)和《大变迁:“湖广填四川”影响解读》(2009年)。

      泸州与“湖广填四川”

      陈世松说,在这一课题调研中,泸州是一个重点。近年来,他不仅为此沿着当年湖北移民线:荣昌——嘉明——泸县——泸州,进行了实地跟踪考察,还重点解剖了泸州王氏和曾氏等家族的族谱。

      “树高千尺总有根”“河流万里不无源”。在“湖广填四川”中,移民先辈们因为各种原因离乡背井,各谋发展,来到泸州安家落户,但他们的后裔对祖籍地的故土、家族宗亲,总是怀有一定的思念缅怀的感情。陈世松说,每一个人,无论高低贵贱,最初的出生和最终的归宿都是平等的,在人生哲学难题的苦苦探求与追寻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是最基本的问题。

      对话祖先 寻找精神家园

      追问“我是谁”,往往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大“心结”。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快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的迅疾消逝,让很多人感觉到根的失落,找不到情感的归属与依托。

      “千年大变局”给中国大地也带来了错综复杂的大变迁,社会的急速转型与变迁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快速发生变化,而在精神层面还来不及快速适应与转变,因此失落与焦虑无可避免。

      与历史上相隔不远的祖先们对话,可以使人从繁杂的日常世界中暂时解脱出来,找到安顿心灵的港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族谱文化在当下之受到不分阶层、不分文化层次人们的关注,绝不是偶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7 00:45 , Processed in 0.1187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