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源铎(1896--1926)
男,汉族,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生于湖北省施南县。他家境贫寒,幼年勤奋好学,中学结业后,考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三期。毕业后在川军第五师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先后参加了护国、护法各次战役,均立战功。民国13年(1924),以卓著战功从营长破格提升为师部上校参谋。民国14年(1925)"五·卅"惨案发生,四川革命运动高涨。同年10月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诞生。中共重庆地委会同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中的部分左派人土,加速整顿并改组了四川国民党的各级组织,建立了国民党四川临时执行委员会(即重庆莲花池党部)。次年初国民革命军北伐,大军挺进湘鄂,引起川军各部极大震撼。时姚源铎所在川军第五师,驻顺庆(今南充市)城内。军队中国民党员推姚为临时党代表。师长何光烈顽固对抗革命,妄图长期据地称雄,故明令本师官兵不得介入政治活动,严禁下级官佐参加各种政治派别的党团活动,违令者严办。姚源铎没有畏怯,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发动官兵,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此时,国民党四川临时执委会,决定加强川军各部的军运工作,并拟定发动川军驻防泸州的第三师和驻防顺庆的第五师,驻防合川的江防军第二区司令举行武装起义,以侧应北伐军进军武汉。姚源铎在军营中宣传孙中山总理的建国方略,建国大纲,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同年9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2月3日,驻防顺庆的五师官兵举义,何光烈只身脱逃。起义爆发的当天,姚源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川军第二路军二团团长。他克尽心力,整组部队,在起义过程中,机智果断地调动本团兵力,解除了师长何光烈贴心部属,抗拒起义的反动团长岳云锦及所属团的武装,逮捕了岳云锦。四川大小军阀对顺庆起义十分恐惧,立即商定军事"全力援何"。军阀邓锡侯抢先抽调本部第二师李家钰部张俊夫旅由遂宁经蓬溪直插顺庆城西;调第三师陈书农部经合川北上直逼顺庆;调第十一师罗泽洲部四旅两团兵力由广安经岳叵蛩城斐墙ァ5嘶姑艿绺鞑"克日戡定,以免蔓延"。是月6日,三路敌军气势汹汹地向顺庆城扑来。姚接二路军司令秦汉三的紧急命令,即率部投入顺庆保卫战,全团官兵在城西紫府观山、二郎庙、插旗山一带构筑工事,设防警戒。姚团长深入前沿阵地巡视敌情,与±卒同甘苦。13日,敌军逼进顺庆城郊,开始攻城。战斗打响,遂宁方向来犯的李家钰部集中火力向姚团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姚团长沉着迎战,指挥部队打退敌军一次又一次冲锋。鏖战两昼夜,姚军阵地仍如铜墙铁壁,敌人数十次冲锋伤亡惨重,终未推进一步。
15日午后1时许,敌军一部偷偷运动到阵地侧后,姚部处于腹背受敌困境。姚团长当机立断,决定从紫府观前沿撤退,率部撤人孙家沟。到达平桥与父子桥之间时,敌我方在元宝山相遇,展开争夺战。两军肉搏厮杀时余,敌军士兵多被击毙在水田中。忽一冷弹,击中姚团长头部,当即壮烈阵亡。起义部队急由副团长毛差乾指挥战斗,随后撤出阵地。在刘伯承统一指挥下撤出顺庆。
姚源铎牺牲后,国民革命军川军第二路军司令秦汉三向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发了为姚源铎请恤呈文。电文称:"屈指殉难烈士,川省首推一人"。省党部将呈文转呈国民党(武汉)中央党部,即示照抚恤条例,从优议恤,追为革命烈士。顺庆各界人士在城中为烈士举行追荐法事后,灵柩运回故乡安葬。
(罗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