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77|回复: 0

我的老师姚奠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4 10: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老师姚奠中

    作者: 宋体; 戴邵敏

      去年,山西省古典文学研究会雁同分会在云中大学召开。会上我有幸见到阔别30年的老师姚奠中先生。我走上去深深一躬,问了声“姚先生好!”他答了声“好好!”接着便一愣,我知道,他不认识我了,这难怪,离别得太久,他的学生又多,况且我毕业离开他时是20多岁的青年,如今我已年近花甲,这变化多大呀!于是我赶紧通了姓名自我介绍说,我是他的学生,1962年山大中文系毕业,现在云大教书。他这才“啊一一’了一声,这声音很宏亮,却略带感慨,这声音我非常熟悉。似乎一下子把我们都返回30年前的校园里去,让我心中好一阵热辣辣的。我急想知道先生的情况,便没头没脑地提了许多问题,他一面回答,也一面问了我的情况,但有一个我关心的问题却是到了嘴边又没说出口,那就是他的年岁,我不敢间,我害怕这会引起他更多的感慨;我也不敢提及我的年岁,这也会引起他更多的感慨。这使我想起了春秋时的老莱子,他70岁时,还常常穿了花衣裳扮成小孩子模样在父母面前撒娇,逗他们开心,让他们忘记自己的年迈,他当然是有名的孝子了。我也多想蜕去这副老成,在先生面前再表现出幼稚和天真啊!这时,我也多想把先生请到我的家中,以尽做学生的敬意啊!但不能够,他说时间不允许。是教务还是政务,总之他不得不匆匆离同回并。人就是这样,在你真要表达你的情感的时候,又总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临行时,在我的笔记本上留下了四句话:“宏观辨方向,微观察现实。纵向看发展,横向比差距。”那笔力依然刚健,就如他矍铄硬朗的体魄。我理解这四句话是指在古典文学治学方法上应遵循的原则。但我以为拿来认识世界也完全适用,这是辩证法,先生的心怀很开阔啊。

      先生回省城了,不知什么时候再见。也许再见的时候仍记不起我。但是先生的一言一行我是不能忘怀的。不但今天忘不掉,而且这次重逢还把30多年以前的事也勾勒得更加清晰,更加亲切了。

      在校读书的时候,我不是好学生,可也不算坏学生,中不溜的学生是不能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只因姚先生讲课我爱听,于是就喜欢上中国古典文学,也渐渐地崇拜姚先生。他谈笑风生,博大精深,我常常被他宏亮的笑声和激情满怀的讲课所感染,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我最喜爱他的板书,流畅遒劲,粉笔字带有毛笔字的神韵,我把他每一课的板书都当成字画一般欣赏,还常常不自觉地伸出指头跟他的笔势书空,下课以后就走到黑板上去描两笔,再端详一番,不舍得立即擦掉,我的字始终没练好,但有些点划确实留有姚先生书法的影子。我也最喜欢在课余时间向他问这问那,无论你提出什么问题,他都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好像他事先做过准备。我们非常叹服他的博学和惊人的记忆。一次周末,系里举办诗歌朗吟会。许多先生登台吟诵,那声音和风格南腔北调,五花八门,我们只觉得姚先生的调子好。于是也学了朗吟。当了教员以后,我给学生们示范朗吟也是用的这个调子,我们非常崇拜他,把他当成了我们求知、作人、治学和任教的楷模。

      毕业前夕,我们到先生家话别。他热情地接待我们,和我们谈了许多。他语重情长地告诫说,拿到文凭还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工作的本领只能在工作中学会。他教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首先当三年学徒。拜中学的老教师为师,把教材吃透,掌握教学这门艺术,以后享用不尽啊!说罢,他拿起毛笔写了一张条幅给我,上边是“四载坞城路,师友情谊深,今朝分袂后,努力为人民。”然后又加盖了他自己雕刻的篆章,红艳艳的,我感到那字很美,篆章也很美,当然这“今朝分袂后,努力为人民”十个字更是千钧分量。我知道姚先生受过政治上的不公正待遇,但他总是谆谆嘱咐自己的学生去“努力为人民’,这表达了他多少执著的信念啊,以后我一直珍藏了这条幅,并把那20个字当成严格的师训,指导我生活和工作的座右铭。可惜这条幅在“文革”中连同我其它书画一起被化为灰烬了,只有这20个字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毕业后,我当了初中教师,我拜一切比我先来的同事为师,不管他们的学历如何,我听所有语文老师的课。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生火、打水、扫地、擦桌椅,有时还为大家买早点。晚上看书备课写教案。写好的教案请老教师修改,然后再试讲,请大家评议。我知道过去住买卖家当学徒,是连端屎端尿的营生也干的,不这样人家是不教你真本事的。三年以后,我果然成为了一名称职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这样,30年来,我由初中而高中,又由高中而大学。刚到大学,教务主任问我讲授什么课,我毅然选定了古典文学。但这时我已年近半百,一下子担起一门大学课程,谈何容易!一堂课下来,自己都不满意,有时为此我终日郁郁寡欢。但我没退缩。怎么办?再当三年学徒!这就是我的选择。我找出了当年姚先生讲课时我做的笔记,回忆姚先生当年是如何讲授的。我读参考书,读原著,向同行请教,不断修补教案。如今这门课我已教过十多遍,有几次是由先秦一直讲到元明清的。学生反映不错,他们甚至也喜欢我的板书,这真使我感到极大的欣慰和满足。近些年我还搞了些初级的科研工作。去年在姚先生题名的《学海明师》(高校卷)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这些在别人是不值一提的,但对我这个中不溜的学生又一生平庸的人来说,就不是小事了。

      上述这些事姚先生是觉察不到的,但就在他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中,却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不是一个有出息的学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而我自认为不辱师教,做了一点对人民对后代有益的事,是走了一条正路的。每每想到这里,我就由衷地感激先生。但愿不久能再见到先生,当面求教,我还是个学徒呀。

    (《太原日报》1992年6月14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05:11 , Processed in 0.1133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