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5|回复: 0

编修实践窥管族谱体例(节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15 13: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修实践窥管族谱体例(节选)
    2014-06-13 10:41   来源: 华夏谱志

      在修谱热潮中,经常听到“合符族谱体例与不合符族谱体例”的评论。然这种评论,对一部著作而言,“合符体例”者,其书就可面世,反之就被打入冷宫,永世不得翻身。足见体例对一部著作的重要。为此,余常思索,倾心查考,刻意对族谱体例作认真探究和稽考,现从喻氏通谱编修实践,略陈族谱体例。
      要探讨族谱体例,得先弄清体例的內涵与实质。古人和前人对体例是有详尽的论述:第一,指著作的凡例和体裁,如《辞海》讲:体例实指“著作的体裁、凡例。《魏书 崔浩传》云:‘太祖诏尚书郎邓渊著《国记》十余卷,编年次事,体例未成’”。清代桐城史学家姚仲实在《史学研究法》一书中说:“史之为法大端有二:一曰体 (指体裁—引者):二曰例(指类例—引者)。必明乎体,乃能辨类,必审乎例,乃能属辞,二者如鸟有两翼,车有两轮,未可缺一也”。第二,指“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如《宋书 傅隆传》: “汉兴,始徵召故老,搜集残文,其体例纰缪,首尾脱落,难可详论。”清恽敬《答来卿书》:“而其用意用法之巧胜,有不可胜求者,略举数篇,以为体例。”王鹏运《疆邮词序》:“拙集既用《味梨集》体例,则《春明花事》诸词,其题目拟《金明池》下书《扇子湖荷花》,题序则另行低一格,而去其‘第一’、‘第二’等字,似较大方。第三,指“纲领制度和内容细则”。如《晋书 李重传》:“臣以革法创制,当先尽开塞利害之理,举而错之,使体例大通而无否滯,亦未易故也”。第四,指“陈规;惯例”。如宋苏轼《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云:“欲乞检会去年体例,更赐加数”,元马致远在《陈抟高卧 第三折》道:“无那舞蹈扬尘体例,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郭沫若在《今昔集 论儒家的发生》中讲:“正考父的《鼎铭》是法诫语,不合体例,不能认为它是真的”。如前所述,愚以为体例是该著作的作者,为达编写目的而制定的编写法则、编写纲领、编写手法,具体包含凡例、纲目、体裁为主的三方面内容,不仅如此,还应包括评论、注释、索引等,如是构成该著述的整体编写体式。也指古文的“起承转合”、公文的“等因奉此”、论文的“论点、论证、论据、结论”等形式。简言之,体例是指著作或文章的编写整体形式。
      就现实族谱而言,到目前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新体例,虽然旧族谱,浮光掠影提到欧苏谱式,然具体内容和形式仍然模糊。所以,现今所撰的新族谱,由于断限各别,区域各异,故在编纲立目上,没有考虑到该谱的整体性,不但随意性大,而且归类不科学,类目繁多,并且一姓的纵横历史不清,层次紊乱,即便读了谱,也是:“开卷了然,闭卷茫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9 15:45 , Processed in 0.0958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