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8|回复: 0

闽台人口的姓氏与迁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9-13 10: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闽台人口的姓氏与迁移
    2014-07-22 18:39:31   来源:华夏谱志

        福建和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两岸。闽台两地地缘近,同属移民社会,台湾先民大部分来自福建;两岸同胞血缘亲,姓氏同源,宗亲根深脉共;文缘深,语言相通,民俗相仿。闽台两地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就闽台人口姓氏与迁移作初步探索。

    一、血脉相连、姓氏同源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隔海峡与台湾相望。自晚更新世(距今约1万多年)以来,台湾虽多次与大陆分离,但海退时也多次通过“东山陆桥”甚至整个台湾海峡, 与福建连成一片。而在更远的地质年代,不存在台湾海峡,台湾海峡是陆地,台湾不是岛,闽台地块是连在一起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当台闽陆地相通时,两地均为“百越族的文明区域”,台湾原住民即台湾少数民族各族群,就是古越族之后裔。福建与台湾同属移民社会。中原人移居福建后,有的(或后裔)再移居台湾。

        秦汉以前,福建属闽越族聚居的化外之地,“七闽荒服”,人烟稀少。福建先民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就已有渔猎、养畜及简单农业 生产活动。“越族以渔猎山伐为业”。汉初封闽越族首领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州)。元鼎六年(前111年),东越王叛汉,自立为东越武帝。汉武帝再次 派兵入闽,灭东越国。遗民大部分被迁到江淮间,余众避居深山或海岛。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福建人口约4万。当时闽越国有驺、吴、刘、何、张等姓氏。

        三国吴孙权父子两代前后五次经历62年反复用兵,征服闽中,拥有福建全境。偃兵息战,移民至闽,促进汉族与闽越族的融合,文化、生产的发展。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频仍,南方相对稳定。为避战祸,中原之民大量南迁。《九国志》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 黄、陈、郑、詹、邱、何、胡也。”八姓是举家南徙的衣冠大族。《固始县志》载:“八姓衣冠南渡。”随着八姓入闽的还有非贵族的杨、钟、梁、翁、温、卓等 姓。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廷派陈政(固始东乡人),后又派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中原兵将数千人,随军的还有陈政之母及子陈元光,先后两次府兵共 7000余人,到闽粤交界处绥安县(今漳浦县),征服“蛮獠”。乱平后,陈元光任漳州刺史。当时入漳数千兵将计58姓,现初步查明加上随军家眷等共有80 余姓:陈、许、卢、戴、李、顾、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 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在、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 谢、上官、司空、令狐、薛、蒋等,近万人。遂在当地定居,繁衍生息。到唐天宝元年(742年)福建省人口为41.06万人,到783年人口到达53.66 万人。

        唐末,朝廷式微,军阀纷争不已,篡弑相继,战祸连绵,远离中原的闽地相对稳定。安史之乱,“奔闽之僧民士庶”一次达5000人。唐末中原战乱,河南光州固 始东乡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随王绪统军,于光启元年(885年)入闽,有众3万余人。王绪滥杀无辜。在南安发生兵变,王绪自杀,王潮代之,于光 启二年(886年)入泉州。景福二年(893年)攻入福州。史载固始有18姓(军校)随王绪起兵,据新编《固始县志》载,随王审知入闽者计34姓。而在《族谱》 中记载随王审知兄弟入闽的还有37姓,共计71姓:王、陈、李、张、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林、沈、施、卢、孙、傅、 马、董、薛、韩、骆、蒋、黄、包、袁、赖、邹、崔、徐、夏、侯、严、曹、江、许、唐、宋、金、朱、姚、侯、柯、陆、赖、叶、罗、潘、彭、颜、魏、戴、邓、 蒋、冯、石、连、古、康、尤、龚、黎、章、汪等,这是古代入闽姓氏较多的朝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在他主闽的30年中,以安民保 境、睦邻友好、任贤用能、鼓励农商等政策,促使八闽安定,生产、文化均获发展。随从将士及后来的中州族群,入籍散居八闽各地,与当地人联姻融化,随着岁月 流逝,闽越族已不复独立存在。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福建人口达204.59万人,南宋嘉定间(1223年)人口为324.06万人。宋末南下的姓氏约有50个,其中 赵、简、游、范、杜、纪、程、姜、田、白、涂、袁、邵、童、骆、饶、华、凌、俞、钱等姓,是宋代以前从未入闽的。

        据袁义达《中 国姓氏》载:宋代,福建十大姓为陈(13.14%)、林(9.41%)、黄(6.62%)、刘(4.69%)、李(4.49%)、郑(4.02%)、方 (3.53%)、王(3.47%)、吴(2.97%)、张(2.74%)。以上10大姓人口占总人口55.1%,宋时闽中有陈、林、黄、张、李、郑、王、 刘、杨、蔡10大姓。基本上奠定福建(福州)姓氏的格局。元、明、清代又有新的族群迁入福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人口达391.68万,万历年 间人口减少,到清顺治十六年(1661年)人口只有145.58万。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人口增加到2683.7万人。近现代人口大流动,福建 的姓氏也大量增加。

        根据2000年11月第5次人口普查,福建省人口3471万,有2000多个姓,前十大姓氏为:林513万(14.78%),陈486万(14%),张 229万(6.60%),王175万(5.04%),吴173万(4.98%),黄135万(3.89%),刘124万(3.57%),李114万 (3.28%),郑99万(2.85%),何63万(1.82%)。这十大姓人口占总人口的60.81%。

        2001年底公安户籍统计,福州市有姓氏1605多个,其中:鼓楼区693个、福清市643个、闽侯县568个、长乐市542个、仓山区523个、晋安区 518个、台江区460个、闽清县447个、连江县423个、永泰县392个、马尾区360个、平潭县318个、罗源县266个。全市人口600多万,其 中10万以上的人口大姓有林(96.31万)、陈(94.4万)、黄(30.16万)、郑(28.57万)、王(25.77万)、张(24.81万)、李 (20.46万)、吴(18.82万)、刘(17.27)、杨(11.94万)。这十大姓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2%。

        今之福建,随处可以看到表明先祖来自北方中州、固始等地的碑记、墓志、家乘,在府、县志、族谱中,也记录着与中原的渊源关系。

        台湾早期住民便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高山族的不同分支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时间迁入台湾,其中的一部分是来自福建的闽越族(即福建的土著族)。所 以,台湾土著族和福建土著族(即闽越族)有着血缘关系。现今汉族同胞是台湾居民中最主要部分。由此可知,早在旧石器时代,闽、台两地就有了极为密切的联 系。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以和平方式,通过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当年,台湾《青年战士报》,开辟《“唐山过台 湾”的故事》专栏,连载近一年,对台湾省的族姓追根溯源,得出结论:“目前台湾岛上所出现的姓氏,多得不胜枚举,可以说,只要是‘唐山’有的,台湾也必定 有。”(唐山指大陆)

        现在台湾第一大姓陈姓大都出自福建,唐朝时“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后裔,1953年统计台湾户籍总数为82.88万户,其中500户以上100个姓中有45个姓氏族谱记载的都是其祖先随陈元光父子入闽的。

        王姓,现为台湾第六大姓。《“唐山过台湾”的故事》第八十二篇《王姓的开基山东琅琊》文称:“台湾和闽、粤各地王氏所奉的传世之祖,大多是唐朝末期入闽的 王审潮(原文如此,应为王潮)、审邽、审知三兄弟„„现在生活在台湾岛上的王姓子孙,大约是唐末王审潮兄弟的第三十六至四十代的裔孙。”

        郑姓,位于台湾姓氏第十二位,新竹望族。历史上为中华望族,台湾的郑姓家庭,人人都以周文王的子孙自居,世代认“荥阳”为祖籍,供奉的祖先为“南湖三先 生”。三先生指露、庄、淑同祖三兄弟,为郑昭第十六世孙。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相率由侯官入永泰再迁莆田,卜居南湖山十二丘祖坟侧,构湖山堂讲 学,传播文化,后献地建庵、寺,即今之原兴寺,后人感其德,尊为“南湖三先生”。三先生之后人或留莆,或回迁福州,或迁仙游浯州(今之金门),再由莆田、 仙游、浯州迁往台湾。

        谢姓,台湾谢姓后寮派《谢宝树堂重修族系记序》载:“至光启祖,传澄源公系河南省光州固始县,置序立伦,迭遭兵乱,子孙迁闽省、浙省、粤省„„闽系是移居 汀州上杭县士田地方,家邦公繁族而居焉,未几,烽火复起,干戈未息,乃散迁漳州、泉州府„„传至宏献公,于大明正统年间,乃重迁居同安县马巷厅十二都翔凤 里并头堡后寮乡创业垂统,历十六,年三百余矣!传世至七,于清乾隆庚辰年间,有朝公暨八世夸公、标公、建公、群公、钦公,先后契眷渡台,住居彰化县二林堡 上厝乡,务农为生。”

        徐姓,台湾台北江子翠的徐定国,存有先祖徐水泉所撰《徐氏台湾序》内载:“曾太祖原在东海居住„„分枝递及河南光州固始县。吾乌泥开基次房友武祖,同母亲 蔡氏贞慎娘自唐朝后五代,随王审知分枝来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乌泥乡居住。”徐水泉在道光四年(1824年)离乌泥乡,随义兄到达台北江子翠开基至今。

        台湾的第二、三、四、五大姓林、黄、张、李,以及吴、蔡、刘、杨、郭、曾、邱、周、叶、廖、庄、何、肖、詹、沈、梁、卢、傅等族姓,在族谱上都明确记载祖 出光州固始,随陈元光或王审知入闽再迁台湾。据查台湾80%人口讲闽南话,泉州籍的后裔有800多万人,漳州籍的后裔有600多万人。

        据1953年统计,台湾的姓氏有737个(不含桃园、云林、台东、高雄4市)按人口多少排列前10姓为: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这10 姓人口占全台人数50%以上。100个姓氏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材料说明其祖先在晋末、唐代从外省迁入福建落籍的。据1967年全台抽样统计,按人口多少 排列前10姓是陈(12.21%)、林(8.55%)、黄(6.69%)、李(5.23%)、王(4.38%)、张(4.32%)、吴(3.92%)、刘 (3.47%)、蔡(3.04%)、杨(2.95%)。这10姓人口占全台总人口54.76%。这十大姓与福建、福州姓氏比例相似,这63个姓氏计 67.05万户,占台总户数的80.9%。可见台湾汉人大致是从福建迁移去的,两地联系历史悠久,姓氏源流长,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与大陆,特别是福建息 息相关,密不可分。

        据台湾学者陈绍馨、傅瑞德、杨绪贤、潘英等人就台湾历年人口资料,对台人口总数96.4%的100个大姓的聚落分布祖籍居地等分析研究,发现其中80个大 姓来自“福佬”,16个大姓来自广东的“客家”,其余4姓来自大陆其他省份。正如台湾著名学者连雅堂在《台湾省志》中所说:“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 闽、粤之族也。”可见,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同姓同根,闽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二、闽台人口迁移

    (一) 闽人迁台

        汉武帝统治时期,闽越国衰亡,有闽越人流落避难于台湾。早年到台的有福建兴化人,《重修台湾府志》载:“南社、猫儿于二社番,其祖兴化人,渡海遭飓风,船 破浮流到台,娶番妇为妻,今其子孙婚配皆由父母主婚,不与别番同。宋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起知泉州„„在澎湖造房200间,遣将分屯”。元大德元 年(1297年)定居澎湖的汉人有1600多人。明天启元年(1621年)颜思齐反抗官府,率大批闽粤居民迁台,从事垦拓。明崇祯元年(1628年),福 建大旱,粮食歉收。福建巡抚熊文灿接受郑芝龙移灾民去台湾的建议。乃“招饥民数万,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舶载至台湾,令其芟舍开垦荒土。”

        1624—1662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时期,也有不少福建人移居台湾,在赤嵌附近形成了一个约有2.5万名壮丁的居民区,全岛总计有4.5万—5.7 万人。1661年4月郑成功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次年2月,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除郑氏军队外,又新增移民二、三万 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王朝统一台湾时,台湾的开发已有相当规模。30年间汉族人口增加到12万,超过土族居民(约10万),到1684年统 计,台湾开荒的土地达18450甲,折合20.87万亩。

        清顺治年间(1618.12—1659年),漳州府平和县新安里上和社大坤乡刘茂燕是郑成功手下的一名参军,1659年在南京战役中阵亡。后来郑成功渡海 来台时,曾下令将大批阵亡将士家属同迁台湾。刘茂燕的独子刘球成,就是在这时奉命同母亲蔡氏渡海来台湾的。刘球成为柳营刘氏来台湾的第1世祖。刘球成有3 个儿子,有2个儿子居柳营,后裔繁衍发达,到今已繁衍第12代,一万多人口,成为台湾刘氏中的名门望族。其第3代刘旭(1682——1758年),曾任宣 威将军;第5代刘日纯任奉政大夫;第7代刘超群,举人;第10代刘清井,医学博士、台湾台南医院院长。刘家从事医学事业者很多,大都颇有成就。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东征台湾,带去官兵眷属3万人,主要是福建人。收复台湾后,又大力招募因清廷实行“迁界”而流离失所的福建沿海居民移 籍台湾屯垦。据史学家估计,此次招募来的和郑氏官兵总数在20万人左右。林在复《闽南人》一书认为:“明郑治台期间„„三代共23年,来台耕垦者约有25 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闽南人。”《台北市三山善社八十周年纪念特刊》亦有记述:闽县、侯官、长乐、连江之文武,“耻于受治于清,以大忠之心怀,遂随(郑成 功)远渡于此,聚众益多,辟草莱而安身,布种生根。”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刘享于由平和县新安里率妻子渡海来到台湾,徙居淡水县的新庄中港厝,后裔分居万华、基隆等地。乾隆年间,泉州南安县吴光亨入垦 基隆五堵区,此后吴姓陆续迁入基隆地区。同期,泉州晋江县蚶江洪章资迁台居淡水,后分居台北。道光年间,安溪人黄宝迁台北淡水山区定居,成为该地黄氏始 祖。平和县李姓族人最早移入台湾南投地屯(镇)开发,先盖草寮栖身,垦地有成后回平和呼亲引戚,把家人接去台湾南投拓垦,建“元光堂”一大厝。乾隆至雍正 三年(1725年)间南靖、漳浦的李、洪姓族人也移民此地。南靖县有简国璋三个儿子入垦林仔头一带;还有林姓先移入嘉义梅仔坑,后入草屯。因此南投草屯便 形成漳州“李、洪、简、林”姓的聚居区。据台湾《汉声》杂志调查,草屯镇这4大姓人口占该镇总人口70%。嘉庆元年至三年(1796-1798年)间,漳 浦县的吴沙,招募千余人,还有陈、蓝等姓族人到台湾东北部的噶玛兰头园、摆里、苏澳、罗东等地开垦,成功后海寇欲占噶玛兰,吴化要求知府将该地收入政府管 治。1810年朝廷批准在蛤仔难设噶玛兰厅,几十年后由厅升为县,称宜兰县。

        据南靖县53部谱谍统计,明、清有53姓3645人迁台,简、黄、萧、魏、张、李、林、刘等46姓的的家族聚落达420多处,其中简34处,刘31处,魏 29处,赖26处。明清时,诏安县入台开基祖有陈、沈、许、贡、李、廖等41姓,家族聚落213处。漳浦县入台的各姓家族聚落有47处。福州迁台的有陈、 林、黄、郑、张、李、刘等几十个姓,聚落也不少。可见,移民形成的家族聚落几乎遍布台湾。

        在乾隆、嘉庆年间,三、四十年间台湾增加3倍多,1763年有66万人,1811年达200多万人。

        福建赴台移民较多,在台湾人口中占多数。日据时期,日本侵略者当局严禁海峡两岸人民往来,却特许茶商招徕制茶工,以提高其茶叶质量。他们每年从福州、厦 门、漳州、泉州等地引进茶工约7000人,在台做工半年时间(4月—10月)。1926年,日本当局统计,全台汉人共有375.16万人,祖籍福建者占 83.1%。1904年福建省赴台工人数4301人,1914年5767人,1924年5967人,1934年10126人。福建劳工劳工都占总数的 90%以上。这些赴台劳工以闽侯、惠安最多,其次是长乐、安溪等。入台的福州移民,大多数从事首饰(金、银)加工、裁缝、厨师、理发、制贩豆腐、编织等职 业,也有从事农业、木材等。1935年福州有7762人向台移民,以闽侯、福州、福清、长乐人数较多。

        民国34年,日本战败投降,被占50年的台湾回归祖国,恢复与大陆正常往来。1945年—1956年福建迁台人口7.90万人(未包括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军 队中的福建籍军人)。1956年统计台湾人口838万人,福建籍占82.5%。福州人赴台谋生、经商、求学自此日趋活跃。尤其是福州市的“三刀”(厨刀、 剪刀、剃刀)赴台从事饮食业、裁缝业、理发业,饮誉台湾。民国38年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州,国民党撤离时,福州人跟随或被胁迫去台湾的为数 亦不少。如平潭县就有1224名国民党军警等及其家眷随军退赴台湾。至今,赴台的平潭人及后裔达2万多人。据台湾福州十邑同乡会测算,福州在台约有60万 余人,分布在台北、桃园、新竹、基隆居多。在台的福州籍知名人士约占岛内闽籍人士的1/3。东山岛是福建(也是全国)去台人员最多的县,现在台湾的福建东 山籍台胞达23万多人,全县现有去台人员亲属5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近四分之一。

        2005年统计,台湾省人口计2277万人,其中汉人占人口98%,少数民族占2%,而来自福建的移民及后裔,占汉人的80%。截止2006年3月,福建 赴台交流2540批次,20856人数。截止2005年底统计因私赴台人数31.09万人次。1990年至2005年共有10760闽人去台湾定居。

    (二)台人移闽

        三国时期,福建是吴国辖地,孙权于永安二年(230年)派遣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渡海到夷洲(台湾),返程时,带有“夷洲数千人”到大陆定居。隋炀帝曾 于大业年间(607—611年)三次派遣朱宽等陈率船队往台湾(时称流求),并带回5000余户台湾人迁居于福州福庐山(今福清)之“化北里”、“化南 里”(龙田、高山一带)。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许多闽籍先民及台湾居民,不愿受日本侵略者奴役,纷纷西逃到福州、闽南。新竹张纯甫,就率眷西渡到大陆, 定居福州侯官。清末,台籍戍兵退伍时,也有人在海坛(平潭)岛定居,如现居平潭城关夏致街的严氏(姓)家族,即是当年台籍班兵定居海坛的后代,日据时期, 台人到福州地区居住和谋生。据统计1907年有330人,民国初约有500多人左右。

        据《台湾省通志·政事志·外事篇》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福州有台侨33人,以后逐年增加。至1929年为1211人,1937年达到 1777人。1937年7月后大约2000多人。在福州的台湾居民,50%以上从事一般实业和农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居住福建的台人减少。

        民国38年7月,台湾行政长官公署陈诚从台湾高雄抽出第五十二军刘玉章部之二十五师一个加强团3000人附山炮兵一连到福州参加内战。1984年 -1990年由台入闽定居1024人(由闽去台定居 276人)。自1987年底两岸同胞隔绝状态开放以来,两岸民间交流,尤其人员往来达到相当规模,有 3000多万人次的台湾同胞到大陆访问,大陆人员赴台交流的也有100多万人次。截止2006年3月,台胞来闽65.94万人次。

        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台湾居民迁往大陆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部分迁移人口主要是台湾赴祖国大陆高校求学的学生,1987年—1997年有 2500人次,2001年赴大陆求学的人数首次超千人,达1078人。2002年在大陆就读的学生共有3000多人(不含短期进修人员)。

    三、两岸通婚

        在两岸移民中,许多人与当地人通婚,成了姻亲。闽台平民百姓的通婚,多散见于民间族谱之中。庄为矶、王连茂在《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中提到,台湾妇女嫁 到福建者达86人,其中嫁给厦门陈氏3人,泉州彭氏2人,福州陈氏1人,其他都是嫁给晋江人。闽台间名门望族的通婚则有更多记载。例如:台湾望族林氏后代 林尔康,娶清末太子太傅、福州螺州人陈宝琛之胞妹陈芷芳为妻。日本占领台湾时,林尔康举家迁往厦门鼓浪屿今“菽庄公园”处居住。不久林亡故,妻迁福州,逝 后与夫合葬于福州下院鼓山脚下,至今墓室完好。林陈之子又娶陈宝琛之女陈俞贞为妻。林尔康次女林慕兰嫁福州阳岐严复之子严叔夏(20世纪50年代福州市副 市长)。叔夏长女严倬与台湾人辜振甫(国民党中央常委、“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结为连理。

        1949年10月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通婚被迫隔断。直到1987年以后,两岸之间的人口迁移才逐步得以恢复和发展。内地居民与台湾居民之间的通婚增多。 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的婚姻对数持续增加,据统计,1990年有518对,1991年有1317对,1992年有3684对,1993年有5359 对,1994—1996进入稳步增长期。1994年有5492对,1995年为6363对,1996年7590对,1997年开始进入了第二个迅猛发展 期,达10500对,1998年为13497对,1999年为19300对,2001年达31522对,其中福建12219对,而福州市占50%左右,榕 台通婚1991年60对,1998年1654对,1999年1061对,2000年4480对,2001年5687对,2002年8568对,2003年 突破1万对。榕台通婚中,从性别结构看,以台湾男性娶福州女性为主。福州一方主要是女性。1992—1995年、1999年、2002年福州一方的女性分 别占96%、84%、91%,1985年至2006年闽台两地通婚累计68455对,占全国的1/3。其中福建一方主要是女性占90%以上,这些“大陆新 娘”对台湾家人的影响起了重要作用。新时期的闽台通婚、迁移,使闽台形成新的血肉联系,将进一步促进闽台交融和“三通”。

        维护团结,共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 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和平、谋发展、谋福祉,努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中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11:29 , Processed in 0.1032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