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戴震与姚鼐是清乾隆时期两位皖籍名人,前者入《清史稿·儒林传》,以学者名播天下;后者入《文苑传》,以文人享誉海内,且都为教育家,功在当时,泽及后世。我往日做过戴震学术文字,近时作《姚鼐学术述闻》文,论述中间及二人相关情事,但限于题旨,都语及辄止,觉得应有篇文字把二人合起来说说,以彰先贤之志业,今日读者或也有取焉。 一、科 举 戴震生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姚鼐生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小8岁。那是个科举时代,读书入仕必走科举这一所谓“利禄之路”,为此,二人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虽时有先后,但有同样的屡试不第遭遇。都六次参加会试,历经十来年,最终一幸一不幸。姚鼐20岁中江南乡试,此后连续六次进京参加会试,前五次都落弟,第六次即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33岁时终于考中进士。戴震于乾隆二十七年乡试中举,次年首次参加癸末科会试,结果落弟。此科姚中进士,戴不第,一幸一不幸。从此,姚入仕,而戴又连续应试,乾隆四十年第六次会试不售,奉命与本科贡士一体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 二人科举路走完,留下的记忆必是深刻的。屡屡受挫,但都不折不挠,姚终于成功,戴也略得安慰。应试落弟,自为憾事,但身价不减。姚“落第而返” [1 ],左笔泉先生“招使课其诸子”,他的老师刘大櫆作《送姚姬传南归序》,给以安慰、鼓励,并期望有加,这是及时而又需要的,给了姚拼搏奋进的力量,最终得以如愿以偿。戴首次落第,京师一二好学之士及段玉裁“皆从先生讲学” [2 ],得些许安慰。三年后不第,馆于裘文达公邸第,“文达公命子孙师之”;两年后应直隶总督方恪敏公之聘,“修直隶河渠书”;六年后入都会试不第,偕段玉裁往山西,客布政使朱文正公署中,已而汾州太守“聘修府志”,成《汾州府志》34卷;隔了三年,会试不第后,“主讲浙东金华书院”;又一年后,四库馆开,宰相以大臣言,推荐给皇帝,“上素知有戴震者,故以举人特召,旷典也”。由此知戴先生受挫而声名愈大。二人科举路上走得艰难曲折,但追求不止,奋进不已,虽有精神创痛,而志业之心不灰。人是要有这点精神的。 科举路上屡试不第带来的精神创痛,二人绝少直接记述,但在为他人作应酬文字的时候,若场屋失意也间接隐约地有所流露。戴先生于乾隆四十一年作《昆山诸君墓志铭》,诸君名世器字敬甫,勤苦为学,“然其后凡九应江南乡举,又以贡生三应顺天乡举,卒不遇。皇上南巡,壬午一与召试,既拟进呈,以小误疑沮,岂命也夫!君亦不自挫折,呜呼!今则已矣。”这是在铭诸君,字里行间,寄予无限同情,实亦借以抒不平之慨,“岂命也夫”一语,读来令人心酸。姚先生则尤不能已于言,从叔姚渭川又是学生,死后有《香岩诗稿》,为作序刊刻。序中叙其死有云,乾隆四十年春将应礼部试,鼐饯送之,酒中“君泪下曰,如此盛寒,方走三千里,俯就场屋,为门户计,诚非得已”。结果“是年竟黜”,“又一试,又黜,遂没京师僧舍”。这位乡试“名著于京师”的才士,“竟不获一第”而“郁郁早终”,惜之又惜。“为门户计”,姚鼐有切身之感,《复张君书》有云:“仆家先世,常有交裾接迹,仕于朝者。今者常参官中,乃无一人。仆虽愚,能不为门户计耶?”他家往日在朝做官的接连不断,高祖姚文然康熙时官于尚书,曾祖姚士基做过知县,伯父姚范中进士后为翰林院编修。但到他出生时家庭已经衰落,祖父早卒,父终生乃一布衣,所以“为门户计”,光宗耀祖,只得走科举之路,屡挫屡试,无怨无悔,故述从叔“为门户计”,也注入了自身之慨。当时应试考时文,但时文好也未必得中,姚先生有两位同乡,皆善时文,死后辑集面世,先生都为作序。序中都写到他们应试落第的不幸,左笔泉“三试不第,遂不复往”,“执先生之文”乃“凄然为之序”。徐六阶举于乡试,“余及乡人皆为之喜”,翌年会试,“不第而遽得疾,亡于京师,年仅三十余”。由此而发出慨息:“世之读者,以谓是佳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02:45 , Processed in 0.1142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