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9|回复: 0

永不磨灭的丰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8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3-23 12: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不磨灭的丰碑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5-03-23 07:57:48  

      和煦的阳光洒照小南山,春风轻卷红旗。清明前,来到饶河县小南山饶河革命烈士纪念馆,记者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期间有幸遇到多年坚持研究抗联史、86岁的姚中山晋老人。久仰姚老先生盛名,面容清瘦的他虽已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耳聪目明、声音清亮。
      一种铭记 始终印刻在心
      1930年出生的姚中山晋童年是在亡国的烽燧年代度过的,从他记事起,就是地主的催租,土匪的抢夺,小线(小股劫匪)的骚扰……,不得一日之宁。亲身体验到边疆人民饥寒交迫的遭遇,底层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亲眼目睹许多乡亲变成乞丐,进而又化为冻饿而死的饿殍……。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对黎民百姓的同情,对地主,警察和日本鬼子的憎恨。
      在那国破家碎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抗日的队伍,在祖国东北边疆的土地上,抗日联军数千名中华健儿为祖国的解放和独立,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冲锋陷阵,打击敌人。十数年间,创造了无数英雄业绩,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战斗故事,这一切,在姚中山晋幼小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47年,不满17岁的姚中山晋投身革命,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团。从此50多年来,他奔波于边地城乡和大小村屯,踏遍了边疆的山山水水。工作之余,在民众传颂中,每天都重温着往昔抗联时期的史迹和轶事,日伪时期百姓的苦难,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故事都装进了他的脑海中。
      一种信仰 始终激励前行
      从1953年开始,姚中山晋开始天天写日记,那时他工作紧张繁忙,但即使在机关开会开到半夜,他回家也要把小板凳放在炕前,炕沿儿就是写字台,时间再紧也要把一天的日记补上。日记中姚中山晋开辟了一个“抗日故事集锦”的栏目,广为搜集资料,计划着将来能写一本有关东北抗日联军的书。
      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只能是走到什么地方,接触哪里的人,听到一些什么样的经历和事件,就把那里的人物和事件记录下来,不能任凭自己的意愿进行专访。因此,姚中山晋只能在工作范围之内,听到什么,记录什么。直到1959年,地方与国营农场合并之后,组织上才给姚中山晋一些时间,前往哈尔滨及宁安农场进行抗日时期人物专访。但仍然是受到时间的限制,一是时间来去匆匆,被访者来不及思想准备,所谈内容不能尽其所详。另一方面,被访者工作繁忙,无暇讲述往事。大部分的资料收集都是在姚中山晋在下乡蹲点,利用休息时间搜集记录抗日时期的人物经历。1963年在饶河三义村蹲点,时任公安分局局长的徐曰禄对姚中山晋说:“我这有个抗日烈士的父亲,现年73岁,他马上就要去朝鲜养老,有很生动的抗日经历,我给你当翻译,你把他的经历记下来,否则以后就无处采访了。”就这样,第二天姚中山晋和徐曰禄一起访问了金奉学。随着时间的流逝,抗日时期人士渐次做古,转眼间抗日战争胜利已届七十周年。姚老说:“五十多年的资料收集整理,虽不足以组成一部抗日长篇巨著,但我想把这些访谈资料如实原样地付梓刊印传诸后世”。
      一种深情 始终深感荣幸
      “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先后历经二十二个春秋终于落成,1986年9月3日,中共饶河县委、饶河县人民政府举行了纪念碑落成典礼。省政协原副主席王明贵、省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季青以及省民政厅、佳木斯市民政局、军分区领导出席典礼,并同县领导参加了纪念碑剪彩仪式。纪念砷正面由原省长陈雷同志亲笔题词“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十个大字。碑上方为抗日战士雕像。纪念碑的背面上方由陈雷同志题有“抗日先烈永昭千秋”八个大字,下方是由姚中山晋起草的三百六十余字的碑文。碑文用简短词句,精辟地概述了抗日联军第七军,在与日寇殊死搏斗中成长壮大的过程。
      “纪念碑落成后,决定由我来书写纪念碑碑文,我非常激动,人民将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心想,抗日先烈为了革命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生命,我能为革命先辈尽绵薄之力,深感荣幸,一定竭尽全力,不负重托。这些往事对我以后的书艺创作和生活道路有着重大影响,至今犹感巨大的责任与激励,通过自己的微薄努力,能够让抗日烈士革命精神光照寰宇,彪炳千秋”。时过近30年,当与记者谈起这段往事时,姚老的眼睛泛红,声音高亢。
      通过50多年的采录收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饶河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在抗日战争时期,饶河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页页斗争的光辉史篇,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前仆后继,面对日寇的残酷镇压和扫荡,视死如归,为革命胜利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的功勋永垂青史,他们的精神流芳百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9 22:27 , Processed in 0.0973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