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8|回复: 0

一张委任令 讲述一段抗日救国史 老物件持有者姚振武的爷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8-28 13: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张委任令 讲述一段抗日救国史 老物件持有者姚振武的爷爷曾是抗日爱国将领王德林的部下江城晚报2015-08-28 10:25:08



      W记者 闫妍 文/图
      
      84年前,“九一八”枪声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抗日战争的道路,东北很多爱国将领组成一支支抗日队伍,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抗日初期的吉东地区,有一支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抗日队伍,就是由王德林领导的中国国民救国军。
      今天展示的这个抗战老物件就与救国军有关,是一张委任令,委任令的主人姚炳光曾是抗日将领王德林的部下,委任令也是由王德林颁发的。这张委任令背后有着怎样一段抗战故事呢?日前,委任令持有者姚振武在本报热线中称这张委任令是他爷爷的。“爷爷的抗日故事我都是听奶奶和爸爸讲的,每次听到爷爷的故事,我都为之自豪,也更加敬佩爷爷奋不顾身的爱国精神。这张委任令能传到现在很不容易,它不仅是爷爷的遗物,更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传递。”姚振武说。
      委任令时隔80多年
      依然保存完整
      近日,记者来到家在铁安里小区的姚振武家,这张委任令颁发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记者观察发现,尽管时隔80多年,委任令依然保存完整,字迹清晰,上面记载“兹委任姚炳光为救国军第一路总指挥部第十一混成旅军医处处长,此令。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四月十六日,救国军第一路总指挥王德林”。
      姚振武告诉记者,这张委任令上的“姚炳光”是他的爷爷。他爷爷在他父亲13岁那年就去世了。家里留下了很多爷爷的遗物,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种证件,这张委任令是最为珍贵的。姚振武将许多张卷在一起的证书拿了出来,记者发现这些证书很多都与行医有关,如行医执照、医士许可执照等。姚振武说:“我们家祖上是行医的,我爷爷、我爷爷的几个兄弟,还有我太爷爷都是中医大夫,所以后来我爷爷参加救国军,做的也是军医。”
      姚振武说:“这些证书保存这么完整很不容易。我爷爷去世后,奶奶收拾他的遗物,决定把这些保留下来,但是在那个时期,如果被发现,全家人都很危险,所以我父亲把这些证件放在一个铁盒里,将铁盒藏在了房山头上,然后用泥堵住,这样才没被发现,保存到现在。”
      表面是药铺老板
      其实是抗日救国军军医
      姚振武说,虽然委任令、行医执照上面写的爷爷的名字都叫“姚炳光”,其实这是他的化名,他的原名叫“姚声炎”,在姚家的族谱上写的就是这个名字。
      姚振武说,虽然姚炳光参加了救国军,但他对外的身份是开药铺的中医,药铺名叫“大德声记”,是老姚家传了两辈的药铺。因为姚炳光的父亲名字里带个“德”字,而姚炳光的原名里带个“声”字,所以起名“大德声记”。当时,姚炳光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中医大夫,因在家排行老二,当地人都叫他姚二先生。
      1935年去苏联交换情报
      回来路上感染伤寒去世
      姚振武听父亲讲,爷爷是1935年冬天去世的,年仅41岁。“爷爷1935年被派去苏联交换情报,具体月份父亲没说。为了使情报不被发现,奶奶将情报卷在了烟卷里,这样爷爷才安全将其带了出去。父亲说,直到同年的冬天,爷爷才回来,但他回来时已经得了严重的伤寒,因为自己是大夫,他进屋后马上开了几味药,告诉家人,熬药已经来不及了,赶紧把这几味药用开水烫一下。爷爷虽然喝了这服用开水冲泡的药,但没过多久还是去世了。
      姚振武还听奶奶说过,与姚炳光秘密联系的有两名联络员。其中一名叫张九成(音译)的人,在他爷爷去世“头七”那天去过他家,给他爷爷磕头后就离开了,之后奶奶再也没见过这个人。另外一名联络员后来被鬼子抓去,砍了头,奶奶亲眼见到他的头颅就挂在阿城(现哈尔滨市阿城区)的城门楼上。
      要将爷爷的遗物和精神
      一直传承下去
      姚振武说,他的老家在阿城,爷爷的坟之前也在阿城,后来他有了儿子,他就去阿城把爷爷的坟迁来了吉林,这样就能时常去祭奠一下,以后还要让他的儿子也去祭奠。“我家祖辈是抗日的,是打鬼子的,为此我感到自豪。爷爷和他的两个联络员是好样的,还有当年所有参加抗日的英雄都是好样的。我参加晚报的这个活动,就是要将爷爷的抗战故事讲给所有人听,让更多江城人知道这段血泪史,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加爱惜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新闻延伸
      王德林简介:
      山东省沂南县后崖子村人,抗日爱国将领。
      1917年,吉林督军孟恩远将他的部属收编为吉林军第一旅第三营,他任营长。1932年,他率部抗日。2月8日,在中共党员李延禄等的帮助下,宣布成立中国国民救国军,担任总指挥。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曾提名他任总司令,因疾病缠身,未能就任。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京国民党政府委任他为光复军第二路指挥。他不顾年迈体弱,奔走豫鲁等地,筹组抗日武装。
      1938年在家乡领导成立光复军卫队营, 1938年12月病逝。翌年2月,延安《解放》周刊发表专文,号召爱国青年学习“民族老英雄”王德林为国奋斗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4 20:08 , Processed in 0.0958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