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文长 于 2014-12-8 09:03 编辑
姚姓文学作品选
思亲操
姚重华
陟(zhì)陂(bēi)历山兮崔巍, 有鸟翱翔兮高飞, 瞻彼鸠兮徘徊。 河水洋洋兮清泠(ling)1, 深谷鸟鸣兮嘤(yīng)嘤。 设罟(gǔ)2张罝(jū)3兮, 思我父母力耕。 日与月兮往如驰, 父母远兮吾当归。 注:1、泠:清凉。 2、罟:捕鱼的网。 3、罝:捉免子的网。 南风1
姚重华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yùn)2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fù)3吾民之财兮。 注:1、舜躬耕己,南面无为而治五弦之琴,歌南风之曲。 2、愠:怒。 3、阜:(物资)多。这里是增加的意思。 刘勰(xié)传
姚思廉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guǎnjǔ)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dǔ)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天监初,起家奉朝请、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出为太末令,政有清绩。除仁威南康王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时七庙飨荐已用蔬果,而二郊农社犹有牺牲。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诏付尚书议,依勰所陈。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 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其序曰:“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夫,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rù)成体,岂取驺(zōu)奭(shì)群言雕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甚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予齿在逾立,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pán)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蒨《文论》,陆机《文赋》,仲洽《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浅而寡要。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至于割情析表,笼圈条贯,摛(chī)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赞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夫铨叙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虽复轻采毛发,深极骨髓,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远,辞所不载,亦不胜数矣。及其品评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案辔文雅之场,而环络藻绘之府,亦几乎备矣。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矱(yuē)。茫茫往代,既洗予闻;眇眇来世,傥尘彼观。 既成,未为时流所称。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 摘自《梁书》卷五十 庄居野行
姚合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 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垅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 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 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lí)。 上天下雨栗,何由活蒸藜!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丰,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谓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chū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龙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支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ixia),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踪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出池州
姚鼐
[中吕]普天乐 别友
姚燧(suì)
浙江秋,吴山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塞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别离又早别离。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越调]凭栏人 寄征衣
姚燧
欲寄征衣君不还,不寄征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旜(zhān)帛1
姚燮(xiè)
注:1旜帛:清军军旗。2斿:古旗。 韩庄1闸舟中七夕
姚燮
注:1韩庄:在今山东枣庄西南。2桯:床前几。 寄怀王竹书
姚美伦
注:姚美伦(1868-1931),湖北鄂州人,清末举人。长期设馆授徒,鄂邑名儒。 雨夜
姚清华
注:姚清华(1924-1988),四川高县人。曾设桑田馆授徒。 鹧鸪天 春望
姚达三
注:姚达三(1924- ),湖北浠水人。曾任湖北师范学院副院长。 天净沙 思
姚松岩 苍松碧柏黄花,虹桥绿水渔家。古树孤村系马,茂藤荫下,思儿留学天涯。 注:姚岩松(1925- ),女,武汉市人。离休前任省测绘大队副队长。 女冠子 缅怀亲人
姚松岩 垂柳扬絮,亲人乘风归去,不胜愁。梦里长相聚,依依似旧时。 海中明月漾,庭院桂花霏。忽忆叮咛语,壮思飞。 过武关怀古
姚人全
注:姚人全(1928- ),湖北蒲圻人,中学一级教师。 元旦感怀
姚万孚
注:姚万孚,湖北监利人,退休干部。 火化炉
姚东海
注:姚东海,湖北人。新洲县诗社常务副社长。 水龙吟 晨望
姚文长
近山不明不皂,隐隐中山山岚(lán)绕。山叠几层,田隔几冲,雾凝几道。渐远渐小,渐小渐渺,远山难找。唯峥嵘山岩,奇峰险坳,白茫中,偶然冒。 河里江中水淼(miǎo)。那水气,猛展妖袄(ǎo)。无志入水,无能冲霄,水面虚奅(pào)。遮了汩(gǔ)汩,盖了滔滔,迷了浩浩。全不见,洪水奔腾真貌,难掩水哮。 注:姚文长(1944- ),四川高县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水调歌头 咏石
姚文长
宁碎亦难屈,掷(zhì)地响铿锵(kēngqiāng)。纵然烧煅(duàn)成末,洁白也如霜。曾补苍天一角,更塞沧波万顷,取火露锋芒。万里长城在,亘古立苍茫。 铺路基,负枕木,扛钢梁。喜见列车呼啸,滚滚向前方。或作擎(qíng)天巨柱,或作等闲路础,一样热心肠。不惜成齑(jī)粉,为尔垩(è)雕墙。 注:此诗发表在宜宾诗词楹联学会《金岷藻》第三期。 附: 公仆三字经姚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