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9|回复: 0

百年高校沐风雨 九旬教授亿沧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3 10: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3-31 13:59 编辑

    百年高校沐风雨 九旬教授亿沧桑


    白松青

        这是一个莺飞草长的季节。新世纪的一个春天来到了,山西大学即将迎来她的百年华诞,与此同时,我国著名古典文学家、山大中文系教授姚奠中先生也将迎来他的九秩寿辰。

      百年高校、九旬教授在新世纪相逢,在盛世相会,教授为学府添彩,杏坛以先生为荣。沿先生九十载的人生轨迹去采撷、追寻,那虚怀若谷的高风亮节、那诲人不倦的学人品质,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处友待下,都不能不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之,犹如春风扑面,吹绿一片芳草地!当然,仅以本文有限的篇幅,涵盖先生将近九十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刻,尚显力不从心,只能从先生的人品、学识着墨,粗略介绍一下姚先生的人生路程,于淡雅中寻找那浓郁的芳菲。

      1933年春天,江南大地姹紫嫣红、香飘万里,姑苏城内群贤毕至。文人墨客云集于此,并非找春踏青,也非观光游览,而是前来报考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研究生。太炎先生一代巨擎,与同时代的王国维、梁启超齐名。章氏开门授徒,成立“章氏国学讲习所”。能在大师手下受教,实为一生幸事。于是,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们,怀揣势在必得的凌云壮志,向姑苏城纷至沓来,其中当然不乏少年得志,恃才自傲的好手,也不乏留洋海外、饱读圣贤书的青年。然而,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姚奠中却一举高中,他以扎实的国学基础,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太炎先生所招的七名研究生中名列第四,一时名声大振,为山西学人增足了风光。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日后,太炎先生惟一一次招收的七名弟子,全成为我国国学研究、教学的专家,有的在海外执教,有的主持国内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为国学发展献出毕生之力。而今健在的则仅有姚奠中先生和四川大学的汤炳正先生。

      随太炎先生研习,使年轻的姚奠中欣喜不已,他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太炎先生所开的书目,他大都耳熟能详,有的甚至能出口成诵,对所开科目则精心领悟,得其内涵,因此,颇得老一辈师长看好,为其进行论文修改、推荐发表,这段日子使姚先生终生受益。然而,战火频仍、兵荒马乱的岁月,难以让一介书生安于书桌,他一边上学、一边教学,不得不为生计奔波。研究生毕业后,他辗转于四川、贵州、广西、安徽等地的高等院校,在四川白沙女子学院,他和该院女教师李树兰女士相识并相爱,那年先生已30多岁了。而在此之前,为了事业,他没有过早地考虑个人问题。他和李树兰女士组成一个家庭,相濡以沫60余载,直至今天。他们相敬如宾、同甘共苦的婚姻生活,无不为后辈、同事所羡慕。

    在抗日大后方,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既要躲避战乱,又要养家糊口,还要钻研学问,如此恶劣环境,并为消蚀掉先生的意志,他多次发表有深度、立意新的文章。

      1939年在《中原》杂志上发表论文《屈原的有无问题》,与廖季平、胡适之公开论战,在学术界引起轰动。在此期间,他还撰写了《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庄子通文》作为讲义印发,并被多家高校聘为教授、副教授。

      1951年,姚先生应山西大学副校长赵宗复之邀,辞别西南地区同门故旧,从贵阳师范学院返回故里,成为山西大学中文系一名资深教授,那时姚先生不过40岁。对新兴的共和国,对三晋故园那种深沉的情愫,使他所有的热情和智慧,犹如火山般喷发不已。

      姚先生生于山西运城稷山县南阳村一户农家。自古河东多才子,他在前清秀才大伯父指点下,早早就接受了唐诗宋词及《四书》、《五经》的启蒙。初中四年,又得益于两位先生(一是平陆人李荐公,一是新绛的焦卓然)的指点,他开始博览群书,诸如《史记》、《十子全书》、《通鉴缉览》、《水经注》、《说文解字》、《薛氏钟鼎记》、《古唐诗令解》、《中国大文学史》等等。年轻的姚先生能诗、能书、能画、能刻印,这些业余爱好与特长,陪伴他从年青走向老年,他也经常用这些艺术手段抒发人生中的各种情怀。悠悠岁月几十载,累也好、荣也好、辱也好,都已成昨日烟云。他到底教过多少学生,难以准确统计,有的学生已先他而去。但如今,放眼省城古典文学界、文化界、教育界,不少杰出的中间人物。他和学子间也留下诸多美谈,从中折射出的是先生珍爱人才、提携后辈的长者风范。

      我省古典文学专家宋谋砀教授是湖南人,他工于古典诗词,长于文学研究,对《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文学也造诣颇深。在“反右扩大化”中吃过不少苦。落实政策之后,从湖南派至山西大学中文系任教。他与姚先生一见如故,谈诗词,谈治学,似有说不完的话题。虽未入姚门治学,但执意执学子礼,而姚先生也十分赏识这位“后学”的才华。当时,宋先生正为中华书局新版《资治通鉴》作校补,这是一项宏大中见细微的工程,在庞大的典籍中勘误修正,无论从学识还是精力上都要有相当大的投入。在姚先生鼓励下,宋先生一直不懈的努力着。作为师徒,作为同学,两人的配合是那么相得益彰,珠联璧合,教学之余唱和吟诵,奇文共赏,结下深厚的友情。然而,历史却不容两人长期共处日久天长。60年代中期,宋谋砀被下放到长治市教师进修学校,后又被赶回湖南农村老家。姚先生不顾自己逆境,多次给宋寄信,以示鼓励,鞭策他不要放弃学术研究。1976年夏天,先生以诗代柬,寄赠宋先生一首五绝:“不见宋生久,轶才最可思。漫天风雨霁,拭目看新诗。”后来宋先生重返教坛,遗憾的是没有回到山西大学,而到了晋东南师专中文系。在晋东南期间,宋先生完成了《通鉴校补》后续工作,《鲁迅旧体注》等宏篇巨制,也得到了茅盾、周振甫诸位先生的充分肯定。

      2001年初,久病的宋先生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在电话中听到这一噩耗,姚先生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当下失声痛哭,老泪纵横。由于经费等原因,宋先生生前的一些著作未能见梓,姚师又不顾年老体弱,多次为宋先生呼吁、奔走,使其有了一定着落。先生动情地说:《资治通鉴》是中华书局新版1956年6月出版的,这部600万字的巨著,校勘重点没有放在原书上,基本依靠的是宋代文人章钰的《胡刻通鉴校宋记》,其疏漏舛误之多在所难免,谋砀同志用多年的时间,参照各种史册,撰成这部60余万字的《通鉴校补》,它的历史价值显而易见……先生的一段心灵独白,如果谋炀先生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九泉。

      山西大学已故的著名教授中,有许多是先生的故交或同道。他们的生命凋谢在共和国蒙难中,虽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在那样的岁月未曾有专著文集出版,姚先生以一代学人的秉性、思想,去审视这些故人的学术价值。

      已故的山大原中文系教授梁园东、历史系教授阎宗临,1950年分别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回山西大学任教,都是一代名师,姚先生和他们虽治学方向各不相同但志趣相同。两位先生都过早地离开人世,但他们留下的论文、讲稿都颇具一定学术价值。出书难是当代一个现实问题,姚先生为两先生的专著出版付出极大热情,他以老迈之躯为之奔走、疏通,在世纪末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两先生的文集分别出版。

      先生耕耘教坛近70年,桃李满天下,对同仁、对晚辈对故交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先生人格之高洁、风格之纯朴、学问之渊博,赢得人们高度赞扬。几十年来,他出版专著、论文10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0多人,其中有大连师范学院、全国知名红学家梁归智教授,著名古典文学家山西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刘毓庆及留美的朱绮博士等等。

      这些学者秉承先生之学,传章门之遗风,已活跃在我国古典文学界。而姚先生如一座丰碑,激励着后学。


    (《太原日报》2001年5月1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2:52 , Processed in 0.1001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