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3|回复: 1

资中--祠堂、会馆、花园、古民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1 16: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祠堂、会馆、花园、古民居
    来源:古城夜话  2012-11-27 09:51:34  作者:铁波乐  浏览次数:293


    祠堂是我国古代祭祀祖先的场所,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便已出现了祖庙,周朝以后还形成了庙祀之制,天子、诸侯之祖庙叫宗庙,士大夫以下称家庙,即后世之祠堂,规定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祠堂的名称始于汉代,到明朝嘉靖皇帝才“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这才将祠堂之制普及到了庶民百姓。资中的祠堂大多建于清代乾隆之后,全县城乡共有153个,其中李家祠10个,王家祠10个,黄家祠9个,刘家祠8个,杨家祠7个,钟家祠7个,张家祠6个,周家祠6个,林家祠5个,何家祠4个,胡家祠4个,徐家祠3个,姚家祠3个,郭、马、尹、谭、叶、吴、宋、傅、雷、唐的家祠各两个,一姓一个家祠者32个。祠堂有大小,分总祠和分祠,但总祠不一定设在县城,如李家的总祠在金李井,城内的李家祠反而是分祠;朱家总祠在发轮镇,朱家场的朱家祠也反而是分祠。资中最大的祠堂是后西街的郭家祠,建于民国元年(1912),是郭家的五房族人合资修建的,名曰“以忠公祠”。此祠厅堂七进,从后西街街面起一层一层地直往背后的衙后山延伸,全是砖柱瓦盖瓷脊筒瓦建筑,前面还有个戏楼,两面是厢房,第一进正堂屋正中是寝堂,安放着祖先神位;还有个祭堂,是族人们拜祭祖先举行祭祀仪式之所,正堂两边则挂着刻有《资州郭家祠祠规》的黑漆金字木板。
        大东街公安局隔壁有个李家祠,族人中出了个副榜,资中人将其尊称为“李副榜”,他在石门上写了副对联:“道德一经垂为家训;俭勤二字留作善根。”简明扼要地昭示了李家的家风,是又一种“祠规”。罗汉洞还有个廖家祠,是三国蜀汉大将廖化的一支后人流居在资中而修建的,但祠内不是供的廖化,而是供的关羽,关羽两边是关平周仓,泥塑,其工艺水平远远超过成都武侯祠的三国人物群像。抗战时期躲飞机,资中县政府便迁到这所祠堂里面办公。
        祠堂是群体组织,每个祠堂都有族长,由全族族众“民主”选举产生,由德高望重、办事公正的人物担任,而实际上大多数族长都是豪门富户,可见“民主”之制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流于形式走过场,行不通的。只有我们现在选出来的人民代表,再由代表选出来的这种长、那种长,这种官、那种官才是真正的民主。
        族长不是官,却有权有势,掌管着全祠的产业财务,率领族人祭扫祖墓、祭祀祠堂祖先神位,解决族内纠纷,若有族人犯了族规族法,轻则打屁股,重则断脚断手,甚至活埋。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说:“农会势盛地方,族长及祠款经管人不敢再压迫族下子孙,不敢再侵蚀祠款。坏的族长、经管,已被当作土豪劣绅打掉了。从前祠堂里打屁股,‘沉潭’、‘活埋’等残酷肉刑和死刑,再也不敢拿出来了。女子和穷人不能进祠堂吃酒的老例,也被打破。衡山白果地方的女子们,结队拥入祠堂,一屁股坐下便吃酒,族尊老爷们只好听她们的。”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湖南的族权比四川的更封建、更专横,因为在四川,大多数祠堂都是允许女人和穷人进去祭拜祖宗,喝酒吃肉的(怀胎妇不行)。
        族长还有一个职权是维护族人利益,这就造成了很多打斗事件。因为所谓“族人利益”实际上是族长与外姓祠堂之间为了争地盘争权益或其它原因,族长便要召开紧急会议,号召全族共赴“族难”,大打出手,甚至有些豪族结为世仇。金李井上坝子李家祠还规定他们那一族的人永远都不许同崔家、邵家、吴家的人通婚,可见这一族的人结仇之多,结仇之深。
        共和国建立后,废除了宗族制度,但我县还保留了部分的祠堂建筑,如铁佛镇的王氏宗祠、走马场的李氏宗祠、板栗垭郑家沟之郑家祠等,这些乡土建筑各具特色,都很精美,对那些远走它乡流散四方的游子们寻根认祖,还是很有意义的。
        除了祠堂之外,资中的会馆也很多。会馆是一种同乡会性质的社会团体,在四川特别盛行,因为四川人绝大部分是清代初期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山西、陕西等省移民来的,为了联络乡情,互相关照,各省移民便按照各自的省籍建立会馆。在资中,湖广人建的会馆叫禹王宫,广东人建的会馆叫南华宫,福建人的会馆叫天上宫,江西人的会馆叫万寿宫,陕西人的会馆叫西秦宫,四川本省人建的会馆叫川主宫,各省共同建造的叫同圣宫。民国年间全县的各种会馆共有94个,其中川省馆23个,湖广馆17个,广东馆21个,福建馆8个,江西馆12个,五省共同馆11个,陕西馆1个,广西馆1个,这些会馆遍及城乡各地,现在保留得最为完好的是铁佛镇的南华宫和城区西门边的南华宫。城区南华宫建于乾隆年间,为资州四观之一“天庆观”,道光十七年(1837)州牧舒翼改置为凤鸣书院,民国年间又在此先后设立粤东小学和岭南中学。
        此宫坐北向南,由山门、戏楼、耳楼、内坝、正殿、寝殿、中殿、后殿、两侧的厢房和钟鼓楼组合而成。后两殿为歇山式建筑,前殿是单檐歇山式建筑。寝殿独立于正殿与中殿之间,为四中心柱,檐柱穿逗结构,四周为廊道,左右是三拱小旱桥,装饰凸凹石刻栏杆,吊瓜、斜撑、雀替,檐枋,精雕细刻人物花草图案。整个建筑内幽外阔,古朴典雅,堪称清代会馆建筑典范之作。
        现在再说花园。花园又叫庄园、别墅,资中的著名花园有李家花园、廖家花园、陈家花园、湘园、龙凤别墅,最大的是水南街陈家花园,最小的是西门外李家花园。湘园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园主姓廖,祖籍湖南,所以命名湘园。光绪年间,湘园一分为二,东边靠城墙一面为廖家祠堂,西面一度时期为童生考秀才的考棚,后来又成为钦差大臣端方的行辕,住了14天,被杀于大东街禹王宫。端方死后,湘园后院(在今县公安局靠城墙之处)的粉墙上有一首词,词名《高阳台》:
        鼓角翻江,旌旗转峡,益州千里云昏。有客哀时,江头自拭啼痕。谁知铁马金戈际,共闲宵,细雨清樽。喜风流词笔,人间玉树还存。
        是非成败须臾事,任黄花压鬓,相对无言。虎战龙争,几人喋血中原。莫随野老吞声哭,纵眼枯,不须烦怨。付驿庭花落,他年此际消魂。
        这首词有说是端方题的,有说是端方的总文案夏寿田写的。不管是是谁写的,都充分表述了作者穷途未路而失魂落魄的凄楚心情。端方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藏品有国宝级的毛公鼎、华山碑、《红楼梦》原稿抄本等。当时的国学大师王国维闻知他的死讯,伤感不已,写了首《蜀道难》祭悼他和他收藏的诸多文物:“玉刀三尺光芒静,宝鸡铜禁尤完整。孤本精严华岳碑,千言谟训毛公鼎。河朔穹碑多辇致,中余六代朱文字。丹青一卷顾长康,唐宋纷纷等自邻。”
        清末民初,湘园园主名廖湘波,与骆状元情谊深厚。光绪二十六年(1900),骆状元母亲去世,回乡丁忧,1902年11月丁忧期满,重返北京,廖湘波为他践行,一直送到高山观白塔下面才依依难舍,挥泪而别,使得状元公感念不已,当即赋诗二首:
    《资洲东塔呈廖湘波先生》
        河北瞻雷首,江南望石头。登高千井出,回瞰两京收。此地当冲要,吾心托壮游。建标迎上日,倒影漾中流。剑气光难定,铃声语不休。井参天地迩,巴蜀户庭悠。颖各倾囊出,边谁借箸筹?子渊荣使汉,苌叔愤存周。塔劫清凉回,觚棱梦想留。因声蜀父老,遥指帝王州。
    另一首是:《自资州赴京》
        一叶扁舟出郡门,无边哀感满乾坤。九天玉树玲珑色,四海青袍涕泪痕。此去朝章非汉晋,当年庭训是蒙屯。老亲若问儿消息,圣祖高宗社稷存。
        廖湘波的儿子名曰廖德文,曾留学日本,在日本染上一种风疾,走路时一摇一摆,人称“廖摆摆”,又叫“摆公爷”。他读了几年东洋书,一事无成,回国后也一事不作,廖家的家业便逐渐衰败了。解放后,湘园改置为资中县公安局。
    骆成骧诗中说的“东塔”又名三元塔,塔下半山腰也有一座花园,园主陈阜南,故名陈家花园。陈阜南是个富商,在西街开了家花纱布公司,任过资中县商会会长,还任过资中县佛教会会长。他不是僧人,但笃信佛教。
        资中的私家花园建得最晚的是龙凤别墅,时间在1934年左右,地址在北门外龙王沟山谷中(现龙王谷里面)。园主林云根,文江乡人,因体型矮胖,人称“林罗汉”。此人陆军军官学堂毕业,任过团长、旅长、师长。他修的花园与众不同,里面有防空洞,安了自来水,屋面全部用石板盖顶,墙柱也全部是石头垒砌,很有点西欧古城堡的风格,给人以悠深神秘之感。解放后此园辟为物资局火药仓库。
        名曰李家花园的地方有三个,一在西门外原火柴厂隔壁,一在丰源酿造厂后面,一在牛寨溪。第一个李家花园的园主是个唱戏的,姓李,艺名湘君,为光绪年间沱江流域头等红旦,与时任资州学正的著名书法家包弼臣结为密友,却被另一个人称廖五牛的土豪劣绅强行夺走。他“夺爱”的方法很简单,是将一座小巧玲珑的庄园买下来,修缮一新,送给李湘君,包弼臣叫她不要,湘君说:“人家送花园给我都不要,我才没有那么傻哩!除非包老爷也送一个花园给我,我就不要廖五牛送的。”可惜包老爷虽然满腹经纶,却是位卑职浅,囊中羞涩,连二手房都买不起,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意中人投入别人筑的香巢,气得发晕,恨恨地骂道:“龟子无情,婊子无义,婊子始终是婊子!”
        另一个李家花园在离城十余里的牛寨溪,园主名李福州,为资中八大首富之一。此人读书不多,却天性聪明,能识文断字,酷爱名人书画。他不惜重金,八方搜集,得到了许多名家真迹,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黄庭坚书写的《幽兰赋》,他镌刻于七块巫峡石上,解放后被文管所所长杨祖垲发现,运到城内,珍藏于文庙西庑,成为资中最为名贵的一件文物。
        第三个李家花园在丰源酿造厂后面,园主李继尧,从日本留学归来,将祖居老屋改建成中西合璧的花园式建筑。辛亥革命中,李继尧任资中团练局长,被威远来的一群袍哥武装斩杀于自家门口,但花园未毁,主建筑风光楼至今犹存。
    水南街有个花园也叫陈家花园,是陈渭川修建的。陈家原是一个寒微的家族,据说其先祖是个走乡串村替人治病的“铃医”,有一次走到狮子山背后,看中一块荒地,又打听到荒地的主人姓黄,家中的老婆患有不育之症,他便自告奋勇开了几付中药,使黄家生了一对双胞胎。黄家大喜,要重重地谢他,他却分文不要,只要求自己死后有一块葬身之地,而他想要的又是一块小小的荒地,黄家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铃医去世之后,果然葬在那里,然而奇怪的是那个坟墓不管修得多么高大,坟头上都像被手榴弹炸过似的,开花开朵,寸草不生,陈家的后人每年清明节扫墓都要把坟垒好,可是要不了多久坟头上又“爆炸”了,就这样年年垒,年年“炸”,成了一个著名的“烂脑壳坟”。祖坟是如此的怪异,陈家却反而出人意料地“发”了起来,成为资中的一大望族。
        陈家是经营酱园而发迹的。最初是苏家湾陈泽甫开“天福星”,城内陈瑞文开“德丰亨”,水南街陈子珩、陈子厚开“兴盛永”。这些酱园除了生产酱油、醋、豆办、各种酱菜之外,主要就是生产冬尖,产量最大的是兴盛永,雇有技师、工匠、徒工五十多人,每年生产冬尖三百多坛(每坛50斤),销往省内外,赚了很多资财。传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兴盛永的家业传到陈渭川的手里,当时只有三十余岁。此人不读书、不理家,不务其酿造正业,但也不嫖不赌,不吸鸦片烟,不干任何坏事。他的惟一爱好是旅游,江南的苏州、杭州、南京、上海等地他全都走遍了,回来后便大兴土木,在水南街中段修了个陈家花园,全部工程由他自行规划设计,将临街一排修成一楼一底的店面,中间一排是祠堂,祠堂后面是花厅,门楣上刻有一副对联:“竹兰与鸟疑通语;山水随人若有情”。庭园中栽植了十多株银杏树,修竹幽兰点缀其间,鸟语花香,悠雅怡静。顺江一排是西式吊脚楼,下楼须从一条假山砌成的石洞经过,迎面是个亭子,取名“夜月亭”,取资中八景“珠江夜月”之意。亭子下和楼台下是江波滚滚的沱江,在这里赏月观景,环境特别优美。
        据陈家后人介绍;这座花园用了四万两银子,历时十年方始建成。建成之后刘伯承、刘文辉、王缵绪、杨森、邓锡侯等风云人物都在这里住过,对这里的亭台楼阁和中西合璧的巧妙布局赞不绝口。解放后彭德怀调任三线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的时候,在这里住过几天,向时任资中县委书记的王辅臣说:死老鼠不要乱丢,可埋在树子下面,是最好的肥料。
    2004年,峨眉电影制片厂以这里作背景,拍摄了故事片《夏天》。摄制组的编导说:“保存得这么完美的清代私家花园,在成都都不多见了!”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如此完美的一座清代花园,竟在新世纪的狗儿年春节前夕不知什么原因,被一把大火烧得百孔千疮。
        资中的古街古民居也很有特色,堪称典范的是清代一条街。此街又名新正街,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七年(1901)。全长112米,宽5. 1米,两楼一底,高9.45米。街面结构统一布局,全是清一色带挑厦建筑,门面大小和进深全部一样,屋内小天井,屋后风火墙,楼上格子窗,雕花吊瓜柱,彩绘木门板,屋檐上的瓦当还烧制着“新政”二字……如此统一布局、整齐划一的街道,比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阆中还气派。阆中是以古街、古民居保存得最多、最完好而显名于世的,但是那里的街道民房建筑全部是没有楼层的平房,而资中的新正街却是两楼一底,其余的老街道也全是一楼一底。资中现在老街道老民房除了新正街外,还有大东街、马房街、林家街、武庙街、文庙街、状元街、龙王街、水南上街,这些街道两边的房屋宽窄不等,高低不一,但全是一楼一底,小青瓦、坡屋面,粉壁墙,铺门板、串架结构,古色古香,古韵盎然。
        还有一种民居是家业殷实的四合院,这种建筑大多取坐北向南之势,正中是长辈住的,叫正房,又叫上房;两边是儿孙辈住的,叫厢房,又叫偏房;面向北面的房屋称为下房,是堆放杂物或供仆役们住的。院落之中是个宽敞的院坝,上面是天井,用以采光通风。有些爱讲排场的四合院还要在大门内修一道影壁,使人莫测院内高深。影壁有两种,一种在院内,呈一字形,上面雕饰着蝙蝠、梅花鹿、仙鹤、喜鹊一类寓意“福禄寿喜”的精美图案;另一种立在大院外面,上面饰有蜂窝,猿猴、香坛、大象一类寓意“封侯拜相”或吉言祥词,拥有这种影壁的祖上大多是具有一官半职的官宦人家。还有一种影壁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檐口形成120度的夹角,平面呈八字形,叫做“八字影壁”。在建造这种影壁的时候,大门要向里面退进去二至四公尺,在门前形成一个空间,作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使宅院显得更加深邃开阔、富丽堂皇。七贤街那一排四合院门口的墙壁就是这种“八字影壁”。
        在资中的各个乡镇也散存着许多民国、清代、甚至明代的古民居。一位历史学家说:“距离产生美感”。这些古民居、古建筑面世的年代距离我们越远,越会产生一种物我之间的亲和力,产生一种时空美,沧桑美。美哉,古城资中的古庙、古镇、古街、古城墙、古建筑、古民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12 21: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中的祠堂大多建于清代乾隆之后,全县城乡共有153个,其中李家祠10个,王家祠10个,黄家祠9个,刘家祠8个,杨家祠7个,钟家祠7个,张家祠6个,周家祠6个,林家祠5个,何家祠4个,胡家祠4个,徐家祠3个,姚家祠3个,郭、马、尹、谭、叶、吴、宋、傅、雷、唐的家祠各两个,一姓一个家祠者32个。
          资中姚家祠3个还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5:12 , Processed in 0.1052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