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 堂 文 化 浅 说
http://www.jltfdc.com 2012-07-31 20:51:40 国学网
祠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最早诞生于宋代。据历史记载:宋曰墓祠,“南宋《家礼》立祠堂之制中,称家庙为祠堂”。故旧时祠堂又称“家庙”、“祠庙”,多建于墓所、宅地。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附近。最早由于家族尚不多,便先建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兴旺,便开始专门建造宗祠或支祠。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族文化的代表。从民族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全是时代文明”。祠堂为中华民间保存较好的一种古建筑体,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功过千秋。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不仅独特,而且源远流长,祠堂文化可作为地方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钱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祠堂盛于明清,尤其是清代中后期,大小祠堂遍布城乡各地。祠堂大多建筑宏丽、工艺精美,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远的传统风俗,千百年来为民众所重视,可以说:祠堂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最为突出的部分,他所显示的强大的生命力长久不衰。
现存的祠堂,大多保留明代以来的建筑风格。这些祠堂虽然建筑规模不大,但结构精巧端庄,古朴凝重,虽风格有所不同,但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即使重修或重建过的祠堂,其结构、色彩乃至雕饰,也基本保持明代以来的基本特征。所不同的是重修或重建过的祠堂,多以石料或者钢筋水泥为主,间以木质结构。
祠堂一般分为二大类:姓氏祠堂(即宗祠族姓祠堂)、历史名人祠堂(即历史名人纪念专祠)。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征是:内部设有神主堂,供置祖先的神主牌位,而且龛前都有香炉、烛台等祭器;四周壁上有绘画、浮雕,柱上有祠联、楹联,横梁或壁上悬挂匾牌,内容一是歌颂祖先德业,二是宣传积善积德;祠中大多都有戏台、厢房,以供娱乐热闹之用;正门外绘上刻上尉迟恭和秦琼二将士作为护门神。历史名人祠堂是官方或民间建立的纪念性祠堂,堂中有名人塑像或画像供后人瞻仰;陈列名人有关的研究资料、著述和文物等;历史名人专祠大多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人专祠虽然在数量上无法与姓氏宗祠相比,但在历史意义上却在宗祠祠堂之上,大多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一般每个村庄都有,以姓氏为基本建造祠堂,也有的一个自然村布置一个祠堂,称呼也为“某家祠堂”、“某家宗祠”。建造一般以民间集资,当地富豪资助。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地方祠堂成为革命力量活动基地,战争指挥中心。解放后随着教育事业发展,无钱建造学校,祠堂成为该村的办学中心。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大破四旧”,不少祠堂成为破处迷信的牺牲品,也有的地方因为无人管理,年久失修,祠堂倒塌或拆除改建礼堂,这对祠堂文化造成很大的破坏。
研讨祠堂文化,在新的形势下,把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与营造和谐氛围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的职责。如何使祠堂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朴素的地方特色,循古法而出新,谈自己个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1,地方特色,充分发挥祠堂作用。祠堂文化要与时俱进,努力使祠堂成为该村的文化中心。建立图书馆,组织该村百姓来祠堂读书学习;开辟书画创作室,提高爱好者的创作水平;成立农民戏曲团,逢年过节,村中大事喜事,说说唱唱;开展娱乐活动,可以开老年活动室、茶室,看电视、玩棋牌,充实农村的业余文化。
2,续写家谱,建立宗祠档案。写家谱是祠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至列祖列宗,下至本氏子孙,家谱修缮印刷,传宗留史。祠堂中过去把木柱牌位存立在中,现在可改建人文档案,把已故的先人照片(即遗像)和文学记录(生卒年月,墓地)放在档案袋,有业迹的可写个人自传,留作存档。
3,弘扬孝心,培养与人为善和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孝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祠堂是弘扬孝心的最佳场所。在宗族内以多种形式、多种活动,营造敬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再可倡导慈善精神,面向社会救灾扶贫,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业。
4,建设祠堂文化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和一个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以前建造祠堂需要集资和富豪支持,现在要搞好祠堂文化也要发动资助和有钱人伸出手来帮忙。要多争取市、县级领导重视,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以求鼎力支持,举社会之力解决资金困难。有祠堂的村庄要成立民事管理组织,做到“自乐自治”,提高祠堂文化的凝聚力,活动多了,人心齐了,宗族旺了,社会和谐了,祠堂文化这个亮点就会越来越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