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斌(右二)到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家中开庭。
小档案
姓名:姚海斌
年龄:36岁
工作时间:12年
职务:滨海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
个人荣誉:2011年被江苏省高院表彰为“学习陈燕萍先进个人”;2012年被江苏省高院表彰为“调解能手”。
因为曾经当过初中老师,所以滨海法院的干警都喜欢叫姚海斌“姚老师”。在大家的眼里,这位“老师”阳光帅气、待人真诚、业务精湛……在滨海法院工作的12个年头里,姚海斌审理了涉及青少年的案件近百起。之前的教师从业经历,让姚海斌审理案件时常常把青少年维权挂在嘴边、放在心头,在他看来,无论是法院还是学校,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青少年权益都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
法官故事
爱心帮教:小惯偷走上正途
2008年,一起盗窃案件引起了姚海斌的关注,被告人小张刚满15周岁,却连续作案10多起。翻阅卷宗后姚海斌才知道,小张三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了,父亲外出打工多年杳无音信,平时小张随年迈的奶奶生活,有饭就吃一口,没有就饿着。
姚海斌不禁皱起了眉头。15岁,年龄太小,收监不太合适;放出去也不放心,像他这种情况,出去后说不定还会偷,怎么办?
庭审当天,姚海斌从小张的眼睛里看到了恐惧、无助。“这不是个无药可救的孩子!”经过多方联系,姚海斌找到小张的姑父,希望他再困难也要承担抚养小张的责任。聊起这些伤心事,小张的姑父泪流满面,一再表示要教育好这个孩子。为了让小张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姚海斌和滨海县一家心理咨询室联系,给他做了多次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矫正。之后,姚海斌还请镇里和村里在生活上多多给予他们帮助。
2012年春节,小张打来了拜年电话,说这几年学了瓦匠手艺,和姑父一起在工地上打工,姑父因为身体不好就做保安,帮人家看看材料。这一年的春节,姚海斌特别高兴,他说,帮教一个误入歧途的孩子,社会就多一份“正能量”,千千万万的“正能量”换来的是社会的和谐安定。
这些年来,针对青少年犯再犯罪增多现象,姚海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确,法庭教育对于被告人的思想冲击较大,效果也好,但是没有持续的正面引导,这些孩子还是容易再犯错误。为更好地帮教青少年犯,姚海斌牵头组织了主题为“共同守望一片蓝天”的大学生——青少年犯结对帮教活动,经过精心策划,30多名滨海籍大学生自愿帮教10多位青少年犯,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2012年,被判处缓刑的少年犯陈某成功考取了吉林省的一所大学。
尽心普法:用身边案例教育学生
“今天给同学们讲个‘持刀抢劫5块钱,坐了3年牢’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翁曾经是一名学生,辍学后,整日无所事事在网吧游荡,后来玩网络游戏没有了钱,就想去偷、去抢……”
这是9月1日开学第一天,姚海斌应邀给滨海县第三中学学生上普法课的场景,2000多名学生坐了满满一操场,生动的讲解赢得热烈的掌声。对此,该校的老师们表示,常常听法制讲座,对于这些处于青春期、有叛逆心理的孩子太有帮助了。
2012年,几名中学生在溜冰场和他人发生口角,动手殴打他人,一位大学生上前去拉架,结果被打伤。姚海斌根据这个真实的案例编写“剧本”,在滨海中学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师生们积极参与“自导自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姚海斌放弃休息时间,将近年来滨海县法院审理的真实案例,挑选出有教育意义的,精心制作法制宣传版面,配上生动活泼的漫画图片,以此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法制观,教育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怎样依法维护权益。这些年,姚海斌先后担任滨海县5所学校的“法制辅导员”,每年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10多场次,累计给上万名学生做过普法宣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年来,姚海斌在保护青少年权益方面付出的心血,让他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维权专家”,很多家长遇到纠纷会主动请“姚老师”帮助他们维权。面对倾诉,他总是将当事人当成亲人,耐心倾听、坦诚帮助,抚慰因纠纷而受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