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忠宝先生是我大西北的战友,我比他早入伍一年,他年长我一岁,同是临沂人,相知缘于书法,因彼此珍爱艺术、便有共同的志向和话题。我们常以兄弟心、文友情品艺术、谈生活、悟人生,相处得十分融洽。
忠宝作为一位出身沂蒙山区的书法家,蒙山沂水赋予了他朴纳的灵性,青藏高原又给予了他豪放的风格。从事书法艺术创作数十年来,他走出了一条没有师承,自学成材的求索之路。不仅如此,忠宝还是一位把书法艺术实践和书法理论相结合的书法家。他的论文入选全国第三届书学研讨会,填补了青海省书法理论在全国书法研究中的空白。其书论、散文及相关文章多次入选发表全国专业期刊。作品先后被全国多家专业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五十九年前的春天,忠宝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十八年后,他投笔从戎,来到离家乡千里之遥的青海西宁当起了一名通讯兵。
从临沂到西宁,从入伍到提干,从连队干部到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姚忠宝的环境和命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唯一没有变化的是他手中的毛笔和每年春节前那喜庆的春联。说起自己数十年的书法创作路,“春联”始终是姚忠宝绕不开的一个情结。写春联,不仅是他每年春节前的必修课,甚至是他走上书法路最初的动因。
忠宝先生讲:“无论芳香四溢春盈满,无论清澈见底夏湖秀,无论温情和睦秋风爽,无论醇厚刚烈冬意浓,我自依然。一杯清茶,伴以青灯孤寂,励志墨痕心迹,但求虚静,避世超尘,意在自然之间。”
在忠宝心中,家乡最向往的地方除了王羲之故居外,当属临沂城北沂河之畔的书法广场。徜徉于这个有着近千副古今各派大家作品的广场内,他的心中不免感慨万千。由于没有固定的老师相授,身边各种字帖便成为忠宝最好的老师。而在过去那个信息闭塞、字帖匮乏的年代,往往一个店铺名,一个广告牌都能让他流连驻足。
凭借着自己坚持不懈的书法练习和探索,忠宝先生在青海的书法界渐渐有了自己的名气。1995年,他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五届、第七届中青展、第六届全国展、首届兰亭奖等全国专业书法大展,并获得全军书法一等奖。他被选为青海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四、五届副主席,连续三次获青海省文艺创作奖,2013年荣获青海省书法三十年艺术奖
忠宝平易近人、朴实谦恭。话虽不多,但饱读诗书,彬彬有礼,品德学养令人称道。与他交谈,总会产生一些联想,在忠宝端正圆润的脸上,似乎会看到传统书法里横平竖直、宽舒静雅的媚眼,他本人似乎也成了刚从墨迹飘香的字里行间走出的方块字,端庄敦实,工整有致,有一种超越烦躁的安详之态、平和之气。我想这是一个心境淡泊的书法家,淡泊中带有禅意,与世无争,不存记胜之心,之义笔墨抒泄胸臆。由于心态安详,他的作品留着心灵思考的痕迹,沉淀的墨迹里,舒雅和缓、愉悦流畅,像一张张宣纸上宁静而幽深的梦境,包含着某种精神力量,又散发着蓬勃旺盛的活力,表现着一种文化品性。
在品味忠宝先生的作品时,通过他的墨韵能感悟到汉字的神觉,并通过对汉字的神韵,以笔性、线条、墨韵浓淡桔润的变化,来组合成平衡统一的整体;他的书法作品往往自然天成,笔带意连,透出一种自然的朴素与简约,看似随性而作,但静、思、悟等一些穿凿要素蕴含其中。这一切值得细细品赏、参悟。
许多见过忠宝先生写字的人说,不仅欣赏他的字是一种享受,就连看他写字也是一个感悟艺术、精神愉悦的过程。屏气,下笔。中锋行笔,侧锋急驰,或藏或露,或奇或正,或疏或密……短短几分钟的行云流水背后蕴藏着半个世纪坚韧不拔的功力。
有文人曾说过:“书法是有“气质”的,犹如窈窕女子,若仅有标致的五官,精致的妆容,而没有内在的品质,很难楚楚动人。”忠宝的书法注重内在的气质,他在书法艺术上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使书法作品植根于较深厚的文化土壤,将文化元素融入书法笔意之中。他常说:书法要有“灵气”。我认为这灵气就是人情、人品、人性的体现。
忠宝先生的书法创作融“书法、自然、人生”于一炉。他常说: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承载,修养是内功,笔墨技巧是招式,书法创作当融入自然之中,汲取天地之精华以创作,如此提炼出来的作品就能渗透人生感悟,用汉字之美的神秘化境给生活增加正能量。因而他的书法内功深厚,以书明志,澄怀味象,充满着恬静而平和的心境。
半个世纪以来,姚忠宝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求索之路。这条路有风雨,也有阳光;有彩虹,也有泥泞。尽管已是身处异乡,但一路走来的姚忠宝仍然对临沂这座已经离开的城市有着太多的不舍和牵挂…因此他把他的号叫做沂石、鲁沂,鲁沂人。
前些年,中央电视台、青海省电视台、山东省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曾对忠宝的书法艺术成就做过多次报道。癸巳年底,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品牌栏目《琅琊风云榜》又为他制作了专题“墨痕心迹”,节目一经播出,就在书圣故里八百里沂蒙大地,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作为一位真正的书法家,忠宝先生能在现实社会环境下不受诱惑,保持住一份淡泊、安然的境界,保持着有如天马行空,特立独行的品德,实在是难能可贵。
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一勾一划,笔蕴半生求索。落纸云烟,尽显人生酣畅。从书圣故里到三江之源,姚忠宝始终恪守着中国书法的传统之道,始终秉承着沂蒙儿女的淳朴坚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真诚的祝愿我的好战友忠宝先生,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书法艺术事业中作出新的贡献,在艺术的殿堂里更上一层楼。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