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2|回复: 0

宋末常州人民的抗元斗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7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7-30 1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末常州人民的抗元斗争
    2007-5-07 00:00  来源 战略网

                         山河千里在,    烟火一家无。
          壮哉雎阳守,   冤哉马邑屠。
          苍天如可问,   赤子果何辜。
          唇齿提封旧,   抚膺三叹吁。

        这是宋末抗元英雄文天祥在一二七六年被俘后被押北上,路经常州时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因英勇抗击元军而惨遭屠城的常州的悲愤心情。
        宋末,常州人民抗击元军二十余万,时间长达半年,在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元丞相伯颜在破城后大肆屠城,妇婴老弱也惨遭杀害,相传只有七个人躲在桥下才未遭毒手。现在常州有一条小巷,叫古村,旧称十八家村,据传就是元兵屠城后幸存者居住的地方。


                                  兵临城下
        十三世纪居住在我国北方境内的蒙古兴起,蒙古贵族利用体格健壮、擅长骑射、能够忍饥渴寒暑的牧民,学习了中原和西域的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东征西讨,席卷了大半个亚洲,兵锋深入欧洲腹地。当时,偏安江南的南宋小朝廷正是“危亡之祸,近在旦夕”。但是,腐朽的南宋王朝在杀害抗金英雄岳飞对金称臣后,更是逍遥自得,在临安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日子。当时有人在杭州的旅邸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南宋小朝廷偏安一方,纵情享乐,把恢复中原的大事丢在一边的情景。把持朝政的宰相贾似享乐,官鬻爵污腐化,他把在西湖建造了豪华的“半闲堂”和储藏进献珠宝的“多宝阁”,整天和妾妓游戏取乐,他是宁可和爱妾蹲在地上斗蟋蟀,却懒得管政事的,故时人言:“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朝廷派他到湖南前线增援,他不敢和元兵作战。贵族官僚侈靡挥霍,纵情声色,根本不顾国家存亡和人民的死活,就连当时南宋首府临安也“饥者夺食于路,市中杀人以卖”,“日未晡,路无行人”。当时常州人民的生活也极悲惨,正是“民饥欲死”。南宋统治集团为宋朝的灭亡准备了条件,宋朝的覆亡,不可免了。
        一二七四年元军向南宋发动最后一击,铁骑一动,南宋朝廷便惊惶失措、束手无策。
        元兵攻下襄樊,他两道进军:伯颜、阿术一路,由襄阳入汉水过长江,进逼临安;一路由合答等率领,自东道取扬州。元兵一路直下,势如破竹南宋守将望风而降,临到末日的南宋朝廷,犹如惊弓之鸟,从“蟋蟀宰相”贾似道被杀后掌握朝廷大权的陈宜中到抗元名将张世杰,他们只是消极防御,从镇江焦山之役到福建海上的最后一战,他们一而再地把大船连在一起,“以示必死”,结果焦山遭到火攻,几乎全军覆沿没;福建海战,初战获捷,却因船缚在一起不能进攻,最后元兵主力一到,宋海师又全军覆没,陆秀夫抱着九岁的皇帝昺投海死了。他们“畏缩犹豫,策会集议不行”,指挥混乱,使“张世杰步兵而用于水,刘师勇水兵而用于步。”当时朝廷只有文天祥,主张积极抗战,可是,他主张并没有为朝廷采用。南宋朝廷不可能依靠人民抗击元兵,人民却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保卫他们的家园了。
        一二七五年二月,元兵自西而东,伯颜分三路:一路沿江入海取嘉兴府华亭;一路攻打独松关;一路直逼常州城下。常州知州赵汝鉴也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一溜烟逃了,安抚戴之泰勾结屡试不中流落常州的失意秀才王良臣和钱■,开门揖贼,卖国求荣,投降了元兵,元兵入城后姦淫掳掠,掠人户为奴,元兵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仇恨,当时正因母丧在家的姚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从宜兴乘船到了无锡,与志同道拿来陈昭商讨收复常州大计。
        姚听少年求学时关心国家大事,青年时豪放不羁,以任侠有名,喜读兵书、剑术、刀枪、骑射无不娴熟,为了探求知识,他顿改旧习刻苦读书,平时虚心好学,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沉勇谋略,胸怀大志。咸淳年间考取进士,任福建泉州司理。元兵占领常州时,他正因母丧归居宜兴,得到这个消息,他立刻赶到无锡,与陈昭商讨收复常州的大计。陈昭,年轻时工词赋,后“久任边。知兵。”当时也因母丧归居无锡。姚的到来,有人劝陈昭以母丧为辞推却,他慨然说:“国家沦没,我怎能坐视不管,与其偷全而生,宁可为国而死。”于是与姚 墨衰而出,分头在常州四乡奔波,号召人民保卫家园参加义军,不久就组织了二万多人参加义军。他们又派王通去和张世杰联络,约定联合攻城。这时,焦山败后的张世杰守正退在江阴,得到这个消息,立即派了都统刘师勇率军来援。宋军与义军配合夜袭常州,两军内外夹攻,元兵还在梦中,就成了刀下之鬼,叛贼戴之泰被活捉,王良臣溜了。接着一鼓作气,又攻下常州西面屏障吕城,并派张彦守御。常州收复的消息传到临安,南宋朝廷下诏,授姚听为常州知州,陈昭为通判,又派副统制王安节带兵到常州协助守。这时常州成了敌抗第一线,敌人的狂暴进攻随时可能发动,残酷的战斗随时可能发生。
         “烈火识真金,岁寒知劲松。”
        晋陵士人胡应炎挑选了三千壮士进城御敌,行前向他父兄诀别说:“战斗即将开始,这正是为国报效的机会,我不能再回来尽守家的义务了。”他的父兄慨然回答:“为国报效,父子兄弟一样,岂能临难逃命?”于是父子一起率领义兵,进城参加抗元斗争的行列,应炎起署节度通判,沉毅而有谋略的包圭,也应姚 之邀担任武进知县。护国寺“身皈释梵,志遂忠贞”的万安和莫谦之长老,相传曾组织并率领五百个和尚兵,高举“降魔”义旗,参加抗元义兵队伍,万安临行作诗:“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以示抗元到底的决心。当时元兵是异常“尊敬”佛教的,“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而自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后,“欲因其俗,以柔其人”,就更加推崇佛教来,甚至定了凡殴打和尚者要截其手,凡骂和尚者要断其舌的法律。因此,一旦当和尚也毅然舍身取义,参加抗元斗争行列时,人们的激昂情绪真可冲贯云霄了。
        正是民族危亡之际,正是仁人志士为民报效之时,他们一面加紧进行作战训练,修缮破蔽的城墙,建树栅寨;一面收集粮食,以备久守之计,陈昭等将自已家中的粮食、布匹和甜酒送到城里。常州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众志成城
        常州得而复失的消息传到元兵统帅伯颜那里,伯颜立即派元帅唆都带兵来攻,镇守吕城的宋将张彦,在作战时马陷泥中,被俘投敌,引元兵包围常州。吕城失守,常州势孤,但守城义兵并不气馁,王安节、胡就炎经常带领义兵出敌不意进行出击。相持四个月,元兵受到很大伤亡,却前进不得半步。 伯颜东下以来,一路上,守将望风而降,鲁港一战,宋水陆主力瓦解,元兵乘胜南侵,镇江、宁国、隆兴、江阴等地守将相继投降,元军兵锋直指临安。出乎意料,常州竟“降而复叛”,浙东一些降元州城也跟着反元,与张世杰会合。
        常州虽无要塞险隘,它却是平江的屏障,那里是以坚决抗元而名闻全国的文天祥的大本营;它的东南又是南宋的首府临安——这正是伯颜最终战斗目标,常州就象一根鱼刺,卡在伯颜的喉咙口。伯颜只得调集各路元兵,亲自来攻了。姚听见元兵援兵日增,战斗日烈,城卑兵薄,决定派自己的儿子姚让和义民周繐、周绮和五■兄弟突围去平江府请求援兵。


                                      虞桥的周繐
        周绮和五■兄弟,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英雄。《武阳志余》根据周氏旧谱的记述,说周氏兄弟,年轻时就胸怀大志,他们眼看南宋朝廷的腐败,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十分愤慨,仰天叹道:“宋高宗有岳飞、韩世忠、刘光世这样的名将,终因奸臣当而未能复恢复中原故土,真叫天下壮士悲愤。”他们一心报国,把自己的名字都有改成思韩、思岳,天天披甲练武,扎了草人,标上元兵的标志,刺杀解恨,就是在睡梦中也常常大呼:“杀贼!杀贼!”元兵渡江的消息传到虞桥,他兄弟俩头发难,组织义军。


                                   虞桥、五牧之战
        文天祥得到常州被围告急的消息后,一面整顿兵马,做御敌准备,常州有失,平江便是前敌了;一面派尹玉、麻士龙各率赣军三千,并派朱华率广军二千,配合朝廷派来的张全统领二千淮军,一同前来常州救援。这支援军在常州城东的陈墅,与元兵遭遇,麻士龙一马当先,活捉元将胡里喝,周 的家丁丁连捷也活捉了元将火麻也赤。伯颜得此消息,马上派王良臣来招降,姚让将王良臣放在锅里,活活烹死了,叛徒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伯颜得到王良臣被烹的消息大怒,立即亲率精锐来战,沿途烧毁房屋、庄稼,断绝援军粮源。
    援军由麻士龙和张全设伏虞桥,麻士龙亲自率军掘堑濠、筑土城,与元兵激战多日,而胆小如鼠的张全竟不战而退回五牧,麻士龙终因寡不敌众,英勇战死。今在虞桥东,当年古战场遗迹尚依稀可认。虞桥东南半里有青龙冈、土龙冈和黄龙冈,连绵半里,上下均熟土,岗前有东井潭、西井潭,此即当年所筑的土城和堑壕,土城西二百公尺有一大土墩,叫郭城墩,上面有望敌楼,此即当年麻士龙指挥作战的中军帐。郭城墩原叫“骨成堆”援军英勇战死后,附近人民拾麻士龙和死难将士的遗骨葬于此。人民还在虞桥边造了尹麻两将军庙,祭祀殉难将士。清兵入关后,害怕人民反清,改“骨成堆”为郭城墩,又把风马牛不相及的明末一个名叫杨一的孝子塞进祠里,改祠名为忠孝祠。
        在虞桥战败后,援军又与元兵在五牧展开激战,这时援军军粮已告馨尽,只得忍饥背水与敌死战,元兵首先进攻朱华的广军,双方自早晨激战到中午,胜负未决,到了晚上,被元兵迂回过来,团团包围,尹玉率赣军力战,杀敌千余。而心怀叵测的张全,在战前不准朱华掘沟堑设鹿角,现在又隔着一条河,“不发一矢。不助一饷”,袖手旁观。尹玉孤军无援战败了,宋军渡水挽张全的军船,张全却令诸军斩断挽船者的手指,因而溺死了不少人。
        当年连运河,想见血如汤”,尹玉收集残军五百人,继续与元兵死战,以寡敌众,支持到晚上,张全和曾玉乘夜逃走,只剩下尹玉率残军与元兵死战一夜,杀元兵“人马委积田间”,五百宋兵除四人脱险外,其余全部战死,没有一人投降,尹玉亲手杀敌数十人,浑身上下中了许多箭,“箭集胄如猬毛,甲裳尽赤”,他还生龙活虎地浴血苦斗,元兵不敢近他,最后把四根长枪架住他的头颈,用棍击死了,与尹玉同时战死的还有虞桥的周氏兄弟。现在人们还把尹玉当年血战的地方叫“双忠墩”,又叫“饿死岸头”,并在附近建二忠祠,以祀忠魂,尹麻两将军英勇抗敌的故事至今地人民中间流传着。
        虞桥、五牧这一次增援常州的战斗,尹麻两将军、周 、周绮和五 兄弟率领的援军,显示了无比英雄气慨,文天祥估计当时的形势,如果张全全力夹攻,援军很可能得胜,可是他畏缩不前,误了大事。事后,文天祥打算把张全斩首,以明军法,因为张全不是本部将官,不得不向朝廷请示,结果朝廷又姑息了事,及到余杭文天祥只得斩了和张全一起逃走的副将曾玉。文天祥为了这事,十分感慨,写下了《吊五牧》诗,表示他悲愤,诗云:“首赴勤王役,功成事则天。富平名委地,好水泪成川。我作招魂想,谁为淹骼缘。中兴须再举,寄与慰重泉。”以后,文天祥虽想再派援军,但道路已被元兵堵住了。


                                   纸城铁人
        五牧之战援军失败后,常州成了孤城,外无援兵,内无粮食。这座四十里方圆的古城,自从九三六年吴杨溥为割据一方而建修城墙以来,已近三百五十年了,绍兴四年(公元二三四年)重修以后,至今也已一百四十多年了,城墙破蔽不堪,“大而难守”,“屡破于敌”,“常之为城至孤危特甚”,虽然守城义兵临时树栅修墙,也只能勉糊其事而已,连伯颜也称它是座“纸城 ’。城里,虽然战前收集了一些粮食,但是,本来在南宋王朝残酷掠夺下已十分贫困的常州人民,经过四个月围困,粮食已快吃光了,他们除了手中的长茅、大刀、木棍和石块之类武器外,几乎一无所有的,南宋统治者在江南的横征暴敛,在史书中事有可证。但是,正是这群“宁就屠戮而不愿甘为臣仆”的人民,手操原始的武器,坚持与元兵浴血奋战。伯颜派人射书入城劝降,书上写着:“勿以已降复叛为疑,勿以拒敌我师为惧。”守城将士不予理采,伯颜又派降将张彦来城下劝降,刘师勇指着张彦痛骂:“你受国家厚禄不思图报,还有脸来见我们。”张彦遭骂,羞愧而回。伯颜贼心不死,再派叛将吕文焕来城下劝降,吕文焕是坚守南宋北方重镇襄阳城达五年,最后在援尽的情况下投降的,况且他又是南宋的有名大将。但是,当吕文焕到城下劝降时,城上守军认出了这个叛贼,用伏箭射伤了这个可耻的说客。城中“自吏士至于民,无一人言降者”。伯颜总以为城中粮绝,但姚 却叫守城义兵用纸剪成饼样,端着盆子在城墙上吃着,更气得伯颜七窍生烟。已经是十月的深秋了,伯颜百计施尽,却是无法,只得加紧攻城。元兵攻城日急,义兵守城志也更坚,在激战的日日夜夜,守城将士忍饥苦战着。我们从双方兵力的对比,可以略见当时战斗的激烈和艰苦,据《元史》列传统计,进攻常州的元将,除统帅左丞相伯颜外,有“才略过人”的中书右丞相阿塔海和惯于征战的“权枢密院事”的怀都;有都元帅张拔都和“善骑射”的昭勇大将军塔出;有进攻樊城以勇猛出名的宣武将军高闹儿和“刚勇有志”的武节将军四家奴;有“勇冠三军”的武义将军完者拔都和“为人骁勇”。进攻樊城“勇敢出诸军右”的完者都;有大败宋大将夏贵的昭武大将军帖木儿不花和总督的李庭;有在焦山战斗中“冒流矢沿流麈战八十里,身被数伤,裹伤殊死战”的昭勇大将军忽刺出和宣武将军八十八;有进攻樊城的监军、定远大将军谒只里和元世祖尝识的管军总把百家奴;提升为炮水手元帅的张君佐和“久居宋,险固备知”的襄樊镇抚沙全,有武略将军石祖兴和屡有战功的忙兀台,还有叛将吕文焕,现在是元兵南下的先锋。据常州地方志记载,还有元建康镇抚唆都和降元的宋殿前指挥范文虎,也参加进攻常州的战斗。围攻的兵力有多少,有说“当时压境兵百万”,当然言过其实。据武阳志余记载攻城元兵二十万以上,确有黑云压城之势。城里二万多没有作战经验的义兵和数千宋兵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毫不怯懦,双方激战了五十多天,时间已到十一月,刘师勇等裹伤死守,在战斗激烈时,刘师勇高呼:“吾城即破,金山长矣。”激励义兵,即使常州城破,祖国的山河长在!伯颜听了以为是谶语,立即派人火速去金山寺和尚那里问计,金山寺长那来锦囊妙计,就胡编一套鬼话说,常州城形状象乌龟,只要猛击他的尾巴,四只脚就露出来了。伯颜无法,只得加紧攻城,强迫城外百姓运泥土,连人带土堆成攻城土垒,又“杀民煎膏取油作炮”,叫人油炮以焚烧城上栅寨,又令士卒用牛马皮遮箭矢和石块,拼命攻城,伯颜亲率军急攻北城,义军奋力击退元军进攻,伯颜攻南门,强迫投降的宋军打头阵,把中军帐的赤旗插到城头上,元兵以为伯颜已登城了,狂嚎:“丞相登城矣。”拼命向上攻,这时城南的守将张超擅离战斗岗位到庙里去求神,守兵无人指挥作战,城门遂攻破,首先得到南门被攻破消息的万安、莫谦之,立即率领五百和尚兵,高举“降魔”大旗,身披袈裟,手操禅仗,一路杀奔南门而来,迷信喇嘛的元兵,一时被杀得目瞪口呆,还以为是天兵天将从天而降,高叫:“神将助宋军。”伯颜不信,亲率军杀来,看到和尚一个个都像金刚一般,心里也怯了三分,伯颜只得强迫投降的宋兵打头阵,元兵在后进行冲杀。终因寡不敌众,和尚英勇战斗到最后一人,万安、莫谦之在打死了无数元兵后也壮烈牺牲。
    城虽破,姚听、陈昭、胡应炎和包圭率义兵死战,姚听力尽,纵身跳入火中自焚。陈昭率兵死战,有人告诉他,城东门可以逃命,陈昭誓道:“离此一步非死所。”最后英勇战死;包圭率军巷战被擒,大骂伯颜,遂被杀害;胡应炎力尽被擒,元兵元帅唆都责问应炎:“你说是杀死我许多将校的人吧。”胡应炎面不改色回答:“我想杀你,恨我力不能及。”遂也被杀害。 城虽破,“知兵有计略”的王安节挥午刀率军死战。“双刀王。锐莫当”,王安节率军转战到州学前(即今市第二中学)手臂被刺伤,他仍“杀敌如刈草”,元兵斩伤他左股,他屈着双腿继续死战,最后力竭被捉,伯颜爱他忠勇,劝他投降,王安节大呼:“我是坚守合州的王坚的儿子,岂有投降之理。”遂被伯颜杀害。
        城虽破,守御东门的刘师勇率军巷战,杀元兵十人,转战至北门,拔栅突围,他弟弟马堕,跃不能起,刘师勇举手弟弟诀别,与十一骑疾走平江。
        城虽破,战不休,淮军六勇士相背而柱,且战且前,一路杀敌数十人。 元兵破城后,大肆屠城。头可断,志不可辱,元兵杀至天庆观,道士徐道明焚香危坐,读老子书,元兵命他下拜,道明不理,元兵又以刀加颈命他下拜,道明仍读老子书,未屑一顾,元兵挥刀杀之,遂遇害。当时妇幼老弱也惨遭屠杀,据传只有七人躲身桥下,才未遭毒手。
        宋末的梁栋在元兵屠杀不久,乘船路过常州,写下《哀毗陵》一诗,真实反映了常州人民抗元和元兵屠城后的情景,诗云:“荆溪水腥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髑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荒基犹认是人家,败栅曾将当四旬,毒手无纪律拳日攻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短兵相接 ,四旬,毒手老拳日攻讨。内储外援两消沉,一缕人心坚自保。孤臣守士轻性命,赤子效死涂肝脑,朝廷有爵降附,幽壤无恩泽枯槁。愿笺司令录英雄,收拾忠魂穹魂。
        人民为了纪念斗争的死难将士,到了明清才在常州的双桂坊建忠义祠,后于祠内建浩然亭,后人为之诗日:“千年赫奕褒忠地,一代从容就义人。白骨虽遭蒙古厄英灵犹照晋陵春。”“英雄已去清风在,披指难忘此郡民。”每逢节日,人们纷纷来凭吊。 为了纪念殉难和尚,人们把找到的向件残破的袈裟偷偷埋在护国寺内(位现省常中)这个地方就叫袈裟,又过了二十多年,才在袈裟上造了座壮严朴素的袈裟塔,后人为之铭日:“方坟峨峨,累石五层。陵谷已变,袈裟尚称。”“地傍香火,气升日星,千秋万岁,碧血长凝”。
        王安节死后,人们把他的遗体偷偷埋在水关的东北,并把其地叫一带王守沿,以后他的四世孙子王伯屿从故乡临川来到常州,守坟尽孝,后人把亿的住处叫临川。至于死难的义兵和遭害的人民,“白骨盈野”,直到一二八一年才有人收枯骨“以万计”,埋葬在城外的周巷,人们把这个大冢,叫“古忠义冢”。
        常州人民抗击元兵的英勇业绩为世人所传颂,就连伯颜也不得步承认常州人民是坚强的“铁人”。在灭宋后,伯颜满载江南的金玉布帛和“驱口”洋洋自得北返时,却厚颜无耻地赋〈南征诗〉云:“担头不带江南物,只插香梅一两枝。”人民是杀不绝的,常州人民抗击元兵的英勇精神永远激励着人民,常州殉难人民将永垂人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1-7 09:26 , Processed in 0.1017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