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4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32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楼主 |
发表于 2014-5-4 15: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谱牒修善
明末清初时,战争频发,族谱被毁,在万般困难的情况下,胤选公率族人首次修潜江族谱,给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世系资料,功不可没!
清中期时,以二十九世祖以伸公为族长,我族极为兴旺,修德行善,和睦安邦,文化水平普遍提升,仁文志士层出不穷。此时期应该修过一次谱,疑定为第二次续谱,在承传上届定立的字派外,由以伸公继续补编了八十四个字派,还立订了多项族规族约,真可谓千万年之大计!
几十年后至清同治元年,以传登公、传谱公为首的先祖进行了第三次修谱,这是创修族谱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续修,对整个家族进行全方位梳理,传登公带着干粮四处寻访,历经数年的艰难行程,基本摸清了整个家族的发展和迁居点,将这个时期前后世系记载的有条不紊,清晰可辨。以传登公为首的先祖功德无量,百世铭记。
在清末民初时,民众贫穷落后,国家仍面临着动乱不安的局势,由国表公倡导,国华公、齐辊公主导,展开第四次续谱,将这个时期的世系又完整的记录下来。
二十世纪末,在治涛哥和祖金老哥的率领下,开启了第五次修谱,他们以民国谱为前题进行了复修。民国三年(甲寅年即1914年) 至第五次复修己有近百年的历史, 族人的变迁又有新的发展, 其工作量可想而知. 治涛哥和祖金老哥带领一班人不辞辛劳用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大功告成, 为我们今天的续修打下夯实的基础。在此,我谨向以上的各位先祖以及为之付出辛劳的所有族人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我祖胤选公在谱序中题示“....... 文人唐室相崇...... 以谱失无徵不敢妄附....。”“...... 焉成宏间宗枝繁衍有商寓官成占籍楚蜀者业岁历数纪....”。 传登公在续修谱序中题示:“..... 今当修之时又值兵灾之秋,崇宁新干尽被兵火,故蜀吴之列祖列宗皆未备载,以矣续补......”。 民国续修谱叙题:“...... 间有传访未确者迁陡无常未经编入者以俟后之肖子贤孙敦本明伦,敬宗收族上以穷数百载之渊源,次以校二十一世之错讹,下以绵亿万年之世系绍先烈启后人心心相印不负今日继续之意,亦不负昔时创始之意”。
今天我们尊示着祖先们的嘱托,承传修谱的重任,更有幸的是我们找到了历山老谱,找到了我们更远的根,实现了继胤选公以来先祖们的夙愿!我族辈份增加至现今的三十八世,北宋以来列祖列宗都一一排列于谱前,中间漏掉了的先世又重新补上,从十三世至二十一世多为错叠和遗漏,这次全部理顺回位,为先祖找回了归宿,以其崭新的面貌呈献给族人。
这次总的原则是以历山老谱为总的世系构架,以潜江谱为世系内容填补。历山谱前期记载详实,后期记载不全;而潜江谱前期记载错漏较多,而后期记载详实,两谱结合相互映证,相互弥补;以时间为依托,调整世系位子。从“秉”字辈以下保持不变,只是将世系重新定位,如“秉”字辈原来为八世,现在定为二十二世,前面增补了十四世,皆为以前的漏落。
明以来潜江与新干同入一谱,即《历山姚氏族谱》,但在明末清初时,改朝换代战争连连,历山老谱被毁,加之路途遥远,我们先祖不得不另修族谱。所以潜江谱中前期先世记载错落较多,是在情理之中。这次虽然进行补充和梳理,但仍有部分世系无法接轨,空缺仍然很多,待后进一步完善。
前期先世的生卒、葬地等大多依靠历山老谱。如天历公,潜江谱记:生于明成化丙申即1476年,通过分析,他是十二世,按30年一代算,有360年,而历山老谱记载始祖思文公是北宋至道丙申年即996年出生,到明成化丙申年有480年了,很显然潜江谱记载天历公这个出生年不乎。历山谱记天历公生于元至治癸亥年即1323年,卒于明洪武癸酉年即1393年,从始祖思文公出生到十二世天历公出生经历了357年。这证明历山谱记载切合实际,真实可靠,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
历山老谱在清初时于雍正年间由新干玉瑞公后人子文公首次发现并复修,后又于乾隆四十年由孟贤、孟德、孟祯、孟祥、孟营、孟宇诸公第二次复修,使老谱得以有序传承,诸公之功德为后人铭记!
新干潜江两地同宗族人至今仍未统一,两地谱都有记载,统一是两地族人的共同责任和愿望,最终一定会实现!
古崇宁县一支根据历山老谱记载应属天历公之后代,但由于缺乏世系资料,激公、溥公六兄弟只能根据出生时间划为十九世,待后明签。还有零星迁老河口、房县等地宗亲也在继续寻找中,如有线索尽量将其归宗。
在明末清初时,四川遭受张献忠发动的兵灾,加上山水阻隔,路途遥远,未能收集到世系资料,所以潜江谱中我族在蜀国的大批族人世系基本为空白。近三年来,在姚网和全姚会简报上发出寻宗帖和启示十多次,还去过四川实地寻访,并且委托宣汉县姚姓宗亲姚元洲先生帮助探寻,开江县(古为新宁县)的姚太祥宗亲也热心相助,至今还未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历山老谱从明末清初时被毁于兵灾,而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却找到了老谱,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更是我们全体族人的一大幸事!所以我们将以各种方式继续寻找, 以十足的信心期待着更多奇迹出现, 将谱中所有疑点和空缺全部化解, 争取创修一部完整的谱牒传给后世.
吴兴新干历山姚氏第三十五代世孙
胤选公第十二代孙治洲敬叙
2013年6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