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1|回复: 0

关洪:古镇怀旧之一:得胜殿与姚长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15 09: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洪:古镇怀旧之一:得胜殿与姚长子

        少年时代,每逢清明,学校会参加组织我们少先队员,去柯山下的烈士陵园扫墓.毎次走完上市头直街,便会看到一幢气宇轩昂的古建筑.依稀记得它的正殿虽只一进,但却十分高大伟岸,棕红色大门上,描有哼哈兩个门神.门兩旁是高高的木栅栏.殿顶铜镜,两端飞檐斗拱,甚为壮严粛穆.大从木栅栏空隙处向里望去,里面有几根高耸的园形柱子,上面均题有楹联.正中是一个穿着战袍而又高大威猛的武将神像.兩旁还有若干神象,望之令人生畏.神像下有石祭桌,与用于祭拜的蒲团.听人说,此殿名为''得胜殿.'

      ' 在我记忆中,当年德胜殿除了主殿,路旁还有偏殿,在60年代曾作过柯桥大队的年糕加工场.有一年的腊月寒冬,我曾跟母亲抬着水浸泡过的晚米,到那里排队制作年糕.大殿右前方临河处建有石砌古戏台,其大小形制与柯桥东官塘下岸古城隍庙石戏台相仿.后来访问过一些老年人,知道得胜殿内供奉祭祀的,正是明代当地民间抗倭英雄姚长子.


                     


           出了得胜殿,便是得胜桥,过桥去不远处 ,就是万安桥.这兩座桥,分别座落于柯桥镇南“绝倭涂”.''绝倭塗''旁还有一座高约二丈许的''姚先烈纪念碑''.“得胜桥”主桥是三眼石板桥,引桥长约 40米,桥形微弯曲。“万安桥”俗称 “浪桥”,桥面由三块条石并连,两侧桥栏直柱上配有小的石狮子,桥身刻有“万安桥”三字。当年,得知得胜殿供奉神像为姚长子后,曾私下与纪念碑砖雕上的姚先烈文弱书生形象兩相对照过,但无论如何都难以对号入座.''得胜殿''内的姚长子造像,明显已被后人神化. 而姚先烈纪念碑上的画象,亦与姚长子本身伟岸忠勇的农户形象大相径庭 .
         
         据方志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30余名倭寇从沿海经诸暨窜入山阴境内,将柯桥独山村义士姚长子抓为向导.早已树立与贼同归于尽的姚长子,故意将其引到四面环水的“化人坛”,并暗下招呼乡保毁掉前后进出桥梁。使倭寇陷入绝境. 姚长子见义勇为,手持稻叉,只身与倭寇搏斗,被俘后遭倭贼乱刀砍杀,英勇献身.从而为官军全歼倭寇争取了时间..为纪念这位 “醢一人,活千万人” 的抗倭义士,乡人立祠于其献身之地,易原地名“化人坛”为“绝倭塗”. 祠, 即是得胜殿. 又把 ''绝倭塗''前后两座桥, 分别命名为“得胜桥”和 “万安桥'' (  俗称浪桥)。得胜桥在旧时,刻有一副桥联, 曰:''咬牙毁去,一举歼灭东来倭寇;洒泪建起,百姓纪念西去英雄。万安桥头的“姚先烈抗倭纪念碑'',则系民国时期上世纪民国卅年代所建。         
          

         得胜殿建于何时,一时已难以查考.据我推测,最早应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在官军与乡人合力全歼进犯绍兴境内的倭寇,取得大胜后不久,当地乡绅士人为感念姚长子,为保乡里安宁,见义勇为的献身精神所建造. 尔后,历代重修.清乾隆59年的绍兴方志资料<< 越中杂识 >>中,对姚长子的事迹与乡人为其立祠一节已有记载,则可作间接佐证.
         

         历经苍桑,眼下''得胜殿''与石戏台早不见了踪影,回想起来,实在令人扼腕.但听朋友介绍:得胜.万安兩桥还在,姚先烈纪念碑已成了文保单位.从他提供的照片看,得胜殿的地方,如今成了xx庵.据我所知,此庵原先在东官塘上岸的柯桥三村,庵的后门,离104国道不远.我想,事隔数十年,在得胜殿基上建起外迁来的尼姑庵,实在有点不伦不类,令人涕笑皆非.倘若长子泉下有知,又不知作何感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9 10:23 , Processed in 0.1076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