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5|回复: 0

历经千年风霜的上津古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8-1 13: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经千年风霜的上津古城
    作者:秦楚网 来源:郧西在线 日期:2011-6-27 18:09:16

    金钱河秀美风光
    明清古街
    湖北解放第一县上关县旧址
    上津镇全貌
        □文/图 姚 彬

        上津古城,不仅仅是一座城池,而且是一幅记录辉煌历史变迁的画卷。
        人因名显,地因势彰,千年古城地处鄂陕两省交汇之地,汉江支流金钱河由北向南穿境而过,通达汉江,素有 “秦楚咽喉,天子渡口”之称。

        古城沧桑

        在苍茫的秦岭南麓大山之中,在悠悠的汉江支流金钱河畔,有一座千年古城——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位于金钱河中游地带,整个古城呈朝靴状,因此被称为靴子城,又因城外杨柳绵绵千亩,环绕古城,又名柳州城。古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原为土城。明中叶以后,随着上津的发展壮大,人口剧增,土城陆续坍塌。明正德年间,知县曾槐上报朝廷拟建新城,在原城垣之基础上,“卑者高之,狭者广之,石以基之,砖以崇之,池以绕之,延袤二千五百余步,高二丈,阔四隅,为五门,门各有楼——东曰通郧,北曰接秦,南曰达楚,西曰通汉,西南再辟一门,以便民”。嘉靖三年(1524年),新城落成。明末,部分城垣毁于战火。顺治年间复修,但规模仅为原城墙的三分之一,同治年间,城楼又毁于战乱。“文革”期间,城墙顶部雉堞大部分被毁,现仅存东南部10余个,后又经洪水淹没,再次复修。现存古城南北长306米,东西宽261.15米,墙体上宽下窄成梯形,平均高6.8米,保存较为完整。
        1992年,上津古城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古城所在地上津被评为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上津古城又申报“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历经风霜,雄风犹存,屹立于秦山汉水之间,在历史的长河中放射它独有的璀璨光辉。
        上津历史久远,夏商时隶属禹贡梁州,周时属绞国,春秋时属楚,战国时属秦,三国时属魏。公元223年,魏文帝始设平阳县,并在此屯兵,以控制汉水中上游地带。
        南北朝时期,上津属西魏,撤县建郡,一度成为农民起义军李特父子辖地。北宋时,金人多次入侵上津,先后占领88年,宋朝派兵多次收复,至今这里仍广为流传着杨六郎、赵匡胤等在上津作战的故事。
        南宋绍兴四年,岳飞部王彦收复上津 ,次年金兀术求和,划金钱河上游鹘岭为两国的分界线。绍兴十三年,金毁约重又入侵,宋将伍天锡再次收回。元朝时元将阿木率兵20万人先后在此掳走数万人到北方当奴隶,上津人口一度减少,降县为堡。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派西征军邓愈收复上津,洪武十三年复设上津县。
        明崇祯七年 (1634年),张献忠率农民军首克上津、郧西,俘郧西知县宜谦,开仓济贫。后又渡过汉水,攻襄阳。当年六月,明朝总督侍郎陈奇瑜、郧阳抚治都御史卢象升在上津会师围攻农民军,张献忠粮草尽,诈降,待突围后又反戈一击,大败明军。崇祯十年(1637年),张献忠重据上津,在元贞观避暑,再塑关帝等神像,并作记勒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完好。
        清朝末期,白莲教首领王聪儿率义军转战上津,最后在上津对面的槐树阎王碥高举白莲教义旗跳崖身亡。解放战争时期,贺龙将军曾在上津政府对面的白岩寨战斗后撤往镇安。徐海东、徐向前曾在上津云岭血战,李先念率领新四军在上津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又从上津的七里峡撤往陕西,与主力会师,完成了中原突围的战略大转移。
        1947年11月12日,解放军四纵十三旅三十四团解放了山阳、漫川、上津,在上津古城内成立了上关县民主政府。作为湖北省最早解放成立的第一个民主县级人民政府的旧址,至今仍保存着。

        品赏经典

        上津古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这里地处秦楚咽喉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的贸易重镇和地理位置特殊的军事重镇。贸易重镇造就了上津古城丰富的历史遗迹、商贾文化,军事重镇留下了众多的战争传说、神话故事。
        上津,“上”乃天子,“津”为渡口,上津即为“天子渡口”。上津水陆交通发达,借道金钱河,一叶扁舟入汉江,这里曾是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舟楫穿梭,人来人往,货物在这里云集,又分往五湖四海。金钱河明代以前称为甲水,明永乐以后才改名为金钱河。据当地老人推测,金钱河得名可能与其盛产沙金有关,至今当地仍有以淘沙金为生者。
        上津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古城的繁荣,衍生了众多与贸易、宗教、文化、军事等相关的古建筑。
        明清古建筑群,主要位于古城内和古城北门外,以明清古街为主、街两旁的明清四合院建筑为辅,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古街总长约1.5公里,青石街道宽3米,两旁建筑青砖黑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朴雄浑。单个四合院一进数重,内置天井,围以小屋,雕窗临井,古色古香,风格独特。一般三四户一院,两三院一族,邻里相处,亲如一家,有“千里胡洞娃,院子三四家”的美称。
        南、北会馆中的南会馆,又名山陕馆、陕西会馆,坐落于古城东北后山腰250米处,单户独院,青砖黑瓦银楼波浪顶,飞檐画栋卷角马头墙,古朴生动,粗而不俗,细而不腻,风格独特。门额及墙砖上雕刻有 “山陕馆”字样,字体遒劲。馆内置小型天井四合院,分设东西南北四厢房各六七间,各厢房结构不同,用途各异,分工齐全,是一座集吃住、游玩、仓储、集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馆、驿站。北会馆,位于南会馆以北10余公里处,与南会馆遥相呼应,单户独院,结构布局与南会馆基本相同,但细微处又风格迥异。南会馆房顶坡面平缓,圆润流畅;北会馆房顶坡面陡急,檐角尖翘;梁栋花纹雕饰处理上,南会馆显得豪放自然,北会馆制作精细玲珑,是典型的南、北建筑风格。
        南、北会馆是古代各地驻上津的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众多会馆中保存最完整的两座,也是十堰乃至湖北保存最为完整的两座古会馆。它既是集中体现古代南北精湛建筑艺术的产物,更是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后的产物,既是研究古代南北文化发展融合的难得实物资料,更是研究古代南北建筑技术与风格的 “活宝库”。
        古戏楼,是一栋尖顶、数重、层次深度感极强的古代剧院,舞台南北左右对称,檐角高低、大小、前后错落有致,内用木柱列梁架设,外用青砖垒墙围之,墙楼和谐融为一体,其建筑工艺、布局均显示出了高超精湛的技艺。相传每逢重大节日或大型庆典、祭祀活动,秦楚两地戏班均要来此同台演出,南唱秦腔、北演楚戏,相互竞技,争抢观众,甚是热闹,民间传说“对台戏”便是由此而来。
        天主堂,民间又称天主教堂,位于古城内中心位置,古街西侧,民居四合院丛中,占地500余平方米,始建于清末,教堂集西方建筑艺术与东方文化于一体,绿树掩映中的主建筑,尖圆顶、青砖墙,楼顶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四角钟楼高耸,钟声清脆圆润。复式楼内设有经堂,每到周日,虔诚的男女信徒纷至沓来,集聚一堂。
        自古以来,上津民间戏剧繁荣,民间故事丰富,民风民俗浓郁。民间故事主要以战争传说和神话故事为主,如元世祖上津屯粮,朱元璋棋盘输地,李自成巧退明军,杨家将智守三关,杨八姐绞肠关盘肠大战等。上津民间戏剧剧种繁多,形式多样,主要以庆祝和祭祀为主题。上津民风民俗融汇了南北风俗,节日除全国通行的元宵、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外,还有农历二月二土地会、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九月九、腊月二十四(送灶神)等地方节日。

        展望明天

        今天的上津,正以全新的视角重塑经典,挖掘内涵,重新焕发无穷的魅力。2011年3月,《上津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方案》通过评审,该方案拟将上津打造成为“一轴”、“两带”、“七片区”,将上津古城建设成国家4A级景区,打造成中国的“小长安”。2011年5月,郧西县召开上津古镇保护开发工作会,举全县之力大力开发上津,重点开发古城,并决定成立郧西县上津古城保护与开发建设协调指挥部,负责古城保护与开发建设工作。这标志着对古城的开发保护步入一个新的里程。
        走在古城长长的石板路上,我们能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气息;登临雄伟壮观的柳州城墙,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战场的金戈铁马;走进城内的通判署,我们身临其境,再次感受到官府的威严;走进古戏楼、城隍庙,我们仿佛看到古代文人骚客南唱秦腔、北演楚戏,相互竞技的热闹情景;累了饿了,就在古色古香的老街喝一碗当地名茶,吃一碗当地小吃,听一听古老的传说故事……
        来到金钱河畔古之天子渡口,我们仿佛看到古代舟楫穿梭的场景,杨贵妃的荔枝曾从这里运往长安,被选入宫廷的秀女曾在这里驻足......
        打造后的上津古城,将体现古城的沿革与变迁、驿道的会馆文化、独特的山水文化以及融入秦腔楚韵的民俗文化,其形态和功能将由原来的街区配置功能变为“一轴”、“两带”、“七片区”,即:
        “一轴”——城镇功能发展轴:以338省道为城镇功能发展轴,沿线分布新镇区、老镇区以及古县城遗址片区。这一轴线是历代县城选址的基本轴线,也是城镇功能设置的主要参考;
        “两带”——山体生态观光带、水体景观休闲带;
        “七片区”——历史文化展示功能区、旅游服务综合区、生态观光休闲区、行政办公综合区、镇南居住功能区、镇中居住功能区、镇北居住功能区。
        生机无限,前景广阔,千年古城必将乘势而兴,意气风发地奔向美好的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9-29 15:30 , Processed in 0.1050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