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3|回复: 0

高考状元的相关分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57
  • 签到天数: 328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7-4 16: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状元的相关分析
    转载 2015-07-04 14:16:53

        2015中国高考状元姓名排行榜,王姓与晓字问鼎榜首(2015年06月10日 11:04 凤凰教育)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中国哪个姓氏最盛产高考状元?中国高考状元百家姓最新排名如何?中国高考状元起名最喜爱哪些字
    2015年6月10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追踪调查的1952-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3000多人,这是艾瑞深研究院连续第9年独家发布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恢复高考38年来,中国六星级大学最受高考状元青睐,北京大学雄居2015中国高考状元青睐大学排行榜榜首,中国科学院大学未能实现状元零突破;港校退出省级高考状元争夺,转战二线争夺地市级状元;高考状元并未“超凡脱俗”,志愿首选最赚钱热门专业;昔日高考状元毕业后多从事高薪职业,行业顶尖人才偏少,状元成才率低于预期。
    全国高考状元名字中哪个字使用频率最高?百家姓,千家名,在中国,姓和名不是一个简单符号,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一个姓氏宗族血统的烙印,凝聚着一个家族父母长辈对子女的期望和寄托。艾瑞深研究院专家、厦门大学博士冯用军副教授指出,名字是每个人生命的起点,更承载着爱、希望和梦想,记我们从哪里来?中国古人历来非常重视家姓延续、姓名拟取,新生婴儿取名往往成为全家族的重要事件。古训有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史上最牛教书匠”孔子则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都说明古人对姓名非常重视。
    最新2015中国高考状元百家姓排名,王姓状元勇夺榜首
    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调查的1977-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王姓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132人,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高考状元姓氏排行榜100强榜首;李姓状元有129人,名列第2;刘姓和张姓状元各有120人,并列第3;陈姓状元有11人,居第5;杨姓状元有61人,居第6;黄姓状元有58人,居第7;周姓状元有48人,居第8;赵姓状元有47人,居第9;吴姓状元有38人,居第10。
    名列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高考状元姓氏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姓氏依次是高姓、郭姓、孙姓、徐姓、胡姓、林姓、马姓、何姓、朱姓和郑姓等姓氏。在全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姓氏有5个,分别是王、李、刘、张和陈姓氏。状元人数在10人以上的姓氏有45个,全国共有270多个姓氏上榜。
    高考状元姓氏排行与“新百家姓”基本相符
    2014年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是王、李、张三大姓氏。其中,“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为现今中国百家姓前20大姓氏。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人、艾瑞深研究院名誉院长蒋国华教授指出,对比2015年中国高考状元人数最多的十大姓氏,除了个别姓氏没有进入“新百家姓”前10位外,高考状元姓氏排名与新百家姓排名大致对应,与我国杰出政要、两院院士、亿万富豪企业家、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等杰出人才姓氏分布非常相似。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容易理解,个体能力在各姓氏中的分布大致相似,故高考状元各姓氏人数与其人口数量大致成正比。
    2015中国高考状元名字最爱,“晓”字使用次数最多
    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调查的1977-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名字中,名字出现的字高达900个。其中,“晓”是中国高考状元使用次数最多的字,出现48次,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高考状元名字排行榜100强榜首,成中国高考状元及家长起名最爱使用的字;宇字42次,居第2;明字和文字各38次,并列第3;伟字35次,居第5;华字30次,居第6;海字28次,居第7;小字27次,居第8;杰字24次,居第9;丽字23次,居第10。
    15年来女生逐步在高考中占优 去年女状元占六成(2015年07月01日 09:12京华时报郭莹)
    又是一年高考落幕,全市各所学校纷纷进行考后成绩大盘点。每年的状元郎都备受关注,今年,北京连续第二年文理状元都是女生。汇总城六区的文理头名,女生的数量超过男生一倍多。“阴盛阳衰”、女强男弱的现象再次受到关注。
    全国情况
    “女汉子”压倒“须眉男”
    近日,一项针对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2000-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女汉子”压倒“须眉男”,女性状元比例攀升至52.65%,男状元跌至47.35%。而在1999年之前,全国状元则一直是男性为主导的世界。2000年以来中国女性已逐步在全国高考竞争中“称雄”,从最初的“三分天下有其一”逐渐走向“头顶半边天”,近四年来女状元所占比例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
    在2014年全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男状元占比比2013年下降4.69百分点,下跌幅度较大再创历史新低,下降至40.43%;而女状元比例上涨至59.57%。目前,高考男女状元比例严重失调,“阴盛阳衰”持续增强。
    北京情况
    城六区女状元超男生一倍
    今年,北京市的高考情况也与全国大趋势相同。除了全市文理状元均是女生外,城六区的第一名也大多由女生组成。
    以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城六区文理第一名为例,6个区文理第一中女生达到9人,男生第一的仅有4人。女生超出男生一倍多,也被网友称为“女学霸以绝对优势虐了男学霸”。数据显示,除了海淀区的文科头名是男女并列外,其余区的头名都只有一人。其中,西城、朝阳两区的区级文理第一名均是女生称霸天下。盘点这些区的第一名,女状元达到了9人,而男状元只有4人。女生成绩的确以绝对优势压倒男生。
    在传统的想法中,女生文科强,男生理科强。但是,今年城六区中,共有4名女生夺得了理科的第一名,仅有两名男生获得了理科的第一名。看了今年的高考成绩,还敢说理科是男生的强项吗?
    多人高考中超常发挥
    纵观今年对各区状元的媒体采访,不难看出女学霸们也有着很多共性。今年的文理状元在考试中发挥超常,堪称考试型选手。
    全市理科状元刘智昕来自普通综合班,她认为自己是普通班里的小菜鸟。平时排名年级前50,今年的高考成绩是发挥得最好的一次,属超常发挥。文科状元蔡雨玹在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我不是学霸,我是学酥。学酥就是那种看起来是成块,其实一碰就全是渣儿”,蔡雨玹说自己是进入高三后,成绩才蹿上去的,年级排名大致在前十,最好的成绩是第二名。
    可见,高考对学生的临场发挥要求很高,很多女学霸在考试中发挥更加稳定,容易超越以往。
    女学霸自称数学非强项
    如果以为女生只擅长语文那就错了,今年城六区的头名中,两名文科女生取得了150分的满分数学成绩。但女学霸们纷纷表示,自己的数学并非一直这么好,文科状元甚至还计划在暑假中重点看看数学。
    城六区的第一名中,海淀文科状元姚迁迁和全市文科状元蔡雨玹都取得了数学满分。十一学校的姚迁迁表示,自己并不擅长数学,曾经数学考过班级倒数第一,然而却是北京市数学单科状元;她最擅长语文,曾考过海淀区第一,却在正式高考中发挥失误,选择题分数在年级倒数。文科状元蔡雨玹则表示,“数学如果再难,我就应付不过来了。今年的数学题比较平实,重基础。”即使数学得了满分,她依然打算在暑假里补补数学。
    不过,在硕果仅存的几个男头名中,他们的理科成绩也都非常优秀。如石景山的理科第一董浩林,语文120,数学144。丰台区的文科第一名马德隆语文128分,数学148分。不过,多个男生都对语文表达了担忧,董浩林说,自己的语文也不及格过,东城区理科状元徐文昊说自己也在语文上遇到过困难。
    女学霸技能全解析
    分析今年的女学霸们,她们都有很多共性,那小伙伴们就一起看看,有哪些学霸技能可以get,一起学起来。
    集错本
    姚迁迁认为数学的错题本非常重要,并称这是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全市理科状元刘智昕也表示,复习时查漏补缺、错题总结等,都很有帮助。来自陈经纶中学的陈雨竹是朝阳区文科状元,高中3年坚持了错题归类分析,她认为,错题的整理对于更好地了解知识点、巩固知识点非常有好处。
    超级笔记
    除了整理错题,很多
    女生还善于笔记分类,进行积累。如石景山区文科状元金之林的历史学科就有两套笔记,一套是编年史笔记,一套是专题史笔记。连历史她也准备了错题本。她在地理的复习上则注意把有意义的题目积累下来,再慢慢探索。对于政治,可以做到每本书、每模块、每单元细致整理加背诵。
    心态放松
    刘智昕是班长,平时学校活动非常多。直到考试前,她还在家看跑男和《欢乐喜剧人》,她认为心态好非常重要。朝阳的状元邱玮也说,考试前班级里轻松快乐的气氛非常重要。
    专家看法
    难度下降是主因
    北京十一学校的历史特级教师魏勇认为,在2000年到2012年之间,上海女状元占60%,而北京更达到65%。
    魏勇认为,1999年后,数学学科难度的持续下降,是高考状元男女生比例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关键原因。他说,在1999年前,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是压轴题,让几乎所有优秀考生胆战心惊,那道题一下子就拉开了分数的差距,而能够做出这道题的,大多是男生,这道题能够充分发挥男生数理逻辑的优势。现在,数学难度下降,男生的优势被削弱。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尽管今年的高考试题发生变化,男女状元比例并不均衡。总体上还是因为题目设置的原因。
    北京市的高考试题方向是降低难度,由此带来的问题便是降低了区分度。他认为,目前的考试比的是谁更加细心,显然细心、听话的女生更有优势,越是跟着老师复习思路紧的学生得分越容易高。此外,今年的文理状元都不是平时成绩最好的学生,这也显示出了目前这种命题方式的基本特点。
    他也表示,尽管今年的题目关注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男生相对女生来说,并不关注生活的方面。尽管考试的智力难度并不难,但如果考生本身不关注生活,那么就难以答题。他表示,女生成绩的强势崛起,容易让学生产生自我误解。其代价就是尽可能把自己的优势方向抛弃,转而服从考题,丢掉自己的个性。
    调查:高考“状元”多爱学术 经商从政不突出(2015年06月26日 12:08南方报业网 毕嘉琪)
    摘要:近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剖析1952—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3000多名高考“状元”的去向和职业分布。《2015中国高考(精品课)状元调查报告》显示—“状元”多爱学术经商从政不突出
    延伸
    尽管近三年来,广东都不公布高考“状元”以及前十名考生的分数,但这群高分考生的发展走向依然备受瞩目。近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剖析1952—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3000多名高考“状元”的去向和职业分布。
    报告显示,高考“状元”在学术研究领域成就较高,但经商和从政的并不突出。此外,高分考生日渐“阴盛阳衰”,去年男“状元”比例更创新低。
    “女多男少”现象持续增强
    对比1999年之前的全国“状元”性别比例,现今高考男女“状元”比例开始逆转,“阴盛阳衰”持续增强。报告显示,2000—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女“状元”约占比52.65%,男“状元”占比47.35%。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全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男“状元”占比比2013年下降4.69个百分点,下降至40.43%;而女“状元”比例上升至59.57%。
    艾瑞深研究院专家指出,该现象说明,在中国女性不仅有学上,而且能上好学,更多女性开始优质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果,女子教育进步快成效好;另一方面,现行高考模式“偏爱”女性,在语言应用、细心程度和记忆准确性等方面,女性相比男性更具有优势,而目前的高考必考科目设置中的语文、英语(精品课)属于语言类考试,考题内容更侧重于细心程度和记忆准确性等的测试,这些更利于女性潜力的发挥。
    北京高校报考最热香港第二
    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哪些学校?报告显示,1977—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有784人选读北京大学,拔得头筹;清华大学居第二,有618人;两校共录取了1400多名高考“状元”,占总数的80.62%。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大学位列第三、四、五名。而广东的中山大学在37年间共吸引了11名高考“状元”就读,位列第九。
    专业选择方面,2000—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最受全国高考“状元”喜爱,选择攻读的“状元”人数最多达到284人,同样是北大的经济学专业则以242人屈居第二。北大这两个专业的选读“状元”合计至少有520人,占这一时期“状元”总数的46.10%,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纵观37年高考“状元”所选择的就读地区,北京依然是第一“大户”,共吸引了1469名“状元”。香港高校共吸引72人,位居第二。上海、安徽、广东分列三、四、五位。值得关注的是,2005—2014年的十年间,香港大学等港校对全国省级“状元”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录取省级“状元”人数逐年下降。
    富豪榜上至今无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报告显示,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就业或创业的人数比较少,大多数选择出国留学(课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美国、新加坡、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是“状元”的留学首选。
    从职业分布和收入来看,“状元”就业的行业领域分布较为广泛;经济收入和职业地位较高,大多从事“高薪职业”,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高于非“状元”群体的平均水平。但是,高考“状元”进入职场后,成为出类拔萃的行业“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偏少。有专家指出,就此而言,高考“状元”成才率低于社会预期。
    相对而言,经商和从政不是高考“状元”所长,至今无人登上胡润、福布斯、新财富等全球富豪榜和中国富豪榜。在政界中,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相对普通,出现市长和局长级人物,但未出现省部级以上官员。
    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2015年06月19日 13:41凤凰教育)
    摘要:调查结果:“恢复高考以来的10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
    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无一成为行业领袖。面对这种情况,不禁有人问到:这几十年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一、高考状元有用吗
    请看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10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了什么?
    事实一:1977年以来,全国34年的高考状元(高考分省计分,3300名÷30个省市区÷34年≈3.2名,应该一个没漏啦),都没成为社会活动家、或企业家、或艺术家,也没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领军人物。
    事实二:不知科学家的工作属不属于一个行业?如果属于,那就意味着:高考状元们也没成为一流科学家。
    事实三: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能获成就的大小跟他所受的学校教育并非正相关——即是说,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见得能成这些“家”,而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则不见得不能成这些“家”。
    事实四: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一定关系”是多大的关系?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同层次的科学家正相关程度不同?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样,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综合结论:中央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教授认为:“创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来的。”请注意:此中的“教育”是指“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2011年6月的教育”。
    哇,这几十年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由教师负责填满,学生在家时间比如双休日,则基本由家长负责填满,这个原因不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社会造成的。”
    可见全社会联手放出来的应试教育魔鬼是扼杀创新型人才的重犯!
    可惜的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别说文科课程、就是数理化生等理科课程,能有几个老师认真、扎实地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30年1000余高考状元的悲惨下场
    中国相关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他们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他们成为高考头名,只是应试教育会作题的“状元”而已,只能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计划性较强,但是在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得到多少反映。也就是说,高考只是有限度地反映了学生学习应试能力,而应试能力不能衡量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能力。
    其次,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这种思维反映到将来的工作上,他们也只是过分看重僵死的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又视学习现成知识为一种享受,而对其它则看得比较淡漠,而这种思维严重影响到了他们在事业上的发展。
    第三,许多高考状元们对来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够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思维是对来自应试教育做现成试题而又想获得完美答案的一种重复。
    第四,高考状元们只是在应试上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而他们却又往往以这一次成功引以为一生的骄傲。过分地回顾过去,却丧失了以后为更高远目标努力的动力。
    第五,高考状元们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们在学习上心无旁骛,梦想摆脱某种困境。一旦实现理想,却又陷入了没有目标的窘境,而在就业上却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更为理想的指导,结果好多人也就听天由命。
    三、我们的反思: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常说,他在科学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美国航空学会和美国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协会。
    他曾多次感慨:“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我们当时搞火箭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
    是的,科学和艺术是永远连在一起的,诚如钱老说的“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几位成功的学习者还有一个共性:平时最喜欢的事都是读书。读书使人智慧。在美国加州一所小学的图书馆里,我曾看到这样一幅标语: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越聪明,你表达思想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我始终认为,读书是养心的智慧。种桃,种李,种春风;养花、养草、养心灵。学校是文化场所,如果能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那将会让孩子受用终身。
    最后,还是想说那几句老话: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天才。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学校要让孩子天性有展现的空间,智慧有表达的机会,美德在学习中扎根,梦想在勤奋中实现。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学校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培养学生从情感开始而不是从知识开始。(ABC朋友社)
    2015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专业排行榜,状元最爱“吸金专业”(2015年06月10日 14:37凤凰教育)
    中国两岸四地哪些大学本科专业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准最高?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哪些本科专业?
    2015年6月10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追踪调查的1952-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3000多人,这是艾瑞深研究院连续第9年独家发布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恢复高考38年来,中国六星级大学最受高考状元青睐,北京大学雄居2015中国高考状元青睐大学排行榜榜首,中国科学院大学未能实现状元零突破;港校退出省级高考状元争夺,转战二线争夺地市级状元;高考状元并未“超凡脱俗”,志愿首选最赚钱热门专业;昔日高考状元毕业后多从事高薪职业,行业顶尖人才偏少,状元成才率低于预期。
    2015年哪个本科专业最热门、最具竞争力?最受中国省级高考状元青睐?
    “哪个专业最受高考状元青睐”体现了本科专业在最优秀考生心目中的地位,反映了一所大学本科专业的社会声誉和核心竞争力,是检验一个专业是否为中国最热门专业、中国最具竞争力专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一所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质量、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中国大学评价资深专家、艾瑞深研究院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每年高考,两岸四地名牌高校为争夺高考状元除任选专业外纷纷开出了特殊政策和优待条件,为有意向报考的高考状元“私人定制”专业及培养方案,用学校最热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专业吸引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作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第一名,在高校及专业选择上拥有普通考生无法比拟的优先选择权,每年高考状元们所挑选的大学与专业,可以说是现今中国最优秀的大学、最热门、最具竞争力的专业,代表了高分考生挑大学选专业的风向标,也体现现今社会的价值取向。艾瑞深研究院总负责人赵德国指出,为了给即将参加2015年全国高考的考生、外国留学生填报志愿挑选两岸四地高校提供权威参考指南,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最新发布2015中国高考状元最亲睐大学专业排行榜和2015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受状元青睐专业排行榜。
    工商管理专业最受高考状元青睐,雄居2015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榜首
    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调查的2000-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工商管理专业最受全国高考状元青睐,选择攻读的状元人数最多,有284人,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40强榜首;经济学专业有242人,屈居第二;两个专业的选读状元合计高达520多人, 占总数的46.10%,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遥遥领先其它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最受高考状元喜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86人,位居第三;北大元培班有83人,位居第四;生命科学专业有63人,列第五;法律专业有53人,居第六;建筑学专业有50人,位居第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42人,居第八;清华数理基础科学班有32人,名列第九;自动化专业有27人,位居第十。
    位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学科专业依次是数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学、土木工程、化学、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力学等专业。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人、艾瑞深研究院名誉院长蒋国华教授指出,对比上榜专业热度和职业薪酬收入发现,2000年以来全国高考状元就读专业基本上是目前社会公认的最具竞争力、最赚钱的热门专业,上榜高校专业在2015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取得不俗的成绩;其中,管理学、工学和经济学门类专业最受状元青睐,占状元总数68.63%。选择攻读管理学专业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289人,高居各学科门类首位,工学专业有252人;经济学专业有242人。相对而言,相对冷门、学业比较艰苦、未来职业薪酬较低历史学、教育学、哲学、文学、医学等专业较少有状元问津。
    2015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略)
    北大清华各有18个专业排名2015最受高考状元青睐专业排行榜第一
    报告显示,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受状元青睐专业排行榜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表现最佳,各有18个专业排名第一,居全国高校首位;其中,北京大学排名2015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专业排行榜第一的专业有法律、政治学、环境科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北大元培班、经济学、化学、生命科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历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学、中国语言文学、广告学和哲学等专业;清华大学排名2015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专业排行榜第一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程物理、航空航天工程、环境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力学、能源动力、土木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清华人文科学实验班、清华数理基础科学班、心理学和医学等专业。香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有1个专业排名第一,分别是社会学、政治学和艺术学等专业。
    2015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受状元青睐专业排行榜​(略)
    高考状元专业选择重个人“钱途”,轻国家“前途”,亟需政策引导
    最近15年来,全国高考状元扎堆就读经管热门专业,专业领域分布不均衡;大都忽视个人兴趣爱好,一味追名牌、捧热门,直奔高额奖学金、扎堆经管专业。中国大学评价资深专家、艾瑞深研究院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高考状元过度追逐热门专业有其社会根源,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往往意味着好前程、高收入。高考状元大规模非理性追逐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甚至大规模留学海外,社会责任感淡薄,可以说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一种失败,也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
    高考状元的成功既离不开个人及其家庭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国家、社会和教育界的多元投入。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人、艾瑞深研究院名誉院长蒋国华教授指出,高考状元多属天资聪慧的学习天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更应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践行“精忠报国”的理想和为实现“中国梦”的决心。高考状元在选择大学专业和制定职业规划时,不能完全只考虑个人“钱途”,而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在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
    艾瑞深研究院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建议,国家应大力改革高考招录制度,国家可借鉴“免费师范生政策”出台“基础专业奖学金”制度,鼓励大学联合企业和富豪校友等设立优厚的“基础专业奖学金”,吸引包括高考状元在内的优秀考生进入关乎国计民生的冷门、基础和工程行业,如数理化机械材料农林专业,实现状元们个人“钱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完美结合,于公于私皆为便利、一举两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0 19:42 , Processed in 0.1040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