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4-7-17 08:38 编辑
战场风雨“把脉人” ——记东海舰队某水文气象中心数据库室主任姚晓飞 ■贾 磊 刘砚芳 禹 威
观天象,知风雨。在东海舰队,某水文气象中心数据库室主任姚晓飞以气象预报观得清、测得准闻名。 6月下旬的一个夜晚,海风轻拂,弯月当空。群山环抱的某锚地,一场红蓝对抗演习即将打破海面的静寂。突然,在锚地待命的红方指挥员接到气象员报告:“明日演习海域海面有大风,伴有中到大雨,能见度较低,建议改变打击方式。”该报告是姚晓飞依据自己研发的“气象预报评分系统”,对演练海域气象水文情况经过谨慎分析得出的结论。 尽管此时月明风清,指挥员还是及时将编队进攻方案作了相应调整。第二天上午,演练海域果然是风雨大作,巨浪滔天。见此情景,知道内情的参演官兵暗自对姚晓飞竖起了大拇指。 自2003年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以来,姚晓飞每天与日月星辰相伴,从潮涨潮落中探寻风云变幻的蛛丝马迹。他撰写专业论文30余篇,编写程序80多个,开发软件20多套,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气象预报骨干。2010年,姚晓飞研发的“某航保综合信息系统”得到海军和舰队领导的高度评价,填补了沿海航保资料的空白,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去年3月,姚晓飞受命研发“某气象预报评分系统”。短短一年时间,该系统就成功问世。为了尽快装备部队,他带领预报员每天加班加点,吃住在办公室。在最后的试用阶段,他连续几天几夜都没合眼。这套系统使气象预报结果更加精细、更有针对性,为指挥员实时决策和舰艇部队日常训练与作战行动提供了依据,实现了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当身边战友在专业上遇到困难,姚晓飞都主动帮助出思路、讲原理、说重点,直到大家明白为止,他还尽量让一些年轻官兵执行重大任务,给大家压担子,在任务中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为了培养更多的气象预报人才,姚晓飞根据自己读研时留下来的资料,拟定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培训计划,对刚分配下来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传帮带,让他们尽快适应部队作战训练的快节奏。近年来,经他帮带的6名研究生全部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他们的研究论文在《大气科学》《海洋与测绘》《军事海洋战略与发展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贾磊 刘砚芳 禹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