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楚天都市报讯 □武汉中学高三(13)班 姚池
人生进退,相辅相成。一味地进,快意如冲霄凌云,把酒纵马,只是稍有不慎,便可能走错一步,万劫不复;一味地退,则会放任时光潺潺地流走,磨平了激情,虚掷了青春,最终理想为现实让步,终生难有所成。智者游刃进退间,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千载留侯张良,桥下偶遇老者,谅解其无礼态度并为其拾履,忍受其责怪并谨遵约定时间与其相会,连续数日,终通过老者考验,得《太公兵法》。正是其面对老者考验时的谦和退让,与得其相助后的坚持奋进,才造就了这个独坐竹篁之中,闲观尘世烟火的贤能谋士,让人在千年之后,诵读着他的诗篇,仍遥想当年风姿,恰似明月。
一味前进,不晓退让,千古遗恨,可悲可叹。
太子丹白衣送荆轲。易水之畔,他击筑悲歌,荆轲刺秦未遂,命丧秦宫,当日在路边抚琴相送的高渐离已熏瞎双目,却丝毫不理性考虑敌强我弱的局面,或是出于对暴虐统治者的不满与怨怼,或是出于对弦乐知音的义气与忠诚,再次刺秦不利,步其后尘。可敬,可叹!
若是懂得一时忍让,细密安排,或能成败易变也未可知。时至今日,那冷的锋刃,琴的寂寥仍如同一缕遗韵,在悠悠的岁月长卷中低诉着末路英雄的悲哀。
陶渊明在宦海的浮沉间把握了进退,退还给自己的心灵一方田园,东篱采菊,人境结庐,心境悠然;李白在幽深的宫阙中把握了进退,放任自己于潇洒的江湖红尘,醉饮千觞不知愁,放舟河海,超然天地;唐太宗在忠臣的直言进谏下把握了进退,以人为镜知其得失,将逆耳的忠言视作巩固统治的助力……,不如将前人的成败谱作曲,来日剑歌天下,长河饮马,生死无恨。
人生如夜间行舟,时而光华满目,时而不见五指,故必要掌握分寸,适度进退,进时留有退路,退实为进而退,进退人生,上悟为妙。
点评:小作者着力论证了进与退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对如何处理进与退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适度进退,进时留有退路,退实为进而退,显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如果举例兼顾古今中外,论证就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