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5|回复: 0

[潮汕历史] 深浦桥史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6-29 11: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末五代以后,南来揭阳的中原人士日益增多,他们在这里传播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科技,促使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能力和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沿至两宋时揭阳地面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淳熙八年,大诗人杨万里经过这里时就盛赞揭阳“地如掌平树成行,野有邮亭浦有梁,昔日潮州底处所,如今风物胜南方”。揭东县桂岭镇东升村与月城镇双河村交界处的深浦桥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建造的。

      旧版《潮州府志》载:“深浦桥,距县治三十里。磐溪都。昔五洞。长九丈,广五丈,宋元祐七年乡民姚子信建……”宋元祐七年为公元1092年,再校诸史籍可知该桥还是今揭东县境三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而九百多年前姚子信能倡众建桥,可知当时这里的民众不但拥有相当的经济基础,还已有着乐善从善的好风尚了。

      古桥地处蓝霖二都孔道,有官路经过,过客“肩摩趾错”,流量极大,谁都知揭阳城西有座深浦桥。估计这也是现存几部《潮州府志》和《揭阳县志》都保留它的相关记载原因。然而,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劣绅却看到有利可图,便无视公众利益,勾结官府将桥拆去,另置私渡,“日靡钱千计”,自此“端悍难渡,时有覆溺”。此后民间虽有多次将桥重建的倡议,但总因为受到阻挠而搁置。

      直到明万历三十年,江苏吴县名进士汪起凤来任揭阳令时才顺应民众的诉求,捐出俸银,协助乡善将桥重建。潮阳周光鎬在《汪侯庙记》中就用了相当的篇幅来介绍汪知县的这桩德政,并说“工毕,出其涂者,讴颂歌舞,无不指磐水为砚山”。

      明末清初,揭地狼烟四起,战事频繁,又是刘公显起义,又是郑成功莅揭,又是清兵南下,战乱中深浦桥再次交上歹运,很快被人为拆毁了。因为好久都没能重建,乾隆四十三年刘业勤在编《揭阳县志》时就无不遗憾地写上它已“久废”了。这时候在原桥的东南面创建的乡里也被人叫成渡头围了。

      时间过得很慢很慢,在无奈中来到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深浦桥终于再获重生。这一年,古沟乡绅张加禄自捐500光洋为基金倡议集资重建深浦桥,这一倡议得到了热烈的响应。据说当年为集资摆在渡口的两个万善桶曾多次被塞满,而自发前来参加建桥的义工更是踊跃,连丰顺县埔仔寨都有人来参加。五年后工程完成,桥长54米,宽2米,十墩九孔,石板面,钢筋栏杆。

      民国时期深浦桥也有两次大规模的修建。先是1942年冬,因为桥沿钢筋栏杆被歹徒窃去,围头村恩德善堂陈雄清先生主持募捐修复,得西头村梁碧雄先生的大力捐助,将桥栏改用砖块砌成。再是1945年12月22日国民党抗日自卫队姚自敬部进驻深浦桥头,吊板断桥,以阻敌抗战,抗战胜利后由当地乡政修复。

      1984年春,桂岭镇委提请上级人民政府拨款4万元,用两个月的时间将深浦桥进行扩建。这一次扩建的经过《桂岭区志》已备极详载,且去今未远,不复赘述。

      近时风传为改善地方交通环境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人民政府和地方贤达都有重新扩建深浦桥的意愿。这座屡度兴废,历尽沧桑的古桥即将得以大放异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2-17 13:06 , Processed in 0.1029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