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校领导说:“她多才多艺,她班的学生在省、州、县获奖的数不胜数,孩子们的各项才能在她的教导下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有同事说:“她所教班级孩子们的修养和素质非常突出。”
有家长说:“她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让我孩子成长得很好,孩子能跟着她学习真是福气。”
她淡淡地笑着说:“我,不过是做了些自己该做的事。”
她,就是三穗县城关二小教师姚元艳。
“懒政”班主任
大家都说姚老师是个能干的班主任,姚元艳却总说:“我是个懒惰的班主任。”
从毕业任教以来,姚元艳工作18年就担任了18年的班主任。工作期间,她虚心请教、认真学习、不断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班良方。
每接到一个班级,她总是想方设法构建学生的自我管理体制,班上的日常管理工作放手让孩子们去完成。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目的,她为学生设置了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既服务同学,又有了锻炼自己、表现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学生们十分高兴,乐在其中。而她,却像一个十足的“懒”班主任,每天只做晨检和各种记录工作。
任课老师吴仙桃老师说:“姚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真的很有一套,她班上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养成教育做得非常好。科任老师们常说,在姚老师班上上课真是一种享受。孩子们踊跃回答问题,思维活跃,角度特别,很有朝气。”
平时很活泼的孩子,纪律方面却做得很好,动静皆宜,老师在与不在一样好。姚元艳班上的早读是不用老师守着的,却比有老师守着的班的纪律还要好。
“知心”好妈妈
五年级分班时,班上来了个学生叫小猛。他很调皮,上课闲不住,课间常欺负同学。姚老师联系小猛的家长后,了解到孩子父母离异,与孩子沟通很少等情况。
多年当班主任的经验让姚元艳意识到:孩子的做法是希望吸引家长的注意,这是孩子渴望得到关爱的体现。家长做不到,那么我就多做点。于是,姚元艳对小猛和班上其他几个学习相对吃力的孩子说:“放学后和周末,你们有空就到我家来做作业吧。”
这不是强制性的命令,几个孩子却都执行得很好,一放学就一溜烟往她家跑。去老师家做作业成了孩子们放学后最期待的事。
渐渐地,小猛不打架了,学习也有了起色,上课也规矩了。小学四年来以捣蛋出名的小猛就这样被姚元艳调教乖了。
说起小猛的改变,小猛妈妈言语间满是对姚老师的感激:“想都没想到我家孩子能变得这么好,这一切都是姚老师的功劳啊。”
另一位家长吴姐说:“姚老师教学方法好,当初小孩入学时就是冲着姚老师来的。我家孩子现在就像个小老师一样,组织事情有板有眼的,可让我高兴坏了。”
学生小影的妈妈说:“有一次,我们一家五口人准备坐一辆踏板车去县城广场玩。结果孩子扯着我说姚老师讲这是超载,是不对的。我当时就脸红了,同时也感到很高兴。这都是姚老师教导得好。孩子跟着姚老师学习,真是有福了。”
姚老师就是这样把班里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许多家长没给予的关心她给孩子补上了,给了孩子一个不被遗忘的港湾。这份温柔的关爱,给了孩子们爱的养料,让他们得以茁壮健康的成长。
孩子的荣誉才是我的骄傲
谈到姚老师获得的荣誉,学校的吴副校长介绍说:“姚老师的教学成绩很出色,多次获县级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12年,她还被评为省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多次获省、州、县论文评比一、二等奖;多次获州、县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她的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获黔东南州优秀成果二等奖。”
“我只是用成果来证明我的收获。”
面对荣誉,姚元艳显得云淡风轻。但一问及她带的孩子们,姚元艳就止不住扬起了自豪的笑容,如数家珍般地为我们介绍起班上的孩子们来:这个是学校活动的资深小主持,那个在美术上极有天赋,还有谁谁小小年纪已经获得了两次全国性作文比赛的一等奖了。
在她心里,孩子的荣誉才是她的骄傲。
在自己的自我总结中,姚元艳写道:“我坚信有爱的教育才是有生命的教育,教育就是用心点亮每一个孩子进步的希望。用公平来告诉每个孩子们要相信自己,用宽容来温暖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姚元艳用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着青春,用爱编织着孩子们的美好未来,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小学教师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