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吃俭用只为完成妻子遗愿 八旬博导设百万奖助学基金
本报讯(晚报记者 叶向远)近日,由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首任院长、博士生导师姚惠源教授筹资设立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姚惠源、胡珏琴百万奖助学爱心基金”正式成立。姚惠源教授自己出资50万元,短短2个月左右,百万奖助学爱心基金就得到业内14所高校、10所研究院所慈善爱心人士以及12家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善助,目前已确认善助款额215万元,并仍有爱心人士不断加入,而这百万奖助学金的背后,是姚惠源和妻子胡珏琴令人动容的故事。
见到姚惠源教授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干练。谈到此次百万基金的创立,年已八旬的姚教授打开了话匣子。早年于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求学时,他就与夫人胡珏琴因同窗而相识,随后携手相伴数十年。此次百万助学金的建立,更是与胡珏琴的个人经历有着莫大的渊源:胡珏琴11岁时父亲早逝,留下无力工作的母亲和四个兄弟姐妹,一家人的生活因此陷入困境。而扶助一家人走出困境的,正是国家的奖助学金政策,胡珏琴在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和姚惠源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胡珏琴始终不忘国家对自己的资助与培养,萌发了设立奖助学金的想法。“珏琴和我数十年相濡以沫,她这么多年的想法我都知道。十几年省吃俭用攒下点钱,一心就是想着为那些和她有这一样经历的学生们做点什么。今年她身患疾病,临终嘱托我拿出一部分积蓄来设立一个奖助学金,帮助那些和她当年一样的困难学生”,姚教授表示,妻子的遗愿也得到了家人特别是孩子们的支持。姚教授拿出自己与夫人的积蓄50万元,为爱心基金注入了第一笔资金。
爱心基金的设立获得了广泛的响应,对此姚教授表示,献爱心做善事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此次各界的大力支持,说明我和夫人的一些想法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认可。荣誉也好,光辉也好,都是过眼云烟,能为后代、为社会、为国家留下点什么,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如果能因为我们的行为让一代一代的食品人把这份关怀和爱传递下去,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我和夫人的人生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据悉,该基金将保留本金,每年收益主要用来奖励和资助江南大学食品学科的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