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4|回复: 0

魂牵石壁 吾心追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7:57
  • 签到天数: 328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1-3 09: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5-1-3 09:39 编辑

    魂牵石壁  吾心追远
    岭南客家网记者  罗小群  曾宪元


    石壁:涯客祖地

                                                                           
            10月13日早上,我们岭南客家网两位记者乘火车先后到福建龙岩后,换乘汽车前往宁化。
            宁化是福建省三明市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为福建通往江西的一大要冲。全境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下陷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县城海拔320米。主要河道东溪、西溪会合于县城中部,称翠江。

          汽车沿著位于福建西部的龙岩市的西北部方向行进,平坦的公路两旁是连绵起伏的土山,与广西多地挺拔峻峭的石山形成对比,似触手可及。让人想起“深山老林”一词,有点遗憾的是,山深不见头,老林却不在视野。这应是千年前客家先祖为避灾荒战火入山唯恐不深的见证。

                                                


                                                    

            从赣东南山区的石城县的一个叫站岭隘的隘口进入闽西北,  就看到武夷山东麓一望无际地势相对平坦的土地,河流纵横,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海拔340-370米之间。西北之东华山,海拔1038.5米,山高林密,山势雄伟。这个地方叫“石壁”,方园200多公里。古时离福州等沿海平原城市及洛阳等周边经济发达城市平均距离达1000公里以上,远战火侵扰。现属宁化县辖区。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饱受战火动乱和灾害之苦,颠沛流离的中原南迁百姓陆续到此,垦荒拓土,繁衍生息。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他们逐渐融合了当地土著畲族人的血液和文化,形成了自己与汉民族其他族群同中有异的心理特征,风土人情。这群人起初叫“讲涯的”,后叫“客家人”。


          
                                                                      
           后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因人口增加,灾荒等原因,陆续迁到福建省内相邻地区及粤赣地区发展。后又由迁入的粤赣地区出发,播迁到广西、海南、四川、湖南和台湾,及东南亚等区域的国家和地区,走向世界,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达数千万人之众。台湾客家同胞600多万中,与宁化石壁有姓氏渊源关系的在60姓以上。这是专家学者近百年来研究的成果,为各地姓氏族谱,宁化当地的语言风俗文化等与相邻的粤赣地区的语言风俗文化的渊源关系所证实。葛藤的传说及闽粤地区节日挂葛藤的习俗,“四海为家”和“硬颈精神”的客家精神,在此形成并传播到各客家地区。因此,这个地方——宁化石壁,被称为“客家祖地”。如今,每年为无数海内外客家人及先祖由宁化迁到福建闽语地区后演变成闽南人的后裔朝圣祭拜。




                                                                                              崇先报本  吾心追远

       正值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时期,我国结束十年文革动乱后, 1979年果断地实行改革开放的富民强国政策。
       国门洞开,包括客家人在内的爱国爱乡的海外华人华侨纷至沓来,探亲访友,寻根问祖。许多人同时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带来参与投资开发建设祖地祖国的诉求。
         在中断20多年后,自夏商周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炎黄二帝的民族人文始祖的公祭活动,此时相继在各自墓地所在地甘肃省天水县和湖南省炎陵县恢复,有关纪念庙堂陆续修建。我国其他著名的人文始祖的纪念庙宇的修建和公祭活动,也在实施或策划中。 炎黄二帝公祭活动的举行,不仅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认祖归宗,认同文化的心理和感情归宿的需要,同时对当地的旅游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寻根祭祖给当地经济文化带来的变化为各地政府目睹。



                           
        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远迁落居海外的客家人的后代, 带著先辈的嘱托,循著族谱的指引, 来到福建西北客家地区,来到宁化石壁。在此找到祖墓宗祠者,欣喜万分,燃香秉烛,一跪三拜,泪流满面;因年代久远,世事变迁,祖先遗迹无觅者,失望惆怅,遗憾不已。只好捧上一撮土,装起一勺水,带回留作对祖地的记忆,祀奉家中。

       1992年,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广东梅州市的召开,宁化客家祖地的地位得到确定。客家寻根谒祖潮,和中国其他民族族群一样,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被称“新客家运动”。

             
      

         鉴于此背景,在三明市旅游局和福建省旅游局的支持下,宁化县政府当机立断,1992年在石壁镇动工兴建客家公祠,把祖地客家各姓氏祖先的英灵供奉一处,为还乡游子提供祭祖服务。同时召唤更多的海内外客家人闽南人后裔到石壁寻根谒祖,参加祖地建设。

          1995年5月,以肖光麟为团长和姚美良为顾问一行153人的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文化寻根访问团",刚参加完黄帝陵祭祖大典,尚沉浸在祭祀民族人文始祖的激动之中,来到福建长汀和宁化石壁。

         时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常委、南源永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觉得客家人也需要像甘肃天水公祭黄帝样的一个平台,来宣泄自己慎终追远,思源报本,净化心灵和光大文化的感情。 姚美良先生是广东大埔人,通过查阅族谱,知其姚氏祖先景清公从福建宁化石壁迁入大埔,认定石壁是客家姚氏的祖地,也是全世界客家人的祖地。因此,他动议在长汀举行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在宁化举行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同时,捐资30万元人民币修建公祠内连接神农祭祖坛到客家公祠长500米的客家之路。姚美良先生的建议得到长汀宁化两县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95年10月,长汀第一届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举行。11月28日,建在宁化石壁的世界性的总家庙——客家公祠,隆重举行落成典礼和首届祭祖大典。宁化县政府主办,福建派省市有关领导出席。 姚美良和胞兄森良携姚氏家族的兄弟姐妹子侄,率海外9个祭祖团140多人,远渡重洋来参加。当年祭祖活动盛况空前,参与祭祖人数达50000余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毛里求斯、荷比卢、巴西、澳州、法国、南非、英国、欧洲崇正联合会和台湾、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36个客属团体和个人向庆典发来贺电和贺信。海内外26家新闻媒体派记者前来采访,一时轰动海内外。



                            
         “客家人从此拥有属于自己的朝拜圣地,今后一年一度的客家人朝拜祭祀祖先的热潮,将有利于团结海内外所有客家人,增强客家人及所有华人华侨的凝聚力,加强新一代华人华侨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先的了解,有利于弘扬客家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使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支优秀的民系,在今日世界大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姚美良先生在大典的致词中说。


         2014年10月15日上午,由三明市客家联谊会、宁化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马来西亚客家联合总会、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宁化开幕。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的许嘉璐和饶颖奇等部分领导和全体论坛嘉宾,及专程从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北京、天津、广东和广西等海内外客属代表和嘉宾近4000人到场祭祀客家祖先。

                                                    


        擂鼓三通,鸣钟三响,庄重肃穆古朴典雅的祭祀大典开始,签满各代表团名的祭旗在客家子孙的注视下随祭乐徐徐升起。接著,像往年一样,在客家始祖神坛前,嘉宾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属社团领袖循古礼依次敬献花篮、献香、献帛、献爵,表达对客家始祖的敬仰和传承客家文化的决心。长老恭颂祭文,100名客家儿童用方言齐声诵读《客家祖训》和客家新童谣《忘不了》。最后,客家长老与客家乡亲共同祈福发彩米,同祝愿客家人的明天更美好,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现场还表演了既保留古老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吸收了当地土著畲族文化风俗元素的船灯舞、牌子锣鼓、客家绣娘、客家夜迎亲和板凳龙等客家民俗。


                                                 

        客属社团代表、马来西亚居銮客家公会会长姚森良致辞,这次回到祖地,为的就是要祭祀祖先英灵,同温客家宗亲情谊,以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为纽带,吸收和组织更多的客家裔孙回祖地重温先祖足迹,让客家精神、千秋万代,永放光芒。

         自第一届宁化祭祖长汀祭河开始,姚氏兄弟先后任历年的主祭生,为组织海内外客家乡亲回家祭祖祭河,传承文化,建设家乡,奔走呼号。 在他们的和各地客联组织的努力下,迄今已有世界五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100余万不同年龄层次的客家人到长汀和宁化石壁寻根祭祖。姚氏家族还为客家公祠基金和长汀为为历次公祭客家母亲河活动及支援部分受灾乡镇重建等捐资总额达400万元之巨,遗憾的是,1999年,一代实业家,公益热心人姚美良先生因病去世,仅44岁的精彩人生结束,其成为挂在客家公祠墙上的照片,与祖先一起被后来者纪念缅怀。

                                              


          10月13日中午刚到宁化,就听大会的接待工作人员说去年(2013年)祭祖时下雨,所有到场的人都淋透了。石壁世界客属祭祖大典自1995年以来举办过的十八届,宁化做主持时天都是晴的,到三明主持第十九届时就下雨了。这一定是地方政府和海内外远道来祭拜的客家子孙对祖先的诚意敬意,把天感动都得哭了。今年2014年在同一地点石壁客家祖地文化园祭祀主轴区(2012年在原来的客家公祠核心区的基础上的扩建后的建成区)举行的第二十届祭祖大典雨过天晴,阳光灿烂。

           石壁客家祖地文化园祭祀主轴区 一期祭祀主轴占地约120亩,总投资约1.3亿元,主要由迎宾广场、祭祀广场和客家公祠等3大建筑区和间隔建筑区的绿地组成,牌坊、日月池、寻根路、溯源桥和葛藤墙等点缀其中,整体呈长方形。从书有杨成武将军的“客家祖地”的牌坊到依山而建的客家公祠,一条居中且贯穿始终的通道,将几大建筑区串联起来,两侧建有碑林和回廊,供游客休息和展览祖先的事迹。建筑为唐宋经典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2014年通过国家级4A景区评定。2011年,宁化石壁客家祭祖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1 00:44 , Processed in 0.1053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