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3|回复: 0

武康城山山麓,是吴兴姚氏的发源地和祖陵源考 (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3 15:29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11-29 18: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僧垣传见 《北周书 》卷四七、《北 史》卷九 ○:姚僧垣  约生于499年(南齐永元元年),卒于583年(隋开皇三年),享年84岁。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吴太常信的八世孙。

    (六)、《南史》姚察傳(《陈书 》卷二七、 《南史》卷六九)记载: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吴国太常卿姚信的九世孙。


    (七)、《唐書》姚思廉傳记载:姚思廉,察之子。陳亡察自吳興遷京兆,遂為京兆萬年人,孫(王壽)。
    (八)、宋談鑰撰《吳興志》卷十四“郡守題名”载:烏程縣部分,“今歷攷史傳諸書,自吳至唐得二十二人 ,姚憲 《統記》云:武康人,為烏程令(注:姚先排第一,应是三国吴人)。
    (九)、明嘉靖《武康志》人物表载:姚恢青州刺史,三国吴姚信太常卿、姚陶寧浦太守、姚奋太傅、姚宪乌程令,梁姚察太子舍人,唐姚思廉弘文馆学士。则皆为里人。

           明嘉靖《武康志》姓氏又载:信子陶吳寧浦太守,陶子奮太傅,晉之藏至散騎常侍武韞、與梁之璿、壽、文、祥、欽凡六人,皆至給事中,吳之參、憲、翊,晉之向、選,梁之康、遏、通、緒、茂皆為縣令,並武康人。

    (十)、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君墓志并序》(以下称《姚懿墓志铭》)载“武都则声流东汉,太常则名重南国。”,武都也即武康也。

    据现收藏于新安千唐志斋博物馆的《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君墓志并序》(志石为青石质,呈方形,边长75厘米,厚15厘米 。志文共33行,1033字,现已被收录入吴钢、王京阳主编,马驰、赵跟喜等先生点校《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版)一书中)载:君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因官北徙,今为河南洛阳人也。妫汭淼其昌源,姚墟奥其灵壤。因生是宅,爰此开宗。蒸蒸大烈,绵绵逾永。武都则声流东汉,太常则名重南国。晋宋齐梁,人英历秀,文武将相,吾门盈之矣!高祖宏,高行邈世,大德有闲,动少微之光景,郁断山之峰崿。曾祖宣业,宇文朝征东将军,资士远之忠亮,秀恭泉之方范。百夫之强,声高比兴;万人之敌,气盖关张。祖安仁,青汾二州刺史,价重三倾,礼登八命。去襜为理,道革齐都;露冕临人,风遗魏国。父祥,隋怀州长史,有德有行,令问令望,应题舆而就辟,仪端右而作范,以二崤之地,当两京之冲,遂兼检校函谷关都尉。汉朝丞相之子方膺此任,以公经济之材,故从斯委,乃密有部署,将攀鳞翼,未集大勋,奄违昭代。
        (笔者)特别是“武都则声流东汉,太常则名重南国”这一句,“武都”应该理解为武康,或武康定居的姚氏祖先姚恢等,“太常”则是吳太常卿姚信不疑。
            按上述武康历名武康、武州、武源三名,而此墓志为唐朝撰写,实可撰之为“武都”,“都”者姚氏发源地之意也。
          而姚恢虽生卒不详,东汉时确为青州刺史。刺史,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刺史巡行郡县。主要负责整顿吏治、断理冤狱,为地方行政长官。故因官职前加“武”概不可能。



    三、姚氏祖先田渊第一次避祸吴兴,和姚恢第二次避祸吴兴,确实在同一个地方--武康城山定居。当然,第二次可能在吴兴的那里地方暂时避难居住过。

    姚思廉《直说》有几个特点:1、是目前能够见到的、也最早的,有关姚氏得姓源流变迁世系的文字记录。2、姚思廉是撰写史书高手,对于涉及自己姚姓祖先的《直说》,肯定是严谨负责的,也肯定用最精准的词来描述的。所以也是可信的。

    姚思廉《直说》虽然只给我们圈定了一个大致范围:就是姚氏祖先第一避难的地址吴兴归安,第二次避难是吴郡。但是给我们提供了第二次特别重要的避难地址的特征“居霅溪之崖”。

        林宝修撰成书的《元和姓纂》给我们的范围已经缩小:姚氏祖先第一次避难的地址吴兴,第二次避难用“王莽败亡,姚丰复回吴兴。丰子恢,改妫氏。恢五代孙敷,又立为姚氏,居武康。”描述。按照文字“复回”完全可以理解成:姚氏祖先第一、第二次避难都在吴兴,而且也载明了姚敷的定居地在武康。

    姚勖在自撰的墓志中,明确记载“齊太公和十四代至西漢執金吾代睦侯諱豐,生东汉散骑常侍讳邕,避新室乱,遂家吴兴武康成山"这一家族迁徙史实。就是姚丰和儿子姚邕是在吴兴武康成山定居的。至于姚恢、姚邕是同一人,还是两兄弟,是另一码事了。

    《北周书 》僧垣传、《南史》姚察傳、《唐書》姚思廉傳、明嘉靖《武康志》人物表和姚氏、宋談鑰撰《吳興志》卷十四郡守題名、唐《姚无陂墓志》、唐《姚懿墓志铭》中所载人物,皆相互印证,姚氏祖先定居在武康。

    综上,我们完全可以确定:吴兴姚氏祖先第一次、第二次避祸吴兴,都定居同一个地方--武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2 12:15 , Processed in 0.0970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