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过癌症,动过五次大手术,古稀之年的她遭遇过种种困苦与磨难,这些不幸却让她学会了谦卑与包容,同情与付出,知恩与感恩。“我要珍惜每分每秒,以爱和真情回报社会,让生活充实,生命有价值。”秉承这种信念,退休后15年间,她始终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帮助困难群众。她就是桐乡市大麻镇中心学校退休教师姚萍。 当好园丁,用心为孩子勾勒美好“艳阳天” “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有德是珍品。”双休日往返,她利用坐公交时间与学生交流,劝勉他们抓住机遇努力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有学生到她所住的老年公寓举办活动,她总是与他们交流,讲人生、讲责任……“我是一名老师,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的天职。”姚萍如是说。 1990年10月,姚萍被查出患了癌症,为了初三学生,她藏起了诊断书,直到次年1月底才请假去治疗。“我舍不得钟爱的事业和学生。”住院的332天,她心底始终有一股力量,术后第九天,便开始练习手指爬壁康复治疗,忍着撕裂般的疼痛,汗水混合着泪水,终于几个月后,她的手臂能举到肩膀了,可以在黑板上写字了!激动不已的姚萍马上重返三尺讲坛,她要把因病耽搁的两年半时间还给学生。 一个孩子原本有个美满的家,画得一手好画,但父母的突然婚变给他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从此他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整天自闭无言,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笑容。孩子奶奶很焦急,把他带到姚萍这里。姚老师开导他,“父母仍然是你的父母,离婚是大人的事,他们依然非常爱你,你要勇敢接受这个事实,为自己的明天做好准备。”经过三四个月的开导,孩子终于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振作。 每逢中高考、公务员考试时,许多家长会带子女上门,希望姚老师帮助辅导。她辅导的学生有2个考上了公务员,9人考上桐高,5人作文获得省市级荣誉。她还先后传帮带5位年轻老师,工作上手把手,生活上关怀备至。 当好义工,用爱为老人托起幸福“夕阳红” 2006年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姚萍住进了桐乡老年公寓。那儿有15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83岁,她是最年轻的。于是她常常帮助公寓调解老人纠纷,帮助尿床老人晒被整理床铺,替瘫痪老人喂开水,替双腿水肿老人敷药,为腹泻老人洗满是粪便的裤子和床单,帮年纪大的老人购物配药。 姚萍发现,许多老人头发杂乱、胡子满脸,于是她利用理发的机会“偷艺”,并置办了两套价值近千元的理发工具,开始为老人理发、洗头、剃须、修面、掏耳。熟能生巧,如今她手艺大有长进,西式头、平顶头、游泳头式,偶尔也试理一个新式头。 2011年起,姚萍经常去康慈医院帮痴呆、瘫痪老人和失智丧意的年轻患者义务理发,每月去两次,每次连续两天,从早上7时到下午5时,一天要为40多人理发,累得腰僵硬,手腕也肿了。有的病人神志不清、行为怪异,不配合甚至会抓她打她,她却总笑脸相迎,耐心劝说。2011年冬天大雪有20厘米厚,公交车停开,但已与病人约定好,姚萍背着理发包冒雪步行5站路去医院为他们理发。从2009年6月至今,姚萍共义务为老人理发近5000人次。 姚萍还资助了浙江常山及山东滕州几十位特困学生及孤寡老人,经常为他们寄棉衣、棉被及学习用品。常山县一个名为麻雀坞的小山村里有个男孩名叫徐志坚,妈妈在他8个月大时便离开大山从此杳无音讯,家里还有患糖尿病的奶奶、双腿摔伤的爷爷以及轻度精神分裂的父亲,姚萍买了书包和学习用品去看望小志坚,与他结起了对子,如今男孩已经上九年级了。 去年,姚萍应邀加入了慈善义工队。“让身边人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帮社区老人理发、关爱康慈医院及老年公寓的老人,给他们带去关爱和温暖……仅一年时间,姚萍就义务服务了526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