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62|回复: 3

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姚芳飞的财富人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39
  • 签到天数: 33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5-10 09: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姚芳飞的财富人生(第一章)2007-10-14 17:57:30
    养牛为耕田,养猪为油盐,养只鸡鸭为过年。”传统的自然经济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他的童年充满了无奈与辛酸。他当过保姆,卖过柴火,打过石头,挖过土方,下过煤窑,做过屠夫……他几乎经历了一个农民工所有的人生磨难。是什么使他摇身一变,成为眼下赫赫有名的千万富翁?



           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




    ——广西飞翔特种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总

          经理姚芳飞的财富人生(第一章)




          



           (报告文学)

                      

                         序曲



    1984年盛夏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当太阳的余光斜照着南宁汽车总站那拥挤的停车场时,一位形销骨立的小青年提着一个鼓囊囊的编织袋,正怯生生地走下“东兰——南宁”的班车。





    走出车站,望着朝阳路那熙熙攘攘的车流和人流,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山外的世界原来是如此喧闹、如此精彩。他此行不是观光旅游,也不是探亲访友,而是来做生意——推销他那一袋河池特产。





    初到南宁,又是第一次做生意,出了车站,他多少有些忐忑不安和手足无措。朝着火车站方向走去,他本想吆喝着向行人推销,但迟迟也叫不出口。到了火车站广场,拿出十二万分的勇气后,他悄悄地向行人推销道:“河池特产,上等香菇,要不要?”谁知半天也没有卖走一袋。第二天,他转到和平交易场推销,依然一无所获。无奈,他只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转手卖给了一个商贩。就这样,这趟生意他不仅没赚到一分钱,而且还倒贴了整整300块钱。





    第三天上午,他沮丧地踏上返回东兰的班车。当车子开到公园路,无意中他把头探出窗外。只见南宁人民公园上那高高铁塔,就像是一条冰冷的铁棒在抽打着他那未敢挺直的脊梁。他咬着牙,那颤栗着嘴唇似乎在念叨着:南宁,总有一天,我会回来的!



    谁说春梦了无痕?



    几年后,他真的回到了南宁。庆幸的是这一回,他不仅在南宁站稳了脚跟,而且已成长为南宁市一名拥有几千万元资产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他,就是广西飞翔特种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有一个很温柔的名字——姚芳飞。

                     一、
    有两个人结伴到山里露营,一个浪漫,一个现实,
    晚上睡觉时,现实的人问浪漫的人:“你看到了什么
    ?”浪漫的人回答说:“我看到了满天的星星,深
    深感觉到宇宙的浩瀚,造物主的伟大,我们的生命
    是何等渺小和短暂……那你又看到了什么?”现实
    的人说:“我看到有人把我们的帐篷偷走了。”
        姚芳飞也是个现实的人。穷困潦倒的童年,
    使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体味了人间的世态炎
    凉。在浪漫与现实相互共存的时间长河中,他从小
    就在心中萌发了这样的“野心”——我要走出大山!

    1965年9月,一个云雾沉沉的早晨,在东兰县三石公社巴王大队天恩生产队一个姚家村屯里,一个倔强的生命从母腹中哇哇落地,来到了这个满眼是山的世界。随着那清脆的啼哭声,姚家那长长的生命链中又添上一个瘦小的男孩。这时满头银发的奶奶突然发现,屋檐外正飞翔着成千上万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好兆头!好兆头!”她喜孜孜地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有福,他迟早会飞出这个山窝窝。那名字,就叫芳飞吧!”





    芳,是姚家的辈份,飞,则寄托着姚家的希望。





    但姚家却无力为芳飞插上腾飞的翅膀——他生存的环境十分恶劣,家里四周都是高耸云天的大山,那碗一块瓢一块的山地,就是这个村庄九户人家赖以生存的全部土地。这里交通闭塞,要到公社所在地赶一趟集市,得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要到县城,没有五六个钟头,你别想歇脚。姚家人口众多,在那“一大二公”的年代里,全家九口人,就靠母亲一个主要劳动力挣工分养家糊口。衣食不保,是姚家儿女们时常面临的生活窘境。



    如果说生活上的艰难困苦还能让人忍耐一时的话,那么政治上的歧视则让人倍感心灵的煎熬。芳飞的父亲14岁就参加了革命、18岁参加了抗美援朝。作为师长警卫员,他经历过上甘岭战役那连天的炮火,也在战场上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凭着对祖国的贡献,回国后他成为县税务局的一名国家干部,谁知因一次小小的工作失误(免收了几户人家的税收)而被“上纲上线”、解甲归田,从此被打入“另册”,成为村屯里狠抓阶级斗争的“活靶子”。





    为了生存,也为了家人不再被人歧视,1970年,芳飞的父亲带着家里其中的6口人家搬迁到了河池县长老公社一个偏僻的山村定居,芳飞和弟弟则与奶奶一起留在东兰县弄累屯那个山窝窝。贫穷的日子依然挥之不去,如影随行。有一次,芳飞实在太饿,就带着弟弟到生产队已收获过的玉米地检到了十几斤人家漏检、残留的玉米棒,谁知被村里人发现后臭骂了一顿,说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而被没收充公。





        后来,叔伯们出于怜悯与同情,便安排芳飞帮一个堂兄带小孩。谁知那小孩特别的好动而淘气,一天到晚总在胡窜乱跑,常常闹出一些叉子而让芳飞手足无措、备受指责。一年后,芳飞因无法胜任“保姆”这个角色而被迫“辞职”。接着便远走他乡——投奔了家在凤山县的叔公家。





    其实,东兰与凤山,那是一条藤上的苦瓜。大革命时期,这里的人民凭借山高路远、地势险峻而在这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右江农民革命运动。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五位共和国第一代将军以及覃应机、黄荣、黄举平等一批共产党高级干部,就是从这里走上疆场,走上为共和国指点江山的领导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东兰、凤山那确实是人杰地灵。但在和平年代(特别是在那个封闭动乱的年代)里,那沉沉的大山,却成了阻隔当地经济发展的天然屏障。山,挡住人们了解外界的视野,山,栏住了人们迈向富裕的步伐、山,留下了那里的封闭与愚昧……东兰、巴马、凤山(简称东巴凤),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仍然还是“贫穷”两字的代名词。





    因此凤山,依然也没能给芳飞带来好运。凤山的打工族中由此又多了一个个童工——在凤山,他采过石头、挖过土方,卖过柴火,当过屠夫,也外出推销过土特产品……但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改变自己苦难的命运。





    17岁那年,无助的他只好北上河北省邯郸市,经一个堂哥介绍,进了当地一家煤矿,当起了采矿工。





    芳飞至今还清楚记得第一次下矿井时的情景:





    那是一个残阳如血的下午,当他慑手慑脚地戴着口罩、提着矿灯随着咣啷咣啷的煤车进入矿井的时候,那黑咕窿通的窿道使他第一次切身地感到阳光和空气的弥足珍贵。那是一个老矿山,煤车像直插地球心脏似地走了几十分钟才下到工作面。说是“工作面”,其实就是沿着煤层挖去的、只有60公分高的小窿道,一米七几个头的姚芳飞只好猫着腰,跟着煤层一边挖、一边装,然后一筐筐地拖出“工作面”。好不容易才熬过八个小时一个班,上了矿井,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了。拖着散了架似的疲惫身子赶到澡堂,一对镜子,他被自己的样子给吓倒了:整个身体,只有牙齿和眼睛还透出一点点白色外,其余部位全黑得像刚被墨染了似的。他好想哭,也好想立马逃离这终日难见阳光的矿井,但生存的本能,终究战胜了怯懦——每月120元的薪水如救命稻草般牢牢地拴住了他那颗并不安份的心。





    在这个煤矿,他一干就是一年多,直到这个矿山发生了一起血光四溅的生产事故,芳飞才从那九死一生的恐惧中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个矿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39
  • 签到天数: 33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09: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姚芳飞的财富人生(第二章)2007-10-14 21:51:27
    养牛为耕田,养猪为油盐,养只鸡鸭为过年。”传统的自然经济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他的童年充满了无奈与辛酸。他当过保姆,卖过柴火,打过石头,挖过土方,下过煤窑,做过屠夫……他几乎经历了一个农民工所有的人生磨难。是什么使他摇身一变,成为眼下赫赫有名的千万富翁?



         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



    ——广西飞翔特种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总

             经理姚芳飞的财富人生(第二章)





                                      

                            二、



               有两位学者乘船出海,途中,哲学家

          船夫“你知道哲学吗?”船夫说“不

          会”哲学家说:“那你生命已失去了一半”说

           罢数学家问:“那你知道数学吗?”船夫说:

          “也不会”数学家说:“那你生命又失去了一

         半。”这时,一个大浪打了过来,三人全掉进

           了海里。船夫大声喊道:“你们两位会游水

          吗?”二位说:“不会”。船夫说:“那你们

           已失去整个生 命。”——

             在生活的海洋中,学会生存是人生的最

          大要义。

               就像寓言中的船夫,姚芳飞也不知哲

           学、数学为何物,但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中,

            他开始学会了游泳,学会了生存。



    好多年之后,芳飞真的回到了南宁,回到了他当年放飞梦想的那片土地。

    他先是投奔亲戚在南宁一家土地开发公司,做起了城建工程的施工。由于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他只能做挖土运泥这类流血流汗的苦活。朝阳沟的清淤工程,流淌过他劳动的汗水,邕江河堤的下水道里,印满了他劳作的脚印。谁知一年下来,泥巴挑了几座山,但他裤蔸里却没装上几个钱。

    之后,他只好投奔自己的同胞兄弟——他哥哥原是区直某机关吃皇粮的国家干部,因不甘寂寞而下海承包了一个印刷厂。虽然哥哥这家印刷厂规模不大,设备也很落后,但芳飞就是在这里第一次接触了印刷机械,接触了印刷这个行业。

    印刷,给姚芳飞的命运带来转机,而机遇总垂青有准备头脑的人。

    有一次,有位银行的朋友告诉芳飞,时下有一种新产品叫无碳复写纸,用它制作的对帐单等票据目前十分畅销,需求量也很大,他问芳飞能不能做,芳飞说,你让我试试吧。为承揽这宗生意,姚芳飞骑着一辆破单车,早出晚归、走街串巷地跑遍了南宁几十家印刷厂,但就没有一家能够制作。一个月徒劳无功的忙碌,并没有使芳飞感到灰心。他跑去银行又找到那朋友,问他手头的那些产品是在哪儿做的。芳飞的执着,感动了朋友。那朋友便老老实实地告诉他:这样品是苏州一个厂加工的,同时还把这个厂的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全都告诉了他。

    芳飞大喜。他觉得这宗生意大有搞头——他设想着自己直接到那个厂加工,产品由他在广西独家推销,依靠差价,说不定还能赚个盆溢钵满。

    芳飞当时正在热恋。恋爱的对象是南宁某国有印刷企业的一名漂亮女工。芳飞当时没有南宁户口,身无分文,居无定所,加上那东一郎头西一郎头的打工生活,女方的家人没一个人看中他而极力反对。但家人的反对却愈加坚定了这对恋人的相亲相爱。借了女朋友300块钱,芳飞便匆匆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

    姚芳飞后来的发家致富,据说就靠女朋友(即现在的妻子)这300元钱起家的。

    为了让这300元发挥更大的效益,姚芳飞动尽了脑筋——车票能 免的尽量不买,能撑得住的尽量少吃。就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苏州之后,他居然从这宗生意中净赚了近五千块钱。

    第一次有了利润,有了眼前这几千块属于自己的钱,姚芳飞大有“初战告捷”“时来运转”的欣喜。但南宁——苏州毕竟路途不短,来回奔波确实费时费力,苏州那老板便好心地劝姚芳飞何不买一套设备回去自己开张?

    考虑到当时广西还没有哪个厂家拥有这种设备、能生产这种产品,姚芳飞心动了。

    但7万元的设备费,对手头刚有4000来块钱的姚芳飞说,那委实是太大太大了。芳飞为此辗转反侧,那发财的“野心”又一次在他心中萌动。偏偏这个时候,他从报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法国有位年轻人很穷,很苦。后来,他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10年时间,迅速跃身为法国50大富翁之列。不幸,他因癌症去世。他去世后不久,法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遗嘱里说: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致富的秘诀留下,谁能回答“穷人最缺少是什么?”而猜中我的致富秘诀,他将得到我的祝贺及100万法郎的奖励。遗嘱刊登后,有四万多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穷人最缺少的是钱,有的说,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有的说,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揭谜的那一天,只有一位9岁的女孩猜对了谜底,那就是——“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芳飞没有那9岁女孩那么幸运——人家毕竟有100万法郎的奖赏,但那位富豪的成功秘诀,却为芳飞放飞了致富的梦想,增添了圆梦的动力与信心。

    芳飞的当务之急是借钱。借谁?家里的人一个个都是家徒四壁,女朋友家本来就鄙夷他,靠亲戚显然是和尚头上找虱子——不可能的事情。芳飞只好厚着脸皮找朋友你几百他几千地借,最终凑足了7万元。

    怀揣这东挪西借得来的七万元钱,芳飞喜孜孜地又上了苏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知等他把设备装上了车,准备返回广西时,苏州厂家的老总却半玩笑半正经地对他说了一句令他着摸不定的话,他说:“小姚啊,你的设备是装车了,但拉回去后你不要卖了老婆哦!”——原来厂家知道,这种型号的设备不用多久将被淘汰。

    把设备拉回南宁之后,芳飞便在南宁衡阳路的一所干部学校那儿,租用了一间25平米的门面把机子装上了去。从此,南宁个体工商户的登记表中又多了一个小伙伴——南宁市电脑纸印刷厂,营业执照上赫然写着“法人代表:姚芳飞”

    姚芳飞踌躇满志。他想象着那单打孔表格机一旦开机,那呼啦啦的传送带上淌的分明是金、流的分明是银……

    但南宁市电脑纸印刷厂开张之后,那隆隆的机声并没给姚芳飞带来料想中的滚滚财源。由于订单不足,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一直还找不到那么多客户。为此他只能“以销定产”地每生产100箱,就停了下来,等推销完这100箱,才又开机。如此停停开开,其效益自然好不到哪儿。

    就在姚芳飞为企业的生存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这个学校趁着那个时候各行各业大兴第三产业之风,主动向芳飞提出了合作办厂的要求。姚芳飞答应了。经协商,学校以20万元入股,芳飞则以原有的机械和技术入股,大家二五添作十地进行了合作。但由于产品的销路市场始终还没打开局面,第一年就亏本了7万多元。

    本来想从第三产业中能捞点外快为职工谋些福利、树点口碑、捞点选票,到头来却亏本几万,这意外的结局,使学校领导大有“决策失误”和“上当了”的感觉。于是,学校主动要求退出、中止合作,并要求姚芳飞偿还他们投入的全部股金。

    芳飞无路可退。无奈,他只好答应分6年分期偿还。

    商战如战场。刚刚上阵就被釜底抽薪、败下阵来,姚芳飞第一次领教了商战的残酷与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39
  • 签到天数: 33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09: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

       

       ——姚芳飞的财富人生(第三章)

      

                三、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农夫不幸把斧头掉进

    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了起来。财神听到

    后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一把金斧头,农

    夫摇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潜入水中,又

    拿出一把银斧头,农夫依然摇摇头。最后财神拿

    出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就是我失去的斧头

    。”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同送给了这位农

    夫。

      有个贪心的家伙知道后,故意把斧头扔进河里。

    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没等财神开口,他马上说:

    “这就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见这人不诚实

    ,就和金斧头一同消失了,这个人最终连自己的

    斧头也没拿到——在人性的丛林中,没有一种品

    德能比诚实的美誉更能得到他人的青睐。靠着诚

    实与守信,芳飞从众多“财神”的手中果真接到

    了一把把“金斧头”。他的事业由此一步走上一

    个新台阶。


    有人说,商人的眼光决定着商人的未来。


    被誉为清代红顶商人的胡雪岩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做生意最要紧的是眼光,你的眼光看到一省,你就能做一省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





    合伙人的釜底抽薪,对姚芳飞无异于当头一棒,它击碎了芳飞那如火的创业热情,同时也让他感到了债务压身的巨大压力。




    但姚芳飞始终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自己当初的决断。




    因为他知道,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的日益普及,为印刷、包装业的迅速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场对印刷品需求越来越大,发展空间不可限量。另据有关信息表明,广西印刷企业2005年的工业产值是31.45亿元(广东省是978亿元),其中有10个亿左右的订单是被广东、福建、温州、苏州等外省的印刷商揽走。如何从外省印刷商手中夺回这些订单,这是无数广西印刷商耿耿于怀的梦想与追求。




    但要奋起直追、圆其梦想,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它更需要实力、需要“野心”。



    财富源于梦想,野心创造奇迹。




    刚刚出道的姚芳飞,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这股牛劲和独到的眼光,立刻对自己企业的下一步发展作了不同凡响的选择:他认为过去一年之所以出现亏损,原因不在于这个项目不好,而在于企业还没形成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就谈不上市场。他决心走出企业这个怪圈——他果断决定融资40万元,再购买一套国产表格印刷机,以壮大自己的实力,然后靠实力打开市场。




    明明因机器“吃不饱”而陷入亏损,而他偏偏还要拆巨资买新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姚芳飞独特的眼光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让周围边的人都感到不可理喻。但他决意已下,再好的朋友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



    于是,错钱又成了姚芳飞的一门心事。



    好在芳飞的诚实厚道,让他拥有很好的人缘,朋友的支持使他的融资顺风顺水。




    故事,还得从一位半生不熟的朋友说起。



    有一次,姚芳飞到一家银行推销产品,认识了一位比自己大十来岁的信用卡部经理李女士。之后的几次业务往来,芳飞的诚实守信,让这位经理始终铭刻在心。有一天,芳飞到单位找她,说要买一套设备想通过她向银行贷款。经理问:你要贷多少?芳飞说,不多,20万!经理惊愕:“20万?你拿什么担保?”芳飞说,有啊,我的家产可以担保!





    第二天,芳飞傻乎乎地推着一部单车,拿出一部BB机和一些物品找到李女士,说,我的抵押全在这里了。李女士一看,哭笑不得。想了许久,才苦着脸说:“看你忠厚老实的份上,那找朋友帮你借一借,20万,够了吧?”



    芳飞大喜过望。经理冷不丁又补充了一句:“记住哦,借期只有3个月。”



    有了这位朋友的许诺,芳飞便怀揣着从其它朋友那儿借来的另外20万元现金,乐悠悠地又踏上开往上海的列车。与往常不同的是,芳飞此行特别舒心,他觉得窗外的天空、树叶乃至空气,似乎比其它任何时候都蓝都青都清爽,那咣啷咣啷的车轮声,似乎也在为他吟唱着一曲曲喜庆的歌。



    到了上海,他找到了厂家。一看价格,他傻眼了——45万,自己还有五万元的缺口怎么办呢?他忐忑不安地立刻打电话给曾许诺给他20万元的李经理,说,你干脆给我25万,要不我这趟就白跑了。经理一听,说:那好吧,几分钟后,我马上电汇。不到一个小时,芳飞在上海收到了汇款。一台崭新的设备就这样拉回了南宁。



    三个月后,芳飞如期地把25万元借款连同利息还给了李女士。



    类似的这样从善意如流的朋友,在芳飞的“朋友库”中还有很多很多——



    在飞翔采访的日子里,记者最急于想认识的是一位姓肖的朋友,因为听说是他在芳飞最落魄、最无助的时候,凭着“让他生存,给他口饭吃”的善心给芳飞雪中送炭,这才让芳飞、让飞翔有了今天的辉煌。



    其实老肖是一个普通的公职人员。他没权,也没有那一掷千金的资本。他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他一月千把两千块钱的工资,宽裕的生活对他说依然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一次偶然的机会,芳飞认识了他。也就在两人还半生不熟的时候,芳飞因企业陷入困境而向他伸出了借钱的手。



    老肖清楚记得,他给芳飞的第一笔借款是3000块钱。当时芳飞已狼狈到揭不开锅的时候,出于同情,他把自己唯一的3000元积蓄取了出来,使芳飞解了燃眉之急。之后,他还多次有求必应地给芳飞借款——一万、三万、五万不等,其中最多一次是十万元。所有这些借款,都是他向自己的朋友借来,而且没有一次写过借条。芳飞每次都连本带息按时偿还。据初步统计,老肖前后给芳飞的借款达几十万元。采访时记者不可理喻地向他抛出一串疑问:你与姚芳飞无亲无缘、又是刚刚结识不久的朋友,凭什么你那么相信他?凭什么你要冒那么大风险为他筹措借款?凭什么一张借条也不打你就把东挪西借来的几万、十几万元现款坦坦荡荡地借给了他?




    老肖的回答如珠盘坠玉、余音绕梁。他说:“当初,我是出于同情,在他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不忍心让他饿死;之后,我觉得这人诚实可靠、讲信誉,守信用,这样的朋友不可不帮;再最后,我觉得他这个人有经济头脑,有超前意识,是个搞事业的人,这人值得扶一扶。”




    诚信引来百万金。姚芳飞就是这样靠着朋友的支持、靠着自己的胆识和眼光,最终使他一手创建起来的飞翔公司,一步步走出困境,一步步走上辉煌——



    1994年,也就是学校刚退出股份、新设备刚刚买回,企业开始扭亏为盈。作为广西当时唯一一家从事电脑信息纸品和电脑票据印刷的新兴企业,之后几年,公司的销售额便以每年十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地递增,2000年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也就是这一年,公司正式改名为飞翔特种印务有限公司。



    其实,飞翔公司销售额的迅猛增加,还得益于另外一位朋友,他叫陈活彪——广东一家印刷企业的老总。



    1997年,陈活彪见姚芳飞旗下的飞翔公司生存比较艰难,便产生了“拉兄弟”一把的念头。在与芳飞分析了广西的印刷业市场之后,他建议芳飞最好能再购置一套韩国产的新设备,以扩大企业的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韩国那套设备需要350万元,芳飞当时没有这个实力。陈活彪便以自己的家产作担保,劝说韩国那厂家先把设备提供给飞翔,然后由飞翔公司以每月5万的分期付款方式进行付款。




    有了陈活彪这位朋友的担保,韩国那厂家依此行事,飞翔公司在末付一分钱的情况下,便拥有了一套当时广西最先进的表格印刷机。



    说来也巧,就在飞翔公司刚刚装好这台世界先进设备的时候,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姚芳飞逮到了一个求之不得的发财机会——



    有一天,自治区某单位一位朋友告诉芳飞,他们有一批很急需的表格票据要南宁江南某印刷厂承印,但那厂家几个月也拿不出样品来。那朋友便问,你是搞印刷的,你能不能帮我做?芳飞一看样本,说,我能做。那朋友说,你别吹牛哦,这种票据的质量要求特别高、我们又是急用的哦。芳飞一拍胸口,说:我刚安装好的那套进口设备就是印你们这类产品的,不信我明天就拿出样品给你。第二天,他果真的拿出了样品。就这样,一笔40万元的订单,不到10分钟就落入他的口袋,并且仅一个星期,就全部交货。优质的服务和一流产品质量,让这家客户非常满意。从此以后,这个单位几乎所有的票据都指定由飞翔公司承印,每年的订单仅此一家就有五、六百万元。




    姚芳飞今非昔比,飞翔公司也不再是当年的丑小鸭!



    让我们读读以下几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何许能看到邕城那蓝蓝的天空下,一只雄鹰正在高高飞翔——




    飞翔公司的年产值,2000年1000万、2001年1500万、2002年2000万、2003年2500万、2004年3100万、2005年4500万。2006年,预计会突破5000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39
  • 签到天数: 33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09: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姚芳飞的财富人生(第四章)2007-10-16 14:59:42
    “养牛为耕田,养猪为油盐,养只鸡鸭为过年。”传统的自然经济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他的童年充满了无奈与辛酸。他当过保姆,卖过柴火,打过石头,挖过土方,下过煤窑,做过屠夫……他几乎经历了一个农民工所有的人生磨难。是什么使他摇身一变,成为眼下赫赫有名的千万富翁?

           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

       ——广西飞翔特种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姚芳飞的财富故事(第四章)

              

                          四、









        几位老者结伴到河边钓鱼,“胡子”准备的

    一根重型的鱼杆和线轴。大 伙见了都笑他:

    “你打算捉条鲸鱼吧?”“胡子”毫不理会。

        到了河边,“光头”的鱼杆最先动了起来,

    拉,线断了。“光头”抱怨说:“要是我准备

    一些的钓具就好了。”之后,“胡子”的线突

    被拉紧是条大鱼!几十分钟后,“胡子”把战

    品拖上了岸,一条30多斤的大家伙!

        人们都肃然起敬。“胡子”乐哈哈告诉当初

    他的人们:如果你想钓一条大鱼,那你要先准

    好钓大鱼的工具。

        在飞翔的创业过程中,姚芳飞就是一位“钓

    的高手,为做强做大飞翔这个企业,他早就

    了要钓一条“大鱼”的准备。









    2002年,当飞翔公司的销售额首次突破2000万元、公司资产累计已达1600万元的时候,姚芳飞心中着实有了一种“已经圆梦”的感觉。因为在他们姚氏家族那风风雨雨的家史中,2000万,那是连他们祖先想也不敢想、梦也不敢梦的灿烂与辉煌。但芳飞并没到此止步。他决意要钓更大的“鱼”。他在做着亿万富翁的梦。

    随着公司的发展,原先那个25平米的门面显然已不适应飞翔的发展,芳飞眼光便盯住了当时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的南宁仙葫开发区。经过反复权衡利弊,经过无数次的周旋,他最终以每亩14.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当时谁也不看好的12亩综合用地(现在那一带地价已飘升到每亩180万元)。之后,他投资了700多万元,于2003年春建成了一座4600平米的标准厂房一栋,3500平方米的员工宿舍一栋,并添置了700多万元的新设备。同年6月,企业顺利搬迁,当年就正常生产……


    2006年深秋一个清风徐徐的上午,记者慕名来到地处仙葫开发区的广西飞翔特种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在洁净的厂房面前,你看不出它的喧嚣与繁忙,但高高的厂房上镶嵌着的一行红字却特别引人注目:“爱岗敬业,团结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更广阔的飞翔空间”。走进车间,只见一条条印刷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有印财政系统、税务系统、医疗卫生系统和金融部门专用收据的,有印电信、民航、移动公司专用微机发票和各种卷装税控机专用发票的,有印各种正反面涂碳票据的,有印国家特批准印的各种具有防伪功能的超线防伪票证……公司总经理姚芳飞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拥有从日本进口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自动电脑票据专用五色、八色太阳轮转机各一台,同时还拥有日产全自动双色胶印机、韩国打码机、先进激光照排机及电脑数控裁切机等现代化印刷设备共15套,特别是在生产线上配备了电脑喷墨喷码、超线防伪等技术设备尚属广西之首。


    实力的增强,严格的管理,增强了飞翔的竞争力。目前,飞翔公司已成为广西区财政厅、地税局、国税局审批为全区行政性收费专用收据与税务微机发票定点印刷企业,2004年5月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12月,经国家保密局批准,公司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秘密载体复制许可证》,从而成为广西非国有印刷企业中唯一获此资格的企业。2006年6 月,经中国防伪技术协会审核批准,飞翔公司又成为广西第一家“中国防伪协会会员”的非国有印刷企业。


    飞翔还在发展。目前公司正投资700万元,又兴建一栋八层高、总建筑面积为8500平方米的办公、厂房综合楼,一套450万元的新设备正等待厂房建成后正式安装。此外公司还打算明后年再投资几百万元再建一栋职工宿舍楼,几栋大楼建成之后,飞翔公司将形成一个集工厂、办公、生活于一体的、环境优美的四合大院、公司的生产能力也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谈起飞翔的未来,姚芳飞自得其乐。他说,待他的企业做强做大后,他便有能力把国外的订单揽过来、把广西流在省外的订单揽回来。这样,再过两三年,公司的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那是三个手指捡田螺——十拿九稳的事情。届时,广西非国有特种印刷企业的“龙头老大”,说不定就非“飞翔”莫属!

    飞翔的明天流光溢彩。

    但对飞翔的明天,记者并不感到诧异。因为如今的飞翔已再不是姚芳飞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它有一个团结、内行、高效的决策班子,有黄晓峰等一批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一支乐把青春献给飞翔的职工队伍,有企业党支部、工会的辅佐,依照总经理姚芳飞一以贯之的“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诚信经营”的人生信条,飞翔产值过亿元的那一天应该已不再遥远。


    飞翔的亮点在于今天——在于它对社会的贡献、在于姚芳飞由打工仔到千万富翁的人生升华。


    有一组数据和几张证书让记者过目不忘:据统计,仅2000年以来,飞翔公司共为国家上缴税费926万元,发放职工工资600多万元,目前在公司就业的人数共120多人,公司的总资已接近8000万元。为此,2005年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分别授予姚芳飞“南宁市先进企业家”“南宁市青秀区优秀企业家”光荣称号。

    ——从流血流汗的打工仔,成长为南宁市先进企业家;从当初衣食不保的流浪汉到如今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他人谋利分忧的千万富翁,姚芳飞的人生经历,应验了歌德的一句名言:“命运不掌握在上帝手中,而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因此,那些失败的人,不应诅咒上帝,而应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抓住机遇。”

    是的,幸福其实不是与生俱来,苦难也决非你我的专利。

    让我们听听姚芳飞对有志创业的人们的一句忠告吧:他说:“穷,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安于现状,是失去改变自己命运的雄心!”


    人们啊,当你正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请别怨天尤人、别泯灭你心中的梦想,因为只有追求与创造,梦才会圆、路才会在你脚下延伸……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作家约瑟夫.F.纽顿博士所说的:“幸福不是向什么人乞求来的,而是在我们自己心中,在他人心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只要把人生的细则安排得很和谐,这种技巧和涵养便是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

    姚芳飞,他给我们的启迪,也许不仅仅是这些……

                                     

                原载于2006年第11期《新闻潮》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2006年11月连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2 00:24 , Processed in 0.1046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