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4-9-3 10:44 编辑
姚惠芬:从乡村小绣娘到工艺美术大师
2013-05-08 15:37:50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 作者:朱吉丽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苏州刺绣起源于春秋时期。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夫人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在他乡已经消退的女红,是这里最温婉的江南情结。绷布、绷架、苏针、花线,它们永远凝聚了如水的江南女子的灵巧和柔美。
在苏州镇湖,时报大学生记者见到了一幅幅足以以假乱真的苏绣作品。初看,以为是水墨画或是油画或是大幅照片,但仔细审视,才发现线的痕迹,让人惊叹。而这一幅幅作品的主人,便是苏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人——姚惠芬。
女红之巧,十指春风
对于出生于苏绣世家的姚惠芬来说,学习苏绣就像是藏族儿女学骑马般自然。“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针巧”,祖父从事刺绣设计,父亲在乡刺绣站设计刺绣画稿10余年,母亲则在家绣花,姚惠芬从小和她的妹妹耳濡目染,拿着针线依样画瓢,认为刺绣只不过是贴补家用而已。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姚惠芬在吴县刺绣厂看到了名画《蒙娜丽莎》的肖像绣,立即被深深震撼。
“当时的感觉就像被电击中一样。可能我当时在我们镇湖当地已经算绣得比较好的,但是当我看到那副《蒙娜丽莎》的时候,突然发现天外有天,这是我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于是我决心去苏州城学习,我也想绣出那样的作品。”姚惠芬回忆说。
自此,那副《蒙娜丽莎》便在姚惠芬的心中根深蒂固。秉持着一心要学习苏绣更加卓越的技术,她从镇湖来到苏州城内学习。由于当时苏州刺绣研究所怕技术外流,研究所内老师并不轻易收徒。经过软磨硬泡,姚惠芬终于拜沈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为师。带着简单的生活用品,她在离研究所最近的地方租了一间房,每天天亮开始刺绣,直到晚上灯火闪烁才停下来,然后去夜校学习,而牟志红则利用上下班从这里经过的机会来给她“上课”。“夏天的时候,当时房间里没有电风扇,经常会热得汗流浃背;冬天的时候,手上经常会生冻疮,还要自己生炉子,有时候也去房东太太那边搭伙,”姚惠芬说,“房子也经常会因为房东要用而被收回,当时学习苏绣期间,前后换了五六处房子。”就这样,姚惠芬在一个又一个斗室中学习了三年。
苏州人常用“吃萝卜干饭”来形容学习的艰辛,在旁人看来艰苦的学习生活,姚惠芬说起来却是一脸笑。她说:“我就是为了学习才到苏州城里去的,就是要出去吃苦的。当时我很少出门,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屋子里学习刺绣。”就是这样朴实的想法,也感动了乱针绣大师任慧娴,得到她的悉心指点,姚惠芬的苏绣技术突飞猛进。
师承两位不同流派的大师,让姚惠芬在处理作品上更加恰当。在上世纪90年代,刺绣工作者完成一幅作品,不是平针绣便是用乱针绣,而姚惠芬将平针和乱针相结合,使作品更具风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