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
——姚芳飞的财富人生(第三章)
三、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农夫不幸把斧头掉进
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了起来。财神听到
后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一把金斧头,农
夫摇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潜入水中,又
拿出一把银斧头,农夫依然摇摇头。最后财神拿
出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就是我失去的斧头
。”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同送给了这位农
夫。
有个贪心的家伙知道后,故意把斧头扔进河里。
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没等财神开口,他马上说:
“这就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见这人不诚实
,就和金斧头一同消失了,这个人最终连自己的
斧头也没拿到——在人性的丛林中,没有一种品
德能比诚实的美誉更能得到他人的青睐。靠着诚
实与守信,芳飞从众多“财神”的手中果真接到
了一把把“金斧头”。他的事业由此一步走上一
个新台阶。
有人说,商人的眼光决定着商人的未来。
被誉为清代红顶商人的胡雪岩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做生意最要紧的是眼光,你的眼光看到一省,你就能做一省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
合伙人的釜底抽薪,对姚芳飞无异于当头一棒,它击碎了芳飞那如火的创业热情,同时也让他感到了债务压身的巨大压力。
但姚芳飞始终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自己当初的决断。
因为他知道,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的日益普及,为印刷、包装业的迅速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场对印刷品需求越来越大,发展空间不可限量。另据有关信息表明,广西印刷企业2005年的工业产值是31.45亿元(广东省是978亿元),其中有10个亿左右的订单是被广东、福建、温州、苏州等外省的印刷商揽走。如何从外省印刷商手中夺回这些订单,这是无数广西印刷商耿耿于怀的梦想与追求。
但要奋起直追、圆其梦想,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它更需要实力、需要“野心”。
财富源于梦想,野心创造奇迹。
刚刚出道的姚芳飞,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这股牛劲和独到的眼光,立刻对自己企业的下一步发展作了不同凡响的选择:他认为过去一年之所以出现亏损,原因不在于这个项目不好,而在于企业还没形成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就谈不上市场。他决心走出企业这个怪圈——他果断决定融资40万元,再购买一套国产表格印刷机,以壮大自己的实力,然后靠实力打开市场。
明明因机器“吃不饱”而陷入亏损,而他偏偏还要拆巨资买新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姚芳飞独特的眼光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让周围边的人都感到不可理喻。但他决意已下,再好的朋友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
于是,错钱又成了姚芳飞的一门心事。
好在芳飞的诚实厚道,让他拥有很好的人缘,朋友的支持使他的融资顺风顺水。
故事,还得从一位半生不熟的朋友说起。
有一次,姚芳飞到一家银行推销产品,认识了一位比自己大十来岁的信用卡部经理李女士。之后的几次业务往来,芳飞的诚实守信,让这位经理始终铭刻在心。有一天,芳飞到单位找她,说要买一套设备想通过她向银行贷款。经理问:你要贷多少?芳飞说,不多,20万!经理惊愕:“20万?你拿什么担保?”芳飞说,有啊,我的家产可以担保!
第二天,芳飞傻乎乎地推着一部单车,拿出一部BB机和一些物品找到李女士,说,我的抵押全在这里了。李女士一看,哭笑不得。想了许久,才苦着脸说:“看你忠厚老实的份上,那找朋友帮你借一借,20万,够了吧?”
芳飞大喜过望。经理冷不丁又补充了一句:“记住哦,借期只有3个月。”
有了这位朋友的许诺,芳飞便怀揣着从其它朋友那儿借来的另外20万元现金,乐悠悠地又踏上开往上海的列车。与往常不同的是,芳飞此行特别舒心,他觉得窗外的天空、树叶乃至空气,似乎比其它任何时候都蓝都青都清爽,那咣啷咣啷的车轮声,似乎也在为他吟唱着一曲曲喜庆的歌。
到了上海,他找到了厂家。一看价格,他傻眼了——45万,自己还有五万元的缺口怎么办呢?他忐忑不安地立刻打电话给曾许诺给他20万元的李经理,说,你干脆给我25万,要不我这趟就白跑了。经理一听,说:那好吧,几分钟后,我马上电汇。不到一个小时,芳飞在上海收到了汇款。一台崭新的设备就这样拉回了南宁。
三个月后,芳飞如期地把25万元借款连同利息还给了李女士。
类似的这样从善意如流的朋友,在芳飞的“朋友库”中还有很多很多——
在飞翔采访的日子里,记者最急于想认识的是一位姓肖的朋友,因为听说是他在芳飞最落魄、最无助的时候,凭着“让他生存,给他口饭吃”的善心给芳飞雪中送炭,这才让芳飞、让飞翔有了今天的辉煌。
其实老肖是一个普通的公职人员。他没权,也没有那一掷千金的资本。他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他一月千把两千块钱的工资,宽裕的生活对他说依然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一次偶然的机会,芳飞认识了他。也就在两人还半生不熟的时候,芳飞因企业陷入困境而向他伸出了借钱的手。
老肖清楚记得,他给芳飞的第一笔借款是3000块钱。当时芳飞已狼狈到揭不开锅的时候,出于同情,他把自己唯一的3000元积蓄取了出来,使芳飞解了燃眉之急。之后,他还多次有求必应地给芳飞借款——一万、三万、五万不等,其中最多一次是十万元。所有这些借款,都是他向自己的朋友借来,而且没有一次写过借条。芳飞每次都连本带息按时偿还。据初步统计,老肖前后给芳飞的借款达几十万元。采访时记者不可理喻地向他抛出一串疑问:你与姚芳飞无亲无缘、又是刚刚结识不久的朋友,凭什么你那么相信他?凭什么你要冒那么大风险为他筹措借款?凭什么一张借条也不打你就把东挪西借来的几万、十几万元现款坦坦荡荡地借给了他?
老肖的回答如珠盘坠玉、余音绕梁。他说:“当初,我是出于同情,在他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不忍心让他饿死;之后,我觉得这人诚实可靠、讲信誉,守信用,这样的朋友不可不帮;再最后,我觉得他这个人有经济头脑,有超前意识,是个搞事业的人,这人值得扶一扶。”
诚信引来百万金。姚芳飞就是这样靠着朋友的支持、靠着自己的胆识和眼光,最终使他一手创建起来的飞翔公司,一步步走出困境,一步步走上辉煌——
1994年,也就是学校刚退出股份、新设备刚刚买回,企业开始扭亏为盈。作为广西当时唯一一家从事电脑信息纸品和电脑票据印刷的新兴企业,之后几年,公司的销售额便以每年十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地递增,2000年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也就是这一年,公司正式改名为飞翔特种印务有限公司。
其实,飞翔公司销售额的迅猛增加,还得益于另外一位朋友,他叫陈活彪——广东一家印刷企业的老总。
1997年,陈活彪见姚芳飞旗下的飞翔公司生存比较艰难,便产生了“拉兄弟”一把的念头。在与芳飞分析了广西的印刷业市场之后,他建议芳飞最好能再购置一套韩国产的新设备,以扩大企业的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韩国那套设备需要350万元,芳飞当时没有这个实力。陈活彪便以自己的家产作担保,劝说韩国那厂家先把设备提供给飞翔,然后由飞翔公司以每月5万的分期付款方式进行付款。
有了陈活彪这位朋友的担保,韩国那厂家依此行事,飞翔公司在末付一分钱的情况下,便拥有了一套当时广西最先进的表格印刷机。
说来也巧,就在飞翔公司刚刚装好这台世界先进设备的时候,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姚芳飞逮到了一个求之不得的发财机会——
有一天,自治区某单位一位朋友告诉芳飞,他们有一批很急需的表格票据要南宁江南某印刷厂承印,但那厂家几个月也拿不出样品来。那朋友便问,你是搞印刷的,你能不能帮我做?芳飞一看样本,说,我能做。那朋友说,你别吹牛哦,这种票据的质量要求特别高、我们又是急用的哦。芳飞一拍胸口,说:我刚安装好的那套进口设备就是印你们这类产品的,不信我明天就拿出样品给你。第二天,他果真的拿出了样品。就这样,一笔40万元的订单,不到10分钟就落入他的口袋,并且仅一个星期,就全部交货。优质的服务和一流产品质量,让这家客户非常满意。从此以后,这个单位几乎所有的票据都指定由飞翔公司承印,每年的订单仅此一家就有五、六百万元。
姚芳飞今非昔比,飞翔公司也不再是当年的丑小鸭!
让我们读读以下几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何许能看到邕城那蓝蓝的天空下,一只雄鹰正在高高飞翔——
飞翔公司的年产值,2000年1000万、2001年1500万、2002年2000万、2003年2500万、2004年3100万、2005年4500万。2006年,预计会突破50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