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7|回复: 0

姚中秋教授解读“中国何以儒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9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5-29 18: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中秋教授解读“中国何以儒学”

    【新闻作者:杨伟婷 凡秋莉 梁振杰 河大新闻网 】

    5月27日晚,黄河文明中心邀请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中秋(秋风)教授做客“黄河文明大讲堂”,在明伦校区科技馆二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中国何以儒学”的报告,报告会由我校副校长张宝明主持。

    姚中秋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并做重要讲话入题,指出这是中国近百年儒学发展史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预示着当代儒学的复兴。姚中秋系统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思想从全盘反传统观念的新文化运动、全面破坏传统的文化大革命,再到传统逐渐恢复的演变历程,指出儒学复兴是国家复兴的重要文化基石。围绕儒学的现代价值,姚中秋深入分析了中国“大一统、和而不同、有纵深空间”等的根本特点,并用《尚书·尧典》中的内容论证阐述了我国“以德而非以力、多中心治理、敬天”的治国之道,同时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即人的自我治理,自我约束,只有国民发挥人的自主与自觉,关注自我,明德修身,由近及远,由亲及疏,为优良秩序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内在动力,外在的约束与强制才是有效的,其成本才是可控的。最后,姚中秋从个体的安身立命,国家的多中心治理,天下“和而不同”秩序的重建三个方面,指出儒家治国之道不仅适合于超大规模的古代中国,对今天的治理模式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张宝明高度评价了姚中秋教授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在互动环节,姚中秋与现场师生针对儒家宪政、中国威胁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姚中秋表示,当代的制度的适用人群是中国公民,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本土因素的摄入。对于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姚教授引用《礼记》中“礼闻来学 不闻往教”,说明中国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强,但绝不会走西方列强的道路,将自已的理念强加于人。

    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与互动过程中,姚中秋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儒学的历史命运及其现代价值,为听众提升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提供了打开历史与现实之门的的钥匙。

    28日上午,在明伦校区黄河文明中心会议室举行了“儒学在当代学术思想界的影响”的座谈会,座谈会由姚中秋教授主讲,苗长虹教授主持。姚中秋从大陆儒学界、思想界、一般的学术界三个层面介绍了儒学在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变化情况。姚中秋认为,儒学在学术界的复兴是一个必然趋势,儒学在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参加座谈会的有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师生,大家就儒学的现状、现实困境等问题与姚中秋进行了交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5 15:29 , Processed in 0.1059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