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7月份“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候选人正式确定,阜宁县“最美城管”姚士群正式入选为“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好人候选人,他闯火海、趟淤泥智救三位老人的感人事迹,在中国文明网上展示。姚士群是阜宁县第四位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候选人。
姚士群今年34岁,自2011年底退伍返乡后,一直受聘于阜宁县金沙湖管委会城管执法大队,是一名城管队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姚士群用自己的行动,展现出“最美城管”的风采。闯火海勇救两位八旬老人
5月31日,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上午10:50,姚士群在执行巡查金沙湖区域秸秆禁烧情况时,突然发现沙岗居委会方向冒起一团浓烟:一定是哪家农户烧秸秆了!当他驾驶摩托车迅速赶到起烟地点时才发现,原来并不是烧秸秆惹祸,而是一户民宅失火了。
失火现场一片混乱,3间瓦房已是一片火海,火苗一个劲儿往上蹿,热浪滚滚,烟味呛人,近处还能闻到泄漏的液化气味道。门前聚集了不少束手无策的村民。看着大火,加上漏气的液化气罐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大家纷纷议论:屋内的两位老人可能没命了。
屋内有人?当过兵的姚士群二话没说,拿起门前水池旁的长柄水舀,舀起水缸里的水向屋内一阵猛泼,不少群众也跟着拿起脸盆等工具一起灭火。等火势稍小后,姚士群用力将关着的铁纱门踹开,又拿起一旁的小木凳砸碎两侧窗户的玻璃,保持屋内通风,随后便冲进火海。看到两只随时有可能爆炸的液化气罐就在靠近门口的一侧,他一边用水将罐体浇湿降温,一边将气罐的闸阀关闭,然后徒手将两只气罐拖出屋外,避免了液化气罐爆炸。
屋里人还没救出来!姚士群隐约看到有人在方桌旁。此时,熊熊烈火已烧塌了屋内吊顶,烧着的房梁不知道何时会砸下来。救人要紧,顾不上个人安危,姚士群第二次冲进大火中。
这时,电工薛友禄在切断电源后赶到现场,老人的儿子王金华也赶来了,他们跟着姚士群冲进了门。三人找到了被火烧伤晕倒的老人廖立云,并将其抬出了屋。接着,在大家的帮助下,困在东房间的80岁老人王开业也被救出。
据了解,当天中午,81岁的廖立云老太太在做饭时,感觉液化气快用完了,让老伴王开业更换气瓶。王开业在没有熄灭明火的情况下换气瓶,导致气体泄漏引发火灾。幸亏姚士群及时赶到,机智地将老人救出,避免了周边乡邻30多户民宅被殃及。
救出两位老人后,姚士群用餐巾纸擦了擦被玻璃划伤正在流血的右小腿,驾着摩托车悄然离去。党课路上智救跌入深渠老翁
其实,对姚士群而言,像这样不顾自己安危,勇救他人的见义勇为之举并非偶然,就在10多天前,姚士群还一声不吭地救过一位落水智障老人。
5月20日上午7:30,姚士群在去金沙湖营港居委会参加党员活动日的路上,发现一位老人不慎滑到路边的水渠中,当时水渠内淤泥较多,加上水深近2米,老人正在淤泥中挣扎。姚士群见状立即停下摩托车,顾不上脱下衣服便跳入渠中救人。
由于渠内淤泥较深,给施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老人的脖颈已被淤泥淹没,随时会有陷入淤泥中的危险,命悬一线,情况十分危急。姚士群深知自己一人无法将老人拉出淤泥,他一边迅速趟进淤泥中,向老人靠拢,奋力托住老人头部,不让其继续下沉;一边高喊其他路人一起营救。在他和路人的共同努力下,终将老人拖出淤泥,抱到了路上。上了岸的姚士群本想用摩托车将老人送至亲戚家,但因老人落水时间较长,已无法坐车,姚士群请路人照顾好老人,一身泥水的他开车赶到老人的亲戚家中,把老人的亲戚接来,帮助老人更换了衣服,让其将老人带回家中。救人后的姚士群只简单清洗了一下,便选择了悄然离开。老人的亲戚还没有来得及问他的名字,姚士群径直开车赶去上党课了。事后被救者的家人找到了金沙湖管委会,姚士群智救落水老人的事迹才为人们所知,但姚士群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那是偶尔遇上了,别人有难就搭把手,没有什么。”
平时生活中热心助人是常事
“别人有困难时搭把手。”姚士群的话再朴实不过了,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党员和退伍军人,做了一件又一件温暖人心的小事,让人动容。 在部队时,姚士群是一名好战士。就在退伍前一年,他还资助过淮安市60多岁的居民郎永宁。2011年底,姚士群退伍返乡,在城管岗位上,他是一名好城管。东园居委会黄吉朗家的三间住房建于解放前,严重倾斜,随时都有倒塌可能,住在里边很危险。按相关规定,准拆不准新建,需到住宅集中规划区购商品房,但该户经济条件很差,拆了房就没房住,还得花钱租房。姚士群得知情况后,特事特办,相约大队领导专程前去实地观察,同意该户拆旧建新,黄吉朗高兴不已,逢人就说,小姚他们人性化执法,解决了自己的大难题。在社会生活中,姚士群同样是一名好青年。有一次,他在巡逻时,发现一位60多岁的农妇迷了路,正坐在路边哭泣。他主动上前帮她回忆回家的路径,并按照老人说的送她回家。尽管三次走错了路,最终还是把老人送回了家中。去年春节时,邻居裴老爹无法将100多斤的大米搬上楼,下班回家的姚士群见此情况,什么也没有说扛起口袋上了3楼。同伴们都知道,姚士群经常利用上下班时间,遇到路上走累了或者迷路的老人,就用自己的代步工具摩托车送上一程,先后至少送了18名徒步行走的老人。提起十天内两次智救三位老人一事,姚士群十分淡然:“当时什么也没想,也来不及想。只是觉得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党员,在危急的时候就应该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