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7|回复: 0

焦桐花开——在兰考县寻访焦裕禄精神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2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5-13 09: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焦桐花开——在兰考县寻访焦裕禄精神
    霍晓丽 别志雷
    2014年05月12日08:25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焦桐花开

    焦裕禄与新植的泡桐合影。

    又到桐花盛开时节。

    兰考县东坝头乡黄河岸边,一排排泡桐树笔直挺拔,喇叭形的紫色花朵迎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馨香。

    在兰考,老百姓称泡桐为焦桐。他们说,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

    岁月湮灭不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焦裕禄的思念,那个曾经响彻神州大地的名字,今天依然鲜活生动。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近日,本报记者踏上兰考这片热土,从展陈的遗物中、从历史的细节中、从人们的讲述中,追觅焦裕禄足迹,寻访焦裕禄精神,感悟他崇高的品格、情操和境界。

    “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今年以来,到焦裕禄墓前凭吊的人比往年格外多。

    “就这四个多月,已经将近100万人次了。”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副主任张继焦告诉记者,今年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又逢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接待量直线上升,预计将突破300万人次。

    “每天有上百个团来学习参观,我要给他们做讲解。天天早晨不到7点到单位,天黑了才能回家,前两天外甥结婚都没时间去。”张继焦进而解释说,如此忙碌,还因为自己有一个特殊“身份”——被焦裕禄家人称为“老七”。

    “当年我这条命是焦书记给捡回来的啊!没有焦书记,就没有今天的我!”张继焦动情的讲述把我们带回那久远的岁月。

    1963年12月11日,在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蹲点的焦裕禄,来到一位贫农社员家访问,发现这家的孩子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孩子他娘抱着孩子伤心地哭着,旁边放着谷草和箩筐,孩子他爹准备待孩子断气后,用谷草一裹,装进箩筐,扔到野地里。焦裕禄走上前,摸摸孩子的胸口,试试孩子的鼻息,当机立断:“赶快把孩子送到县医院抢救!”他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给县医院负责人写了个便条,交给孩子的父母。之后,他又来到大队部,给县医院打了电话。最后,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孩子脱离了危险。下乡回来的焦裕禄又到病房看望孩子。医生说,幸亏送得及时,要不孩子就没救了。

    “这里自古以来都是‘穷娃穷病,干草包腚,筐篓一背,村外一横’。”张继焦说,焦裕禄去世后,父母抱着已经3岁的他,到焦裕禄墓前痛哭不止。“就是在那一天,我爹把我的名改成继焦,取继承焦裕禄精神之意。后来,焦裕禄的妻子、我的养母徐俊雅像疼爱自己的儿女一样疼爱我,我也把她当做亲妈一样孝顺照顾,直到她去世。”说着说着,张继焦的眼圈红了。

    “在兰考的日子里,焦裕禄想的最多的是老百姓。当时我是县委通讯干事,经常随他一块儿下乡。他的作为,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81岁的刘俊生老人谈起焦裕禄,饱含深情:“焦书记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刘俊生老人讲道,1963年1月的一天,天气异常寒冷。从开封运送救灾棉衣的汽车刚到县纺织品仓库,焦裕禄就带着救灾的干部来了,和大家一起登记、搬扛。到深夜一点多钟,一万多件救灾棉衣差不多分发完了,只剩下爪营公社的100件棉衣没取走。

    这时大伙儿都筋疲力尽了,有人提议第二天再送,但焦裕禄说:“我们是很累了,可是这么冷的天,那些等着救灾棉衣的群众更难熬。这批棉衣,必须连夜送到灾民手里。”他招呼了几位同志,拉着架子车把棉衣送到了爪营公社。

    公社干部看到他们后,吃惊地问:“怎么是焦书记拉架子车送棉衣来啦?”焦裕禄说:“我怎么不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拉架子车?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这时,焦裕禄的肝病又发作了,脸上大汗淋漓。公社干部让他到床上躺一会儿,他摆摆手;抱来一捆柴火,想点个火让他暖暖身子,他摇摇头说,现在不是取暖的时候,要赶快把棉衣送到群众手中。他忍着痛,和干部们一起分头把棉衣送给了缺衣的群众。

    焦裕禄去世后,每年清明节,红庙镇双杨树村的村民都会自发组织起来,带着自家地里产的红薯、花生、麦子、水果等去焦裕禄墓前吊唁,几十年来一年不落。

    走进该村村民李成祥老人家中,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镶在相框里的一幅焦裕禄照片,端端正正地摆放在客厅靠墙正对大门的老条几上。

    “俺俩一块儿干过活,一起拉过耧、种小麦。”李成祥老人今年86岁,耳有点背,但说起焦裕禄当年的事儿,老人历历在目。

    “1963年秋天,由于内涝,麦子一直没种上,眼看着就要错过时节,大伙儿都很着急。一天下午,焦书记像往常一样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来到俺们村。开会的时候,焦书记问能种麦吗?社员们说地太湿,不能种。焦书记说,能不能种试过才知道。开完会,他叫大家拿上耧、带上麦种,到地里试试,看麦子能否种上。”

    “当时两个人拉一条绳,我和焦书记拉着一根绳子,他在前边,我在后边。看着一个县委书记给咱拉耧,我心里那种感动别提了,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老人说,从第二天开始,双杨树村每天出动100多人,在泥巴窝里拉耧种麦,很快完成了播种麦子的任务。“现在我想起他就难受,他给村里打下了好基础。”说着说着,老人掉下了眼泪。

    后来,老人一直珍藏着这张和焦裕禄一起拉过的耧。焦裕禄山东老家来人找他采访,之后向他买这张耧,问他要多少钱。老人说:“你们是为了宣传焦书记的精神,我一分钱也不要。”来人就把这张耧搬走了。

    在东坝头乡张庄村,我们听游富田老人讲:“翻泥压沙的时候,焦书记亲自拉个架子车,外面褂子脱了,穿个线衣,裤腿也挽起来,和大家一起干。我当时19岁,跟焦书记说我年轻让我拉吧。焦书记说,你刚不上学,没干过重活,还是我拉,你推着。”

    在葡萄架乡赵垛楼村,我们听王军老人讲:“我们正在砍高粱,这时焦书记走到人们中间说,好长时间没有砍过高粱了,就拿起镢头砍了起来,边干边说,自己也是种地出身。看见焦书记动作熟练,干活利落,人们先是吃惊,接着赞叹起来。”

    他走到哪里干到哪里,群众挖沟,他挥锨;群众栽树,他培土;群众喂牛,他添草……一个个村民的讲述告诉记者,为什么焦裕禄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因为他把自己看成是 “跟咱群众一样的庄户人”。

    “焦书记经常告诫县社领导干部,要深入到牛屋、田头参加生产劳动,用汗水来密切干群关系。他给干部们规定:一定要把参加劳动作为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下乡蹲点时,坚持劳动;面上跑点时,就地劳动;机关值班时,临近劳动。”刘俊生说。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大事小情上,焦裕禄心里想的都是广大群众,而不是自己。

    刘俊生记得,每次他和焦裕禄一起下乡,焦裕禄都让他带上相机,却不让给他照相。这个谜,刘俊生一直猜不透,后来逮着机会问焦裕禄。焦裕禄笑着给他解释:“叫你拿着照相机,就是为了多给群众拍些照片。那一次到耿庄,你还记得吗?群众一看要给他们照相,把衣服一脱,挥舞工具,口里喊着‘使劲儿干哪!给咱照相哩!’你看,给群众照相对他们鼓舞多大呀!”在兰考工作一年多,焦裕禄只留下了四张照片,其中三张还是刘俊生偷偷拍下的。

    时任县委办公室干事的李忠修记得,一天他和焦裕禄去察看灾情,半路下起了雨。李忠修让焦裕禄穿上雨衣,焦裕禄拒绝了,他让李忠修披上,说等会儿雨大了他再穿。过会儿雨大了,李忠修要脱下雨衣给焦裕禄,但是焦裕禄说:“这不算大雨,你先穿着。”倾盆大雨下了起来,焦裕禄说:“既然雨都这么大了,我也淋湿了,咱俩保证一个人不受淋,你继续穿着吧。”

    兰考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副站长朱传峰记得,当年他的父亲朱礼楚和另一位大学生魏鉴章分到兰考当林业技术员,焦裕禄专门到泡桐苗圃来看望他们,得知他们是南方人吃不上米,生活不习惯时,焦裕禄叫县委办公室同志想办法予以照顾。不久,两位大学生去粮站买粮食时,粮站同志告诉他们可以全部买大米了。“是焦书记的关心,让我父亲和魏伯伯的思想坚定下来,扎根兰考,为这里的林业发展贡献力量。”朱传峰说。

    一个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的人,群众永远把他记在心上。

    在焦裕禄纪念馆采访,记者发现,这里的参观者有许多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中有家在县城附近自己溜达来的,也有家在几十里地之外专程结伴而来的。问他们来过这里多少次,他们回答说记不清了。但是他们参观时,目光依然那么专注。

    仪封乡耿庄村70多岁的老人梁道锋就是他们中的一个。梁大爷由于生病,在与纪念园一路之隔的县医院住院。每天输完液,他都要来这里转上一圈。谈起对焦裕禄的印象,老人感叹说:“这个县委书记架子恁小!”如今,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提起焦裕禄,依然亲切地称为“老焦”。

    “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焦裕禄就是一个这样的人,50年后,他依然活在兰考人民心中。

    正对着焦裕禄干部学院大门,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那棵泡桐已长成三人合抱的大树,枝繁叶茂,高耸挺拔。不论刮风下雨,附近朱庄村今年72岁的魏善民大爷每天都会拎上一把大扫帚,清扫这棵焦桐周围的落叶。“焦书记和我们在一个锅里吃过饭,红薯面窝窝头加咸菜。焦书记去世后,我父亲先在这里扫,身体不好了,就交给了我,我只要能动弹,就一直扫下去。”老人说。

    “一天不死,我就会守着这间焦书记跟农民代表开座谈会的屋。”双杨树村67岁的姚留学说,当年焦书记在这间屋里坐在砖头上,和群众商量如何走集体经济、自力更生的路子。姚家的院子历经4次翻新,唯独这间临街的老屋保留了下来。风吹雨打几十年,老屋已经破败不堪。儿女们曾劝他把老屋拆了,既能扩大些住宅面积,也能当做门脸儿增加点收入,可老人坚决不同意,他说:“我舍不得。”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为什么焦裕禄墓前至今还有那么多人瞻仰?为什么焦裕禄纪念馆至今还有那么多人参观?这正是由于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人民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兰考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孟俊喜说,焦裕禄精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新时期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对人民的态度和作为。

    “我要亲自把兰考县一千零九十四平方公里土地的自然情况摸透,掂一掂兰考的‘三害’到底有多大分量”

    一件几乎看不出本来颜色的雨衣、一把破旧的只留存在老一辈人记忆中的油纸伞、一根普普通通用来探水的高粱秸秆,这就是昔日焦裕禄查看雨情的全部装备。在焦裕禄纪念馆内,许多参观者在这个陈列展柜前久久凝视,伴随着讲解员深情的讲述,大家仿佛看到了那个顶风冒雨、艰难跋涉的身影。

    斯人已逝50年,但音容笑貌似乎仍触目可见,温言暖语似乎仍萦绕耳畔。

    “当年‘三害’调查队成立后,焦书记表示既当队员,又当‘队长’。同志们认为他工作忙,又有病,都劝他不要下去。可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刘俊生对记者说,焦裕禄来兰考,之所以能够很快打开工作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求真务实。他注重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工作重心。刘俊生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

    当年兰考县36万人,灾民就有19.3万人。因为逃荒要饭的老百姓实在太多了,县委专门成立了劝阻办公室,各公社、大队都有相应机构,在村里劝,在路口截,在车站堵,目的只有一个,减少灾民外流的数量。

    然而焦裕禄来兰考不久,就把劝阻办公室这块牌子摘了,代之以除“三害”办公室。表面看只是换了个牌子,实质上却是兰考县委、县政府工作重心的转变。“因为他广泛走访调研发现,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是兰考的灾根、穷根,要挖掉穷根、栽上富根,首先必须除‘三害’。”刘俊生说。

    形容当时老百姓苦,有这样一个顺口溜:早起一个淀粉馍,中午面条捞不着。晚上汤,照月亮,小孩喝了光尿床,劈头劈脑三巴掌,别骂爹别骂娘,只怨地里不长粮。

    每次下乡,看到群众挨饿受冻,焦裕禄都揪着心。当同事们看到,他的眼睛里充满血丝,大家都知道,焦书记一定又夜不成寐。他的肝病一天天严重,可他的心脏却像装上了一台马力强劲的发动机。他告诉同志们,要想根治“三害”,必须查清它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他说:“我要亲自把兰考县一千零九十四平方公里土地的自然情况摸透,掂一掂兰考的‘三害’到底有多大分量。”

    在兰考的470多天里,焦裕禄待在县委大院办公室里的日子屈指可数,他的双脚,不知疲倦地行走在兰考的大地上。

    他和大家一起撵风追沙,直跟到沙落地;他用一根高粱秆探路,傍流涉水,直觅到水归槽;他在盐碱地里,亲自用手搓一搓,用嘴尝一尝,辨别盐碱的种类和土的含碱量。从兰考县到山东省境内有一条长达32公里的贺李河,他曾沿河逐段察看过两次。经过许多日日夜夜的跋涉,他终于做到了心中有数。

    当时任县长的程世平在回忆文章中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一套独创性的科学工作方法,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兰考的灾情那么重,光有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拿出战胜困难的办法。

    焦裕禄深信,群众中有大智慧。走群众路线,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是他求实作风的充分体现。

    兰考县的一些老干部至今还记得焦裕禄说过的话:“要尽量减少会议,走出办公室,到下边去巡回检查,调查研究。”“要好好记住,当工作感到没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

    一年零三个多月,焦裕禄走访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行程5000余里。

    “焦书记当年治理沙丘,就是受我父亲魏铎彬的启发。”张庄村村民魏振中自豪地说。

    原来,有一次,焦裕禄听调查队的同志说,张庄附近有一个27户人家的彭庄,现在已被沙丘淹没了,农民魏铎彬他娘的坟就在那里,经常被狂风扒开,露出棺材。于是,魏铎彬用一个早晨的功夫,把沙底的淤土翻上来盖到坟上,狂风再也吹不动了。

    焦裕禄听完后,连声称赞这个办法好。他兴致勃勃地说,凡是有淤土的地方,都采用淤泥盖沙的办法,干他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准可以在兰考来个大翻身。

    “焦书记治‘三害’讲究稳扎稳打,先搞试点,再由点到面。”刘俊生说,焦裕禄率领干部群众首先在赵垛楼大队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经过七级大风考验,沙丘没滚动,旁边的麦苗没打死。之后又在张庄大队搞大面积试验,效果依然很好。

    接着,县委把这两处试验成功的办法向全县推广。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战,全县危害最大的一些沙丘,全用淤土封闭了,又在上面种了各种树木。焦裕禄兴奋地看了一处又一处。

    焦裕禄纪念馆内,人头攒动。墙上一份《焦裕禄同志总结的治理“三害”的方针方法》,引来许多参观者驻足默读——

    治沙: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这是基本情况;有林就有粮,没林饿断肠,这是重要性;以林促农,以农养林,农林相依,密切配合,这是方针。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效果良好,这是方法……

    “记得当时是1964年元月,在总结除‘三害’工作时,同志们都说,干了这么长时间,总结可以写一大本子。焦书记说,不用,一张纸就总结完了。”刘俊生说,这份总结既简明扼要又明确透彻,虽然只有200多字,但却是焦裕禄亲身实践的产物。

    焦裕禄赴兰考上任没两天,便骑着自行车,挨门挨户到老乡家中走访。他还住进老饲养员肖位芬的牛屋,与肖大爷3次彻夜长谈。肖大爷告诉他:想治风沙最好种泡桐树,泡桐树喜沙壤、长势猛、扎根深,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儿。焦裕禄听了非常高兴,说:“这个主意好!”

    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焦裕禄很快认识到,不造林就不能改变兰考面貌。在1962年12月22日至24日召开的县委扩大会议上,他号召全县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大搞植树造林,并要求从1963年开始全县人民每人每年至少要种一棵树。

    会上还提出加强经营管理,实行“六包”,即临时包工、小段包工、大段季节性包工、常年包工、专业包工、连续包工;要求尽快确定林权,建立责任制,实行管理分成,颁发林权证。林区最好将林木和土地一齐包下去,按照比例分成。

    “有人觉得这个‘包’字太敏感,上级刚刚把包产到户当作单干风批了,现在又提‘六包’,太冒险了,提出等等上头的政策再定方案。”刘俊生讲道,焦裕禄当即说不能等,改变兰考的面貌,要根据兰考的实际想问题。他还强调,种树一定要实事求是,栽一亩就报一亩,种一棵就报一棵,不准搞浮夸,不准搞攀比。

    根据一些老同志的讲述,在一些小细节上,更处处体现着焦裕禄的务实——

    县委发的许多重要文件,他很少让办公室的同志起草,而是利用晚上的时间亲自写出来。他说:“重要文件不要委托秘书写,特别是讲话、作报告,更不要别人写好,自己在那里干巴巴地念。”

    为了及时反映全县各条战线的工作和思想情况,他指示县委办公室创办了《情况摘要》。之后,他对每一期都亲自批阅、修改。

    摸清“三害”底细后,在他的主持下,县委拟出了《关于治沙、治碱和治水三、五年的初步设想(方案)》。他还建议,各生产队、大队、公社都要制订除“三害”规划,并经各级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上一级批准。

    有人向上面告城关公社负责人扣发救济粮,当他了解到,原来这位负责人用救济粮实行城肥下乡、以工代赈,不仅奖励了勤劳人、治住了懒惰汉,还换来大量肥料为庄稼丰收奠定了基础,他主动替这位同志在领导面前承担了责任。

    古道黄河东流去,

    留下一片黄沙地。

    党为了领咱除“三害”,

    派来了焦裕禄好书记……

    3年之后,“三害”初步得到治理,泡桐花香飘兰考大地,人们开始这样歌唱他,而他却过早地长眠于此了。

    “我们干部对待困难,一是不怕,二是顶着干。怨天尤人不可有,悲观丧气不足取,无所作为不能要”

    兰考县产业集聚区,河南中州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内,工人师傅们忙着打架子、镶面板、烤面板、油漆,每道工序都干得一丝不苟。厂房一侧的产品展厅内,古筝、琵琶、柳琴、古琴等各种民族乐器陈列有序。

    “这些民族乐器的音板都是用兰考泡桐制作的。兰考泡桐不易变形,透气、透音性能好,声音悠扬悦耳,独有韵味。”公司总经理代胜民告诉记者,公司一年生产3万多件,销往全国各地及国外,年产值4000多万元。

    “焦书记让种的泡桐,不但挡了风沙,还在10年后让村里摆脱了债务。”回忆起焦裕禄,王军脸上写满了感恩。1975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年,采用植小树卖大树的方法,将焦裕禄在1963年、1964年推广种植的泡桐进行更新。当年更新下来的老泡桐,一下子就卖了10多万元,将赵垛楼村饥荒时期的借贷全部还清。

    焦裕禄也许没想到,他带领干部群众广植的泡桐树,今天会成为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据兰考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全县农桐间作面积有46万亩,遍布兰考1000多平方公里的泡桐树,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着500多家相关企业、年产值70多亿元、从业者4万余人的产业链。房前屋后、庭院地头,有空地了就种上几棵泡桐已成为兰考人的一种习惯。

    “泡桐树啊叶叶绿,看见泡桐就想起了您,就想起了您……”这首在兰考百姓中广为流传的歌谣,让人泪眼婆娑,思绪也随之飞回到50多年前。

    50多年前,焦裕禄来兰考赴任时,他面临的是怎样一副重担啊?

    焦裕禄纪念馆内,一条电子显示屏上反复滚动着这样一段话:临上任前,组织上给焦裕禄讲,兰考有三个“最”,第一最苦,第二最穷,第三最难。上级领导照顾焦裕禄有病,嘱咐他休息几天,他却说:“兰考那里正需要人,会有很多工作,我明天去兰考报到。”

    1962年底的兰考,灾荒压头,人口外流,群众没了信心,干部人心浮动。可新上任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满怀信心地向上级党组织表决心: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他说:“兰考困难大,这是事实,但我不怕,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人是活的,困难是死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困难压不倒人!”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焦裕禄深切感到,面对重重灾难、重重困难,必须帮助干部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他组织开展了“如何战胜灾荒,改变兰考面貌”的大讨论,组织县委班子学习《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文章,回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确实灾害大,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我们要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县委一班人,大家表示:团结一致,大干一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广大基层干部,焦裕禄尤为关注,对于复杂的问题和人的思想问题,总是采取“面对面的领导”和“苦口婆心的教育”。有不少干部说:“和老焦在一起工作,总觉得他身上有一股子热劲,不断激励着你前进。”

    “在县委当通讯干事期间,我在《河南日报》上发表了许多稿件,最使我难忘的,是《城关公社运用有利条件开展抗灾斗争》这篇通讯的诞生。”刘俊生对记者娓娓道来——

    那是1963年初夏,兰考大地麦浪滚滚,连续三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兰考人民多么渴望有一个好收成啊!不料一天夜里,狂风呼啸,暴雨倾泻。第二天上午,焦裕禄让刘俊生跟他一起到城关公社察看庄稼受淹情况,眼前一片凄惶景象:即将吃到口的麦子,有的旋成一片浸在水里,有的剩个残穗露在水面;高地秋苗被风刮倒,洼地庄稼被水淹没……

    正巧,城关公社召开防汛抗灾会,焦裕禄就参加了这个会。会上,他说:“遭灾以后,有些干部躺倒了,不干了,哭了!哭,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哭能解决问题,来!我带头趴那哭,呜——”焦裕禄学了一声哭腔,“轰”地全场笑了,会场气氛活跃起来,干部的沉闷情绪消失了。

    焦裕禄话头一转,接着说:“我们干部对待困难,一是不怕,二是顶着干。怨天尤人不可有,悲观丧气不足取,无所作为不能要!我们应该从困难中看到光明,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我认为城关公社形势很好,困难中的有利条件很多,我给它归纳了四句话就是:夏季丢了秋季捞,洼地丢了岗上捞,地上丢了树上捞,农业丢了副业捞。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团结抗灾,就一定能够战胜灾荒!”

    大家听了焦裕禄的话,抬起了头,咧开了嘴,心里发热,浑身是劲,开始争着发言。

    “麦子受淹,可以早熟早收,晚秋就能早种。”

    “俺队有沙坑,有沙丘,沙坑积水种沙丘。”

    “俺队有那么多枣树,只要大枣丰收了就啥也不愁了。”

    “咱离火车站、县城这么近,开展运输多方便。这项副业不费本、收入大。”

    ……

    干部思想的转变带动了群众思想的转变,干部的决心变成了群众的行动。豆寨大队的干部和群众登上沙丘,刨坑、施肥、点种;杨山寨等有枣林的大队,社员们身背喷雾器,喷药杀虫……一场战天斗地的抗灾斗争开始了。刘俊生的通讯报道也很快“出炉”,在《河南日报》头版显要位置发表。

    就这样,困难重重中,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带领兰考人民走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灾自救、改变面貌”的新道路。

    “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拼搏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会长鲁献启说,焦裕禄在50年前就为当今时代的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

    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必须当好“班长”,凝聚人心。

    记者了解到,焦裕禄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别人。对别人的意见,他都能耐心听取,正确的就采纳,不正确的也叫人家把话说完,然后做解释工作。对一时形不成决议的问题,反复酝酿,下次开会再研究,尽量达到县委一班人认识一致、行动一致。

    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必须树立“典型”,发动群众。

    1963年10月的一天,兰考县召开了多年来少见的群英大会。会上,焦裕禄亲自树立了“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等四面红旗,树立了许贡庄、南马庄五队等硬骨头队。他还表扬了一批硬骨头队长、模范支部书记、妇女标兵、五老将、护林小英雄等先进典型。在会上,他满腔热情地为模范人物披红戴花,请他们亮出自己的拿手戏,带头为他们鼓掌喝彩,把大家鼓动得浑身是劲儿。如此,拨亮一盏灯,照亮了一大片。

    “当年是红旗,现在更不能落伍。”双杨树村党支部书记吴青云说,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专门和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学习的兰考县部分乡村干部学员进行座谈。习总书记的叮嘱,让他信心倍增:“一定解放思想,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多种形式发展农村经济,做新时期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红旗。”

    1964年1月1日,县委机关放假一天。焦裕禄在办公室翻阅除“三害”的资料,发现前一年洼地收成不太好。他骑自行车到城关公社韩村,找有经验的农民座谈,又在村西南地里搞起台田试验。直到天黑,他才离去。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470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每一天,他都在劳累与拼搏中度过。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临终时候,要求组织把他埋在兰考的沙堆上。

    继承焦裕禄的遗志,历届兰考县委带领兰考人民追堵风口、阻固流沙,挖河开沟、清淤修渠,淋碱压碱、躲碱刮碱,种植泡桐、开发泡桐。

    如今,绿树蓝天成了这片土地令人心旷神怡的主色调,过去横冲直撞的洪水按照人们的意志滋润着沃野良田,昔日的不毛之地已变成一个稳产高产的粮仓,优质的桐木成为兰考人民的丰厚资源。

    “应教育我们的干部,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

    《干部十不准》

    1、不准用国家或集体的粮食大吃大喝,请客送礼;

    ……

    5、不准用集体粮款或向社员摊派粮款演戏、演电影。谁看戏谁拿钱,谁吃饭谁拿钱;

    ……

    7、各机关、学校、企业单位的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勤俭过年,一律不准请客送礼,不准拿国家物资到生产队换取农副产品,不准用公款组织晚会,不准送戏票。礼堂10排以前的戏票不能光卖给机关干部,要按先后顺序卖票,一律不准到商业部门要特殊照顾;

    ……

    10、不准借春节之机大办喜事,祝寿吃喜,大放鞭炮,挥霍浪费。

    焦裕禄纪念馆内,一队队参观的人群,在《干部十不准》展板前沉思。

    这是一份既平常又不平常的通知。说它平常,是因为通知所规定的每一条,都是每个党员干部时刻应该想到、做到的起码准则;说它不平常,是因为每一条规定,都是对特权思想的有力批判。

    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了记者《干部十不准》背后的故事。有一次,焦裕禄的儿子对戏院检票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焦书记的儿子,看了一场白戏,结果被焦裕禄训了一顿,第二天把戏票钱送了过去。这事给焦裕禄的触动很大。过了几天,焦裕禄去看戏,买了一张27排的票。他刚坐下,剧场负责人发现了,请他到前排去坐,说第三排有专门给县委领导留的座位,是多年的老规矩了。焦裕禄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样的老规矩,损害党群关系,必须马上破除!焦裕禄亲自起草了这份《干部十不准》。后来,他还在一次会上特别强调:“应教育我们的干部,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特别是在灾区工作的同志,要注意生活问题,不然就会脱离群众。”

    一个干部下乡时不吃农民家里的饭,他觉得在群众家里吃饭都是粗粮、瓜菜,还不能顿顿吃饱,他振振有词地说:“我为了不给农民找麻烦,自己立个伙。”

    焦裕禄发现后,批评这位干部说:“你想了没有,啥叫与群众同甘共苦?群众能吃的饭,咱为啥不能吃?你这样做就是找借口图享受,这是忘本。你不吃贫下中农的饭,咋知道他们的疾苦?你不去农民家里吃住,咋能了解到很多真实的情况?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刹住这股歪风,我们还谈什么为党工作,还怎样为人民谋福利?”从此,他就给县社干部下乡立下一条规矩,吃住必须在群众家里。

    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明堂对一件事记忆犹新。1963年的一个三伏天,焦裕禄带着他下乡调研,嗓子冒烟口渴难当,吃了路边地里几个瓜。焦裕禄让他给农民送粮票和钱。农民说,不值钱不用给。

    看到钱没付,焦裕禄把张明堂带到黄河大堤边,说:“他不收,我们不可以不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恶习是从小事养成的。”听了这番话,张明堂打心眼里折服,赶紧把钱送了过去。

    焦裕禄对同志们要求严,对自己要求更严。一次,他到城关公社一个生产队检查工作,中午被安排到一名村干部家吃饭。桌子上摆着鸡蛋、肉、粉条等菜。焦裕禄问:“这里群众生活水平都是这样吗?”那位干部回答:“今天我有个老战友来家,我们多年没见面了。”焦裕禄说:“既然你们多年没见面了,你们慢慢吃吧。”说着到厨房拿了一个馍一块咸菜,掏出两毛钱和3两粮票放那儿,边吃边到群众中走访去了。

    在焦裕禄纪念馆,那件他生前穿过的满是补丁的棉袄,令一位又一位参观者震撼。然而他们不知道,当年,国家给兰考拨来一批救济棉花,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禄的棉袄很破,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他家里。焦裕禄知道后,又让家属把票退了回去。他对救灾办公室的同志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我们不能要,虽说我的棉袄破点,但还能穿,比起没有棉袄穿的群众强多了。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在焦裕禄纪念馆,那把他生前坐过的因为压迫止痛顶出一个大窟窿的藤椅,令一位又一位参观者震撼。然而他们不知道,当年,他带着肝病全身心扑在繁忙的工作上,常常忘记或顾不上吃药打针。为了不使治疗中断,医院提出派一个顺路的护士,到他家里给他打针的建议,可他连这点微小的照顾也不肯接受,他说:“我能走,还是到医院去打针吧,不要麻烦医院的同志了。”

    人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他去理发店理发、粮管所买面,从来都排队,即便排队的群众都说“焦书记你工作忙,你先来吧”,他也不肯答应;他坐公共汽车,大家挤出一个座位劝他坐下,他不仅拒绝了,一路上还不断帮助旅客递东西,搀扶老人下车;他去火车站察看救灾物资调运,看到站台上有遗落的红薯干,就一片片拾起来,并对有关同志说:“一定要教育职工爱护救灾物资,一粒粮食、一片干菜也不能浪费。”

    焦裕禄不但严于律己,也严格要求家属和子女。

    当时,县委院里住着家属,孩子们多,常常在院里闹着玩,影响工作。焦裕禄提议,家属全部搬出机关。他的爱人想等别人搬一搬再说。焦裕禄知道爱人的心思后,对她说:“你光图自己生活方便,就忘了对工作不方便,要是谁都看着别人,就一个也搬不走,我们应该第一个搬。”第二天,他家就率先搬出了县委院。

    大女儿焦守凤当年本来有几次机会干上体面的工作,都被焦裕禄挡住了。后来焦守凤到县食品加工厂当临时工,焦裕禄特地找到厂长交代:“我的女儿在这里工作,你们不要因为我是县委书记就对她另眼看待,应该对她严格要求,请把她安排在酱菜组,这对改造她的思想有好处。”

    1964年2月,焦裕禄回山东老家探亲,这是他参加革命后离家17年里的第一次。临行前,他找县长程世平借钱。程世平知道,焦裕禄夫妇上有老人,下有子女,平时省吃俭用,有时还接济穷困群众,日子过得相当紧张。可没想到,他一个县委书记,连回老家探亲的费用也凑不够。

    “父亲去世后,母亲要照顾奶奶、姥姥和我们六个孩子,度日艰难。但她要求我们牢记父亲的遗嘱,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焦裕禄的二儿子焦跃进说。焦跃进从政,曾在乡里、县里、市里的很多部门“当家”,却从未给任何一位亲属安排过工作。

    位于兰考县城裕禄大道上的兰考县委院内,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三层楼房样式老旧,与周边的繁华现代有些不搭调,唯有楼顶上那幅长长的标语牌十分醒目: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 加快建设美丽兰考。

    逝去的是时光,永存的是精神。

    像那满树繁花的焦桐,年复一年地无私给予,焦裕禄精神推动历史、历久弥新,也必将激励今人、启迪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17 13:17 , Processed in 0.1217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