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9|回复: 1

“先锋书记”姚道中:打造“三美”姚浜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8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0-8 16: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4-10-8 16:41 编辑

    美在产业,美在生态,美在百姓生活
    “先锋书记”姚道中:打造“三美”姚浜村

    嘉兴在线新闻网     2014年10月08日 11:41:16     

    姚道中为姚浜村村民建起工厂。

    姚道中开会,拿着喇叭宣传土地流转政策。

    姚道中挨家挨户做村民的工作。


    “浙江最美村庄”的牌子挂在村口。
      走进姚浜村,一幅生动鲜活的美丽乡村画卷扑面而来:郁郁葱葱的苗木基地里,成群的鸡鸭悠然信步;水产养殖区,鱼虾欢唱,生态循环;果蔬大棚里,农庄工人喜笑颜开。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姚浜村还是一个集体经济空白村,也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现在这一幅美丽画卷的谱成,得益于姚浜村党总支书记姚道中在2009年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举措。
      2009年,姚道中排除万难进行土地整村流转,姚浜村成为浙江省土地整村流转第一村。土地流转后,面对全村2801亩土地的经营问题,姚浜村又开展全省唯一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村建设,并探索形成6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国家级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如今的姚浜村,正有力地行进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路上。
      办企业,带村民进工厂
      姚道中是地地道道的姚浜村人,1987年正在企业工作的他被姚浜村村委会“千方百计”请回了姚浜村。当时的姚浜村是附近有名的贫困村,村里企业空白,村民仅靠务农为生,村班子成员年纪普遍较大,创新意识低,姚道中回到村里后就一直在想办法让姚浜村摘下贫困的帽子。
      强农先强工。姚道中让村里的能人办起了厂,让村民从农民转型为工人,也让村集体经济壮大了起来。1988年,刚回到村里不到一年,姚道中就办起了一个机械厂和一个箱包厂。为了将企业办起来,他一人分饰几角,建厂房、办手续、跑业务,以前自己在企业工作积累的经验全派上了用场。
      企业建起来了,村民纷纷进厂打工,收入大大提高了。现在,姚浜村辖区内有私营企业16家,拥有职工1500名,企业主要经营箱包、建筑机械、卫生洁具等,产品销往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全村个私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2亿元,创利税3000多万元,职工工资性收入超过了3800万元。
      开先河,全村土地流转
      村民都进企业当了工人,土地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村民都不愿意种地了,甚至有些村民跑来村里要把土地还回来。”姚道中说,上世纪90年代末期,有许多村民与村委会签署了“土地退包协议”,退回到村里的土地有500亩。
      为了不让土地浪费,村委会招募了一些外地人来种植这些土地。2002年土地标准化改造,平整后的土地升值了。2007年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姚道中便一直在思索姚浜村的再一次起飞。2009年,一个大胆尝试正式启动:实施整村土地流转,将集中起来的土地用于农业招商引资,发展现代效益农业,从而改变以往低效的耕种模式,同时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后的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而当时,平湖还少有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甚至在全省都没有整村流转的先例。
      说干就干。2009年5月,经过2个月的密集调研与讨论后,姚浜村整村土地流转实施细则出台,包括流转面积计算、流转年限、流转费用等8个具体方面。5月26日,关于土地流转的第一次户长会在8组组长家里召开。姚道中与村班子成员全部到场,他亲自拿着喇叭向村民们宣传流转政策,耐心地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当场,有21户农户在流转合同上签了字,表示愿意把土地交到村里统一出租。此后的每一次户长会,姚道中都坚持到会担任“发言人”,向村民们讲深、讲透政策,争取每一名村民的支持。当年6月底,全村481户农户中,只剩11户没有签流转合同。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能放弃一户的心态,姚道中又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讲清楚利害关系,最后,剩下的11户也欣然签了字。40天,姚浜村实现整村土地流转,共流转土地2801亩。
      紧接着,姚道中根据村两委班子集体确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对全村2801亩土地进行公开招租,先后吸引了包括央企华润置地在内的大小18家经营主体的上亿元投资。如今,姚浜村的土地被统一规划为粮食作物区、蔬菜栽培种植区、苗木花卉果树区、特种水产养殖区、休闲观光区五大区块,并形成了“稻—菇—笋”、“林—草—禽”、“虾—鳖—草—鹅”、“万元千斤粮”等六大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曾经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村,村子变得越来越美,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促民生,建设美丽乡村
      生活质量提高了,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高了。“生态育本,发展壮本,厚德根本,孝悌固本”是姚浜村的村训。这几年,姚浜村在绿化上的投入累计达到了400万元,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8%。投入500多万元对全村25公里道路全部实行硬化,村内给水,村民居住区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农户饮用水全部用自来水,并且新建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民休闲区等公益设施。
      如今,每天到了傍晚,吃好晚饭的新埭镇姚浜村村民就会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到村部旁边的广场上锻炼,打篮球、跳广场舞,好不热闹。姚浜村对60周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生活补助约25万元,保障了老人们的生活,形成“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
      美在产业,美在生态,美在百姓生活。如今的姚浜村,正有力地行进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路上。在首届浙江最美乡村评选中,姚浜村脱颖而出,当选为“浙江最美村庄”。全村的年集体经济收入已超过了20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也超过了2万元。而面对这些,“不知足”的姚道中仍在努力构思下一个姚浜梦想,“利用临沪的优势,引进沪上养老会所,发展农家乐,做强新型农业产业。”姚道中的眼中,迸发出创新敢为的火花,为美丽乡村再出发的熊熊烈火已在他心中燃起。
      人物名片:
      姚道中,平湖市新埭镇姚浜村党总支书记,1960年2月出生,1990年12月入党。他担任村书记之后,以创新的精神、破难的胆识,使姚浜村从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现在的经济强村、生态名村和美丽乡村。几年来,姚浜村相继获得了全国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最美村庄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嘉兴市“勤劳致富奔小康”优秀党员、平湖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平湖市“四敢一不怕”优秀干部等荣誉称号。
      个人感言:
      作为一名村干部,我需要做的就是让全村村民过上好生活,每天想的事情就是怎么让村民更富、生活的环境更好,这是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
      群众评议:
      姚浜村村民吴观法:自从姚书记担任我们村的领导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起来了,姚书记时刻把村民的事情记在心上,尤其对老年人十分照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0-8 2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姚道中,平湖市新埭镇姚浜村党总支书记,1960年2月出生,1990年12月入党。他担任村书记之后,以创新的精神、破难的胆识,使姚浜村从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现在的经济强村、生态名村和美丽乡村。
           “生态育本,发展壮本,厚德根本,孝悌固本”是姚浜村的村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1 16:39 , Processed in 0.1077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