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9|回复: 0

姚檀栋院士:我与冰川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35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15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檀栋院士:我与冰川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姚檀栋 作者: 2014年12月15日 09:27


    [导读] 提起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我就会折服于这里的科学家们对于科学研究的执着,从建站那天开始,一批又一批学者带着新的激情和新的理念,开展新的观测和研究,创造出新的成果;我更折服这里对于人才培养的专注,一批又一批年轻学者通过在这里实习或研究喜欢上了冰川、喜欢上了大山、喜欢上了西部、最后扎根西部。

    始建于1959年的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是我国从事冰川学观测研究历史最长的国家级野外台站,是中国冰川学研究从野外考察走向定位观测试验的里程碑,是施雅风院士等老一辈冰川学家对中国冰川学倾注毕生心血的见证。其50多年历程,是中国冰川学创建和发展的缩影。

    提起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我就会在脑海中呈现日渐明晰的各种镜头:在这里,我第一次和施雅风院士天天同吃、同住、同考察,他和一些老科学家如曲耀光、文启忠等谈科学、谈国事、谈家事。那是一些亲切、感人、受启迪的镜头。在这些镜头中,我能看出自己研究现代冰川最初的洗礼。在这里,我第一次和朗尼、汤姆森博士相遇、长谈、畅想,那是一些拼搏、奋斗、干事业的镜头。在这些镜头中,我能看出中国山地冰芯研究最早的烙印。

    提起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我就会有发自内心的感言。在这里,我的研究事业从冰川本身拓展到冰川变化与水资源的关系、现代冰川变化与过去冰川变化的关系等方面,我感慨的是,天山站作为一个熔炉,给了我锻造自己科研生涯的新环境,在这里我认识了一批从国内外大师级人物到各类支撑服务人员的同行们;我感慨的是,我以后的每一个进步都和他们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密切相关。

    提起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我就会折服于这里的科学家们对于科学研究的执着,从建站那天开始,一批又一批学者带着新的激情和新的理念,开展新的观测和研究,创造出新的成果;我更折服这里对于人才培养的专注,一批又一批年轻学者通过在这里实习或研究喜欢上了冰川、喜欢上了大山、喜欢上了西部、最后扎根西部。

    提起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我总期盼着更美好的科学明天。前不久,《自然》杂志刊登一篇博士培养的专辑,在报道中国博士培养时专门以天山冰川站1号冰川为背景,有不知情者可能以为是我提供了这张照片。但实际情况是,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也感到惊讶,他们怎么会想到天山冰川站1号冰川呢?他们从哪儿得到的照片呢?我将这些问题用电子邮件发过去。他们的回答同样让我惊讶!更让我自豪!他们说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冰川观测研究站,《自然》杂志又要刊登一个与中国冰川博士培养有关的报道,当然要有这条冰川。而这张照片是他们自己从卫星遥感图片上下载的。这就是天山站的国际影响力!而这正是中国几代冰川科学家努力奋斗的结果!事实确实是这样,历经半个世纪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努力,天山冰川站已建设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冰川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基地。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4 01:32 , Processed in 0.1165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