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7|回复: 0

继圣贤绝学 百年大儒姚奠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4 18: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圣贤绝学 百年大儒姚奠中
    2014-02-26 16:48:02 来源: 艺术家提供

    摘要:2013年12月27日,姚奠中先生在太原仙世,享年101岁。 消息传来,海内外各方面人士、各种媒体纷纷悼念,打开百度搜索,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一位章门弟子逝世”、“百岁国学大师姚奠中逝世”、“著名国学教育家姚奠中逝世”、&ldqu…


      2013年12月27日,姚奠中先生在太原仙世,享年101岁。
      消息传来,海内外各方面人士、各种媒体纷纷悼念,打开百度搜索,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一位章门弟子逝世” 、“百岁国学大师姚奠中逝世” 、“著名国学教育家姚奠中逝世” 、“著名书法家姚奠中逝世” 、“一代鸿儒逝世”等多个不同标题。那么,究竟如何来定位这位世纪文化老人的身份?一个月前,笔者曾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登高望远——海峡两岸百岁书画大家姚奠中·张光宾作品展研讨会”上说,对于像姚奠中先生这样出身章门、历经民族百年风雨、学术研究横跨文史哲诸多领域、精于诗书画印、南北高校执教60年培养弟子千千万的全才、通才型的世纪老人,放在20世纪百年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姚先生百年的学术、艺术人生,非一个单纯的研究某一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能够认识。认识姚先生,需要对中国文化有全面修养的通才,需要对20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史、心灵史有深沉的思考或经历。
      然而,有一位老人准确地对姚奠中先生的身份进行了定位,这就是周汝昌先生。周先生云:“中华古圣贤,其实都是大艺术家……我们素来最重者曰通儒、曰通材。姚奠中先生身为鸿儒,非等闲可望其项背……姚先生于学具识,于道能悟,于艺亦精亦通。 ”
      顺着这位老人的思路,我们看到了一位继圣贤绝学的百年大儒向我们走来……
      国学大家——身怀章门绝学
      姚奠中先生是“章门弟子” 。章太炎先生的革命、学术、艺术思想及人格操守对姚奠中一生有刻骨铭心的影响。几十年来,在姚奠中先生家中,一直悬挂着太炎先生的画像。
      章太炎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他不仅与中山先生并肩奋斗,为结束帝制,建立共和,立赫赫之功;而且为续华夏文脉,研究经史,创办学堂,培育众多声名绝响之弟子,如鲁迅、黄侃、钱玄同、周作人等,四海之内,恐无二人。姚奠中先生常说:“章先生肩上始终担负着两副担子,一是文化传承,一是社会革命。 ”
      1935年,太炎先生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一时应者云集,年仅22岁的姚奠中先生慕名前往报考,成为太炎先生7名研究生中最年轻的一位。
      太炎先生的遗风在姚奠中先生的身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术研究以小学为基础,以经史为根基,以诸子为归宿;第二,秉承章太炎先生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学者,坚持“用世为归”的学术思想,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始终有高度的责任感。
      姚奠中先生一生以救国、育人为己任。他研究学问,出于求真,从不为任何利益所驱动,更不故作高深,或牵强铺陈。比如:他31岁在《中原》杂志发表《屈原的有无问题》 ,驳斥廖季平、胡适一些否定屈原存在的谬论,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上世纪40年代《论治诸子》一文,针对当时以西方哲学的体系硬套中国文化研究的通病,提出研究诸子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姚奠中先生23岁完成章氏国学讲习会研究生毕业论文《魏晋玄学老庄》 ; 26岁整理40万字《古文尚书讲疏》 ; 34岁,贵阳师范学院先后印发他所编教材《中国哲学史》 《中国文学史》《庄子通义》 ; 35岁担任贵阳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39岁后,执教山西大学中文系近50年; 96岁结集出版170万字《姚奠中讲习文集》 ; 100岁与弟子出版《国学之道》 。多年来,发表文章130余篇,主编出版各种专著教材20余种。
      在这众多的著作中, 《古文尚书讲疏》 《中国文学史》 《庄子通义》等,不幸在战乱中失散。我们现在看到的《姚奠中讲习文集》则是姚先生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展示。文集中包括论学、序跋、评点、札记、残稿、简史、诗词、叙记、书信、年表、访谈等十余个内容、 170多万字,贯通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史的各个方面,涉及国学、文学、历史各个研究领域。即使他为很多书所写的序、跋,也都是对相关问题高屋建瓴式的论断,见解独特,其本身就是高质量的论文。先生博雅多识,能发他人之未发却又惜墨如金,不炫耀示博,践行了太炎先生“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的学风,展示了一位国学大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学养。
      正如他的弟子刘毓庆教授曾指出的那样:“先生学问,不拘一隅,经史子集,无所不窥,犹如汇江河而为海,遂成海阔天空、气象万千之大观。 ”“先生之为学,正是以修己美身为旨归的。故若海之虚怀,不自博,不自多,不以著述为能事,视著述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末事。 ”“凡是和姚先生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其学问如浩浩大海,不知其深几何、广几许。 ”
      教育大家——漫漫百年的国学传播
      百年树人,薪火相传,续中华千年文脉于不绝,是姚奠中先生一生奋斗的主要事业。
      姚奠中先生1936年开始执教章氏国学讲习会,从此走上了一生的教育道路, 60多年来,先生先后在江苏、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山西等高校执教。昔孔子有三千弟子,而姚先生又何止弟子三千。
      作为国学教育家, 60年来,姚先生教学内容始终围绕着国学宗旨而展开。25岁创办“菿汉国学讲习班” ,并制定了十条“教条” :“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苟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 ; 98岁捐资100万,发起创办“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 ; 101岁接受电视台专访谈国学。姚先生漫漫百年,就是学习、传播国学的百年。他是真正的大师级国学研究者和传播者,他一直务实而低调,但其业绩和贡献却历久弥新让人们感到震撼。
      姚先生说:“由于我是研究所谓‘国学’的。文、史、哲不分而以‘小学’为基础。所以在各大学教书,面相当宽,有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有通史,有经、史、子专书,有诗、词,有文选,也有分体的作品或史,还有断代的作品选读和文学史以至文字学、文艺学等等,不下十余门。多因教学需要,而非出于泛爱。 ”
      姚奠中先生执教60多年中,教过的课程多达20多门,多数课程属于自编教材,这在20世纪国学教育史上都十分少见。
      在国学教育上,姚先生有其鲜明的特点。对解放后学科分得越来越细就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说:“现在不仅是文、史、哲分开了,文、史、哲中又要细分。如‘中文’学科里一个古代文学,还要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几个段落,每个人只搞一小段,搞‘先秦文学’的不懂‘唐宋文学’ ,搞‘唐宋文学’的不懂小说戏剧,更不用说‘外国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了。在一个语言中,也要分开‘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搞‘古汉语’的人讲不了‘现代汉语’ ,搞‘现代汉语’的人读不了古文。而‘现代汉语’中又要把‘语法’ 、‘修辞’ 、‘语言学概论’分开。这样各自画地为牢,怎么有可能把问题搞通呢? ”
      山西大学教授傅如一为姚先生在“通才”教育上的见地做了一个总结。他认为,姚先生重视通才教育,“贯通、求真、用世”是其中的核心概念。没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就不能成大器。近50年来,我国还没有培养出一位像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郭沫若那样的大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通才教育方面失之于偏颇,专业知识的覆盖面太窄,这是个深刻的教训。姚先生培养学生正是先博后约,先通后专,为通才教育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榜样。
      书法大家——从民国时期走出的
      “最后的碑学书法家”诗书画印是姚奠中先生的四绝,而四绝中,他的书法影响最大、传布最广。
      先生从6岁开始学书, 98岁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100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章太炎、姚奠中师生书艺展” , 101岁还手书15米长卷《千字文》并参加在台湾举办的两岸百岁书画大家展。他的书法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力,是名副其实的书法大家。
      多数专家学者谈论姚奠中先生的书法,往往简单认定是学者书法、文人书法,缺乏把其书法放在书法史的高度来评判。冯其庸先生指出“姚先生不但是学者书法家,也是书法艺术家。他在书法艺术上达到的高度,也是让人很难企及的” ,这是很有见地的评价。
      姚奠中先生是一位从民国时期走出来并从师章门的学者,这是他的一个根本性身份。这一身份决定了民国时期的主流书法风格和章太炎先生的书法思想对他一生的书法创作有着决定性、方向性的影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书法重要的风格是:受发轫于清初以来的200多年碑学浪潮的影响,雄强刚健、厚拙奇崛一路的碑学书风还占据着书坛的主流。不过与清中叶碑学不同的是,康有为们看到了单纯以碑济碑的弊病,他们提出了以碑为主、兼容帖学的口号,他们将帖学的温润内敛气息注入到碑学风格中,于是在雄健开张的另一面笼罩的是一股浓烈醇厚的书卷气息,表现出碑骨帖魂般的另一种大美。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碑学书法家有康有为、梁启超、吴昌硕、章太炎、于右任等。
      姚奠中先生从童年开始学习小楷, 16岁后大量学汉隶、魏碑, 20岁时又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常赞春学篆,初步受到较为系统的碑学启蒙训练。23岁时,章太炎先生又教导他要学秦汉篆隶、魏碑刻石,并明确指出篆隶要学汉碑头、《天发神谶碑》 《三体石经》 《石门颂》 ,楷书要学《郑文公》 《石门铭》 。这种纯粹碑学教导思想深远地影响了姚奠中先生一生的学书道路,并使他的书法过早地形成近现代碑派书风之格局,现存他于1944年、 1947年写的小楷以及在庄子读物上的批语,笔下凝注的已是古拙朴厚的北碑气息,无丝毫细腻媚俗。
      姚奠中先生精于各体,他的篆隶厚重大气、苍茫高古,行草雄浑奇崛、巧拙相生、含蓄典雅,是典型的“近现代碑学”书法风格。
      对于姚奠中先生碑学风格特征,时人多有评论,中国书协主席张海曾说:“姚先生的书法始终是在拙、重和朴茂这方面来追求。 ”著名书法家李刚田认为:“姚先生的字是魏碑和颜体的风骨和魏碑奇险的造型结构结合在一起。他这样一种追求和他当时那个时代书家群体分不开,和那个背景分不开。 ”
      新中国成立后,沈尹默高举帖学旗帜,海派帖学大盛,碑学衰微。时至20世纪80年代后,在中国书法全面复兴的背景下,碑学再次兴盛,但此时的碑学书风和近现代的碑学已是很大的不同,他们在保持碑学书法天然的浑厚拙朴、正大刚健的同时,风格上取法民间书法的原始率真,形式上注重空间的构成关系,审美追求充满着一种反理性、反中庸、反馆阁的精神。有评论家誉为此种碑学是“新碑学” 、“后碑学” ,代表书法家如孙伯翔等人。
      “新碑学”与“近现代碑学”不是两种对立书风,相反,它是“近现代碑学书风”顺应时代、一脉相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民国时期成长起来、受“近现代碑学”浪潮影响的书法家活到20世纪后半叶的并不是少数,如沙孟海、肖娴、陶博吾、沈延毅等。但是,当历史推进到新千年后,这样的书法家已很罕见,姚奠中先生成为了从民国时期走出的“最后的碑学书法家” 。
      诗词大家——记录百年学人的心灵史
      姚先生既是学者、书家,又是著名的诗人,现存诗词600余首,尽管他将诗词创作视为余事,但不少作品脍炙人口。像写北武当山的“纵望重峦似海潮,黄河一线夕阳娇。风雷万里撼山动,始觉危峰脚底高” ,再如“胸有昂藏气,发言类变风。迟徊赤壁下,高唱大江东! ”等等,都以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而广为流传。
      姚先生的诗以切近时代、富有哲理、昂扬向上、正气浩然为特征。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为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姚奠中先生在何种境遇中所作的诗词,都是奋斗自励,积极进取,生动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和自己的情怀,堪称是百年学人心灵史的写照。
      例如, 1937年秋, 24岁的姚先生在安徽泗县逃难时,亲眼目睹大好河山沦陷,百姓流离失所,沉痛写下《泗县感时》 :“儒生流落依戎马,故国飘摇风雨间。一片丹心伤碧水,两行红泪哭青山。梦中沉痛诗和血,觉后凄凉月满圜。志士英雄应即作,从头重整旧江关。 ”
      1938年,他参加抗日游击队,在崇山峻岭中,写下:“齐心赴国难,誓辞相慷慨。一旅虽寡弱,男儿当自强” ,表达了他不畏强敌、奔赴国难的雄心。
      1940年春,他27岁路过蒙城时,游览庄子庙,触景生情,写了三首五言古诗《过庄子庙》 ,其中第二首和第三首为:
      至人惟寂寞,庄周独多情。隐词皆感激,高歌同哭声。痛极甘曳尾,愿死悔蕲生。万籁咸自取,解悬齐殇彭。著书动千载,神识照八纮。
      我来谒生庙,怊怅心欲摧。豺狼横九有,中原多奸回。战血生青草,白骨化尘灰。扞敌同所愿,阋墙倍可哀。我欲从生去,去之濠水畏。洪水摧濠梁,猛兽出林来。眇躬何足算,但忧万人灾。感之肠欲断,空殿独徘徊。
      姚先生的得意门生、著名红学家梁归智曾专门著文,赏析《过庄子庙》 :第二首表面超脱,其实所蕴含的内核却暗示着对现实人生社会刻骨铭心的体验;第三首直接切入了当时外寇入侵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严峻现实。其“至人惟寂寞,庄周独多情”数语尤可称融情、志、思、学、艺为一体的不朽名句。故姚先生的诗作一如其为人和为学,毫无雕章琢句恍惚幽渺“唯美”之敝。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年53岁的姚奠中先生被“红卫兵”揪出,指为“反动权威” 、“反革命” ,进行批斗,监督劳动。1968年,全国“清理阶级队伍”开始后,姚先生又被揪出游街,并关入“牛棚” ,监督劳动。就在姚先生被关进牛棚的那段时间,他剥鲁迅之诗《悼杨铨》 ,写下了一首流传甚广的《剥鲁迅诗》 :“纵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无端闭户听风雨,寥廓江天入梦思。 ”反映的仍然是身处逆境中信念的坚定和正直的操守。
      1978年4月22日,山西大学校党委在大会上宣布给姚奠中先生的冤案平反。他写下了《有感》 :“二十年来几是非,晦明风雨梦依稀。荆山献璞成和刖,鲁酒无醇致赵围。青眼时蒙多士睐,黄牛一任路人讥。天回地转开新史,铩羽苍鹰尚可飞。 ”姚先生在“文革”最困难时期,都没有动摇对国家、民族的信心,他今天终于看到了这一天,此时已65岁的姚先生从此要如铩羽苍鹰奋力高飞,在事业上大干一番。
      “时代不同了,古稀今不稀。犹当争岁月,寰海共朝晖。 ”这是姚先生70岁时所赋之诗。80岁时,他自述:“八十之年,忽焉已至。蓦然回首,恍若隔世。坎坷蹭蹬,曾无芥蒂。不见成功,忧思难已。寄情文史,余力游艺。聊以卒岁,忘年存义。 ” 90岁时,他感慨不已:“未能息以踵,九十不蕲期。德业愧前哲,尊闻行所知。 ” 95岁,他自励:“行年九十五,自儆怀卫武。以此树家风,可大更可久。 ”直到百岁,还是自励励人,正如他的《自警》所云:“识广胸怀阔,静观气自平。纷繁元历历,化育赞生生。 ”
      周汝昌先生在给姚先生的赠诗中赞誉其:“功深味厚中华境,学者诗人翰墨师。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评价姚先生的诗:“得唐宋之音,继遗山之韵。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霍松林感慨姚先生的诗:“诗风追八代,笔阵扫千军。 ”这都是对姚先生诗词的极好概括。
      爱国济世——从义为怀的百年人生
      1999年,姚奠中先生为杭州章太炎纪念馆题联:“为国为民九死一生终不悔,兴文兴教千秋功业赖薪传。 ”述尽章太炎先生生平志业,也照出姚奠中先生爱国济世、“从义为怀”之一生。
      上小学期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姚奠中先生竟敢砸烂寺庙中泥神,在乡村率先破除封建迷信。青年离家,走上求学救国之路。后来他还把房产、良田捐赠乡亲,并立字据为证。此举从未向人言及, 60年后,受赠者的后代才发现契约,专程来谢,先生却早已忘却此事。1931年,日寇在东北地区挑起“万宝山事件” 、“九一八事件” ,全国掀起反日浪潮,姚奠中作为运城菁华中学学生自治会负责人,愤然编写话剧《万宝山》 ,并参加演出。1934年,太原当局政府压制学生的抗日活动,他发起罢考罢学,从而被关押三个月,之后又被驱逐回乡。1940年,在大别山立煌师院,他反对省教育厅厅长无理干扰教学,将其从教室赶走。1943年,在安徽师专,为反对省政府主席侮辱教师,他带头罢课抗议、起草集体辞职书。1947年,在贵州师范学院,作为教授会负责人之一,他率领全校师生反对军统特务担任院长。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岁月里,因为他一直站在反专制、反压迫的一线,以致他在九年中,走了四个省区,换了七所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姚奠中先生以满腔豪情投入到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从贵州大学到山西大学,他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无论同事、学生,有困求助,总慷慨解囊。
      抗美援朝,他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积存,甚至包括刻有其夫妻姓名的结婚戒指。在“肃反” 、“反右” 、“文革”时期,姚奠中先生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很多人沉沦、消极,但他坦然自若,不怨天尤人,始终能保持乐观的态度,看得开,认为:“个人的许多磨难,只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就能看开了。我常常想历史上那些开国功臣,那些伟人,他们有那么大的贡献,常常受到种种劫难,有的人付出了生命。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受些磨难,不算啥。 ”多年以后,姚先生和学生聊起“文革”的遭遇时,仍然谈笑风生:“ ‘文革’中,我扫厕所扫得最干净,裱糊顶棚裱糊得最好,人不管干什么,都要认真踏实地把事情办好,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
      改革开放后,已近古稀之年的姚奠中先生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先后招收了研究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创办了古典文学研究所,为九三学社山西省的恢复和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兼任了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山西省政协第五、六届副主席,以民主人士身份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竭尽效力。
      2009年,他将价值数百万的150件书画捐献给了山西大学,还把自己现有的财产,如房产、图书等等,都做了献给社会的安排。2010年,他率先捐资100万,发起成立“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 ,用以奖掖后进,弘扬国学。2012年,姚奠中先生百年华诞,海内外各界人士发来书画贺作100余件,已100岁高龄的他亦书写100余件,逐一回复
      赠送作品,令海内学界、艺林深为感动。
      顾炎武有言:“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太炎先生继承了顾炎武的这种精神,在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走完了他的人生里程。姚奠中先生“从义为怀”的百年人生,正是顾炎武、章太炎精神一脉相承的体现。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最后的牵挂
      姚奠中先生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参加在台湾孙中山纪念馆举办的“登高望远——海峡两岸百岁书画大家姚奠中·张光宾作品展” 。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和章太炎先生共同奋斗,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00多年来,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在高举着这一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70多年前,章太炎先生如此教姚奠中先生;70年来,姚奠中先生也是如此率海内外万千弟子,念兹在兹,兴我中华。
      今天,中华民族在先辈们旗帜指引下,无数炎黄子孙奋斗百年,中华伟大之复兴已胜利在望,中国已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崛起于世界东方。然海峡两岸大陆、宝岛各据一方,华夏一统大业未完,中华万世太平之宏业路依然漫漫。
      姚奠中先生作为著名民主人士,几十年来,始终关注祖国统一大业,多次在政协会上商讨、献策。2013年10月,当中国书协、“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等单位拟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办“登高望远——海峡两岸百岁书画大家姚奠中·张光宾作品展”而征求他意见时,先生双手赞成,并难掩激动心情,认为个人展览事小,但活动意义重大。
      2013年11月11日,海峡两岸世纪文化老人姚奠中先生、张光宾先生作品展在台湾孙中山纪念馆开幕。马英九、连战、吴伯雄、蒋孝严等纷纷发贺信、贺作。姚奠中先生未能出席展览,但发来了长达十分钟的跨海视频讲话。
      姚奠中先生说:“中华文化从来以团结为主,这个传统从大禹治水时就开始形成了。那时候,九州不统一、不合作,水就治不好嘛。几千年历史里尽管有分裂、有变化,可是很快地都克服了,团结起来了,这不像西方国家,一个国家还要分成好多国家。我们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几个同就了不得。两岸这个提法也很好,两岸就是国内的两岸、一家的两岸,这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是民族团结的一个象征。近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虽然有些矛盾,有些分合,但从历史上来说,平常得很,不算什么,两岸归根还是合作起来。两岸的关系,现在处于一个新起点,我希望我们这个民族,进一步全面地团结。文化上先行,政治也将前行。 ”
      这个“讲话”把两岸关系放在五千年中华民族团结合作的大历史趋势中,指出中华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根本就在于团结、合作,而不是分裂。从大禹治水到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中华民族的团结坚如磐石,近百年的矛盾、分裂是暂时的,中华民族必然走到一起。这个“讲话”同时第一次对“两岸”这个词语进行新的解读,指出它是一家人的“两岸” 、一个民族的“两岸” 、一个国家的“两岸” 。
      姚奠中先生的讲话仿佛一位穿越五千年中华历史隧道的千年文化老人,站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巅峰上,语重心长地告知海峡两岸他的子孙们,我们都是一家人,这个家必然要走向团圆。姚先生的讲话同时也是对此次活动“登高望远”主题做的最好的诠释。“登高望远”者,按策划者思路,即是两位百岁老人无论自然年龄、还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高度均代表了两岸的高度,“登高望远”寓意两岸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姚先生的讲话确实让两岸同胞有如站在台北101大楼上,看到了这个民族的过去,也看到了未来。
      台湾99岁的张光宾先生是傅抱石、李可染弟子,是《富春山居图》真伪悬案的破译者,是台湾无可争议的书画泰斗。他亲自出席活动开幕式,在听了姚先生跨海讲话后,也即兴讲话:“两岸是一家人,在传承中华文化上、在学术研究上,大家要不分彼此、大胆讲话。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家要共同努力。 ”
      海峡两岸两位百岁文化大师的世纪相遇、世纪对话,是震撼海峡两岸社会各界的大事,是中华文化百年不遇的壮美奇观,是两岸同胞共同携手致力于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象征事件。
      姚奠中先生一生,继章氏太炎先生之真谛,承中华圣贤之绝学,怀开万世太平之理想,风雨百年,矢志前行,虽屡遭磨难,然素心不改,并在生命最后前夕牵系华夏一统之大业,可谓实现百年人生的大辉煌、大圆满。
      50年前,一位从秦晋大地走出的文化老人在孤岛上遥望海峡对岸,唱出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50年后,又一位从秦晋大地走出的文化老人在海峡这边遥望孤岛,久久凝望……
      天风浪浪,宝岛苍苍;海峡之上,大音永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05:19 , Processed in 0.1053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