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孙越
身患绝症时,他决定留下自己的眼角膜给他人到去希望。如今,家住滕州市荆善安居南区的姚军杰已经离世,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人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身患癌症,决定捐献眼角膜
6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荆善安居南区姚军杰生前的家,姚军杰的妻子赵敏向记者讲述了姚军杰生前捐献眼角膜的事迹。
姚军杰去世时才47岁,生前原是滕州市鲁南经编厂的一名普通职工,2005年企业破产下岗,一直在外打些零工养活家庭。赵敏身有残疾,一个月的收入不到600元。今年年初,姚军杰被查出患有癌症,在得知这个消息时,他并没有绝望,而是很释然地向妻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和你商量个事,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想捐出我的器官,给他人带来希望。”赵敏回忆起丈夫第一次提出捐献器官时的话语时泣不成声。“在听到他这个想法后,我就和家人商量,这些年我们家受到了街道以及社会的大量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很支持丈夫的决定。”赵敏说。
到了3月中旬,姚军杰的病情逐渐恶化,考虑到自己癌症的原因,原本打算捐献器官的想法只能搁浅,可新的想法又使这个坚强的汉子振作起来。“我现在身体也不行了,你还记得那年我受的伤吗!”当丈夫说的这里,作为妻子的赵敏立刻想到丈夫曾因事故短暂失明过,知道失明的痛苦,他是想把眼角膜捐给别人。赵敏懂得丈夫的心思,便对丈夫说:“军杰,我和咱姐都商量好了,不论你做出什么决定,咱们一大家子人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弥留之际,不忘叮嘱妻子完成遗愿
据赵敏回忆,5月23日下午4点,身患重病的姚军杰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在弥留之际,他还不时嘱咐妻子一定要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随后家属通过之前与滕州红十字会申请的捐献眼角膜协议,将姚军杰生前的遗愿转交给红十字会,希望能将他的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在赵敏向记者回忆丈夫生前往事的时候,她的女儿姚岚一边安抚着母亲,一边擦拭着泪水告诉记者:“自从爸爸走了以后,妈妈成天以泪洗面,总是感觉爸爸还在这里一样,妈妈把爸爸曾经用过的东西还是摆在原位,经常擦拭生怕沾上一点灰尘。”
“军杰在家中排行老五,我们家的情况是最困难的,都是靠家里以及街道、邻居的帮助我们才能走到今天,虽然我们家条件比不上他人,但军杰对我和女儿的照顾非常悉心,没让俺娘俩受过委屈。”心情平复后的赵女士向记者讲。女儿姚岚接着说:“在爸爸离世之前,他还将滕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号码放在床前,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打电话。现在,每当想起儿时爸爸给讲的一些关于人生的道理,我都很后悔自己当时没有仔细去听,真想爸爸现在还能在我身边多好,现在爸爸的眼角膜给他人带来了光明,我为我父亲感到骄傲。” 记者从滕州红十字会了解到,目前滕州市眼角膜捐献是6例,角膜登记的志愿者有14例,这说明许许多多向姚军杰一样有爱心的人士正在为社会传递着自己最后一份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