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2|回复: 0

弘扬根祖文化 振兴历史文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2-14 17: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弘扬根祖文化 振兴历史文脉

    来源:山西社科院   发布时间:2012-11-30 11:20   

    李吉教授在祠堂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和传承体系,由此构成本民族特有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并在其文化传承、升华凝炼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文化认同、文化崇拜的精神支柱和风俗礼制,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共同基石和根祖文化。
        谱牒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祖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脉。它纵贯了五千年华夏文明,载录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国史学大厦的三大支柱;它涵盖了社会群体的各个层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是炎黄子孙认同华夏文明的共同基石;它蕴含了多学科的文化元素,是解读历史、剖析社会、传承文明的典章文献。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谱牒文化就以“口传家谱”、“结绳家谱”的形式,成为区分不同血缘集团的重要依据,从而使人类由“杂交乱婚”的蒙昧时期进入“族外婚”的文明初始阶段,将“同姓相婚,其生不蕃”的优生优育理念融入了人类社会生活,对促进人类文明进化起到了划时代的巨大作用。及至夏、商时期,谱牒文化又以“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的形式,载录了“父子相承,兄终弟及”的传承谱系,成为“赐土、姓”、“置宗、邑”,构建国家管理体系的重要凭籍和文化形态。西周以来,谱牒文化逐步脱离了其原始形态,形成以封建宗法为核心的官修谱牒体系。举凡王室宗支、诸侯贵族的血缘谱系,均由官方登录,专设“小史”以掌其事,成为“封邦建国,胙土命氏”的典籍依据。从而形成了“宗君合一,家国同构”的封建宗法体系。从这一角度讲,谱牒文化堪称封建宗法的奠基石,封建社会的助产师。
        历经魏晋隋唐,官修谱牒达于极盛,宋元以下,官修谱牒废止,私家修谱之风盛行。及至明、清两代,几乎达到了家家有谱的普及程度。族谱、家乘成为广大民众自编、自纂、自律、自慰,体现自身价值,跻身社会历史舞台的“平民史册”。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谱牒文化或以其“崇尚门第”、“主导婚宦”的政治功能,稳定社会结构次秩,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或以其“修身齐家”、“规范伦理”的教化功能,资政育人,传承文明。从传说时代的“口传家谱”、“结绳家谱”,到战国末期谱牒学的开山之作——《世本》、《帝系》;从魏晋隋唐的《百官谱》、《氏族志》,到明、清时期的族谱、家乘,其所载录的姓氏渊源、宗族谱系,无论是高居庙堂的名门望族,或是躬耕陇亩的田野村夫,也无论是根在中原的华夏儿女,或是雄起边陲的少数民族,以及流徙海外的华裔侨胞,其追源溯流、寻根谒祖,无不直接或间接地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炎黄二帝,无一不以炎黄子孙自居,无一不以龙的传人为荣。
        正是这种以炎黄二帝为人文共祖与精神偶像的文化认同,以族谱、家乘为载体的谱牒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统一性、连续性的伟大基石,凝聚了“多元一体大中华”的民族格局,成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思想之魂,成为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肌里文脉,是激发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传统文化中凝聚力最强、感召力最大、影响面最广、生命力最旺的文化体系,是任何文化体系都无可比拟、无可取代的人文情节和民族精神,是炎黄子孙认同中华文明的根祖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华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将这种“同源共祖,血浓于水”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操,同仇敌忾,团结御侮。百余年来前仆后继,奋起抗争,一次又一次挫败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罪恶阴谋,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维系了五千年中华文明从未间断,传承至今,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中绝无仅有的光辉典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谱牒文化可谓中华民族的“命之所系”、“脉之所维”。
        然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谱牒文化迭遭浩劫,十年“文革”中更是被扫荡殆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文化战线拨乱反正。谱牒文化复苏解冻,再获新生。其中经济文化发达的苏南地区,谱牒文化更是枝繁叶茂,硕果纷呈。
        笔者近年来多次走访苏南部分县、市,虽说每次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但仍能深切感受到苏南地区谱牒文化“底蕴丰厚,文脉悠长,开发运用,富于创新”的巨大魅力。具体来讲,有以下几大特色:
        一、开发文献    化藏为用
        新时期谱牒文化的复兴,首先是族谱文献的搜集整理和
        开发运用。上海图书馆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在老馆长顾廷龙的带领下,大力搜集、抢救家谱资料,累计收集家谱近1.2万种,10万册左右,成为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单位。1996年底上海图书馆又以新馆开放为契机,每年投入数十万元对族谱文献进行修补整理,成立了谱牒研究专业部门,举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中国谱牒研究》论文集和《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2000年6月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上,将编纂《中国家谱总目》申请立项,由王鹤鸣先生总领其事,邀约海内外数百个藏谱单位和科研部门共同参与,历时9年,于2009年7月正式出版发行。《中国家谱总目》共收录家谱70000余部,编制条目52400多条,成为涵盖海内外中国家谱目录的宏篇巨制,标志着中国家谱文献资源的整理、发掘取得了历史性的阶段成果,对当代谱牒文化的复苏与重建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完整、系统的重要信息。
        二、保护遗产    传承文明
        宗祠祖庙是凝聚血缘的圣殿,朝宗谒祖的祖庭,是谱牒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珍贵遗产。在无锡惠山就有一处以祠堂群落为人文景观的历史遗珍。
        据统计,在无锡惠山不到0.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荟萃了近百个姓氏的118座祠堂。其时间跨度从唐代开元四年(716年)至民国时期,历时1400余年。其祠堂类型涵盖了神祠、墓祠、宗祠、专祠、先贤祠、书院祠、行会祠、寺观祠、园林祠、贞孝节烈祠等10大类别、22种形态的各类祠堂。系统、完整地展示了1400余年祠堂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文脉和各个年轮段的不同剖面。其数量之众多,类型之广博、内涵之丰厚,可谓海内无双,独此一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是从事谱牒文化、祠堂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对于惠山祠堂群的保护、开发,无锡市委、市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早在2003年,以夏泉生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就率先向无锡市政府提出了保护惠山祠堂群的合理化建议,并邀约国内各方面专家学者进行论证,拟定了《惠山古镇保护发展修建性详细规划》获得了市委、市政府的批准立项,特批了以惠山祠堂群为中心的100万平方米的用地范围,投入了40亿元的巨额资金。如此大手笔的文化投资,在国内来讲,确属罕见。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组织、聘用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文史专家,组建了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创办了《祠堂博览》学术季刊(已发行31期),并以资助出版的方式与上海辞书出版社签定了“祠堂文化研究丛书”编辑出版规划,现已出版三部著作。从而把祠堂文化做成了完整、系统的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动了谱牒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成为无锡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
        三、治谱修谱    蔚然成风
        常州谱牒文化底蕴深厚,有冠以整个江南乃至全国的美誉。早在明清时期及民国年间,常州地区修谱业就已经十分兴旺发达,曾与浙东绍兴、皖南徽州,同成为江南谱事的三大中心。2005年8月出版的《常州家谱提要》一书中就收录了196个姓氏的1598部家谱。我国著名学者、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姜义华教授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我国修谱以徽州、浙东、苏南为最盛,而苏南主要是以常州为最。”当时,常州《庄氏族谱》被一致公认为全国家谱中的最佳宗谱之一。《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中收录了大量的常州家谱,冯尔康教授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代序》中引用谱例82处,其中26处出自常州家谱,引用率高达31.7%,亦足见当年常州谱学之盛!
        苏南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著姓望族比比皆是,书香门第,世代相承。从而为谱牒文化积淀了丰厚底蕴,也孕育了一批治谱、修谱的才俊之士。在此次“苏南地区谱牒文化高层论坛”期间,就有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江阴、武进、丹阳、溧阳、金坛等十余个县市的180余名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并有12名专家学者作了精采演讲和学术交流,其参会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大,论述范围之广,学术水平之高,在区域性的谱牒文化研究活动中,可说是难得一见。苏南地区治谱、修谱之风,于此可见一斑。
        仅据江阴市谱牒文化研究会资料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7年江阴谱牒文化研究会成立以后,江阴谱牒文化便进入了“五子登科”的兴盛时期。即:建立了有威望、高效能的领导班子;组成了有水平、能奉献的编修班子;确定了治谱、修谱的宗旨和路子;配置了便于开展工作的房子;筹集了研修活动必须的票子。在短短数年内,摸清了江阴公私藏谱的底子,推出了《江阴家谱提要》、《江阴谱牒见知录》等研究成果。自1988年以来,新修、续修的族谱多达330余部,涉及到江阴三分之二以上的姓氏。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体例严谨、史料翔实、卷帙浩繁、印制精美的上佳之作。如《江左文林包氏族谱》、《梧塍徐氏族谱》、《江阴李氏族谱》、《暨阳李氏族谱》,均是有很高历史价值、文献价值的谱苑精品。其中《暨阳李氏族谱》,不仅刊载有专家学者的题词、序跋,而且用彩色绫绢印制谱本,装帧精美,典雅华贵,是难得一见的珍稀版本。
        四、取精用宏  集英聚萃
    谱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有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地方志、人物传……等多学科的文化元素。只有运用多学科、深层次的综合研究,才能披沙见金,探骊得珠。
        苏、锡、常、镇等地的谱牒文化工作者正是牢牢地把握和运用了谱牒文化的这一肌里文脉和科学元素,博采众长,取精用宏,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了谱牒文化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使之成为弘扬传统、振兴文脉的科学利器。
        江苏省第一家地市级谱牒文化社团-----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率先成立,随后江阴、无锡、武进,丹阳等地谱牒文化研究会,或祠堂研究会也相继成立,在创立之时,都广泛地借助、联合了地方史志、图书档案、民俗研究、名贤研究,以及宗亲组织、企业文化等多种社会力量和文化社团,形成社会合力,优势互补,才得以站稳脚跟,取得各界支持。而谱牒文化研究会的主要创建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也正是这种基础广泛,社会认同的标志之一。
    尤为可贵的是,上述各研究会在开展工作、从事研究的实际操作中,能博采众长,兼融并包,取精用宏,富于创新。如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联合创办的《谱牒文化》专业刊物(已发行14期),开设的主要栏目,即有“谱牒研究”、“祠堂博览”、“姓氏探索”、“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史海钩沉”、“名人新考”等多项内容,几乎涵括了谱牒文化涉及的各个领域,成为同类刊物中的上乘之作。在短短的数年之内,该研究会以一个地市级民间文化组织,先后邀约、聘请了国内外一流的社会学、历史学、谱牒学、姓氏学、文字学、文化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的学界泰斗,博士生导师:徐复、周有光、来新夏、卞孝萱、李学勤、冯尔康、葛剑雄、王鹤鸣、周振鹤、姜义华、常建华、钱杭、王泉根、本杰明·艾尔曼等数十位名家学者前往讲学、考察,或撰写文稿,挥毫题铭,进行学术指导或文化交流。即便是国家级或省部级文化机构或学术会议,也难以聚集如此众多学科的各路精英,难以吸纳如此丰厚的文化大餐。常州谱牒文化的社会影响、学术水准,人际网脉不言而喻。
    学海无涯,代有英贤。余此次参加“苏南地区谱牒文化高层论坛”,虽然时间短促,但受益非浅。今将点滴感受连掇成文,以示对此次论坛主办方盛情相邀的深切谢意,也算是一点学习心得。
    作者:李吉

    作者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2:53 , Processed in 0.0993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