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姚培华正在新庄商贸街上清扫街面。 记者 李晓岩 摄 每天凌晨3点起,天还没亮,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之时,崖头街道得润社区53岁的保洁员姚培华就戴上带灯帽子,在市区新庄商贸街上开始打扫街面卫生了。
新庄商贸街长约500米,宽约5米,因清扫工作量大,姚培华上岗3个月的时间里,光扫帚就换了3把。虽然工作累点,姚培华却坚定地认为:“只要环境好了,我就开心了。”
不到凌晨3点就出门扫街
10日8时许,记者来到市区新庄商贸街,穿着黄色保洁员工作服的姚培华已经开始了一天当中的第二次大清扫工作。一把扫帚、一把铁锨、一把笤帚、一辆小推车,这就是姚培华每天工作用的工具。清扫街面时,姚培华总是先用大扫帚将街面上的尘土、杂物等归集到一处,再用笤帚扫成堆,最后用铁锨配合着笤帚将垃圾铲起,送到手推车里。早晨,虽然气温还不算太高,但清扫了10来分钟后,姚培华的额角就开始淌下了汗水,额头已布满了细小的汗珠。
“这会儿垃圾少,好扫。今天凌晨2点多我就起床,已经扫了一遍。”姚培华的话让记者有点吃惊,毕竟,大多数保洁员都是凌晨4点左右开始工作的。“4点出门就有点晚了,因为5点多的时候就要扫完一遍,然后回去给我家老头子做饭呢。”姚培华说,每天2点40分左右,她就收拾妥当出门了,她家住的地方离卫生区不到5分钟的路程,也就是说,不到凌晨3点,她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长约500米,宽约5米的卫生区一般要花2个多小时的时间清扫。
“凌晨3点天还没亮呢,您是怎么清扫路面的?”记者不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姚培华微微一笑,原来,她特意到商场买了一顶充电式的带灯帽子,每天,她就靠这个帽子在天未亮时照亮自己的清扫之路。
上岗3个月换了3次扫帚
在姚培华清扫街面的时候,记者发现,她使用的扫帚看起来比较新,而铁锨看起来却比较旧。“这个扫帚是我前几天刚去社区居委会领的新扫帚。说起来怪不好意思的,我上岗3个月,已经换了3次扫帚,之前的扫帚都被用得光秃秃的了。”姚培华解释说,新庄商贸街两侧全是门市房,来往的人也多,产生的垃圾自然要比住宅小区等地方多,这条街的卫生难收拾是周边居民众所周知的。今年4月9日,原本负责这里的保洁员辞职不干了,53岁的她在家闲着没事,就把这活接过来了。那时,扫帚和铁锨都比较新,小推车也没有现在的大。担任保洁员后,姚培华每天至少要从头到尾全面性地清扫街面两次,凌晨扫一次,下午3点再扫一次。期间,如果姚培华发现街面上垃圾比较多,她就会再局部性地扫几遍,工作量是社区其他保洁员的两三倍。为此,上岗3个月,她使用的扫帚也换了3把。因为垃圾量大,姚培华还特别向社区居委会申请换了一个容量比原先的大了一倍的小推车。
“如果单纯是生活垃圾还好清扫,就怕有些退租的人把不要的旧物品都扔在门市房门口。”姚培华说,今年端午节前后,有一家门市房的租客退租,旧被褥、旧衣服、旧生活用品等全被扔在了街边。赶巧的是,天刚下过雨,好几床旧被褥都浸透了水,姚培华拖了好几次,也没能把它们都拖上小推车。那时,天刚蒙蒙亮,路上还不见行人,愁得快哭了的姚培华只得给还在家睡觉的丈夫打电话,让他过来帮忙。两人前前后后收拾了5车垃圾,才将门市房门口打扫干净。
环境好了就有成就感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每扫个10多分钟后,姚培华就会甩一甩左胳膊。姚培华说,这是她担任保洁员以后才有的习惯性动作,因为左胳膊肘会因使用扫帚而有些疼痛。“工作算不上很累,但我一直认为,不干则已,既然干了,就宁可让身子吃点苦,也不让脸面上遭罪。环境好了,我也会有成就感。”对于这份保洁员的工作,姚培华一直尽心尽力,就怕让别人说一句不是。她的兢兢业业也换来了社区工作人员和新庄商贸街附近居民的一致认可。
“这一片的卫生情况我们很了解。姚培华上岗后,从来没向居委会抱怨过一句,也很少跟我们提啥要求。有什么困难,都是她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都是事后才知道。”得润社区居委会书记董建刚说,现在,他经常听见居民反映,新庄商贸街的街面上几乎看不到垃圾。在新庄商贸街做窗帘生意的王女士说,不仅街面干净了,他们放在门市房门口的垃圾桶也都有人负责收拾,这让他们感觉很贴心。(记者 李晓岩 通讯员 董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