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阳县姚氏塔楼正立面图。
焦作北朱村古民居鸟瞰图。
记者1月4日从省文物局获悉,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圆满完成。统计显示,全省新增不可移动文物点13万余处,进一步奠定了我省全国文物大省的地位。与此同时,我省承担的另一项国家专项文物调查项目——河南境内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也已完成计划工作量的70%。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我国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自2007年 4月《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下发以后,我省各地精心组织,确保文物普查工作的领导到位、保障到位、配合到位,全省文物系统广大职工坚持不漏乡村、不漏社区、不漏地块。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各地圆满完成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的工作任务,累计新增不可移动文物13万余处。
据了解,此次全省文物普查各地发现和登记了一大批有重大学术价值的遗址,如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洛阳偃师毛村东遗址,该遗址涵盖了仰韶、龙山、二里头、商、周多个文化时期,为研究洛河流域史前至周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郑州市上街区寨沟遗址是目前上街区发现的一处保存完好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对该地区夏代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地下遗址遗迹外,此次普查发现的保存完好的淮滨县大型水利渡槽、安阳县姚氏塔楼、焦作北朱村古民居等一批近现代地上建筑也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记者 陈茁 实习生 王庆慧)
相关新闻
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两年 8.2亿人次受益
据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4日介绍,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两年来,观众达8.2亿多人次,平均每年比免费开放前的2007年增长50%左右。
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社会各界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夙愿。过去博物馆、纪念馆的门票,少则几元、十几元,多则几十元,很多贫困人员难以进入。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7年作出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重要批示。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两年来,全国有1447家列入免费开放试点名单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还有数千家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行向社会免费开放。
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观众人数急剧增加,有的博物馆、纪念馆观众人数甚至增加了10倍之多。目前,大多数博物馆、纪念馆已度过免费开放之初的“爆棚”“井喷”期,观众人数趋于常量,大型博物馆、纪念馆日均约3000人次,中型博物馆、纪念馆日均约600人次,小型博物馆、纪念馆日均约2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