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艺之大者——京剧提线木偶戏艺术家姚仁贵传(转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8
  • 签到天数: 33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尾   声  

    姚氏京剧提线木偶戏是在浙南闽东特定的生存空间里孕育、成长起来的一门独特艺术,反映了闽浙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与精神追求,自上世纪50年代由姚仁贵先生开创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巨大的文化魅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拥护,历60余年,传承至今。它根植于闽浙边提线木偶戏这一具有六百年厚重历史的古老艺术形式,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社会生活气息和文化传承特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
    京剧提线木偶戏在唱腔上,以皮黄腔为主,以闽调和畲歌为辅,在念白上,以京白为主,以畲语、闽南话、浙南腔为辅,“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的语法、语汇及古读音在表演中运用极多,因而,对于“闽南文化学”、“闽南方言学”与“宋元南戏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发展至今,京剧提线木偶戏仍保留有《水浒传》、《西游记》、《陈靖姑》、《粉妆楼》、《目莲救母》、《绿牡丹》、《再生缘》、《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瓦岗寨》、《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玉持刀》、《霸王庄》、《小五义》、《续小五义》、《月唐演义》、《花田错》、《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洛阳桥》、《奶娘传》、《龟蛇会》、《南游》、《北游》等一大批传统剧目以及《南海长城》、《红嫂》、《智取威虎山》、《太姥抓狼》、《东海前哨》、《红色卫星》、《三世仇》、《深山擒特》等现代戏,此外还有儿童剧《张高谦》、《钢铁小英雄》、《半夜鸡叫》、《小白兔》、《东郭先生》、《黄鼠狼偷鸡》、《姐弟两》、《懒猫的教训》等。这些剧目不仅保存了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区的民间信仰及婚丧喜庆等习俗内容,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而且很多优秀剧目至今仍在发挥着积极向上的教育作用,是宣传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良好媒介。
    姚仁贵去世以后,其子姚义炳接过了父亲的衣钵。他不遗余力,四处奔走,寻访邀请京剧名家,联谊闽浙名票,有效扩大了京剧提线木偶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纪念老父,弘扬提线木偶艺术,创造交流平台,姚义炳联合一众家人,于2011年成立了姚氏京剧剧社。翌年7月,姚氏提线木偶戏被正式列入第二批福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8月,姚义炳被确认为第一批福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姚氏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木偶戏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已变得面目全非,京剧提线木偶戏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包括演出机会越来越少、艺人收入越来越少、从业人员严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传承人的问题。年轻一辈对学习木偶戏缺乏兴趣。姚义炳虽被确认为传承人,但将来他能传给谁,这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笔者认为,京剧提线木偶戏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投入,建立一整套适应京剧提线木偶戏发展的保护机制、激励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并采取多项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剧团自身努力发挥“造血”功能,在技艺创新、精品打造、服务拓展方面,多想点子,多下功夫。比如,与旅游结合,开发经济价值;努力开发衍生产品;与企业联姻,拓展市场份额等等。
    掩卷遐思,不胜感慨。最后,衷心祝愿京剧提线木偶戏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7 16:00 , Processed in 0.12539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