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0|回复: 0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姚奠中先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12 14: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记姚奠中先生
    文/ 柳 杨

    (摘自《中华文化书报》)


      他是成就卓著的学者,曾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贯通文史哲各领域:他是尽诚竭节的社会活动家,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为国计民生建言献策;他是桃李满园的教育家,从教七十余年,培养出无数英才俊杰;他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优游于诗林艺苑,被誉为诗书画印“四绝”……
      他就是蜚声海内、年高德劭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山西大学教授姚奠中先生。
      平生文史余宏愿
      “黄河天险禹门渡,洪流出峡挟风雷”,这是先生笔下雄奇壮美的故乡胜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河孕育了他喷薄恣肆的才情。1913年农历5月,姚先生出生在山西稷山南阳村一户耕读之家。伯父是前清秀才,做过几十年塾师和小学校长,因此先生从小便在伯父着意引导与悉心培养下,广泛涉猎经史子集等文化典籍,上高中后更是博览群书,对诸如《四书》、《左传》等经典倒背如流、了然于胸,为日后走上学术之路奠定了深厚坚实的根基。  
      1935年秋,年方弱冠的姚先生负笈南下,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这是一所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学府,校长唐文治先生是理学大师,但办学却兼容并包、广纳贤能。经他多方延请,一批学界翘楚如陈衍、顾实、冯振、钱基博等都执教于此。在这些鸿儒名宿的指教之下,先生学业愈加精进。当时国专每年举行论文竞赛,经、史、子、集任选其一。先生素治诸子,于是被钱仲联先生指定作《拟庄子(秋水)篇》一题.结果在众多才子中脱颖而出,以98分高居榜首,受到唐文治先生大加赞许:“专心努力,可以追蹑子云”。也正是在国专,姚先生得悉国学大师章太炎在苏州创办国学讲习会。太炎先生一身兼革命、学术二任,被鲁迅赞为“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他渊博的学识、刚直的人格,早已令姚先生仰慕不已。于是毅然决定放弃国专学籍,转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并考取章太炎先生招收的唯一一届研究生,名列七人中的第四。就学章门,令年轻的姚先生眼界大开,受益匪浅。章先生授课,凡注疏已通者一概不讲,单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考辨,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太炎先生是余杭人,所说方言不好懂,那时的姚先生,常和同门学友到苏州怡园互对笔记、探讨心得,置身于江南园林亭台水榭间,无心的是风景,醉心的是学术。
      1936年,章太炎先生溘然辞世。在章师母的带领下,弟子们继承先生遗志,将国学讲习会继续办了下去。时隔半个世纪后,姚先生为“章太炎纪念馆”亲撰楹联:“为国为民九死一生终不悔,兴文兴教千秋绝业赖薪传。”这是对恩师道德文章的写照,也是姚先生终生不懈的追求,他不但传承了太炎先生的学术血脉,更发扬了太炎先生 实事求是的文化精神:章门求学期间.他就发表了《臧琳五帝本纪书说正》、《魏晋玄学与老庄》等论文;安徽任教时撰写的《屈原的有无问题》则以无可争议的论据,有力地驳斥了廖季平、胡适否定屈原存在的说法。其后所著《论治诸子》一文,针对胡适、冯友兰等人多以西方哲学的体系、概念和术语硬套中国学说的通病,指出他们往往取粗遗精,失掉诸子的真髓,提出了研究诸子学应有的基本态度和方法。50年代发表的《屈原其人其赋》,则对孙次舟、闻一多关于屈原是否“弄臣”或“奴隶”的问题、朱东润否定屈原作品权的问题,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姚先生坚持学术真理,不唯书、不唯上,更不阿时趋俗:20世纪50年代,“左”倾思潮泛滥,文化界对庄子多持贬抑态度,甚至认为是“可耻的寄生阶级的没落思想”。姚先生却发表《试谈作为文学家的庄子》,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庄子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认为庄子对现实的批判态度是“二千年中仅有的”,庄子的思想是“同情苦难的人民”的,《庄子》的艺术成就是“千古文学奇迹”;文革中,“四人帮”鼓吹儒法斗争,姚先生却坚持指出“儒法虽有斗争的一面,但也有相联系相一致的一面;反儒不一定是法,反法也不一定是儒”;“四人帮”宣扬王安石是法家,他却客观评论“王安石主观武断,搞宗派、用坏人”;1975年,全国掀起“批水浒、反投降”的狂飙,他却在批判组的报告会上作出与“时调”相抵牾的阐述论证……这些坦率深刻的真知灼见,在那个万马齐暗的年代是何其振聋发聩。
      2006年,《姚奠中讲习文集》出版,这部一百七十多万字的煌煌巨著,让人们再一次领略到了姚先生精深的见解、广博的学识。姚先生的著述,内容涉及经史子集诸方面,贯通中国文化五千年。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考据,更无堆文砌史的自矜,然而片言寸牍中所披露出的慧识,便足以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周汝昌先生称姚先生为当代“鸿儒”,可谓一语中的。
      “平生文史余宏愿”,在漫长而艰辛的学术道路上,先生从未停止过上下求索的步履,他的步履沉稳而有力,他的步履坚定而执著。在他一路播洒汗水的地方,早已是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丹青开境界 翰墨见性情
      治学、讲学之余,先生还优游于诗林艺苑,辑有《南国零稿》、《樗庐韵语》等诗集,并曾在北京、上海、太原、河南及美国旧金山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方家盛赞其诗、书、画、印为“四绝”。然则,先生却并不以诗人、书画家、篆刻家自居,而是将辞赋丹青视为治学之外的“余事”。但也正因如此,先生广博的学养、深厚的修为才会融注于诸般艺业之中,别开生面、卓然不群。
      他的诗作,雄浑刚健、风骨峻拔。先生自幼喜爱诗词。早在初中时就能作长篇歌行体,高中时的五言古诗便常见诸报端。其后更是诗名远播,广为传诵。他的诗歌摒弃风花雪月、贫贱困厄的柔糜之音。内容多为宣扬抗战救亡、悲悯民生疾苦、鞭挞社会丑恶、讴歌时代新貌等重要题材,可以说从独特的视角记述反映了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深具“以诗存史“的价值。“嘲月弄花何所施,不关民命不成词”,每每捧读先生的诗篇,总能感受到那字里行间所洋溢着的昂然正气,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他的书法,被尊为“三百年古典碑学的终结”,通体沉雄凝重、气势磅礴。先生初习赵孟頫,后改学颜,碑帖兼容,转益多师。经过几十年笔耕墨耘,他的书艺已臻于炉火纯青之境,熔铸出自己独到的特色:作书用笔纯以中锋逆入,涩进疾行,力透纸背,十分耐人寻味。先生曾作《论书绝句》评价傅山:“巧媚挑除始得真,苍松古柏肖为人’,所谓字如其人,他所言及的又岂止是书道之奥义7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张颔先生感言:“姚先生不抑人,不自炫,谆谆奖励后进,有长者风。所以能得到大家的尊敬。他的人品与书品两者相当,了无参差。”诚如斯言,先生的字,是其学识、节操、涵养、阅历的综合性的艺术外化,撇捺点划已不再是静止的线条,而化作了跃动的生命。
      他的绘画,清新淡雅、神韵盎然。在先生笔下,飞乌轻盈矫捷:雏鸡娇态可掬;春花明艳秀丽;修竹坚劲挺拔。而对“米家山水”先生更是独具匠心:当年游历杭州时,他在雨中由虎跑泉下山,见云雾缥缈、山树迷蒙,酷似米家笔墨,于是顿悟米氏师法造化之秘,作画愈发挥洒自如。几年前曾有人高价购得一件山水四条屏“古画”,后经鉴定是姚先生手笔,随即拿画上门请教。才得知此画乃先生二十三岁为族叔所作。睹画思旧,先生感慨良多,复跋记之,此事成为书画界一桩美谈。
      他的篆刻,取法汉印之高古,刀法凝练有力、布局中和浑穆、风格平实端庄,深契庄子“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之妙理。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任教于云南大学时,姚先生就曾继闻一多之后挂牌治印,求印者络绎不绝。观赏先生的作品,仿佛能听到其中运刀如风,铿锵作响的金石之声。他以石言志,以刀代笔,以线传情,以情动人,镌刻下方寸天地的万千气象,勾勒出传统艺术的意蕴悠长。
      一切精神文化都是需要物质载体的,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因此传统的中国文人,一方面从经史子集中寻求道的领悟;另一方面则通过琴棋书画陶冶性灵,达到完善人格与提升境界的目的。一如孔子所云: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姚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古风翩然的学者。他“依仁游艺蕴其中”,用如椽巨笔承托起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丹青开境界,翰墨见性情”,诗、书,画、印“四绝”中所折射出的,分明是先生文化人格的熠熠光辉。
      犹当争岁月,寰海共朝晖
      “犹当争岁月,寰海共朝晖”,这是当年姚先生为七十岁留影自题的诗句。而今又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年逾九十高龄的先生依然精神矍铄,孜孜不倦。他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充实而忙碌读书看报、参加会议、会客访谈、题字作画……每每有人劝他多休息,先生总是笑着回答“忙是好事,也是幸福。忙说明有多少事要你干,说明自己在社会上还有用……”
      辞别先生,已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将天际映照得绚烂多姿,使人不由吟咏起那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9 13:09 , Processed in 0.1016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